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第十节 《内经》与卜筮、巫祝、风角、星占

河间金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26
帖子
6715
获得点赞
247
声望
63
年龄
62
《<内经>时代》补注(第十节草稿)

赵洪钧著 金栋补注
 
第十节 《内经》与卜筮、巫祝、风角、星占

【原文】中国最早发现的有系统文字是甲骨文⑴,它基本上是记录占卜⑴的。由这一基本事实不难看出,在人类文化发祥期,现代意义上的学术⑵与迷信⑵混杂得多么厉害。迷信思想及其各种表现形式,曾有过与科学⑵同步发展的历史。这毫不奇怪。即使到春秋末⑶,在注重人事,罕言怪力乱神⑷,颇有些反宗教精神的儒家学问里面,又何尝不是掺杂着大量迷信内容呢⑸?自然科学⑹方面也是这样,以上各节多少有过说明。就全世界范围而言,自然科学与宗教⑺、神学⑻、迷信术数⑼分道扬镳,也只是近两百年来的事。
 
【补注】

⑴甲骨文: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商王利用龟甲、兽骨进行占卜的记事文字,迄今已发现约十五万片。虽然它的内容以占卜为主,所反映的事物受到一定限制,但也包含了从武丁至帝乙、帝辛年间祭祀、征伐、田猎、农业、畜牧、地理、方国等社会的各个方面,是研究商代历史的重要文字资料。

商代盛行占卜,凡事大自祭祀、征伐、天时、年成、田猎,小至私人疾病、生育,无一不求神问卜,以定凶吉与行止。人同鬼神之间的交往已成为一项专职,掌管占卜事宜的卜官为巫、史及卜辞中的贞人。

占卜所用的材料为龟甲与兽骨。先将甲骨整理好,用时在其背面钻凿、灼烧,并依据正面裂出的兆纹来定凶吉,然后由卜官将占卜的过程及内容事项刻写在甲骨上,这种卜辞即是甲骨文。(冯克城、田晓娜《中国通史全编》)

占卜:占,用龟甲或蓍(shi师)草等方法推测吉凶祸福的一种迷信行为。其中,用龟甲谓之卜,即龟卜。刘宝楠《论语正义•公冶长》云:“龟者,介虫之长,有知灵,能先知,故用为卜。”蓍草谓之筮(shi是),即蓍筮。二者合称卜筮。

《尚书•洪范》:“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
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疏曰:“所以先谋及卿士何?先尽人事,念而不能得,思而不能知,然后问于蓍龟。圣人独见先睹,必问蓍龟何?示不自专也。”

《礼记•曲礼》:“龟为卜,筴为筮。卜筮者,先圣王之所以使民信时日,敬鬼神,畏法令也。所以使民决嫌疑,定犹兴也。故曰:疑而筮之,则弗非也。日而行事,则必践之。”

《周礼•春官•占人》:“掌占龟。”
郑玄注:“占人亦占筮,言掌占龟者,筮短龟长,主于长者。”
孙诒让《周礼正义》疏曰:“龟长者,以其龟知一二三四五天地之生数,本也;《易》知七八九六之成数,末也。是以《僖•十五年传》,韩简云:‘龟,象也。筮,数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故象长。……占人通掌卜筮事,不别大小,故亦占之也。”

冯克城、田晓娜《中国通史全编•西周的文化思想》:“殷商时期使用甲骨文的卜法继续流行。……这一时期使用蓍草的筮法与卜法并用。筮书就是《周易》。当时常先筮后卜,特别在占问国家大事时更是如此。在周人心目中,卜法比筮法更为重要,所问的事越重要,越要采用卜法。这就做‘筮轻龟重’或‘筮短龟长’。”

汉许慎《说文•卜部》:“占,视兆问也。”
段玉裁注:“《周礼•占人》注曰:‘占,蓍龟之卦兆吉凶。’……亦专谓龟卜。”

