•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第十节 《内经》与卜筮、巫祝、风角、星占

【补注】

⑴求之社会实际则不然:心理需求使然。对于医学而言,某些精神-心因性疾病,使用迷信术数之法如占卜、巫术等,间或有效。

巫术是古代低级文化,带有封建迷信色彩,难登大雅之堂,并有一定的欺诈性,故多弃而不用。然民间时或用之,间或有效,故民间有些地方至今仍流传。

中国术数学源于原始社会先民的巫史文华,是由《周易》象数学发展起来的学科。它最初奠基于战国时期以驺衍为首的阴阳家学派,汉代盛行一时,汉末流入道教,为道教占验派所宗。占验派道士精研易理,推崇象数易学,并用之于社会、人事等未知事物的预测,创造出许多丰富多彩的占验术数。在一定意义上说,术数学乃是一种杂有迷信成分的社会、人生预测学。无论是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还是科学昌明的现代社会,都没有消除人们对个人命运的困惑和对所受伤害的恐惧。人们对于复杂纷纷的社会前景和变幻不定的人生命运,在自力难以掌握的时候,便本能的借助他力趋吉避凶,寻求未来的预测方法。这种渴望预知的心理,无论是文明未开的古代初民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人,实际上没有什么不同。(胡孚琛《四库全书术数丛刊•序》)
 
⑵建除家:古代称以观天象占测人事吉凶祸福为职业的人。

古代术数家以为天文中的十二辰,分别象征人事上的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十二种情况。后因以“建除”指根据天象占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方法。(互联网《百度百科》)

《淮南子•天文训》:“寅为建,卯为除,辰为满,巳为平,主生;午为定,未为执,主陷;申为破,主衡;酉为危,主杓;戌为成,主少德;亥为收,主大德;子为开,主太岁;丑为闭,主太阴。”何宁《淮南子集释》:“补曰:此建除法也。《史记•日者传》有建除家。”

丛辰(家):星相术士的迷信说法。以阴阳五行配合岁月日时,附会人事,造出许多吉凶辰名,叫丛辰。(互联网《百度百科》)

历家:历数家。研究历法的人。专门观测推算历象的人。(互联网《百度百科》)

天人家:不详。

大一家:即太一占。大一,即太一。用于定婚事日期。

《辞源•大部》:“大:⑧通‘太’。《骈雅训纂》五《释名》称:‘古人太字多不加点,如大极、大初、大素、大室、大庙、大学之类。后人加点,以別小大之大,遂分而为二矣。’也通‘泰’。”

《礼记•礼运》:“是故夫体,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郑玄注:“大音泰。”孔颖达《正义》曰:“大一者,谓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也。极大曰大,未分曰一。元气既分,轻清为天在上,重浊为地在下。”此大一,太极者也。
 
⑶人取五行者也:五行是汉代的思想律。当时皇帝下诏统一经学的《白虎通•卷四•五行》则专设“人事取法五行”一节来定法。内容颇多,现摘录与医学有关的一则如下:

《白虎通•五行》:“人有五脏六腑何法?法五行六合也。”《春秋繁露•人副天数》篇:“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

又,《白虎通•性情》篇:“人本含六律五行之气而生,故内有五脏六腑,此情性之所由出入也。《乐动声仪》曰:‘官有六府,人有五脏。”五脏者何也?谓肝、心、肺、肾、脾也。”

又,《白虎通•五行》篇说:“五行者,谓金木水火土也。言行者,欲言为天行气之义也。地之承天,犹妻之事夫,臣之事君也。其位卑,卑者亲视事,故自同于一行尊于天也。《尚书》曰:‘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孔安国《尚书正义》:“《书传》云:‘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五行,即五材也。《襄二十七年•左传》云:‘天生五材,民并用之。’言五者各有材干也。谓之‘行’者,若在天,则五气流行;在地,世所行用也。”

木火土金水之五行次序,乃五行相生之次序也,为后起之次序。《内经》多以“金木水火土”为序,与《白虎通•五行》篇一致,是人用序而以相克为序置土用于末。如

《素问•脏气法时论》:“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先立五行,金、木、水、火、土。”
《素问•移精变气论》:“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

森立之《素问考注》:“木火金水土,四时土用之序,出《家语》五帝廿四(按:《孔子家语•五帝第二十四》“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次序与之异),盖相生序而置土用于末者。木火土金水,是生序。水火金木土,是克序。金木水火土,用序是人用序,盖相克序而置土用于末。水火木金土,体序是人用序,即一二三四五之序。”
 
⑷儒家独尊:董仲舒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接受。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辞典•学派事件•事件会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儒学在中国文化里居于统治地位的口号。秦朝博士有七十人,其中既有《五经》博士,也有诸子传记以及方技数术博士。如伏生为治《尚书》博士,而黄疵为秦博士,则在名家(见《汉书•艺文志》)。又有占梦博士(见《史记•秦始皇本纪》)。汉承秦制,汉初仍有博士七十人,‘但备员弗用’。汉武帝即位,建元元年(前140)丞相卫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建元五年‘置《五经》博士’。因窦太后好黄老言,受其干扰,当时未果。建元六年,窦太后卒。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对策说:‘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武帝采纳这一建议,罢黜百家博士,只立《五经》博士。从而确立了儒学和儒家经典的权威性的统治地位,而儒家以外的诸子学,由于无进身之路,日益衰微。《汉书•武帝纪赞》:‘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汉书•董仲舒传》亦云:‘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后世将这一政策概括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⑸古人并不这样看:医学与迷信术数如占卜、巫术,古人认为属于同类。

顾实《汉志讲疏》:“此明数术之学出于史官,则今之江湖医卜星象之类。”

《广雅•释诂四》:“醫,巫也。”王念孙《广雅疏证》:“巫与醫皆所以除疾,故醫字或从巫作毉。”

俞樾《群经平议•孟子一》:“是巫、醫古得通称,盖醫之先亦巫也”、“巫、醫对文则别,散文则通”。医巫有同源之说,其源皆阴阳五行之理论。从汉字结构分析,繁体字之“毉”,本于巫。汉字有“形、音、意”的特点,汉子偏旁即是表意的,来源于生活实践,并非凭空杜撰。

陈邦贤《中国医学史》:“中国医学的演进,始而巫,继而巫和医混合,再进而巫和医分立。以巫术治病,为世界各民族在文化低级时代的普遍现象。”

巫术医学正是原始社会巫术文化的一个重要产物,也是中国传统医学早期发展的一个历史形态。巫术医学在中国传统医学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曾经起到古代医药知识的积累和传承作用,这从殷墟卜辞中也得到充分的佐证。正如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所说:“官方的医学把植物药材和矿物药材编成条目,有关这些的知识,曾由各原始文化期的巫医们和女巫们传授下来。”

