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风,风中哪里?

中风(包括别的疫病)从广义说都是机体对于外界和自身不良现状的一种应激和保护——这里面必须引入阈值的概念,也即临界点。在这个弹性范围内则没有过大的病态反应!如果超出了就会发生紊乱。
 
如果要讲机制,那么就要知道黄芪和防风所起的作用。按现在的药理学,防风就是消炎、解热作用,黄芪是增强身



中西一理,只是现阶段很多问题还没办法互通而已,并非不能通
 
中西一理,只是现阶段很多问题还没办法互通而已,并非不能通

对,我也觉得西医的道理对中医有启示,许多可以看得更深和科学——但我想强调一种中药的独特性和复杂性,这个也是后者存在的价值所在吧?
 
【原创】中风病“中风”病因学说探讨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摘 要 中风病是以外受风邪命名的内科疾病,其病因学说是否与外受“风邪”有关?经检阅历代医籍发现,在历代医家中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唐宋以前的“外风”学说与金元以后的“内风”理论,时至清代的医家,由于西学渐进则参以西说,提出“内风脑病”学说。实际上“风邪”是外感病邪之统称,代表自然界气候的异常变化,可以成为中风病的诱发因素之一,对于某些中风病患者来说可能与之有关。
关键词 中风病;中风病因学说;风邪;急性脑血管病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风病》的概念:“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等诱因(作者注:缺一个气候异常变化的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犯冲脑,导致脑脉闭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多发于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疾病。”《指南》中没有一个“风”字,而为何称为中风病呢?

实际上,中风病(脑血管病)是以病因命名的内科疾病,即感受风邪、中风而已,至今一直沿用。是否与“中风”有关,历代医家的观点不一。在《内经》理论指导下,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作了进一步探讨和发挥,就病因学说和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1];至明清及近代一些医家,师承前哲,并折衷中西医学而倡导“内风脑病”说,实为近代医家对中风病的重大贡献[2]。近代学者多认为,中风病皆由内因所致[3]。兹不揣浅陋,探讨如下。

1 中风病“中风”病因源流略考
1.1 中风病“外风”病因学说


在唐宋以前,中风病以“外风”病因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以中医经典《内经》和《金匮要略》为理论依据。《内经》认为中风病之发生与“正气不足,外受风邪”有关,如《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居,发为偏枯”及《素问•风论》云:“风之伤人……或为偏枯”等。纵观《内经》全书,有关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论述,非只限于外受风邪一种,尚有如“暴怒伤肝,气机逆乱;火热亢盛,上扰神窍;饮食伤脾,痰湿阻络;劳欲伤肾,精气内夺,虚火上炎及体质因素等”[4]内风因素,但医圣仲景秉承经旨,明确提出中风病之病名及中风病与中风有关,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云:“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中风使然。”并创“络脉空虚”,外(寒)邪入中论,此后隋、唐、宋时期之医家皆宗之,而很少有质疑者。如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孙思邈《千金要方•卷第八•诸风》、王焘《外台秘要》及宋代方书如《和剂局方》等,皆强调外受风邪,而其治法方药亦多温燥祛风之剂,如大、小续命汤,大秦艽汤等。

1.2中风病“内风”病因学说

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至明清及近代一些医家,师承前哲,并折衷中西医学而倡导“内风脑病”说。

1.2.1 金元医家的“内风”学说

时至金元,用温燥祛风之剂治当时之中风病,结果多变证或死亡,故此时有金元四大家的三子“内风”学说,即刘完素主“心火暴甚”、李东垣认为属“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热生风”以及元代王履“真中风”与“类中风”之别,是中风病病因学说的一大转折。

首先金代医家刘完素力劈时弊,倡言新说。刘氏认为中风病既不是肝木之风实甚,亦非外中于风,乃由于将息失宜,五志过极,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约的“内风”论[5]。如《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云:“中风瘫痪者,非谓肝木之风实甚而卒中之也,亦非外中于风尔。由于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无所知也。多因喜怒思悲恐之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者,由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故也。”[6]及《素问玄机原病式•热类•悲》云:“中风偏枯者,由心火暴甚,水衰不能制之……则卒暴僵仆,多因五志七情过度,而卒病也。”[6]对后世医家影响巨大。

其次是李东垣的“正气自虚”的内风学说。李氏认为“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者,多有此疾。壮岁之际无有也。若肥盛则间有之,亦形盛气衰如此。”[7]虽主张“正气自虚”、本气自病之气衰病因学说,但未有明确的病机阐述,所用之方药大多系续命汤之类,如小续命汤、加减续命汤(麻黄、桂枝、白虎、葛根、附子、桂附、羌活连翘诸续命汤)及羌活愈风汤和大秦艽汤等,终究未脱“温燥祛风”之窠臼。但其气虚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