汉班固《白虎通•蓍龟》:“天子下至士,皆有蓍龟者,重事决疑,亦不自专。《尚书》曰:‘汝则有大疑,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亹亹(weiwei伟伟)者,莫善乎蓍龟”,“所以先谋及卿士何?先尽人事,念而不能得,思而不能知,然后问于蓍龟。圣人独见先睹,必问蓍龟何?示不自专也。”

《史记•日者列传》:“自古受命而王,王者之兴何尝不以卜筮决于天命哉!其于周尤甚,及秦可见。代王之入,任于卜者。太卜之起,由汉兴而有。……今夫卜者,必法天地,象四时,顺于仁义,分策定卦,旋式正棋,然后言天地之利害,事之成败。昔先王之定国家,必先龟策日月,而后乃敢代。”
裴駰《集解》:“古人占候卜筮,通谓之‘日者’。”

《史记•龟策列传》:“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夫摓策定数,灼龟观兆,变化无穷,是以择贤而用占焉,可谓圣人重事者乎。周公卜三龟而武王有瘳,纣为暴虐而元龟不占。晋文将定襄王之位,卜得黄帝之兆,卒受彤弓之命。献公贪骊姬之色,卜而兆有口象,其祸竟流五世。楚灵将背周室,卜而龟逆,终被乾溪之败。兆应信诚于内,而时人明察见之于外,可不谓两合者哉。君子谓夫轻卜筮,无神明者,悖。背人道,信祯祥者,鬼神不得其正。故《书》建稽疑,五谋而卜筮居其二,五占从其多,明有而不专之道也。”

汉王充《论衡•卜筮篇》:“俗信卜筮,谓卜者问天,筮者问地,蓍神龟灵,兆数报应,故捨人议而就卜筮,违可否而信吉凶。其意谓天地审告报,蓍龟真神灵也。如实论之,卜筮不问天地,蓍龟未必神灵。有神灵,问天地,俗儒所言也。何以明之?
子路问孔子曰:‘猪肩羊(牛)膊,可以得兆?雚苇藳芼,可以得数,何必以蓍龟?’孔子曰:‘不然!盖取其名也。夫蓍之为言耆也,龟之为言旧也,明狐疑之事,当问耆旧也。’由此言之,蓍不神,龟不灵,盖取其名,未必有实也。无其实则知无神灵,无神灵则知不问天地也。”
 
⑵学术: 《现代汉语词典》:“有系统的、较专门的学问。”

迷信: 《现代汉语词典》:“①信仰神仙鬼怪等。②泛指盲目的信仰崇拜:破除~,解放思想。”

科学: 《现代汉语词典》:“①反应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②合乎科学的:~种田;这种说法不~。”

⑶春秋(末):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即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即公元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即公元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⑷怪力乱神: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语出《论语•述而》。云:“子不语怪、力、乱、神。”王肃注:“怪,怪异也。奡(ao)荡舟、乌获举千钧之属。乱谓臣弑君、子弑父。神谓鬼神之事。或无益于教化,或所不忍言。”

春秋之世,西周以来的一系列古法、礼仪都被打破,整个华夏大地陷入长时间的战乱,在那些想参与争霸的诸侯当中,很多人为了证明天子君权的旁落,为了证明自己的霸业,经常搞出些怪异之事,并崇尚武力争霸,许多诸侯国出现大量的叛乱、争权夺利之事,诸侯们也不再崇尚礼仪,而是对鬼神之事非常感兴趣,这些被称为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面对这些现象,孔子一直以来都是嗤之以鼻的,他一直都推崇“仁德”,希望能恢复古法,因此他从来不谈论怪异的事,从来不给诸侯推荐武力争霸的政策,从来不参与叛乱,也不让弟子们参与叛乱,更从来都是“敬鬼神而远之”,推崇姜尚伐纣时踩踏龟甲不信鬼神的做法。(互联网《百度百科》)
 
⑸儒家学问里面……掺杂着大量迷信内容:查阅儒学经典十三经(《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便会发现大量迷信内容充斥其中,如占卜等。
 
⑹自然科学: 《现代汉语词典》:“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和现象的科学。包括物理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生理学、数学等。”

⑺宗教: 《现代汉语词典》:“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虚幻的反应,要求人们信仰上帝、神道、精灵、因果报应等,把希望寄托于所谓天国或来世。”

⑻神学: 《现代汉语词典》:“援用唯心主义哲学来论证神的存在、本质和宗教教义的一种学说。”
 
⑷怪力乱神:指关于怪异、勇力、叛乱、鬼神之事,语出《论语•述而》。云:“子不语怪、力、乱、神。”

孔子还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什么叫知命,命怎么才知?
 