巫医→方士医→道教医学。
 
⑹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也:见孙思邈《千金方•大医精诚》。

“艺能”句,谓难以精通的技能。定语后置句。艺能,技能。

医方(医学方术、医药之方)与卜筮连词并用,如《史记•秦始皇本纪》“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说明在古代,医家与迷信术数家是并列而归于同类的或混杂不易区分。

又,《素问•五脏别论》:“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王冰注:‘方士,谓明悟方术之士也。”

金栋按:方士,顾名思义即方术之士,也就是会方术的人。方术在先秦时本指道术,即治道之法,《庄子•天下篇》曰:“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成玄英《疏》曰:“方,道也。自轩顼以下,讫于尧舜,治道艺术方法甚多。”后来就乏(泛)指方士所施诸术,如医、卜、星、象等术,也称方技。《史记•秦始皇本纪》:“悉召文学方士甚众,欲以兴太平。”《后汉书•方术传》序中把卜辞、阴阳推步之学、河洛之文、龟龙之图、箕子之术、师旷之书、纬候之部、铃决之符全列入了方术,并称:“其流又有风角、遁甲、七政、元气、六日七分、逢占、日者、挺专、须臾、孤虚之术,及望云省气,推处降妖”等。刘勰《文心雕龙•书记》:“方者,隅也。医药改病,各有所立,专精一隅,故药术称方。”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七五《方术部》载有“养生”、“医”、“卜”、“诸卜”、“筮”、“相”、“占候”、“占星”、“占风”、“占雨”、“望气”、“巫”、“厌蛊”、“祝”、“符”、“术”、“禁”、“幻”等。后来医术从方术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方术内容更为复杂,几乎成为所有秘术的总称。总括古代方术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一、预测术,二、长生术,三、杂术。预测术,即占验术,主要包括占卜术和星象术,大致可纳入《汉书•艺文志》中的“术数”范围,即包括天文、医学、神仙、占卜、相术、命相、遁甲、堪舆等等。长生术,包括外丹术、内丹术、气功、服食、房中术等,大致可纳入《汉书•艺文志》的“方技”范围,可分为医经、医方、房中、神仙四类。也就是说,方术包括方技和术数,而术数主要以占验术为主。(张兴发《道教神仙信仰•道教神仙信仰的历史背景》)
 
⑺大医要学习阴阳禄命、风角、星占、六壬、八卦:见孙思邈《千金方•大医习业》。

云:“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侯、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

禄命: 《辞源•示部》:“禄命:古指人生禄食运数。禄指盛衰兴废,命指富贵贫贱。《史记》一二七《司马季主传》:‘夫卜者多言誇严以得人情,虚高人禄命以说人志。’《文选》三国汉祢正平(衡)《鹦鹉赋》:‘嗟禄命之衰薄,奚遭时之险巇。’”

六壬:《辞源•八部》:“六壬:古代迷信用阴阳五行占卜吉凶的方法之一。和遁甲、太乙合称三式。六十甲子中壬有六个(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叫六壬。其占法分六十四课,用刻着干支的天盘、地盘相叠,转动天盘后得出所值的干支及时辰的部位,以此判别吉凶。唐《王建诗》三《贫居》:‘近来身不健,时就六壬占。’历代书志,自《隋书•经籍志》三《五行》以下收录这一类书颇多。”
 
一、《易》的引用

第八节说过,《内经》未引《易经》一语,可能不太确切。《素问•玉版论要》有“易,重阳死,重阴死⑴”。这七个字值得怀疑。它们不见于现《周易》。注家亦多不据《易》解释⑴。是否从当时流行过的卜筮书中来,待考。若说这是《内经》对《易传》的发挥⑵,自然也说得通。
 
【补注】

⑴易,重阳死,重阴死:赵先生摘引是承上句而言。此句经文原为:“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左为逆,右为从。易,重阳死,重阴死。”

此句经文是从男女、左右而分阴阳为逆顺者。以男女分阴阳,则男为阳,女为阴;以左右分阴阳,则左为阳,右为阴。根据阴阳相和为顺(从)、阴阳不和为逆的原则,男子属阳,色当在阴(右)才阴阳相和为顺、为从,若色在左(阳)则阴阳不和而为逆,二阳相遇谓之重阳;女子属阴,色当在阳(左)才阴阳相和为顺、为从,若色在右(阴)则阴阳不和而亦为逆,二阴相遇谓之重阴。为顺(从)者生,为逆者死,如此而已。

历代注家所释如下:

王冰注:“左为阳,故男子右为顺,而左为逆;右为阴,故女子右为逆,而左为顺。女子色现于左,男子色现于右,是变易也。男子色现于左,是曰重阳,女子色现于右,是曰重阴,气极则反,故皆死也。”

吴昆《素问吴注》:“右为阴,故女子左为从而右为逆;左为阳,故男子右为从而左为逆。若变易常道,女子色见于右,是为重阴;男子色见于左,是为重阳,皆谓之死也。”

张介宾《类经十二卷•论治类十四》:“女为阴,右亦为阴,色在右则阴病甚矣,故女以右为逆。男为阳,左亦为阳,色在左则阳病甚矣,故男以左为逆。此虽以色为言,而病之逆从亦犹是也。易,变易也。男以右为从而易于左,则阳入阳病,是重阳也。女以左为从而易于右,则阴入阴病,是重阴也。重阳重阴者,阴阳偏胜也。有偏胜则有偏绝,故不免于死矣。”

张志聪《素问集注》:“女为阴,右亦为阴,古女子色现于右为逆,现于左为顺。男为阳,左亦为阳,故男子色现于左为逆,现于右为顺。‘易’,谓如男女之左右反易,是为重阳者死,重阴者死。……按:《方盛衰论》曰:‘阳从左,阴从右。’盖男子之血气从左旋,女子之血气从右旋,是以男子之色现于右,而从左散者顺也;女子之色现于左,而从右散者顺也。”

高士宗《素问直解》:“女子为阴,经脉之气,右旋左转,故病色见于右为逆;见于左,则从左而散,故为从。男子为阳,经脉之气,左旋右转,故病色见于左为逆;见于右,则从右而散,故为从。易,交易也。女子左为从,男子右为从者,女子阴而从阳,男为阳而从阴,乃阴阳交易之道也。女子右为逆,男子左为逆者,女为阴,右亦为阴;男为阳,左亦为阳,乃重阳死,重阴死之义也。”

