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8 获得点赞 80 声望 38 年龄 54 2012/05/16 #41 总结下:此案中风,是因外界环境变化(风邪)影响到人体变化(营卫不合)导致脑血管阻塞,局部中枢神经供血不足,引起功能病变(不能言语),中医认为既然根本是风邪侵入经络,当然治求其本(西医治标去通血管)
tsinglai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05 帖子 657 获得点赞 27 声望 28 2012/05/16 #43 讨论中风机理的目的是为了对症治疗,不过好像中医不需要确切知道这个中风到底发生在哪里就可以治疗。 中风的后果也不一定是口噤,治疗的方法也不同。 病人越虚,中风产生的后果越大 常人血气盛不易中风,要中风也是中于表,桂枝汤类方主之 胖人血少许虚,或多虚汗之人,可能就是黄芪证 中分再厉害,可能就是痹痛不仁,口噤应该属于这个,不仁嘛 再厉害可能半身不遂,甚至全身不遂的 这不同发程度,中风所中的位置也不一样 现代还想一般认为想口噤、半身不遂发病人脑部也有问题,或者说病位在脑部。 像楼主案例,虽然解决了中风问题,可是没有解决虚的问题,该病人仍然出于中风边缘。
讨论中风机理的目的是为了对症治疗,不过好像中医不需要确切知道这个中风到底发生在哪里就可以治疗。 中风的后果也不一定是口噤,治疗的方法也不同。 病人越虚,中风产生的后果越大 常人血气盛不易中风,要中风也是中于表,桂枝汤类方主之 胖人血少许虚,或多虚汗之人,可能就是黄芪证 中分再厉害,可能就是痹痛不仁,口噤应该属于这个,不仁嘛 再厉害可能半身不遂,甚至全身不遂的 这不同发程度,中风所中的位置也不一样 现代还想一般认为想口噤、半身不遂发病人脑部也有问题,或者说病位在脑部。 像楼主案例,虽然解决了中风问题,可是没有解决虚的问题,该病人仍然出于中风边缘。
河间金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26 帖子 6715 获得点赞 247 声望 63 年龄 62 2012/05/16 #44 首先回答这个问题:中风,是风中于脑。又名脑中风。但脑中风并非由中“风”而罹患。 其次,若认为这个患者是中风病的话,也可以认为是脑缺血发作(TIA),有时不用药治疗也可缓解。
河间金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26 帖子 6715 获得点赞 247 声望 63 年龄 62 2012/05/16 #45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风病》: 1 概述: 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等诱因(注:缺一个气候异常变化的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犯冲脑,导致脑脉闭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多发于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疾病。从病理上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 此外,临床以突发眩晕,或视一为二,或言语不清,或不识事物或亲人,或步履不稳,或偏身疼痛,或肢体抖动不止等为主要表现;而不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等五大症状为主要表现;或兼见其中一两个症状但较轻者,可称为类中风,仍属中风病范畴。 中风病位在脑,病性属本虚标实。起病即见神昏者多为邪实窍闭,病位深,病情重;如昏愦不知,瞳神异常,甚至出现呕血、抽搐、高热、呃逆等,则病情危重,多难救治;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昏者,病位浅,经及时治疗多预后较好,但均有3/4中风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中风病》: 1 概述: 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等诱因(注:缺一个气候异常变化的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犯冲脑,导致脑脉闭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多发于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疾病。从病理上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 此外,临床以突发眩晕,或视一为二,或言语不清,或不识事物或亲人,或步履不稳,或偏身疼痛,或肢体抖动不止等为主要表现;而不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等五大症状为主要表现;或兼见其中一两个症状但较轻者,可称为类中风,仍属中风病范畴。 中风病位在脑,病性属本虚标实。起病即见神昏者多为邪实窍闭,病位深,病情重;如昏愦不知,瞳神异常,甚至出现呕血、抽搐、高热、呃逆等,则病情危重,多难救治;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昏者,病位浅,经及时治疗多预后较好,但均有3/4中风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河间金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26 帖子 6715 获得点赞 247 声望 63 年龄 62 2012/05/16 #46 2 疾病诊断: 临床表现以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或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步履不稳等。 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骤然起病。一般出血性中风多动态起病,迅速达到症状的高峰,而缺血性中风往往安静状态起病,渐进加重,或有反复出现类似症状的病史。少部分缺血性中风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 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1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以上临床表现,结合起病形式、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中风病。结合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明确诊断。
