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岁女患者,——正当年。
每次在经期时如果情绪焦虑,——情绪,属于中医上的五志,为精神活动,这个与血有直接关系。经期血出,情绪异常,则说明病人有血虚的情况存在。
就会胃部剧痛,——剧痛,属于实证。实证有四:气滞、血瘀、痰湿水饮和积滞(又有四:积食、结石、虫积、肠滞)。根据其他兼症来分析到底属于哪一种“实”?
疼痛时出汗,——出汗,为气虚不固所致。
伴有呕吐,严重时还会吐出消化液,——浊气外带所致。
每次持续半小时到两小时左右,期间无法进食,即使喝水也会吐出来,——进食,靠的是气的进入,现在向外正在排浊,不能进食也算病态下的正常。
每次都是抱着暖手宝熬过去。——感热好受,更多时候,可以判断其为寒症。
非经期时情绪焦虑则很少出现胃疼。——这就说明是血虚导致的胃疼。由此也可以知道: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藏在血(津液)之中;当血虚的时候,气无以藏,外出于血而乱窜,郁结在胃,出现胃中气滞。
患者性格偏内向,有洁癖,有时多愁善感。——这个还不能多说什么。
对经期才会发病这点的病机不明白——经期,无非就是血的问题,以血为点展开推断就成。
总结:血虚为本,气滞为标。治疗时补血益气兼以理气和胃。
这里有几个问题:
1、上面诊断的“寒”是如何来的?
气有温煦作用,血虚时,导致清气不足,故而,可以出现“寒”。
2、也许不是真“寒”:胃中出现气滞,肺进行排浊,才有呕吐、出汗等情况出现。热胀冷缩,用热敷的办法之后,当含气量一定的时候,由于体积的相对增大,这时气滞的情况就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3、上面说的“出汗,为气虚不固所致”是怎么回事?
气有固摄作用,气虚时,固摄无力,便会出现“出汗”,这是直接诊断,而寻根诊断则是:人体中,一般情况下气的总量是一定的,浊气太多,则清气不足;浊气必排,外出带动津液,出现 “出汗”。也就是说是浊气太多——清气不足——出汗。
4、治疗时何以要补气?
中药治疗,更多的讲究配伍,其中一个配伍就是气血结合,且患者本来就有气虚的情况存在,故而补血的同时一定要补气。当然,这可不是课本上面说的“气能生血”。
简单说这么多,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