⑺宗教: 《现代汉语词典》:“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虚幻的反应,要求人们信仰上帝、神道、精灵、因果报应等,把希望寄托于所谓天国或来世。”
--预言算不算虚幻?
 
⑼术数: 《辞源•行部》:“术数:①权术,策略。《韩非子•奸劫弑臣》:‘夫奸臣得乘信幸之事,易毁誉进退群臣者,人主非有术数以御之也。’也指治国之术。……②用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数理,来推断人事吉凶,如占候、卜筮、星命等。”

《辞源•支部》:“数术:即术数。古代关于天文、历法、占卜的学问。《汉书•艺文志》:‘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

《中医大辞典》:“术数:①道家修身养性的一种方法。一般指导引、按跷、吐纳等调摄精神、锻炼身体的措施。《素问•上古天真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②指方术气数,即以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之理,附会各种迷信之说,以制定人事和国家的气数。”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辞典•名词术语•秦汉哲学》:“术数,一称‘数术’。‘术’指方术,‘数’指气数。即以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之理,附会各种迷信杂说,推测人和国家的气数和命运。渊源于古代巫和史官用以窥测天意和代表鬼神发言。《汉书•艺文志》列为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等六种。并云:‘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四库全书总目•术数类一》:‘术数之兴,多在秦汉以后。要其旨不出乎阴阳五行生克制化,实皆《易》之支派,傅以杂说耳。’它固然是迷信,却也含有零碎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如‘天文’和‘历谱’包含着最早的天文学知识,‘形法’含有生理学和地学的知识。后世称‘术数’者,一般专指各种迷信方术,如星占、卜筮、六壬、奇门遁甲、命相、拆字、起课、堪舆、占候等。‘术数’有时也指权术。主要指以刑名之道进行统治的方法。《管子•明法解》:‘明主者,有术数而不可欺也。’《韩非子•奸劫弑臣》:‘人主非有术数以御之也,非参验以审之也。’《汉书•晁错传》:‘人主所以尊显,功名扬于万世之后者,以知术数也。’张晏注:‘术数,刑名之术也。’臣瓒注:‘术数谓法治治国之术也。’”

《汉书•艺文志•数术略》:“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史官之废久矣,其书既不能具,虽有其书而无其人。易曰:‘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春秋时鲁有梓慎,郑有裨灶,晋有卜偃,宋有子韦。六国时楚有甘公,魏有石申夫。汉有唐都,庶得粗觕。盖有因而成易,无因而成难,故因旧书以序数术为六种。”即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

羲和,执掌天文历法的官吏。史卜,指太史、太卜等官。周寿昌《汉书注校补》:“史,是史巫之史;官,则太卜。……非载笔执简记之史官。”顾实《汉志讲疏》:“此明数术之学出于史官,则今之江湖医卜星象之类。”
 
【原文】至迟在春秋早期,龟卜、蓍筮、巫祝⑴、占梦⑵,这四种求神鬼示吉凶的迷信术数就同时受到最高统治者的信任⑶。战国时期,大约已产生了中国古代各种迷信术数的雏形。看一下《汉书•艺文志》即可知道,西汉时,占卜、蓍筮、相术、降妖、求雨、占梦、望气、堪舆、符瑞、风角、星占⑷等已无所不有。这些术数集中在阴阳、五行、历谱、杂占⑸四家。故《艺文志》说:“五行之序乱,五星之变作,皆出于律历⑹之数而分为一者也。其法亦起五德终始⑺,推其极则无不至。而小数家(即迷信术数家-本书注)因此以为吉凶而行于世,寝以相乱。”

太史公说阴阳家多忌讳,使人拘而多畏⑻,或意指这种学说常被迷信术数利用吧!
 