森立之《素问考注》:“案:‘易’王注以为变易,其说不通。考‘易’即‘亦’字,《骨空论》六十‘易髓无空。’王注:‘易,亦也。髓亦无孔也。’《论语•述而》‘五十以学易。’郑注:‘鲁读易为亦,今从古。’《列子•黄帝篇》:‘二者亦知。’张注:‘亦当作易。’《释文》‘亦本作易。’《素问•气厥论》‘谓之食亦。’王注:‘亦,易也。’是古亦、易互相通之徵也。
案:男子为阳,色见于左。左亦为阳,故曰‘重阳’也。‘重阴’同义。”

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医宗金鉴》:‘女子以右为主,女子之色,自右冲左为从,自左冲右为逆,逆者相反,相反故危也。男子以左为主,男子之色,自左冲右为从,自右冲左为逆。’易,谓变易上所谓之逆从。如男子属阳,色当在右,则阴阳和;若见于左,则男本属阳,左又属阳,故曰‘重阳’。‘重阴’例同。”

傅景华《黄帝内经素问译注》:“易,通亦。解释上文‘男子左为逆’、‘女子右为逆’。注为‘变易’则费解。……女子右为逆,左为顺;男子左为逆,右为顺。也就是说,男子病色见于左,阳人阳病为重阳是死;女子病色见于右,阴人阴病为重阴是死征。”

《素问补识》:“志注据《方盛衰论》‘阳从左,阴从右’谓:‘男子之血气从左旋,女子之血气从右旋,是以男子之色见于右而从左散者顺也;女子之色见于左而从右散者顺也。’天雄按:何谓‘男子血气从左旋,女子血气从右旋’?又何谓‘男子色见于右而从左散,女子色见于左而从右散’?志注虚无飘杳,莫可究诘,往往如是。此盖言以男女分阴阳,则男为阳,女为阴;以左右分阴阳,则左为阳,右为阴。男子而客色见于左,所以叫‘重阳’,女子而客色见于右,所以叫‘重阴’。‘重阳’、‘重阴’都是逆证,故曰: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左为逆,右为从。其意不过如是而已。”

金栋按:有云“易,通亦”是,译为“也就是说”为确。

诸注“易”,有云“变易也”者,与《易》名之义吻合。《易纬•乾凿度》:“孔子曰:易者,易也,变易也,不易也。”孔颖达《周易正义•论易之三名》:“郑玄依此义,作《易赞》及《易论》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然《易》未见有“重阳死,重阴死”之解释,故赵先生有“这七个字值得怀疑”、“注家亦多不据《易》解释”之说法。
 
⑵《内经》对《易传》的发挥:今本《周易》有《经》、《传》之分。《经》乃卜筮之书,《传》乃释《经》之作,相传为圣人孔子及门徒和或后之儒生所撰,谓之《十翼》,孔颖达《周易正义•论夫子十翼》:“其《彖》、《象》等《十翼》之辞,以为孔子所作,先儒更无异论,但数《十翼》亦有多家。”然纵观《传》者,亦非专以释《经》为主,可单独成策以阐发哲理者也。《易传》之成书,“于是卜筮之《易》,始一变而为论哲理、切人事之书”(蒋伯潜《十三经概论》)。

《易•系辞》:“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一阴一阳之谓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等,与《内经》之“阴阳(两仪-寒暑)”、“四象(四时-木火金水)”相通者也。《系辞》“八卦相荡”、《说卦》之“文王后天八卦”及《周易正义》云“‘四象生八卦’者,若谓震木、离火、兑金、坎水、各主一时,又巽同震木,乾同兑金,加以坤、艮之土为八卦也”,与《灵枢•九宫八风》共同推演八卦-五行者也。《易经》之八卦卦画及卦辞,相传乃伏羲、文王之所制,或与《内经》无缘;而《易传》释《经》之哲理,或谓“《内经》对《易传》的发挥”,或谓《内经》受《易传》的影响,或谓《内经》与之“交相辉映,互为共鸣”,而共同阐发天、地、人三才之道。“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周易》与《内经》乃“三坟”之二,言大道者也。

高校教参程士德第2版《内经》说:

战国秦汉时期,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出现了许多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当时哲学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代表。其理论载于诸子,特别是对《周易》的阐发,其中的《易传》“十翼”,阐发对自然、社会普遍规律的认识,除儒家的政治观和伦理观外,还融进道家和阴阳家的天道观。古代哲学对《内经》学说体系形成的影响,主要是思维方式,而《周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⑴观象明理和思维模式化:

观象是思维过程的起点。

人们运用感官直接感受或体验事物之象,最初直观比照,随着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出“观象玩辞”、“观象蕴意”,引出道理和原则,并发展为“观象明理”。这个“理”是指事物的功能、作用和运动方式,也就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藏象学说就是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参与下形成的。思维模型是人们按某种特定目的,对认识对象所做的简化描述,是对原型进行模拟所形成的特定样态。《周易》思维模式化倾向很明显,有阴阳、三才、四相、河图、洛书、八卦等模型。《内经》在医学理论形成中,受《周易》思维模式的影响,也建立了多种理论模型。如在藏象方面,有阴阳模型以论脏腑、气血、营卫,有三阴三阳模型以论六经,有五行模型以论五脏等。在病机方面,也有疾病部位的表里模型,疾病性质的寒热模型,疾病发展态势的邪正虚实模型等。模式思维是中医进行理论和临床思维的重要方法。

⑵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周易》最为系统、丰富的一种思维方式,对于《内经》理论和学术体系的形成,有三个方面的影响。

①整体思维:整体思维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看待世界及一切事物,认为自然万物是一个连续的、不可割裂的有机整体;部分作为整体的构成要素,其自身也是一个连续、不可割裂的整体,同时又与整体不可分割,因而认为万物同源、同构、同律。如每个卦象同时具有上中下、初中末、天地人之义,反映了《周易》的天人时空整体观。这使当时的医学家们面对有关人体生理、病理与天时气候、地土方宜、社会人事相联系的大量资料,运用整体思维的原理进行阐释和概括,构建《内经》三才合一的整体医学模式,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并以三才为经,五行为纬,详为论述天、地、人诸事物的类属及其相互关系。

《内经》全息医学思想可能也受整体思维的启发。《周易》认为六十四卦贮藏宇宙全部信息,故《系辞》有“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之说,后世医易学家提出“宇宙大天地”、“人身小天地”,《内经》则有脉诊、目诊、耳诊、面诊等察局部而诊全身疾病的全息诊法。

②变易思维:《周易》强调事物的变易属性,如通过爻象位置变化实现卦变,反映变化乃自然不易规律,在思维观念上指导《内经》作者,从运动变化角度研究人体的生命活动。如《素问•玉机真藏论》以“神转不回”论生命的有序变化,从变动不息研究疾病过程,病随时空而变,治随病变而施,这是辨证论治的基本精神之一。

