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业余学医五年,才明白该怎样学

死记硬背只能培养出庸医,重在理解领悟原方用意,要学一个方子吃透一个方子,
 
死记硬背只能培养出庸医,重在理解领悟原方用意,要学一个方子吃透一个方子,
又过去一年多了,今天回过头来再看这个贴子,先生所言甚是:一个方子一个方子吃透,急也没用.其实还有每个药,每一个病.一个个去学用,领悟,总结。这是更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实践中去慢慢领悟前人所论的每个病,每个方,每个药。比如:厚朴去血痹,平时很少注意,前几用了下,果然有袪瘀的作用。
 
能背下来,一定好。我就看,按医案,主要是伤寒上的证,有相关的证,就用这个方。但一与脉相关,就完了。我得到一点小启示,你身上那里有问题,身体上一定有反映。
 
如果不先熟悉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不先了解中医史、不先看中医学院的教材,走弯路恐怕难免。
 
我觉得学中医,悟性很重要。有的人因悟性差点,根本就学不了。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读来读去咱还是觉得《灵》《素》,《伤寒》《金匮》,《神农本草》,各家医案。这些越读越有味。
 
自学中的初学。不敢妄加评论。在这里凑个热闹吧。推荐一个网站www.openke.com 里面有不少中医学院校的课程。感觉上课比单纯的看书本要生动性很多。
 
交费网站
网上有大学慕课免费看
超星慕课head01.jpg

超星慕课head03.jpg
 
8年过去了,继续学习“方药理法”中,这是个艰难的过程,也是个耗时的过程。
看了很多医案,有些能一次给出与原案相同的方药,有些差之千里。说明能治一些病了,大部分病还不能。这很正常。
正在按病整理我认为可学习的医案,比如咳:从名医类案,伤寒名案注等,到临证实验录,整理相关医案,如果反复做这些医案,每个医案都能一次给出准确方药,也许就大致掌握了“咳”这个病的大致脉络。其他病准此。
我不知道那些还有空研究易巫神学的,那来的那么多时间。也许他们更聪明些。我就简单地学习下伤寒金匮的理法方药都感到时间不够用。
我最喜欢关注医生大谈某方怎么好用,怎么得心应手了,因为他在这个方上有心得,有无数次验证,然后化繁为简的总结。这可以叫“后伤寒论”。至于他是不是在吹牛,用过几次就知道了,不轻易否定,也不轻易肯定。
有些人看不起自学的,业余的。看不起就看不起吧,确实也没什么实战机会,也不想把除自己以外的人当老鼠弄。走自已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正在看“中医人生”这本书,和当年看余国俊中医师承实录一样入迷,这是昨天朋龙介绍的,但原能学到一些东西,不会和当年那本师承实录一样,让我失望,
 
8年过去了,继续学习“方药理法”中,这是个艰难的过程,也是个耗时的过程。
看了很多医案,有些能一次给出与原案相同的方药,有些差之千里。说明能治一些病了,大部分病还不能。这很正常。
正在按病整理我认为可学习的医案,比如咳:从名医类案,伤寒名案注等,到临证实验录,整理相关医案,如果反复做这些医案,每个医案都能一次给出准确方药,也许就大致掌握了“咳”这个病的大致脉络。其他病准此。
我不知道那些还有空研究易巫神学的,那来的那么多时间。也许他们更聪明些。我就简单地学习下伤寒金匮的理法方药都感到时间不够用。
我最喜欢关注医生大谈某方怎么好用,怎么得心应手了,因为他在这个方上有心得,有无数次验证,然后化繁为简的总结。这可以叫“后伤寒论”。至于他是不是在吹牛,用过几次就知道了,不轻易否定,也不轻易肯定。
有些人看不起自学的,业余的。看不起就看不起吧,确实也没什么实战机会,也不想把除自己以外的人当老鼠弄。走自已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五年又八年,楼主自学13年了?能坚持13年确实不容易,咱2015年至今也3年多了,再过10年会是什么情况?真不敢想,希望10年后还能看见这个回贴
 
楼主的学习似乎走了不少弯路。什么时候能把一首"经典"方药变三首,甚至十首二十首,就大功告成了!。 如:六味地黄丸,搞清楚里面"三补三泻",增补或删除能治什么,这才叫"活"。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