【补注】

⑴巫祝:巫,《说文•巫部》:“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

祝,《说文•礻部》:“祝,祭主赞词者。从示,从人、口。一曰从兑省。《易》曰:‘兑,为口、为巫。’”《玉篇•礻部》:“祝,祭词也。”《尚书•洛诰》:“王命作册,逸祝册。”孔颖达疏:“读策告神谓之祝。”由此可见,“祝”有三义:⑴祭主赞词者:祭祀时司祭礼的人,即男巫,亦名觋(音席xi)。⑵祭词:祭神的祝祷词。⑶读祭词者,即用言语向鬼神祈祷求福的人。

祝通鬼神。《礼记•曾子问》:“祫祭于祖,则祝迎四庙之主。”郑玄注:“祝,接神者也。”

祝,乃与巫同类职业者,故《易》曰“为巫”,而有巫祝之称。

巫祝者,皆乃上古时期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晓天文、懂地理、知人事,而且最重要的是能与鬼神相通,故有“神职官员”之称。

《周礼•春官•大祝》:“大祝掌六祝之辞,以事鬼神祇(示),祈福祥,求永贞。一曰顺祝,二曰年祝,三曰吉祝,四曰化祝,五曰瑞祝,六曰筴祝。”郑司农云:“筴祝,远罪疾。”

《周礼•春官•小祝》:“小祝掌小祭祀,将事侯禳祷祠之祝号,以祈福祥,顺丰年,逆时雨,宁风旱,弥灾兵,远罪疾。”郑玄注:“禳,禳却凶咎,宁风旱之属。”贾公彦疏:“宁风旱、弥灾兵、远罪疾,三者即是禳……云‘禳,禳却凶咎,宁风旱之属’者,‘之属’中兼有弥灾兵、远罪疾,三者是凶咎之事,故设祷祠禳却之。”

《易•巽》:“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孔颖达疏:“史谓祝史,巫谓巫觋,并是接事鬼神之人也。”

巫分男女,女巫称巫,男巫称巫与觋。《周礼•春官•神仕》:“凡以神仕者,掌三辰之法,以犹鬼神示之居。”贾公彦疏:“按:《外传》云:‘在男曰觋,在女曰巫。’使制神之地位次主之度与此文合,故知此神仕是巫……言‘在男曰觋,在女曰巫’者,男子阳,有两称,名巫、名觋。女子阴,不变,直名巫,无觋称。”

据《周礼•春官》记载,巫祝之多,有“大祝、小祝、丧祝、甸祝、诅祝、司巫、男巫、女巫、神仕”者等,他们有明确的分工,其中祝的“神职官位”比巫高。凡王、后、贵人等之丧礼祭祀、国家之祈福安灾、自然灾害、外交战争及王、后、贵人之草药沐浴、身体康健者等,皆由巫祝掌管。

《辞源•工部》:“巫祝:古代从事通鬼神的迷信职业者。《韩非子•显学》:‘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千秋万岁之声聒耳,而一日之寿无徵于人,此人所以简巫祝也。’唐杜甫《工部草堂诗笺》二十《南池》:‘南有汉王祠,终朝走巫祝。’”
 
⑵占梦:根据梦中所见的兆象来预测人事吉凶祸福的一种方法。(互联网《百度百科》)

《诗•小雅•正月》:“召彼故老,讯之占梦。”郑玄笺:“君臣在朝,侮慢元老,召之不问政事,但问占梦。不尚道德而信徵祥之甚。”

古代占梦有六种,即如《周礼•春官宗伯下•占梦》:“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辨阴阳之气。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一曰正梦,二曰噩梦,三曰思梦,四曰寤梦,五曰喜梦,六曰惧梦。”