③相成思维:整体联系、运动变化,都要依赖其内部相互对待的两个方面相互作用来实现,即相反相成。

首先,相成的前提是相反,而相反之双方是相互依存而不可分离的,而且必须将它们约定在一个统一整体之中,如乾坤、刚柔、动静等,从而使阴阳划分为不同层次。《内经》的阴阳即处于相对独立的整体中,又分为多层次,目的是对人的功能活动依性质不同划列为层次不同的对立面,以便从相反功能的相互作用方式上,分析其相成机制和规律。

其次,相反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相成,和谐是相成的稳态表现。《周易•乾卦》彖曰:“保合太和乃利贞”,太和是事物高度和谐的境界。《素问•上古天真论》以“形与神俱”作为健康标准,《素问•至真要大论》以“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作为治疗追求的目标。因而,守中贵和成为《内经》掌握生理病理、确定诊断治法及养生方案的基本思路。
 
二、关于巫祝

【原文】《内经》三处提到巫祝。一在《素问•移精变气论⑴》,意思是说上古治病“可祝由⑵而已”,当今治病,“祝由不能已”。不提倡祝由治病,亦未正面批判。

巫祝在汉代的势力虽不如战国及以前大,皇帝患病也还请他们。汉武帝践位十一年⑶,“病鼎湖甚,巫医无所不致,不愈⑷”,便是明证。这次病愈,终于还是靠了一位巫⑸。其真相连司马迁父子也说不清。

《灵枢•官能⑹》有关祝由的原话是:“疾毒言语轻人者,可使唾痈咒病⑺。”不知《内经》时代是否真如此选人传道⑻,但可从中吾⑼出“言语轻人”,实在可畏。扁鹊早已坚持信巫不信医者不治⑽。可是,古代的太医院⑾直到清初才取消咒禁科⑵,真不知古之医与古之巫怎样共事。大概是扁鹊的话有漏洞,他没说既信巫又信医者治不治。

《灵枢•贼风⑿》讲祝由可以治病,意思与《素问•移精变气论》同。①

【自注】①《灵枢•贼风》颇简短明白,全文录下供参考,从中可以看出,《内经》作者坚决不承认鬼神致病。但是,由于不能理解祝由等术数的心理治疗作用,古人也不能解释巫祝为什么有时有效。

贼风第五十八

黄帝曰:夫子言贼风邪气⒀之伤人也,令人病焉。今有其不离屏蔽,不出室穴之中,卒然病者,非不离贼风邪气,其故何也?岐伯曰: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堕坠,恶肉在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其有热则汗出,汗出则受风,虽不遇贼风邪气,必有因加而发焉。黄帝曰:今夫子之所言者,皆病人之所自知也。其毋所遇邪气,又毋怵惕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唯有因鬼神之事乎?岐伯曰: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故似鬼神⒁。黄帝曰: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⒂。
 
【补注】

⑴移精变气论: 《素问•移精变气论》第十三篇篇名。

《中医大辞典》:“《素问》篇名。王冰注:‘移为移易,变为改变,皆使邪不伤正,精神复强而内守也。’本篇分别介绍了上古、中古、暮世三个时期的疾病和治法,说明疾病的发生与时代、生活环境是密切相关的。文中还论述了色诊、脉诊与四时寒暑的关系和问诊的重要性。”

《素问注证发微》:“篇内有移精变气,故名之。”

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本篇说明色诊、脉诊在诊断上的重要意义,同时提出问诊的重要性,‘闭户塞牖,数问其情’描绘出问诊的细致程度。”

移精变气:转移改变病人的思想精神状态。

王冰注:“移,谓移易。变,谓变改。皆使邪不伤正,精神复强而内守也。《生气通天论》曰:‘圣人传精神,服天气。’《上古天真论》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吴注》:“移易精神,变化脏气,如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悲,思胜恐,导引营卫,(归之平调而已),皆其事也。”

《素问集注》:“移精变气者,移益其精,传变其气也。”

《素问直解》:“精气者,人身之主宰,病则精气有亏,惟上古祝由治病,能移精变气,理色脉而通神明。……导引谓之移,振作之谓变。”

《素问识》:“吴云:‘移易精神,变化藏气,如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悲,思胜恐,导引营卫,皆其事也。’高云:‘导引谓之移,振作之谓变。’简按:当从王注。”

《素问考注》:“案:移精变气。精,精神也。气,心气也。此事于古今医家日日常治法不相易也。若无此事,则宜功之术亦不功也。于士夫之治国家,亦有此法,不特在医也。医治之除疾,本在精神心气之安旺,苟有一小危恇之心思,则凡治术不显功者也。人间万事只在精气之旺不旺耳,精系脑藏旧识,故今移之使转他也。气系心发新知,故今变之使化他也。”

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改变病人的思想精神。”

傅景华《黄帝内经素问译注》:“移,移易。精,精气。变,改变。气,气机。此指通过某种方法,转移人的精气所用,改变生命活动状态,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⑵祝由:即祝礻由(礻留),向神祈祷、求福愈疾之义。由者,即“礻由”之省“示部”而为“由”也,乃古文的一种用字现象。见下“祝由考识”。

祝由科与咒禁科:隋朝的医事制度中,有国家医疗机关的太医署,也是教育机构。太医署下设有医、按摩、祝禁、药园等科,并设有祝禁博士二人。《隋书•百官下》:“太医署有……祝禁博士二人。”

唐朝医事沿袭隋制,太医署下明确设有医、针、按摩、咒禁及药园5科(系),并设有咒禁博士一人。《旧唐书•职官三》殿中省设:“尚药局……咒禁师四人”,太常寺设“太医署……其属有四,曰医师、针师、按摩师、禁咒师,皆有博士以教之”、“咒禁博士一人,从九品下。咒禁师二人,咒禁工八人,咒禁生十人。咒禁博士掌教咒禁生以咒禁,除邪魅之为厉者”。

李经纬、林昭庚《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第五章隋唐五代时期的医学》:“咒禁:在唐代仍有一定位置。规模虽小,但也是五个系之一。设咒禁博士1人,掌教咒禁生以咒禁拔除邪魅之为厉者。其课程有山居方士之道禁,有出于释氏之禁咒等,其内容虽含有迷信成分,但气功以及某些心理疗法也多属之。该系也不设禁咒助教,有咒禁师、咒禁工各2人,辅佐博士对咒禁生10人进行教育。”

咒禁在唐朝尚有一定影响,大医孙思邈之《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则有相关内容。《千金翼方》卷之二十九、卷之三十两卷,专门记载有《禁经》,其“多为道符秘咒,流于民间,行于方士,语虽荒诞,亦有可观。故北宋林亿云:‘《禁经》上下两卷,二十二篇,其间辞语鄙野,盖出俗传。思邈切于救人,实录其文,不加删润。’作为古禁咒之术史料观之,尚有一定认识意义。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三云:‘《千金翼方》三十卷。孙思邈撰《千金方》既成,恐其或遗也,又为此以翼之,亦自为序。其末兼及禁术,用之亦多验。’”(钱超尘《千金翼方诠释》)