最后朱丹溪提出中风病“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学说,并指出半身不遂在左侧属血虚有痰挟瘀血,治以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竹沥、姜汁;在右侧属气虚有痰挟热邪,治以二陈四君子汤加竹沥、姜汁。如《丹溪心法•中风》云:“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治痰为先,次养血行血;或属虚,挟火(一作痰)与湿,又须分气虚血虚。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在左属死血瘀(一作少)血,在右属痰有热,并气虚。左以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竹沥、姜汁;右以二陈四君子等汤加竹沥、姜汁。”[7]

元•王履从中风病因学出发,首创“真中风”与“类中风”,将内风与外风做了本质上的区别。如《医经溯洄集•中风辨》:云“殊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8]对明清的中风理论有很大影响。

1.2.2 明清医家的“内风”学说

明清时期随着医学的发展,对中风病病因的认识则更加完善。比较有影响的有缪希雍的“内虚暗风”学说、张景岳的“非风”学说、王清任的“气虚血瘀”理论和叶天士的“肝阳化风”之说等。

缪希雍承前人中风病有内风、外风之论,并在河间火热之说及丹溪湿、痰、热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内虚暗风”之说。如《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风》云:“凡言中风,有真假内外之别,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真阴既亏,内热弥甚,煎熬津液,凝结为痰,壅塞气道,不得通利,热极生风,亦致猝然僵仆类中风证……刘河间所谓此证全是‘将息失宜,水不制火’;丹溪所谓湿热相火、中痰中气是也。此即内虚暗风,确系阴阳两虚,而阴虚者为多,与外来风邪迥别。”[9]

张景岳认为中风病与外风无关,而创“中风非风”学说,提出“内伤积损”的观点。如《景岳全书•杂证谟•非风》云:“非风一证,即时人所谓中风证也。此证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10]并提出本病乃由真阴亏损,元气虚脱所致,“凡病此者,多有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此致病之本也。再或内外劳伤,复有所触,以损一时之元气;或以年力衰迈,气血将离,则积损为頽,此发病之因也。盖其阴亏于前,而阳伤于后,阴陷于下,而阳乏于上,以致阴阳相失,精气不交,所以忽而昏愦,卒然仆倒,此非阳气暴脱之候乎?”[10]

张景岳的非风之说,颇为清代王清任所推崇,王氏在《医林改错•半身不遂论》中说:“独张景岳有高人之见,论半身不遂大体属气虚,易中风之名,著非风之论。”王氏对中风病病机以气虚血瘀立论,并创补气活血的补阳还五汤治疗半身不遂之证[2],至今仍沿用,疗效确切。

叶天士秉承缪希雍“内虚暗风”之说,遂创“肝阳偏亢,阳化内风”理论,始明确提出中风病“内风”学说。如《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云:“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11]

1.2.3 晚清及近代医家的“内风”学说

时至晚清及近代,由于西说渐进,受其影响,晚清及近代一些医家,师承前哲,并折衷中西医学而倡“内风脑病”说,实为近代医家对中风一病之重大贡献。而影响最大者则属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等三张之参以西说、中西汇通,创“内风脑病”学说,即肝阳化风,挟气血上逆,直冲犯脑。至此中风病病因之认识渐趋深化和完善。

首先张伯龙师承前哲,对河间刘完素中风病“火热”学说,甚为推崇,云:“惟刘河间谓‘将息失宜,心火暴盛,肾水虚衰’。丹溪又赞之曰:河间谓中风由‘将息失宜,水不制火’极是……河间属火之说,最为允协。但火亦有二,有肝木自旺之火……有肾水不能制灭之火,则即此病之类中风是也。”[2]又参以西说,中西汇通,倡“肾虚肝旺,内风脑病”之说,如其云:“中风一证,肾水虚而内风动者多,若真为外来之风所中者则甚少……其内动之中风,是为肝风自中而发。由于水亏木动,火炽风生而气血上奔,痰涎猝壅,此即《素问》气血并走于上之大厥,亦即西医所谓血冲脑经。若激扰后脑,则昏不知人;激扰前脑,则肢体不动;激扰一边,则口眼歪斜,或为半身不遂,左右瘫痪等证。”[2]

而后张山雷加以扩充发挥,完善其说。如《中风斠诠》云:“凡猝倒昏瞀,痰气上壅中风,皆由肝火自旺,化风煽动,激其气血并走于上,直犯冲脑,震扰神经,而为昏不识人,?斜倾跌,肢体不遂,言语不清诸证,皆脑神经失其功用之病。”[2]