所谓正梦者,郑注云“无所感动,平安而梦”;噩梦者,即“惊愕而梦”;思梦者,即“觉时所思念之而梦”;寤梦者,即“觉时所道之而梦”;喜梦者,即“喜悦而梦”;惧梦者,即“恐惧而梦”。

《列子•周穆王•第三》:“觉(jiao教)有八征,梦有六候。奚谓八征?一曰故,二曰为,三曰得,四曰丧,五曰哀,六曰乐,七曰生,八曰死。此者八征,形所接也。奚谓六候?一曰正梦,二曰噩梦,三曰思梦,四曰寤梦,五曰喜梦,六曰惧梦。此六者,神所交也”,“故阴气壮,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壮,则梦涉大火而燔焫;阴阳俱壮,则梦生杀。甚饱则梦与,甚饥则梦取。是以以浮虚为疾者,则梦扬;以沉实为疾者,则梦溺。籍带而寝,则梦蛇;飞鸟衔发,则梦飞。将阴梦火,将疾梦食。饮酒者忧,歌舞者哭。
子列子曰:神遇为梦,形接为事。故昼想夜梦,神形所遇。故神凝者则梦自消。新觉不语,信梦不达,物化之往来者也。古之真人,其觉自忘,其寝不梦,几虚语哉?”

《列子•周穆王第三》张湛注:“神之所交谓之梦,形之所接谓之觉。”

《左传•成公十年》“晋侯梦大厉”,召桑田巫释梦应验;晋侯“梦疾为二竖子”,秦医医缓为之释梦从而有“病入膏肓”之成语流传。

“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余孙,不义。余得请于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也。’
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

医学释梦,《内经》已摒弃迷信之说而加以医理解释。有关占梦内容的病机阐述,见于《素问•脉要精微论》、《方盛衰论》及《灵枢•淫邪发梦》等篇中,而皇甫谧《甲乙经•卷六》有“正邪袭内生梦大论”说,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四•虚劳诸病下》有“虚劳喜梦候”,杨上善《太素•卷十四•诊候之一》有“梦诊”,张介宾《类经卷十八•疾病类》八十四有“阴阳之逆厥而为梦”、八十五则有“梦寐”之专节注释发挥。

《素问•脉要精微论》:“是知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甚饱则梦予,甚饥则梦取。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哭。”(《新校正》云:“详‘是知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至此,乃《灵枢》之文,误置于斯,仍少心脾肾气盛所梦,今具《甲乙经》中。”)“短虫多则梦聚众,长虫多则梦相击毁伤。”(《新校正》云:“详此二句亦不当出此,应他经脱简文也。”)

《太素•卷第十四•诊候之一》:“凡梦有三种:人有吉凶,先见于梦,此为征梦也;思想情深,此为想梦也;因其所病,见之于梦,此为病梦也。此十一种梦,皆病梦也,并因阴阳气之盛衰、内有饥饱、肝肺气盛、长短虫多以为梦也。此所以因伤致梦,即以梦为诊也,此为梦诊。”

又,《灵枢•淫邪发梦》:“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盛则梦大火而燔焫,阴阳俱盛则梦相杀。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甚饥则梦取,甚饱则梦予。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飞扬,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脾气盛则梦歌乐、身体重不举,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此与《列子•周穆王第三》有数句一字不差。

《灵枢注证发微》:“按:阴气盛至肺气盛,又见《素问•脉要精微论》外,《方盛衰论》亦有诸梦。”