《千金方•卷五上•少儿婴孺方上•客忤第四》咒法二首:“咒客忤法:咒曰:摩家公、摩家母,摩家子儿苦客忤;从我始,扁鹊虽良不如善唾。良咒讫,弃丸道中。”

宋朝医事沿袭唐制而有所改革。太医署改为太医局,设方脉科、针科、疡科3个专业,每个科又分若干个小门类谓之事,即“三科通十三事”。其中疡科专业包含书禁科(事),即咒禁科,或并为金镞兼书禁科。

金朝始设太医院,元朝沿袭之。元太医院设有13科,内有祝由科与禁科。后来13科合并为10科,将二者合并为祝由书禁科。明代太医院亦分为13科,其中有祝由科而取消了禁科。赵先生云:“古代的太医院直到清初才取消咒禁科”,不确,应为“明代已取消了禁科,但保留祝由科;清代才取消了祝由科”。

《中医大辞典》:“祝由:祝说病由。是古代用祝祷方法治病的名称。《素问•移精变气论》:‘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后世称用符咒禳病者为‘祝由科’。属于巫医一类。在古代卫生机构中,多设有该科。”

《中医大辞典》:“禁科:古代医学分科之一。系以迷信方法治病。”

《素问注证发微》:“郑澹泉《吾学编》述我朝制云:‘太医院使掌医疗之法,院判为之二,凡医术十三科,医官、医士、医生,专科习业,曰大方脉,曰小方脉,曰妇人,曰疮疾,曰针灸,曰眼,曰口齿,曰接骨,曰伤寒,曰咽喉,曰金镞,曰按摩,曰祝由。……按摩,以消息导引之法,除人八疾;祝由,以祝禁祓除邪魅之为疠者。二科今无传。愚今按《巢氏病源》,各病皆有按摩之法。《三国志》孙策时,于吉言之祝由法,今民间亦有之。”

《类经十二卷•论治类十六》:“按国朝医术十三科:曰大方脉,曰小方脉,曰妇人,曰伤寒,曰针灸,曰眼,曰口齿,曰咽喉,曰接骨,曰金镞,曰按摩,曰祝由。今按摩、祝由二科失其传,惟民间尚有之。祝,之就切。”

虞抟《医学正传•医学或问》:“或问:古者医家有禁咒一科,今何不用?曰:禁咒科者,即《素问》祝由科也。立教于龙树居士,为移精变气之术耳。可治小病,或男女入神庙惊惑成病,或山林溪谷冲斥恶气,其证如醉如痴,此为邪鬼所附,一切心神惶惑之证,可以借咒语以解惑安神而已。古有龙树咒法之书行于世,今流而为师巫、为降童、为师婆,而为扇惑人民、哄吓取财之术。噫!邪术惟邪人用之,知理者勿用也。”
《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巫与医药的关系》:“禁咒:
在施行一些巫术前,要配合以语言,如咒枣治疟之术。其方式与敬重鬼神恰恰相反,而是以语言配以模仿巫术活动进行。禁咒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对鼓舞病人的勇气,增长信心可能有一定作用”,“祝由:它是以语言为主要手段并辅以一些仪式的祛除病邪的巫术。《素问•移精变气论》说:‘余闻古之治病者,唯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也。’可知祝由治病的巫术上古已有之。《灵枢•贼风》中探讨了祝由问题:‘黄帝曰: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行术者与患者都想通过祝说病由而使病邪解除,具有心理治疗的某种成分。”
 
附:祝由术-祝由考识

“祝由”一词,见于《素问•移精变气论》,云:“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

对“祝由”的解释,古今医家所释不一。

1、历代注家所释

《太素•知祝由》:“上古之时有疾,但以祝为去病所由,其病即已……有病以祝为由,移精变气去之,无假于针药也。”

王冰注:“祝说病由,不劳针石而已。”宋•林亿等《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祝由,南方神’。”

《类经•论治类十六》:“祝由者,即符咒禁禳之法,用符咒以治病。”

《素问注证发微》云:“祝由,以祝禁祓除邪魅之为疠者。”

《素问直解》云:“祝由者,祝其病所由来,以告于神也。”

《素问集注》云:“对神之辞曰祝,‘由’,从也。言通祝于神明,病从而可愈已。”

《素问识》:“简按:王注:‘祝说病由。’盖亦取义于祝说于神明也。《书•无逸》疏:‘以言告神谓之祝,请神加殃谓之诅。’或作咒。《灵•贼风》篇云:‘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说苑》云:‘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请夫而来,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隋唐有咒禁博士、咒禁师。详见六典。《千金翼》载禁咒诸法。《圣济总录》云:‘符禁,乃祝由之法。然上古治病,祝由而已。以其病微浅,故其法甚略。后世病者滋蔓,而所感既唯能以我齐明,妙于移变,是乃去邪辅正之道也。’据以上数说,其为祝诅病由之义可知也。”

《素问绍识》:“杨曰:‘上古之时有疾,但以祝为去病所由,其病即已。’又注次节曰:‘是以有病以祝为由,移精变气去之,无假于针药也。’坚按:上说即王所据。方以智《通雅》曰:‘由,《内经》有祝由说。又礻留,祝礻留也,即祝由。’段玉裁《说文》注曰:‘惠氏士奇曰:《素问》黄帝曰:古之治病,可祝由而已。祝由即祝礻留也。已,止也。玉裁按:《玉篇》曰:古文作礻由。’按:惠言出《礼说》。又古钞真本《玉篇•言部》曰:‘讠由,大又反。’《说文》:‘讠由,祝也,或为礻留,在尔部。’今本《说文》与此不同,而真本《玉篇》示部,系于缺佚。此说似是。然据《贼风》篇则旧注为当。又《格致余论》:‘虚病痰病,有似邪祟。或曰《外台秘要》有禁咒一科,庸可废乎。予曰:移精变气,乃小术耳,可以治病。若内有虚邪,外有实邪,当用正大之法。自有成式,昭然可考。’按:《外台秘要》无禁咒科,《千金翼方》、《圣济总录》等有之。盖古祝由之法不传,故朱氏有斯言。”

《灵枢识•卷五》:“吴鞠通曰……祝,告也。由,病之所从出也。……祝由,详告以病之所有来,使病人知之,而不敢再犯。又必细体变风变雅,曲察劳人思妇之隐情,婉言以开导之,庄严以振惊之,危言以悚惧之,必使之心悦诚服,尔后可以奏效入神。”