张锡纯则以《内经》“大厥、煎厥、薄厥”之论,并衷中参西,提出了“内中风”与“脑充血”、“脑贫血”之病证名,对中风病病因(病机)学说发挥至极。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内外中风方》云:“内中风之证,曾见于《内经》。而《内经》初不名为内中风,亦不名为脑充血,而实名之为煎厥、大厥、薄厥……盖肝为将军之官,不治则易怒。因怒生热,煎耗肝血,遂致肝中所寄之相火,掀然暴发,夹气血上冲脑部,以致昏厥……盖血不自升,必随气而上升,必至脑中充血。至所谓气反则生,气不反则死者,盖气反则下行,血即随之下行,故其人可生。若其气上行不反,血必随之充而益充,不至血管破裂不止,犹能望其复苏乎。”[12]

其“脑充血”相当于出血性脑血管病变,而“脑贫血”则相当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在当时无头颅CT的情况下,详细区分实属罕见。如其云:“夫人身之血,原随气流行,气之上升者过多,可使脑部充血,排挤脑髓神经,至于晕厥……若气之上升者过少,又可使脑部贫血,无以养其脑髓神经,亦可至于晕厥。……脑充血者,其脑中之血过多,固能伤其脑髓神经。脑贫血者,其脑中之血过少,又无以养其脑髓神经。是以究其终极,皆可使神经失其所司也。”[12]

2 中风病“中风”病因新识

2.1 风之概念

风是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之一,而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收藏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在正常情况下,六气不会使人患病。但在自然界气候异常变化,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或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气候变化而发病时,六气则成为病因。此时伤人致病的六气便称之为“六淫”[13],亦称六邪。六淫致病,除气候因素外,还包括了生物(细菌、病毒等)、物理、化学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病理反映在内[13]。

《素问•风论》云:“风者,百病之长也。”、《素问•骨空论》云:“风者,百病之始也。”因风(邪)为百病之长及百病之始,风邪既常兼他邪(如寒湿暑燥热等)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又袭人致病最多,故风邪是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因六淫是气候异常变化的结果,而风邪又是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故风邪则代表异常的气候变化。

2.2 中风病与中风有关

中风病是由于“正气不足,外受风邪”而得名,此“风邪”非指风邪一种,当是外感六淫之统称,实指气候的异常变化。

通过流行病学观察发现,中风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从时间分布看,脑血管病(CVD)发病高峰在1月中上旬。”[14]而这个时间气候最为寒冷,即在冬寒季节气候寒冷时最易发生,说明气候异常变化与中风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现代医学认为:冬寒季节,气候寒冷,气温低下,机体应激反应性增强,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导致血管痉挛、收缩,血液黏稠度加大,机体抵抗力低下。在原有心脑血管病,或有其危险因素的情况下,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糖尿病等,容易导致相应器官、组织的缺血,诱发或发生中风。中医则认为:血液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寒邪侵犯人体,可导致经络、筋脉凝滞,拘急,挛缩等,使气血津液运行不畅,凝结瘀阻,相应脏器发生缺血,诱发或发生中风[15]。另外在夏暑季节,由于气候炎热、潮湿,大气压低下,空气中氧气相对不足,加之出汗过多,血液浓缩、粘滞,血流缓慢,气血运行不畅,在原有心脑血管病,或有其危险因素的情况下,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糖尿病等,容易导致相应器官、组织的缺血,此时亦最易诱发或发生中风。

实际上“中风病的形成,有原始病因和诱发因素。原始病因有情志不调,久病体虚,饮食不节,素体阳亢为主。诱发因素主要为烦劳、恼怒、醉饱无常、气候变化等。”[1]此系今之高校本科教材《中医内科学》对中风病病因学说最科学、客观、合理的解释。其中气候的异常变化,是中风病诱发因素之一,对于某些中风病患者来说则可能成为病因之一,故云中风病与“中风”有关[16]。

3结语

综上所述,中风病病因学说和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唐宋以后,突出以“内风”立论,时至明清及近代一些医家,则师承前哲,并折衷中西医学而倡导“内风脑病”说。而外风之风邪,当是外感六淫之统称,实指气候的异常变化。气候的异常变化,是中风病诱发因素之一,对于某些中风病患者来说则可能成为病因之一,故云中风病与“中风”有关。