《类经卷十八•疾病类八十五》:“以阴胜阳,故梦多阴象。以阳胜阴,故梦多阳象。俱盛则争,故梦相杀。阳胜者亲乎上也,阴胜者亲乎下也。因不足也,因有余也。肝在志为怒也,肺在志为忧,故梦恐惧哭泣,肺主气,故梦飞扬。心在志为喜,在变动为忧也。脾喜音乐,在声为歌,其主肌肉也。腰为肾之府,故若腰脊不相连属。……按:《周礼》六梦:一曰正梦,谓无所感而自梦也;二曰噩梦,有所惊愕而梦也;三曰思梦,因于思忆而梦也;四曰寤梦,因觉时所为而梦也;五曰喜梦,因所喜好而梦也;六曰惧梦,因于恐畏而梦也。关尹子曰:好仁者,多梦松柏桃李;好义者,多梦金刀兵铁;好礼者,多梦簠(fu)簋(gui)笾(bian)豆;好智者,多梦江湖川泽;好信者,多梦山岳原野。役于五行,未有不然者。是皆致梦之因也。至其变幻之多,则有如宋昭公之梦为鸟,庄周之梦为蝶,光武之梦乘赤龙而登天,陶侃之梦生八翼飞入天门之类,又皆何所因也?夫五行之化,本自无穷,而梦造于心,其原则一。盖心为君主之官,神之舍也。神动于心,则五脏之神皆应之,故心之所至即神也,神之所至即心也。第心帅乎神而梦者,因情有所着,心之障也。神帅乎心而梦着,能先兆于无形,神之灵也。夫人心之灵,无所不至,故梦象之奇,亦无所不见,诚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惟圣人能御物以心,摄心以性,则心同造化,五行安得而役之?故至人无梦也。”
 
⑶迷信术数就同时受到最高统治者的信任:见前注占卜。
 
⑷相术……星占:相术,相法是以人的面貌、五官、骨骼、气色、体态、手纹等推测吉凶祸福、贵贱夭寿的相面之术。(互联网《百度百科》)

《辞源•目部》:“相术:观察人的形貌,预言命运的一种方术。《三国志•魏•朱建平传》:‘善相术,于闾巷之间,效验非一。’”

望气:风水学术语。是根据云气的色彩、形状和变化来附会人事,预言吉凶的一种占卜方法。(互联网《百度百科》)

《辞源•月部》:“望气:古代迷信占卜法,望云气附会人事,预言吉凶。《墨子•迎敌祠》:‘凡望气,有大将气,有小将气,有往气,有来气,有败气,能得明此者,可知成败吉凶。’《史记•文帝纪》:‘赵人新垣平以望气见,因说上设立渭阳五庙。’”

堪舆:即风水。堪,地突之意,代表地形之词。舆,“承舆”即为研究地形地物之意,着重在地貌的描述。《史记》将堪舆家与五行家并行,本有仰观天象,并俯察山川水利之意,后世以之专称看风水的人曰“堪舆家”,故“堪舆”民间亦呼之为“风水”。

《淮南子》中有:“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堪即天,舆即地,堪舆学即天地之学。它是以河图洛书为基础,结合八卦九星和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把天道运行和地气流转以及人在其中,完整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特殊的理论体系,从而推断或改变人的吉凶祸福,寿夭穷通。因此堪舆(风水)与人之命运休戚相关。(互联网《百度百科》)

《辞源•土部》:“堪舆:《汉书》八七上《杨雄传•甘泉赋》:‘属堪舆以壁垒兮,梢夔魖而抶獝狂。’注引张晏,以堪舆为天地的总名;孟康以堪舆为造图宅书的神名。《文选•甘泉赋》注:‘《淮南子》曰:堪舆行雄以知雌。许慎曰: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史记》一二七《日者传》有堪舆家。《汉书•艺文志》有《堪舆金匮》十四卷,列于五行家。后称相地看风水的迷信职业者为堪舆家。”

符瑞:吉祥的征兆。多指帝王受命的征兆。《管子•水地》:“是以人主贵之,藏以为宝,剖以为符瑞。”(互联网《百度百科》)

《辞源•竹部》:“符瑞:祥瑞的征兆。犹言吉兆。《史记•封禅书》:‘未有睹符瑞见而不臻乎泰山者也。’《汉书》七七《刘辅传》上成帝书:‘臣闻天之所与必先赐以符瑞,天之所违必先降以灾变,此神明之徵应,自然之占验也。’”