《素问考注》:“案:‘祝由’者,即祝之缓言。祝,古谓之祝由。犹巫谓之苗父,俞谓之俞附之例耳。《说文》作‘祝礻留’,祝礻留,是祝由之字。为俗篆。《素问》作‘祝由’,尚存古字也。……祝由、祝礻留、祝礻由皆同义,而异言异音,即方言之别也。且《广韵》‘祝,音咒,职就切。又音粥。’可知右件三名并叠韵熟言。先哲以祝由多为祝其病由,亦误。”

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祝由科论》:“祝由之法亦不过因其病情之所由,而宣意导气,以释疑而解惑……此亦必病之轻者,或有感应之理……近所传符咒之术,间有小效。”

2、现代学者注释

张登本、武长春《内经词典》:“祝由,用符咒和语言祈祷除疾驱病的方法。”

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释》:“祝由:古代通过祝祷治病的一种方法,后世称用符咒禳病的为祝由科……所谓祝由,表面上看来完全是迷信形式,而实际上却是含有一定科学道理的最原始的精神疗法。”

盖建民《道教医学》:“祝由治病带有心理疗法的医学底蕴,即通过祝说病由来‘移精变气’。‘移谓移易,变谓变改。皆使邪不伤正,精神复强而内守也。’其中包含有心理治疗的机制,即‘移易精神,变化藏心,导引营卫,归之平调而已’。”又云:“道教医家在为人治病时,其‘祝说病由,不劳针石’的心理医疗的手段及其实际医疗作用通常被淹没在道教祁神上章、斋醮祈禳、画符念咒的宗教活动气围之中,不易为世人所觉察。”

傅景华《黄帝内经素问译注》:“祝由:古代的巫师不用药方,而用符咒治病的方法。《灵枢•贼风》:‘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通过符咒祝祷,改变精神状态,所以会有治疗作用。巫医盛于商代,为‘大祝’、‘大卜’、‘司巫’等神职官员中,有以宗教活动形式占卜祝由、医治疾病。但他们也汇集民间医药知识及治疗经验,故而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医巫混杂时期。……春秋时期,巫医衰败,进入中华医道的变革和创新阶段。”

综上所述,对“祝由”的解释,其义有⑴即祝。如《素问考注》。⑵祝说病由。如王冰。其中又有①向神祝说病由。如全元起、《新校正》、高士宗、张志聪等;②向病人祝说病由。如吴鞠通、《灵枢识》、徐大椿、盖建民等。⑶符咒之法。如张介宾、马莳、《内经词典》等。那么,哪种说法合理呢?

3、考证

金栋按: “祝由”一词,其中“祝”之音义有二:

⑴读注(zhu)音,义指男巫用言语向神祈祷求福的祝祷词,巫祝之属也。如①《说文•示部》:“祝,祭主赞词者。”王逸注:男巫曰祝。郑玄注:祝,接神者也。②《玉篇•示部》:“祝,祭词也。”③《书•洛诰》:“王命作册,逸祝册。”孔颖达疏:读册告神谓之祝。

⑵读咒(zhou)音,义同咒,诅咒、禁咒、符咒也,道教医学之巫术耳。如①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六》:“祝,《说文》作詶。詶,诅也。今皆作咒。”②《类经•论治类》:“祝,咒同……即符咒禁禳之法,用符咒以治病。”

而“由”之义又为何呢?

“由”之本字当为“礻由”、“礻留”,“祝由”当为“祝礻由(礻留)”。《说文•示部》:“礻留,祝礻留也。”段玉裁注:“惠氏士奇曰:‘《素问》黄帝曰:古之治病,可祝由而已。’祝由,即祝礻留也。已,止也。玉裁按:《玉篇》曰:古文作礻由。”礻留,古文作礻由,《玉篇•示部》:“礻由,古文礻留。”由者,即“礻由”之省“示部”而为“由”也,乃古文一种用字现象矣。可见“祝由”即“祝礻留”,向神祈祷、求福之义。祝,应读注(zhu)音,非读咒(zhou)音。

《素问•移精变气论》:“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此恬憺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可移精祝由而已。”道教医家王冰注云:“移,谓移易;变,谓变改。皆使邪不伤正,精神复强而内守也。《生气通天论》曰:‘圣人传精神,服天气。’《上古天真论》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根据经旨及王冰注,祝由者,乃道教学派的养生方术。道家(教)认为,人身三宝“精、气、神”也。道家的思想主要倡导“虚静无为”,即“恬淡虚无”。如此则精神内守,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正常,身体健康无病。“移精变气”者,即转移精气、变换精神、转移精神、转变意念之义。“移精祝由”连词者,即通过转变意念、专意注念,向神祈祷、求福愈病之一种原始的精神心理疗法。此正上古时期“祝由”原始之本义,亦即道教医学养生方术中之吐纳服气、导引之法。

盖建民《道教医学》云:“吐纳服气是道门最常用的治病方法。吐纳即吐故纳新,是一种呼吸锻炼。其功法以吸入外气为主,故称服气、食气;并且当气吸入体内后,往往要闭息,并以意念引导气在体内运行,故又称行气……行气治病的关键一点是‘以意领气’,即专意注念人体某一部位,使行气到达意念所之,或病痛之所,从而攻治所患……行气治病要存想病灶,发挥意念能动作用,调动真气攻之。”此即《素问•生气通天论》之“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者也。传,当为“专”。传精神,当为“专精神”,即精神专一、专意注念。服天气,即服气、食气。

由此可见《素问•移精变气论》之“祝由”疗法实际上本是上古时期一种“移精变气”而祝由的自我吐纳服气、导引疗法,或并通过向神祈祷祝愿的方式来达到愈病目的,即巫祝之属。

又按:《灵枢•贼风》:“黄帝曰……猝然而病者,其故何也?惟有因鬼神之事乎?……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歧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此治法即道教医学之巫术—祝由术而已。因“巫”已知疾病发病之病因,而且尚知百病相互制约及治愈百病之法术,故可假借“符咒禁禳”之法术而愈病。此巫祝之法,不同于《素问•移精变气论》之“移精祝由”,而实则发展为后世之“祝由科”、“禁咒科”等。元明时期之“太医院十三科”则设有此等官方科目,至张介宾和马莳时代,已失传。如张介宾《类经》:“按:国朝医术十三科:曰大方脉,曰小方脉,曰妇人,曰伤寒,曰疮疾,曰针灸,曰眼,曰口齿,曰咽喉,曰接骨,曰金镞,曰按摩,曰祝由。今按摩、祝由二科失其传,惟民间尚有之……祝者,巫祝之属,即祝由也……祝,咒同……祝由者,即符咒禁禳之法,用符咒以治病。”张介宾所云“巫祝之属”不同于笔者所论上述之义。马莳《素问注证发微》云:“按摩,以消息导引之法,除人八疾;祝由,以祝禁祓除邪魅之为疠者。二科今无传。”

