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老师的点评!
我体会学习很重要的是实践,只有经过实践了才会深刻,不容易忘记。前段时间看了
希望你能早日有成。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初学中医的时候,也出现过和你一样的问题,更有,那时,我们班的同学听到老师讲一个病证可能出现的症状,如果谁有一个症状符合,就想着说自己可能得了什么病,比如肺癌的咯血,有的同学到了秋天,嗓子干疼,痰中带血,于是,就想到了自己已经患有肺癌。看看现在的养生节目,更多的就是一个病证有什么症状,然后,很多老百姓就把自己的一个或者两个症状往里套,就很自然的认为自己患有某种病证。比如阴虚会出现五心烦热,但是,当一个人出现五心烦热时,并不一定就是阴虚。
一个命题成立,它的逆命题不一定成立。这就是更多的初学者认为中医不好学的原因,中医之病不好诊断的原因。
说真的,并不是说把书本上的知识学好了,就能中医临床了。呵呵,试试就能知道。当然,有两句话可以证明我说的这点,一是“学医三年,感觉无病不治;及行医三年,始觉无方可用”,二是“胸中了了,指下难明”。更有,中基课本里面有好多模糊、含混不清,甚至是错误的理论,有好多根本就不能指导临床,也就是说不实用的理论很多。当你们慢慢的看中基的时候就会明白。
知识不在于拥有多少,关键在于能用上多少。中医院校上了五年(含实习的一年),知识不能不说多,但是,能临床诊断处方治病的有几个人?
所以,我对你的建议是先大概看一下中基就成,等临床之后,再反过来看中基中的知识,这样,你就能真正的明白哪些有用,哪些无用。
再说说你的诊断情况:
耳鸣,以前是每到冬天,今年是从去年冬天一直到现在不管白天夜里;——耳鸣,直接诊断为虚所致,不管是因“寒则血涩”,血脉不通导致的上达于耳的气血不足,还是因“热灼津液”导致的上达于耳的气血不足,还是本来就是“气血不足”,这个就如小孩肚子饿了就哭,大人饿了,肚子就咕咕响的道理一样。至于根本原因,还需慢慢找。
梦多,甚至做恶梦,从小体弱多病,老讲梦话,——为什么会产生梦?我在《其实中医很简单》的书里详细的谈过了,诊断时追责于肝肾。
现在学了点中医后知道是血虚的原因。——呵呵,为什么是血虚的原因?气对血有推动作用,如果气虚,是否推血无力?最根本的就是你没有谈根本原因。
现在整个人是脾虚【齿痕舌】、——齿痕舌的直接诊断是脾虚,这个是没问题,不过,寻根诊断之后,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阴虚【耳鸣】——耳鸣,何以谈到阴虚?阴虚的诊断标准是什么?血和/或津液不足,且出现热象时,才能诊断为阴虚。
+血虚【多梦】、——呵呵,多梦如何能直接诊断为血虚?当你明白了血的功能的时候,就知道血虚的诊断依据了。
还有湿气【一到傍晚双腿沉重,前段时间还老头痛】,——腿发沉,不一定都是湿气,呵呵 只能说是实邪滞留所致,而实邪里,不但有痰湿水饮,还有气滞、血瘀和积滞,用排除法,气滞时不但腿沉,而且还发胀;积滞不可能在腿部,故而,这两种可以排除。但是,还要考虑到血瘀。呵呵,老头痛和湿气有什么直接关系?
不过没事留着自己治},——呵呵 自己治,很不错,不过,任何人包括自己,都是试验品。
现在准备看《诊断学》,——这个很好。中诊必须看。明年,我会出一套书,就是能指导临床的中基、中诊等。
我的想法是:《中基》肯定要读但初学者由于缺乏理解消化不了,没关系,关键在《诊断学》,我想在学习《诊断学》的过程中再回过头来消化《中基》加深理解,不知道我的想法是否可行?——很好,就应该是这样。就如我们考试时一样,遇到不会做的或者难做的,先放一放,把自己感兴趣的、会做的、简单的做完了,再回过头来做。
中医之理就是生活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