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抗生素的诞生为人类的健康贡献莫大,解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而如今抗生素的滥用及其毒性、耐药抗药性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及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重视,抗生素的淘汰之快及新产品的开发之缓令人担忧,超级细菌的出现更是给人以当头棒喝。为了人类的健康及抗生素的明天,国内、国际各级卫生组织纷纷出台诸如对临床医生进行“正确使用抗生素”的培训、限制抗生素的临床使用等措施来遏制抗生素的滥用。与此同时在回归自然的热潮中,中国之传统医学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前来中国参观学习中医的国际友好人士及出国交流、工作的中医师与日俱增。纵观历史中医对包括“非典型性肺炎”在内的各种大病的流行更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无疑学好利用好中医可有效减少或杜绝抗生素的过度使用。
我从1986年元月1日起,随父亲学习中医。习医之初我并未真心想学医,然而初次接触中医《中药药性赋》、《中医三字经》就被其特有的魅力所吸引,喜欢上了中医,从此立下了习医治病助人的意愿,抱定了“让病人花最少的钱得到最佳治疗目的”的决心,开始了我的学医之路。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通过了国家中医师临床执业资格的考试并注册成为一名合法的中医临床执业医师,从此在我的三尺诊桌之前凭借一颗真诚之心,以“胆大、心细、认真、负责”为行为准则,开始了自己的老老实实做人,实实在在看病的个体行医生涯。
我不是什么学者、教授,也不是什么名医,更无什么传奇色彩及轰轰烈烈的事迹可言,临床虽不能屡起沉疴但一年四季如是的每日百余病号使我倍感自豪。长期扎根临床基层,目睹中医中药的神奇疗效及抗生素、激素的滥用现象也深有感触。病人有要求,医生有利可图,“三素一汤”成了对基层医疗的一种高度总结,好像不用抗生素、不输液就治不了病,病人也经常问我为什么不给用消炎药。我们临床很少输液,每日的百余病号输液者一般不超过五人,好多初诊病人一听说我们不输液扭头就走,因此也得罪了不少患者,减少了一些可观的收入。余深知自己位卑言轻,胸中墨水无几,知识匮乏,也从未想过要著书立说,所写此文只为总结提高自己或与同道诸友交流而已。文中所论疾病均为基层临床常见,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其效果明显优于使用西药抗生素、激素者,且所用治法方药及对疾病的认识与任何教科书都有所不同,与教科书或其他方书同者一般不录,各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因各类方书、教科书论述较详也不复赘述。其未免有遗漏之处待以后补充,由于自己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更不可避免地有错误之处,望各界朋友批评指正。
入中医学院学习,就像在修筑一条通往各地的大道,而临床治病就像我们要通往某个城市或小山村、街道、家庭什么的,走大道未必都能成功到达,有时候也须要跋山涉水、拐弯抹角走一些羊肠小道,甚至需要另开新路或须要依靠某种工具、他人帮助什么的,但我们必须先修大道。
我不是“铁杆中医”。我是杏林中一只活泼快乐的猴子,一只尽可能自由飞翔的小鸟。一切从病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尽自己的最大努力,采取一切可行之法,争取常在健康与疾病之间划直线,走健康与疾病之间的最短距离。
做医要“活”,活学、 活用、活人。认病辨证思维方式要活,治疗方法要活,处方选药要活,待人处事要活,不可按图索骥、刻舟求剑。临床无论中医、西医只要对病人有益的我们都应该学习采用,不应有门户之争、中西之见。我反对任何人说中医慢郎中,见效慢。见效快慢虽然是有多方面原因决定的,但我相信中医只要诊断辨证用药对证,药材无质量问题,煎服方法得当一般见效是非常快的。针刺人中、十宣、涌泉急救昏迷,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急救中暑,速效救心丸对心脏病的急救无不彰显中医之神奇魅力。对有些急慢性疾病中医不是不能治疗,而是无中医人去这样做。
我曾治疗过一例陈旧性肺结核吐血、发热患者。患者住院近一个月,虽然吐血减少但发热不退,不得已出院回家。下午找到我,我诊断后建议先服两幅药观察一下病情再说。患者未听我言,一夜之间服尽了两幅药。第二天来告诉我说吐血止,烧已退,就没再服药,直到患者去逝也未听说他再有发烧和吐血(时间已久不记的当时用的什么药了)。
久病一剂见效的病例还很多,仅举一例说明之。
临床医生不能对患者做出任何诸如“几天就好,几服药就见效”的承诺,避免产生“狼来了”的不良后果。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阅读中产生了一些心得体会,自认为是自己独创、首创,还在沾沾自喜之时却在某书或某篇报道中发现古人、他人早已有详细的论述、报道记载,只因自己阅读较少不能广博不知而已。如“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的治疗观点好像从一本《新中医》杂志上看到也有人这样论述,“治病当祛邪”参与了《中国中医药报》的讨论,治痤疮当从益气健脾入手也从网上看到了持此相同观点的人,对手足口病的认识也和《中国中医药报》上的一篇文章略同。更有许多临床观点、认识从古书上达到验证者不胜枚举,故文中所言除指出出处外如有与其他书籍、报道有雷同或相似之处,敬请谅解,本人绝无抄袭剽窃之实。
因“华夏中医论坛”及坛中风云人物人参(曾伟俊)、八月飞龙(王家祥)等,以及编辑老师的鼎力、无私相助才使该文得以成篇,在此深表致谢谢。该文的出版如能对基层医生的诊治水平有所提高,为遏制临床医生抗生素的滥用及中医的发扬光大起到一定的作用,乃我之幸、医之幸、民之幸焉。
李荣伟 2012年4月于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