巫术即做法。“就巫术的方法而言,有祈求式、比拟式、接触式、诅咒式、灵符式、禁忌式和占卜式。”诅咒式,即用诅咒、谩骂、鞭挞、驱赶等手段,驱除邪恶鬼神,治愈疾病。此乃后世道教医学使用符咒治病的一种方法。何谓道教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道教为追求长生成仙,继承和汲取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成果,在内修外养过程中,积累的医药学知识和技术。它包括服食、外丹、内丹、导引以及带有巫医色彩的仙丹灵药和符咒等,与中国的传统医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医学和药物学的精华,为中国医药学的组成部分。”简言之,道教医学是包括带有巫医色彩的仙丹灵药和符咒等的医学,而道教医学为人治病的方法,其中就包括巫术医学。此法虽未登大雅之堂,高校教材亦不载录,但民间确有此法实行,而且间或有效。何也?主要是道教符咒治病术中暗含有很深的医药学底蕴。符咒,是道教符箓和咒语的合称。

符是指用朱笔或墨笔画的一种图形或线条,以屈曲笔画为主,点线合用,字画相兼。而道符在制作过程中及所用的原材料多是中药。道符又称桃符,即用桃木制成,具有消毒防疾之功、避邪之效。而道符书写的颜料常用的是朱砂,具有镇心安神、清热解毒之功效。道符书写的黄纸是专用姜黄染色制成的专用符纸。制作时还经常加入一些名贵中药如虎骨、珍珠、麝香等。因符纸中包含有多种中药成分,用于治病自然就很灵验了。另外再送符过程中,多是用药汤送符。如《肘后备急方•就卒客忤死方第三》:“扁鹊治忤有救卒符并服盐汤法。”等记载。

咒是指口中诵念的带有一定节律的口诀,即咒语、咒词。巫医(师)的咒词亦称祝,故云“祝,咒同。”此读咒(zhou)音,非读注(zhu)音。主要是用诅咒、禁咒、谩骂、鞭挞、驱赶等法术,以驱除恶鬼或将蛊毒排除体外。

鬼神有善恶之分。对善神(鬼)可用巫祝(zhu 注),向其祈祷、求福祝愿、祈求保佑;对恶鬼则用诅咒、谩骂、鞭挞、驱赶等手段,此祝即咒,应读咒(zhou)音。

4、结语

综上所述,祝由之义有二。⑴通过转变意念、专意注念,向神祈祷、求福愈病之一种原始的精神心理疗法。此正上古时期“移精祝由”原始之本义,亦即道教医学养生方术中之吐纳服气、导引之法。⑵道教医学之巫术—祝由术,即符咒禁禳之法,用符咒以治病。因为道教符咒治病术中暗含有很深的医药学底蕴,故轻浅小疾,间或有效。由于时代不同,祝由由原始之本义,即道教医学养生方术中之吐纳服气、导引之法并向神祈祷、求福愈病之一种原始的精神心理疗法,发展到后来的祝由术,即符咒禁禳之法,用符咒以治病。此法在民间仍在使用,间或有效。
 
⑶汉武帝践位十一年:即元光五年,公元前135年。践位,登帝位,当上皇帝了。
 
⑷病鼎湖甚,巫医无所不致,(至)不愈:见《史记•孝武本纪第十二》。这句话是说天子汉武帝在鼎湖病了,而且病的不轻,所有的巫医都去施法术而病没治好。

鼎湖: 《史记集释》:“晋灼曰:‘在湖县。’韦昭曰:‘地名,近宜春。’”《史记索隐》:“案:鼎湖,县名,属京兆,后属弘农。昔黄帝采首阳山铜铸鼎于湖,曰鼎湖,即今之湖城县也。韦昭以为近宜春,亦甚疏也。”

巫医:巫祝有知医者,谓之巫医。他们通晓医术,具有“远罪疾”之祷祠及医术,即“符咒禁禳之法,用符咒以治病”,可愈疾活人,故有“毉者,或从巫”之说。

《论语•子路》:“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刘宝楠《论语正义》:“《说文》:‘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公羊•隐四年•传注》:‘巫者,事鬼神祷解,以治病请福者也。男曰觋,女曰巫。’案:巫、觋对文异,散文通。《周官》:‘司巫,中士二人。男巫无数,女巫无数,其师,中士四人。’是男女皆称巫也。《说文》:‘医,治病工也。’《周官》:‘医师,上士二人,下士二人。食医,中士二人。疾医,中士八人。疡医,下士八人。’是巫医皆以士为之,世有传授,故精其术,非无恒之人所能为也。《楚语》:‘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郎,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是使制神之处位次主,而为之牲器食服。’杨泉《物理论》:‘夫医者,非仁爱不可讬,非聪明达理不可任,非廉洁纯良不可信。古之用医,必选名姓之后。’又云:‘其德能仁恕博爱,其智能宣畅曲解,知天地神祗之次,明性命吉凶之数,处虚实之分,定顺逆之理,原疾量药,贯微达幽。’观此,则巫医皆抱道怀德,学彻天人。故必以有恒之人为之解者,或以巫医为贱役,非也。”

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巫医,以巫而替医,故曰巫医也。《论语》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孔子叹人不可以无恒,而善其言之有理。朱子注云:巫所以交鬼神,医所以寄死生。岐而二之,似未当也。夫医之为道,始于神农,阐于黄帝,按某病用某药,着有《内经》、《素问》,所谓圣人坟典之书,以援民命,安可与巫觋之流同日而语耶?但学医者,有精粗不同,故名因之有异。精于医者曰明医,善于医者曰良医,寿君保相曰国医,粗工昧理曰庸医,击鼓舞趋祈禳疾病曰巫医。是则巫觋之徒,不知医药之理者也。故南人谓之巫医者,此也。今世谓之端公太保,又称为夜行卜士,北方名之师婆,虽是一切虚诞之辈,则亦不可以无恒也,矧他乎?”