参考文献
[1]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 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304,312
[2] 单书健,陈子华.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风卷[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4,3,49-52,52,56-57
[3] 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31
[4] 金栋.内经中风病病因病机探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7):458
[5] 范永升.素问玄机原病式新解[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98
[6] 刘完素. 素问玄机原病式[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6-47,27
[7] 何清湖.传世藏书•子库•医部[M].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4669,7898
[8] 王履.医经溯洄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6
[9] 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2
[10] 张介宾.景岳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88,189
[11]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14
[12]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第2版.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4:112,114-116
[13] 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第2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17,218
[14] 韩仲岩,唐盛孟,石秉霞.实用脑血管病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88
[15] 金栋.输血栓预防药有益处吗[N].健康报,2009-03-04(4版)
[16] 吴立欣,金栋.中风病因新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5):160
 
我认为都是“寒着了“。
至于有表有里有轻有重,都和病人的状态有关。
寒着了的结果就是部分神经失去了功用,不管足堵了还是溢血了,反正有部分不工作了。
轻的暖和一下就好了。
重的现在只能手术救急。
有的病人不是寒着了也发生了,也叫中风,因为结果一样。
辨机理的目的是为了治疗,
对治疗没用的不辨也罢。
 
楼主的问题很好,问中于那儿,因为这那儿就是那儿的治法
不如大家拿出个例子,辨辨是那儿,用何法。
对不住俺不是医生,没病例,是个偷艺的。
 
【原创】《内经》中风病病因病机探讨
(文章来源:《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第4卷第7期P457-458)

【摘要】 中风病之理论肇始于《内经》,但其病因病机之内容,则散见于《内经》诸篇,通过分类检索认为主要有:正气不足,风邪入中(气虚邪中);暴怒伤肝,气机逆乱;火热亢盛,上扰神窍;饮食伤脾,痰湿阻络;劳欲伤肾,精气内夺,虚火上炎及体质因素等。此诸多因素实乃“病因—中介(病机)--脑(靶器官)”轴系。
关键词】《内经》;中风病;病因病机

“中风病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中风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与西医所称的脑血管相似。”[1]此乃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对“中风病”的病名解释,而对其病因病机,在《内经》中就有详尽的论述。兹不揣浅陋,探讨如下。
1 正气不足,风邪入中(气虚邪中)

《内经》认为,中风病的发生是由于正气不足,风邪入中的结果即“气虚邪中”论。如《灵枢•刺节正邪论》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正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灵枢•九宫八风篇》云:“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此即“气虚—风邪入中—经络不通—偏枯”轴系。《内经》对中风病系“正气不足,风邪入中”的论述,对后世影响巨大,以至于在唐宋以前,多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目前看来,此观点欠妥,故唐宋以后之医家多提出质疑。“近代学者多认为,中风病皆由内因所致。”[1]

2 暴怒伤肝,气机逆乱

《内经》认为暴怒伤肝,气机逆乱可引起中风病。因怒为肝之志,若大怒、暴怒则伤肝。肝藏血,怒由肝血、肝气所生,若肝血充足,肝气亢盛,则稍有刺激,即易发怒。 怒生而肝伤,则肝气升发太过而上逆,气机逆乱,化风或阳亢化火,夹气血上冲于脑导致中风病。《素问•举通论》:“怒则气上……怒则气逆。”《素问•生气通天论》:“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经文中诸“上”字,在此当指元神之府的“大脑”,而大厥、薄厥等名称,则系中风病昏迷期的称谓。
又《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 《素问•脉解篇》:“善怒者,阳气不治,阳气不治则阳气不得出,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张锡纯云:“盖肝为将军之官,不治则易怒,因怒生热,煎耗肝血,遂致肝中所寄之相火,掀然暴发,夹气血而上冲脑部,以致昏厥。”[2] 煎厥乃阳气亢盛,煎熬阴精,阴虚阳亢化火,夹气血上冲于脑所致。
怒伤肝,肝气升发太过而上逆化风,或阳亢化火,风火相煽夹气血上冲于脑,煎熬血液,灼液为痰,导致痰瘀痹阻脑络,或灼伤脑络,络破血溢,瘀阻脑内,引起中风病。此实为“怒则气逆伤脑”之病机;怒为病因,而肝气亢逆起中介作用,脑系靶器官。即“怒--肝气上逆--脑”轴。