风角:所谓风角,指八风占术。

《辞源•风部》:“风角:故占候之术。《后汉书•三十下•郎凯传》:‘父宗,字仲绥,学京氏《易》,善风角、星算、六日七分。’注:‘风角谓候四方四隅之风,以占吉凶也。’又《八二上•谢谢夷吾传》:‘少为郡吏,学风角占候。’《新唐书•艺文志》三著录刘孝恭《风角》十卷,已佚。”

《后汉书•郎凯传》:“父宗……学京氏易,善风角、星算、六日七分,能望气占候吉凶,常卖卜自奉。”李贤注:“风角谓候四方四隅之风,以占吉凶也。”

星占:用星象占卜吉凶的方法。所谓星象,是指星体的明暗、位置等现象,通过观察星象以推测人事的吉凶,谓之星占。

《辞源•日部》:“星象:指星体明暗薄蚀等现象,古代天文术数家据以占验人事的吉凶。《后汉书•律历志》中贾逵论:‘愿请太史官日月宿薄及星度课,与待诏星象考校。’”
 
⑸阴阳、五行、历谱、杂占:迷信术数之四种分类。

阴阳五行: 《汉书•艺文志•数术略》:“五行者,五常之行气也。书云:‘初一曰五行,次二曰羞用五事。’言进用五事以顺五行也。貌、言、视、听、思心失,而五行之序乱,五星之变作,皆出于律历之数而分为一者也。其法亦起五德终始,推其极则无不至。而小数家因此以为吉凶而行于世,寝以相乱。”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十八•术数类》:“术数之兴,多在秦汉以后,其要旨不出乎阴阳五行、生克制化,实皆《易》之支派,傅以杂说耳。物生有象,象生有数,乘除推阐,务究造化之源者,是为数学;星土云物,见于经典,流传妖妄,寖失其真,然不可谓古无其说,是为占候。自是以外,末流猥杂,不可殚名。《史志》总概以五行,今参验古书,旁稽近法,析而别之者三:曰相宅相墓,曰占卜,曰命书相书;并而合之者一:曰阴阳五行。杂技术之有成书者,亦别为一类附焉。中为数学一家为《易》外别传,不切事而犹近理。其余则皆百伪一真,递相煽动。必谓古无是说,亦无是理,固儒者之一谈。必谓今之术士能得其传,亦世俗之惑志,徒以冀福畏祸。今古同情,趋避之念一萌,方技者流各乘其隙以中之。故悠谬之谈,弥变弥夥耳。然众志所趋,虽圣人有所弗能禁。其可通者存其理,其不可通者姑存其说可也。”

金栋按:中医的阴阳五行与迷信术数的阴阳五行不同。

任应秋《任应秋论医集•争鸣碎语•中医学的阴阳五行说与儒家的阴阳五行说应有区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说,应与儒家的阴阳五行说有所区分。儒家用阴阳五行说以解释社会伦理、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不言而知其是唯心的。中医的阴阳五行说,是用以分析人体脏腑生理,病理的内在动态,与管子、韩非、王安石、王夫之等用阴阳五行以说明物质世界,是一致的。”

历谱:历,推算日月星辰运行及季节时令的方法,即历法。谱,记录事物系统的书籍。

《说文新附•日部》:“历,历象也。”

《玉篇•日部》:“历,象星辰,分节序四时之逆从也。”

《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大戴礼•曾子天圆》:“圣人慎守日月之数,以察星辰之行,以序四时之顺逆,谓之历。”

《淮南子•本经》:“星月之行,可以历推得也。”高诱注:“历,术也。”

《新五代史•司天考》:“历者,有常之数也,以推寒暑。”

《汉书•艺文志•数术略》:“历谱者,序四时之位,正分至之节,会日月五星之臣,以考寒暑杀生之实。故圣王必正历数,以定三统服色之制,又以探知五星日月之会。凶厄之患,吉隆之喜,其术皆出焉。此圣人知命之术也,非天下之至材,其孰与焉!道之乱也,患出于小人而强欲知天道者,坏大以为小,削远以为近,是以道术破碎而难治也。”