陈邦贤《中国医学史•上古的巫医》:“中国医学的演进,始而巫,继而巫和医混合,再进而巫和医分离。以巫术治病,为世界各民族在文化低级时代的普遍现象。”

《中医大辞典》:“巫医:指用画符、念咒、祈祷等迷信方法(也有兼用一些药物)作为治病手段的人。巫医,在殷商时期以前就已经出现。由于生产水平的限制,人们遂有鬼神致病等迷信思想产生,这是巫医产生的历史根源。春秋战国以后,人们对疾病逐渐有了认识,医、巫的斗争日趋尖锐。两千多年来我国医学一直沿着唯物的道路发展,巫医从未取得统治地位。到建国后,巫医已被消灭。”

“医在战国以前,被操之于巫觋之手,医、巫不分,巫就是医,医就是巫,故‘医’字有从‘巫’而作‘毉’者,又恒以‘巫医’为称。如《管子•修权》说:‘好用巫医’,《论语•子路》说:‘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说:‘故巫医毒药逐除治之’,《逸周书•大聚解》说:‘乡立巫医,具百药以备疾灾,畜五味以备百草’,《后汉书•方术列传》:说:‘许杨……乃变姓名为巫医’等,是其例。”(李今庸《古医书研究•略论巫的起源和<黄帝内经>中的巫祝治病》)
 
⑸终于还是靠了一位巫:这个巫即是神君。《史记集解》:“韦昭曰:‘即病巫之神。’”
 
⑹官能: 《灵枢•官能》第七十三篇篇名。

《中医大辞典》:“《灵枢经》篇名。官,各守其职;官能,是根据个人的才能,量材取用。本篇指出,培养医生要根据个人的能力和特长,分别传授不同的技术,使之发挥其才能,故名。还论述用针的道理,必须明确脏腑、经络、气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然后确定诊断和治疗的具体措施。”

马莳《灵枢注证发微》:“官者,任也,任其所能也。即本篇第七节,雷公有官能之问,故名篇。”

张志聪《灵枢集注》:“闵士先曰:官之为言司也。言各因其所能而分任之,以司其事,故曰官能。”

郭霭春《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本篇首言用针之理,并言学习针灸,必须‘上视天光,下司八正’,还必须‘法于往古,验于来今;另外讲述了针刺具体补泻方法;最后提出‘官能’。就是说,根据每一个人的能力、性情、志趣和特点,分别传授不同的技术,使之‘各得其能’,故以‘官能’名篇。”
 
⑺疾毒言语轻人者,可使唾痈咒病:嫉妒、尖酸刻薄说话轻视人的人,可以使他做“唾痈咒病”的事。疾毒,同嫉妒。轻人,轻视人,瞧不起人。言语轻人,说话言语尖酸刻薄、瞧不起人。唾,唾液沫,此用如动词,用唾沫啐、言语骂,咒骂。唾痈咒病:用咒语骂痈病。

杨上善《太素•卷第十九•知官能》:“心忌毒,言好轻人,有此二恶,物所畏之,故可使之唾祝,此为第六口苦人也。”

张介宾《类经十九卷•针刺类十一》:“人之恶口毒舌者,亦由禀赋,诸无所利而独利于唾咒疾病。”

张志聪《灵枢集注》:“口毒者,可使唾痈咒病。”

杨鹏举校注《灵枢经》:“疾毒:当读为‘嫉妒’。疾,通‘嫉’,妒忌。……毒,妒叠韵。故疾毒,即嫉妒”,“唾痈咒病:古代祝由治病的方法,为精神疗法之一种”。

郭霭春《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按:‘疾’与‘嫉’同。《荀子•不苟》杨注:‘疾犹嫉也。’”

金栋按: 《内经》有“唾痈咒病”,具体如何咒法,孙思邈《千金方》载之。

《千金要方•卷二十五•备急•火疮第四》载咒法二首,今摘一首。云:“治金疮血不止令唾之法,咒曰:某甲今日不良,为某所伤,上告天皇,下告地王,清血莫出,浊血莫扬,良药百里,不如熟唾,日二七痛,唾之即止。”

又,《千金翼方•卷之二十九》:“禁痈肿法:先叩齿三七遍,急潠(xun),左营目即唾。咒曰:‘雷起地中,一听其音,满月东升,蟾蜍白兔,食月中心,荣卫不通结成痈。大肿如山,小肿如粟,唾咒一肿,百肿散死。急急如律令。”
 
⑻不知《内经》时代是否真如此选人传道: 《经》确有明言。

《素问•金匮真言论》:“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杨上善《太素•卷第三•阴阳杂说》:“教于人之道,观人所能,妙知声色之情,可使瞻声察色,诸如是等,谓其人也。教,谓教童蒙也。授,谓授久学也。如是行者,可谓上合先圣人道也。”

张介宾《类经三卷•藏象类四》:“不得智贤而教之,适足以害道;不得真人而授之,适足以乱真。《气交变大论》曰:‘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慢泄天宝。’此之谓也。”

高士宗《素问直解》:“非其人勿教,人难得也。非其真勿授,真难遇也。得人得真,自古难之,勿教勿授,自古秘之。金匮真言,此之谓也。”

《素问•气交变大论》:“帝曰:余闻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慢泄天宝。”

《类经二十四卷•运气类十》:“道者,天地万物之所由,故曰至道。惟圣人知之,故能合于道。今人守之,故可不失道。然古今相传,惟圣人乃知,圣人而道统传自有其真,故传道非难而得人为难。得而不教,则失其人;非人而教,则失其道,均可惜也。”

《灵枢•官能》:“雷公问于黄帝曰:《针论》曰: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何以知其可传?黄帝曰:各得其人,任之其能,故能明其事。雷公曰:愿闻官能奈何?黄帝曰:明目者,可使视色。聪耳者,可使听音。捷疾辞语者,可使传论语。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禘者,可使行针艾,理血气而调诸逆顺,察阴阳而兼诸方。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疾毒言语轻人者,可使唾痈咒病。爪苦手毒,为事善伤者,可使按积抑痹。各得其能,方乃可行,其名乃彰。不得其人,其功不成,其师无名。故曰:得其人乃言(传),非其人勿传(言)。此之谓也。”

语译:雷公问黄帝说:《针论》所说“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怎样知道他是可以传授的人呢?黄帝说:传授学术,分别要得到适当的人才,教他可以胜任的工作,所以能够明达其事。雷公说:希望听一下怎样才能量材取用呢?黄帝说:目明的人,可以使他看色泽。耳聪的人,可以使他听声音。口吃流利善于言辞的人,可以使他传达言论。语言徐缓安静,手巧心有仔细,可以使他操作针灸,以疏通血气,调治一切逆顺反常病证,观察阴阳变化而兼有许多治疗方法。手缓筋柔而心性和顺的人,可以使他导引行气。嫉妒刻薄,说话轻视人的人,可以使他做“唾痈咒病”的事。爪甲粗手下很,做事爱伤人的人,可以使他按揉积聚,治疗痹证。总之,使每个人各尽其能,各种治疗方法才可以推行,名声才可以显扬。如果传授的不得其人,不仅没有功效,其师也就没有名誉。所以说“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也就是这个意思。(郭霭春《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