3 火热亢盛,上扰神窍

《内经》认为火热亢盛,扰于神窍,出现神志昏糊、迷蒙、暴不识人等症。《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热瞀瘛,皆属于火。”瞀,神志昏糊、迷蒙之义。又《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少阳所至,为惊躁、瞀昧、暴病。”此瞀、瞀(冒)昧、暴病,皆火热为病,虽未名中风之脑病,但火热燔炽,可引动心火,致心火亢盛而上炎,夹气血上冲于脑,扰于神窍,导致中风之脑病。
再《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逆冲上,皆属于火。”逆,气机逆乱。逆由怒而生,“怒则气逆”,此即“气有余便是火”、“怒志化火”之谓也。怒伤肝,肝伤后,导致气机逆乱,或肝气上逆化风,或阳亢化火,皆可夹气血上冲于脑,而成中风病。
火热亢盛,引动心火和或肝火,气逆上冲,夹气血上冲于脑,扰于神窍,既可煎熬血液,灼液为痰致气血运行不畅,痰瘀闭(痹)阻脑络,亦可灼伤脑络、络破血溢、瘀阻脑内导致中风病,出现神志昏蒙、猝倒僵仆、不识人等症。此即“火热--心肝上冲--脑”轴。

4 饮食伤脾,痰湿阻络

《内经》认为嗜食膏粱厚味,可引起中风病之仆击、偏枯等症。《素问•通评虚实论》:“凡治消瘅、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长期嗜食膏粱肥甘厚味,可损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聚湿生痰,化热生风,导致风火痰热内盛,窜犯经络,上阻神窍,闭阻脑络或灼伤脑络、络破血溢,发生中风病。或痰湿阻络,气血运行不畅,血粘滞度增高,痰湿瘀血交结,闭阻脑络而成中风病。此即“饮食--脾(痰湿阻络)--脑”轴。

5 劳欲伤肾,精气内夺,虚火上炎

《内经》认为房劳太过,可引起昏厥、喑痱等症。《素问•脉解篇》:“内夺而厥,则为喑痱,此肾虚也;少阴不至者,厥也。”内夺,指房劳伤肾,内夺精气而言。
由于气机逆乱,邪气上冲于脑,引起猝暴眩仆、不省人事、四肢僵直或瘫软或瘫痪等症,便谓之厥,亦称昏(晕)厥。如大厥、薄厥、煎厥、尸厥、气厥、痰厥等。《素问•厥论》:“厥……或令人暴不知人。”《素问•大奇论》:“暴厥者,不知与人言。”《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厥,逆也。气逆则乱,故发为眩仆,猝不知人,此名为厥。”[3]
肾虚可致厥,在《内经》别篇亦有论述,如《灵枢•本神》:“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素问•调经论》:“志……不足则厥。”等。房劳太过,可耗伤肾之阴精,导致气机逆乱,虚火上炎或阴虚阳亢,上冲于脑,出现神昏晕厥、喑痱等症。或肾精不足,上不能滋养脑髓(舌),外不能滋养肢体而致喑痱等中风症状。《素问•厥论》:“精气竭则不营其四肢也。”此即“劳欲—肾虚—脑”轴。

6 体质因素

《内经》认为形体肥胖,可致中风病。《素问•通评虚实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刘完素云:“肥人多中风者……所谓腠理致密而多郁滞,气血难以通利。若阳热又甚而郁结,故卒中也。”[4]张介宾云:“肥人多有非风之证……然肥人多湿多痰,故气道多有不利。”[5]肥胖多因嗜食肥甘厚味,油脂油膏过盛导致。此可助湿生痰,形成痰湿体质。痰湿壅塞脉络,气血运行不畅,粘滞增高,痰瘀交结,闭组脑络或油脂油膏过盛,痰瘀郁久而化热生火,灼破脑络,血溢脑内而成中风。此即“肥胖—经络(痰湿热瘀)—脑”轴。

7 结语

综上所述,《内经》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论述有:正气不足,风邪入中(气虚邪中);暴怒伤肝,气机逆乱;火热亢盛,上扰神窍;饮食伤脾,痰湿阻络;劳欲伤肾,精气内夺,虚火上炎及体质因素等。此等病因病机实乃“病因—中介作用(病机)—脑(靶器官)”轴系统。

参考文献
[1]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4,131
[2]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第2版.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4:112
[3]张隐庵.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392
[4]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7—48
[5]张介宾.景岳全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94
 
【原创】《内经》中风病病因病机探讨
(文章来源:《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第4卷第7期P457-458)

不分系统层次,以文解意,以经典论证经典,这种习惯性的思维其实模糊丢失核心内容。
 
楼主的问题很好,问中于那儿,因为这那儿就是那儿的治法
不如大家拿出个例子,辨辨是那儿,用何法。
对不

这里有个朱丹溪的验案可以供各位探讨:

一妇人.年六十余.手足左瘫.不言而健.有痰.脉伏而微.

遇到这样的患者,应该如何辩证?当如何治疗?用药如何?
 