杂占:卜筮之外的占卜术,如占梦、望气、堪舆等。

《汉书•艺文志•数术略》:“杂占者,纪百事之象,候善恶之徵。《易》曰:‘占事知来。’众占非一,而梦为大,故周有其官。而《诗》载熊罴虺(hui)蛇众鱼旐旟(zhao yu)之梦,著明大人之占,以考吉凶,盖参卜筮。《春秋》之说訞也,曰:‘人之所忌,其气炎以取之,訞由人兴也。人失常则訞兴,人无衅焉,訞不自作。’故曰:‘德胜不祥,义厌不惠。’桑谷共生,大戊以兴;鴝雉登鼎,武丁为宗。然惑者不稽诸躬,而忌訞之见,是以《诗》刺‘召彼故老,讯之占梦。’伤其舍本而忧末,不能胜凶咎也。”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民间不得妄立妖祠,自非卜筮正术,其余杂占,悉从禁绝。”

《辞源•佳部》:“杂占:占卜术。古代方士附会人事以占卜,诸如眼跳、耳鸣、喷嚏、鸟鸣等生活琐事,皆以为推断吉凶的依据,称杂占。《汉书•艺文志》有《海中日月彗虹杂占》十八卷,《隋书•经籍志》有《太一式杂占》十卷、《鸟情杂占禽兽语》一卷、《周易杂占》十三卷、十一卷、九卷及《杂占梦书》一卷等。”
 
⑹律历:指乐律和历法。律,古代用来校正乐音标准的管状仪器。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阶。从低音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律,成偶数的六个管叫吕,统称十二律。赵先生本书设专节即“第十二节《内经》与古代音乐”探讨之。

《大戴礼•曾子天圆》:“圣人慎守日月之数,以察星辰之行,以序四时之顺逆,谓之历。截十二管,以宗八音之上下清浊,谓之律也。律居阴而治阳,历居阳而治阴,律历迭相治也,其间不容发。”王聘珍按:“律也者,六律六吕统谓之十二律也。”

《汉书•律历志》:“黄帝使伶伦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之窍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制十二筒,以听凤之鸣,以比黄钟之宫,是为律本。”
 
⑺五德终始:五德终始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五德”是指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终始”指“五德”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邹衍常常以这个学说来为历史变迁、王朝兴衰作解释。后来,皇朝的最高统治者常常自称“奉天承运皇帝”,当中所谓“承运”就是五德终始的“德”运。(互联网《百度百科》)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辞典•先秦哲学》:“亦称‘五德转移’。战国末驺衍关于历史变化的学说。《史记•封禅书》集解引如淳曰:‘今其书有《五德终始》,五德各以所胜为行。’《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称引天地剖判未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异,而符应若兹。’认为土、木、金、火、水,五种物质德性相克的循环变化,决定着历史上王朝的兴替和制度的改变。如夏商周三个朝代的递嬗,是水(商)生木(周),木生火(汉)的结果(见《汉书•律历志》)。”
 
⑻太史公说阴阳家多忌讳,使人拘而多畏: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云:“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原文】从理性上讲,迷信术数本来不攻自破。求之社会实际则不然⑴。汉武帝有意利用这一点。《史记•日者列传》说他“聚会占家问之,某日可娶妇乎?五行家曰可,堪舆家曰不可,建除家⑵曰不吉,丛辰家⑵曰大凶,历家⑵曰小凶,天人家⑵曰小吉,大一家⑵曰大吉。辨讼不决,以状闻。制曰:‘避诸死忌,以五行为主。’人取五行者也⑶。”以五行家为主和儒家独尊⑷的思想背景是一样的。

上面的话,意在说明《内经》中有迷信术数内容完全是正常现象。如果一点也没有,那倒是怪事。现代医家都耻于同迷信术数家并列了。古人并不这样看⑸。孙思邈说:“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也⑹。”他主张大医要学习阴阳禄命、风角、星占、六壬⑺、八卦。下面分别列举《内经》的有关内容,并与同时代的其他文献作一简单比较。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