【原创】中风病“中风”病因学说探讨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金先生旁征博引,有理有据,,


从中医对脑中风的认识过程看,造成认识混乱的根源在张仲景,或许因其为医中之圣,很少有人直接这么说吧?
 
論“風”,《內經》中已有明言。從風中毫毛——臟腑,皆有細論。
個人以為,此例中,風在頭面,手三陽諸經。其邪也純,其中也淺。還是風中輕症。
 
首先《内经》并无中风这个病名,类似于脑中风的描述在《内经》中归于偏枯、偏倾、偏容,大厥,薄厥,喑痱之类,从现代的认识看,《内经》的这种命名是有理的
 
到《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张仲景提出: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 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则难言,口吐涎。


从这段文字开始,中医对脑中风这类疾病的认识开始出现混乱,所以不得不说这种错误的根源就是张仲景,他对这类疾病脱离经旨的命名将后世医家引入了歧途
 
风,由万物变化而生。变化者则为风。五淫可独存,唯风不能,须依附五淫而显用。五淫变化皆为风,故风为百病

这个蛋扯的好


如果如先生一样水准的人都来,扯一扯,对于后学者就是受益匪浅了
 
风,由万物变化而生。变化者则为风。五淫可独存,唯风不能,须依附五淫而显用。五淫变化皆为风,故风为百病

风既然要分内外,也就不可把内风与外风混为一谈

仲景之误就在于混同,让后人以为外风可以入里伤人,所以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医都是按外风入里的思路来治疗用药的,虽有可取,而误人之处也不少,,,,
 
风既然要分内外,也就不可把内风与外风混为一谈

仲景之误就在于混同,让后人以为外风可以入里伤人,所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



提出半身不遂,不是已经说明鸟末?


苛求古人可乎?须知观今宜鉴古,无故不成今。



圣人非吾等可非议也!




后世医家早于此鉴别明之。今争论于此,实饭饱多虑之。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



老夫子腔调
一,古人都是对的

二,古人错的时候参考第一条
 
今争论于此,实饭饱多虑之。


非也,非也

今人有废外风说不用者,有持外风之理治愈脑中风而不知所以愈者

皆理不明之过也
 
首先《内经》并无中风这个病名,类似于脑中风的描述在《内经》中归于偏枯、偏倾、偏容,大厥,薄厥,喑痱之

那我做一回老雕蟲,搬一回故紙堆來湊活一下:
先找找看,不夠,還有一大半內容沒搬來。

【百病之始生】
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廪于肠胃。

邪之始入于皮也,然起毫毛,开腠理;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其入客于经也,则感虚乃陷下;其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弛骨消,肉烁破,毛直而败。

帝曰∶夫子言皮之十二部,其生病皆何如?
岐伯曰∶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
帝曰∶善。


【百病所生】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
岐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
喜怒不节,则伤藏,藏伤则病起于阴也;
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
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
是谓三部。至于其淫泆不可胜数。

黄帝曰:余固不能数,故问先师,愿卒闻其道。
岐伯曰:
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
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
气有定舍,因处为名,上下中外,分为三员。

是故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
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痛之时息,大经乃代。
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
留而不去,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
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
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麋。
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或著络脉,或著经脉,或著输脉,或著于伏冲之脉,或著于膂筋,或著于肠胃之膜原,上连于缓筋,邪气淫泆,不可胜论。

黄帝曰:愿尽闻其所由然。
岐伯曰:
其著孙络之脉而成积者,其积往来上下,臂手孙络之居也,浮而缓,不能句积而止之,故往来移行肠胃之间,水凑渗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则(月真)满雷引,故时切痛。其著于阳明之经,则挟脐而居,饱食则益大,饥则益小。其著于缓筋也,似阳明之积,饱食则痛,饥则安。
其著于肠胃之募原也,痛而外连于缓筋,饱食则安,饥则痛。
其著于伏冲之脉者,揣之应手而动,发手则热气下于两股,如汤沃之状。
其著于臂筋在肠后者,饥则积见,饱则积不见,按之不得。
其著于输之脉者,闭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窍干壅。
此邪气之从外入内,从上下也。

黄帝曰:积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
岐伯曰: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

黄帝曰:其成积奈何?
岐伯曰:厥气生足悗,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月真)胀,(月真)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

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
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

黄帝曰:其生于阴者,奈何?
岐伯曰:忧思伤心;重寒伤肺;忿怒伤肝;醉以入房,汗出当风,伤脾;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浴,则伤肾。此内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

黄帝曰:善。治之奈何?
岐伯答曰:察其所痛,以知其应,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毋逆天时,是谓至治。

【病始皮毛】
凡十二經絡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必先起於皮毛。
邪中之則腠理開。開則入剋於絡脈,留而不去。傳入於經,留而不去。傳入於腑,廩於腸胃。

邪之始入於皮毛,淅然起毫毛開腠理。
其入於絡也,則絡脈盛色變。
其入客於經也,則感虛乃陷下,
其留於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痛;熱多、則筋弛骨消。肉爍(月困)破,毛直而敗。

皮者,脈與气流行各有所部也。
邪客於皮,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入客於絡脈。絡脈滿則注於經脈。經脈滿則注於臟腑也。
故,
皮者,有其分部。气不與經脈調龢,則气傷於外。外邪流入於內,則生大病也。

《風》
是以
凬傷形而絡應之,絡之傳其血,而血傳之於原膜。原膜病而肌腠津液滯而不消,肌腠郁而核漠癳之。
故病則形拘憟而節痛臟熱。
《風》
《上經》曰:
風者,百病之始也。
气者,災害之源也’。
故焦燥失神,風之戶也。
鬱悶憂煩,風之合也。
心清神靜,則內腠閉拒。雖厲風苛毒,弗能爲害。
體應自然,則龢同生道。雖病痛雜疾,莫可爲殃矣。

《风、气》
故曰:
百病之内生於气,外始於風。
气之爲病,怒弗以常耳。
風之爲病,本根其動摇也。
弗以常,則不龢於形。
不龢於形,則行之妄也。
根本其動摇,則形緃而肢解。
故内疢疚而體煩痛,則狀生而諸邪起也。
是以聖人,則天地而知害次,教之民飬气致龢。
气致龢,則形精。
形精,則恒乎夀,久矣。

《八風所傷、留舍》
天象輿圜,地道行方。
圜曰周囬,方曰方道。
周囬一也,方道四而八。


冬初曰溯,凮西北,小膓太陽傷,舍四十五日有半日。
冬中曰冰,凮在北,腎少陰傷,舍四十五日有半日。
春初曰肇,凬東北,大腸陽明傷,舍四十五日有半日。
春中曰冲,凮在東,肝厥陰傷,舍四十有六日。
夏初曰榮,凮東南,膽少陽傷,舍四十有六日。
夏中曰解,凬在南,心少陰傷,舍四十五日有半日。
秋初曰蕭,凮西南,胃陽明傷,舍四十五日有半日。
秋中曰殺,凮在西,脾肺太陰傷,舍四十五日有半日。
周而復,無已故。

舍九候,候五日。
冲龢之主曰太乙,行八舍,合八凮。見示知吉凶,視兆明禍福,由來瑞之與病,趋避據之也。
治者知此,是謂附常。

《八風為病》

折凮入小膓,脈絕溢,閉結弗通,善暴死。
剛凮入腎,背膂肩筋傷,寒爲清滯。
凶凮入太陽,亦脇,肢節骨痛。
婴凮入肝,筋縮弗用,肌緃不收,濕淫形。
弱凮入膽,背控頸項急,股外寒,多夣而惊。
大弱凮入心,脈殭,諸熱,頭腦弗清,陽濁血鬱。
謀凮入胃,肌肉耎弗用,氣濁體重,弱。
剛凮入脾肺,皮膚干燥,消以渴。

《八正八风八邪》
師曰:
八正者,
立春,春分,立夏,夏至,
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八節之所龢,以治正气也。

八風者,
立春艮,東北凶風也,春風震,東方嬰風也,
立夏巽,東南弱風也,夏至離,南方大弱風也,
立秋坤,西南謀風也,秋風兌,西方剛風也,
立冬乾,西北折風也,冬至坎,北方大剛風也。

八邪者,
虛邪傷乎肩頸,風邪傷乎肝,
(血虛)陽邪幹乎心,(氣鬱)陰邪併於腦,
燥邪傷乎脾,暑邪傷乎肺,
濕邪傷乎腎,火邪傷乎膽,
寒邪傷乎腎與骨,實邪傷乎气。

《四时八风》
經曰:
四時有風焉,名曰八節八風。
八風發邪,以爲經風,觸存(風併内)五臟,加而爲邪氣,邪氣内薄,是以發病。
所謂四時,其以所勝者,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兮勝夏,夏兮勝秋,秋兮勝春耳。
東風生春,病在肝俞,在頸項。
南風生夏,病在心俞,在胷脅。
西風生秋,病在肺俞,在肩背。
北風生冬,在在腎俞,在腰股。
中央爲土,病在脾俞,在脊宗。

《八風》
中古之治病,至而治之。湯液十爇,以去八風五痺之病。
何謂八風耶?

風從東方,其傷人外侵筋而內淩肝膽,故曰嬰兒風。
風從東南,其傷人外在肌而內侵胃,故曰弱人風。
風從南方,其傷人外在脈而內舍心,故曰天弱風。
風從西南,其傷人外在肉而內舍脾,故曰謀有風。
風從西方,其傷人外浸皮而內瘀肺,故曰大剛風。
風從西北,其傷人外在手太陽脈,而內傷小腸,故曰亢(云气结上)折風。
風從北方,其傷人外在胃而內傷腎,故曰大剛風。
風從東北,其傷人外腋脇而內大腸,故曰卑(溼气凝下)兇風。



《风动》
師曰:
風動於燥,則頃陽無以宣龢。
風動於寒,則寒中氣以索骨。
風動水於暑,則潮熱四佈不禁。
風動於濕,則邪氣四布,煩懣而肤腠酸楚。
風動於火,則内熱凝滯,陰毒內結。
風動於陽,則營衛受幹。
風傳於陰,則臟气薄粘。
故外衛受邪所幹,則動乎陽而搏乎膽。膽受幹,則上冒於顛。

故風幹乎皮毛,而傳於肺。肺剋,入少陽,是以苦頭痛頸項也。灋以刺之絡脈,愈。


《风》
五臟相通,移皆有次,五臟受病,則各傳其所勝。不治,灋三月若六月,灋三日若六日,傳五臟而當死,是順傳所勝之次。
故曰:'別於陽者,知病從來,別於陰者,知生死之期'。言知至其所困而死。

是故
風者,百病之長也。
今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爲熱。當是之時,可汗而發也。
或痺不仁腫痛,當是之時,可湯燔(一作“熨”)及火灸、刺而去之。
弗治,病入舍於肺,名曰肺痺。發欬上氣。
弗治,肺即傳而行之於肝,肝病名曰肝痺。一名曰厥,脇痛出食。當是之時,可案若刺耳。
弗治,傳之於脾,病名曰脾風發癉,腹中熱,煩心出黃。當此之時,可案可藥可浴。
弗治,脾傳之腎,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熱而痛,溺出白,一名曰蠱。當此之時,可案可藥。
弗治,腎傳之心,病筋脈相引而急,病名曰瘛。當此之時,可灸可藥。
弗治,滿十日灋當死。腎因之傳心,心即復反傳而行之肺,發寒熱,灋當三歲死。此病之次也。
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
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

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
怒则肝气乘矣,
悲则肺气乘矣,
恐则脾气乘矣,
忧则心气乘矣,
此其道也。

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及其传化。传,乘之名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真脏脉见,乃予之期日。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期一月死,真脏见,乃予之期日。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真脏见,十月之内死。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内消,动作益衰,真脏来见,期一岁死,见其真脏,乃予之期日。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腹内痛,心中不便,肩项身热,破?脱肉,目匡陷,真脏见,目不见人,立死,其见人者,至其所不胜之时则死。

急虚身中卒至,五脏绝闭,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于堕溺,不可为期。

其脉绝不来,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脱,真脏虽不见,犹死也。

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
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
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
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
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
诸真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

【见真脏曰死】
见真脏,曰死。
五脏者,皆禀气于胃。
胃者,五脏之本也。
脏气(者(此字多余))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
故,五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然,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脏也,故曰死。

【风】
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脏六腑,不知其解,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
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
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
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
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
疠者,有荣气热,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或名曰寒热。

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
以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风,
以季夏戊己伤于邪者为脾风,
以秋庚辛中于邪者为肺风,
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
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
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
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
饮酒中风,则为漏风。
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
新沐中风,则为首风。
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
外在腠理,则为泄风。

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

【五脏风之形状】
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瘥,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
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
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
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
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
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膈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
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至其风日则病少愈。
漏风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息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
泄风之状,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干,上渍,其风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则寒。

《风》
風爲百病之始。
?爲萬症之源。

風從外入,
?從內生。

風從外入,令人振寒,身重惡寒,熱鬱上竅,汗出頭痛。
治,在風府,風池,肺俞,大柕,風門。
從内生,令人煩满,上氣,不得息,欬逆,涎泣;
治,在足三里,下巨虚,肺俞,風門,合谷,後谿。
以調其陰陽,補其不足而瀉其有餘。

大風頸項痛,刺風府,足臨泣,地五會。風府在上椎,臨泣五會在足小指次指間。
大風汗出,炙譩譆。譩譆穴在背下俠背傍三寸所,六椎傍,壓之令病者呼譩譆,應手入之。
縱風,憎風,刺眉頭中之攢竹穴。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