2 疾病诊断: 临床表现以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或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步履不稳等。 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骤然起病。一般出血性中风多动态起病,迅速达到症状的高峰,而缺血性中风往往安静状态起病,渐进加重,或有反复出现类似症状的病史。少部分缺血性中风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 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1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以上临床表现,结合起病形式、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中风病。结合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明确诊断。
河间金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26 帖子 6715 获得点赞 247 声望 63 年龄 62 2012/05/16 #47 3 病类诊断: 中经络:中风病而无神志昏蒙者。 中脏腑:中风病而有神志昏蒙者。 起病即出现眩晕、或视一为二、瞳神异常、饮水发呛等临床表现者,病情多迅速加重,直中脏腑而出现神志昏蒙。 4 病期诊断: 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神昏者可延长至发病4周。 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3 病类诊断: 中经络:中风病而无神志昏蒙者。 中脏腑:中风病而有神志昏蒙者。 起病即出现眩晕、或视一为二、瞳神异常、饮水发呛等临床表现者,病情多迅速加重,直中脏腑而出现神志昏蒙。 4 病期诊断: 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神昏者可延长至发病4周。 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河间金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26 帖子 6715 获得点赞 247 声望 63 年龄 62 2012/05/17 #48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学发作(TIA),又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是由颅内血管病变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可反复发作的脑或视网膜局灶功能障碍,导致短暂性神经功能缺失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疾患、血液成分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多因素所致。临床症状通常持续10~15分钟,多在1小时内,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CT、MRI)无责任病灶。TIA是缺血性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患者发生率中的几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TIA属于中医学的“中风先兆”、“小中风”范畴。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学发作(TIA),又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是由颅内血管病变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可反复发作的脑或视网膜局灶功能障碍,导致短暂性神经功能缺失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疾患、血液成分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多因素所致。临床症状通常持续10~15分钟,多在1小时内,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CT、MRI)无责任病灶。TIA是缺血性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患者发生率中的几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TIA属于中医学的“中风先兆”、“小中风”范畴。
mlgwyh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07 帖子 293 获得点赞 8 声望 0 2012/05/17 #50 我来试论一下,请指教:大家不要被医案的病名误导,先入为主。 首先王太后患的不是心脑血管病的中风。这从症状上可以看出:第一要排除真中风,真中风常(1)先有寒热、头痛、肢体拘急等外感表证.(2)随之出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僵扑不语等症。 王太后是谁?皇帝的妈!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她打个喷嚏,太医们肯定就会忙得出身冷汗,即使有表证也会得到及时治疗,决不致于发展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的地步,这两个症状医案没写,就是没有。也没有僵扑不语这个证状,王太后病不能言,并没有说其神志不清。也没说她是一点也不能动,要是僵扑昏倒,那就不能仅表述为——病不能言。 也不是类中风(心脑血管),中经络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半身不遂等症状;脉细而无力(非脉沉难对)。 不是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它的症状是头晕头痛、耳鸣目眩、面红哄热、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半身不遂。舌红苔腻,脉弦细数或弦滑 更不是中脏腑,古时候脑溢血是不治之症,真是脑溢血,也绝不是用药气可以薰好的。那得请华佗用巨斧劈开脑袋了,可惜就一个华佗被曹操杀了。 王太后得的是大气下陷加极轻微的伤风表证。大气下陷是病机,是主病。何以见得?脉药可知。王太后脉沉难对,是大气极度虚弱,大气下陷的脉象。大气下陷则呼气困难,是以口不能言。与中脏不识人、不能言,中经络的语言艰涩大不相同。张锡纯的著作里就有大气下陷口不能言的医案。 方药上看,峻补大气以黄芪为君,解表以防风为臣。 患者呼息困难,难以服药,许胤宗巧妙的用药气蒸,让病人通过呼吸、皮肤来吸收药量。或许要问:单靠皮肤、肺的呼吸吸收的极微药量,能治病吗?这正是补中益气的真诀所在:用其气而不用其味,此由补中益气汤各药的分量可知。现丑了,请大家多指教!
我来试论一下,请指教:大家不要被医案的病名误导,先入为主。 首先王太后患的不是心脑血管病的中风。这从症状上可以看出:第一要排除真中风,真中风常(1)先有寒热、头痛、肢体拘急等外感表证.(2)随之出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僵扑不语等症。 王太后是谁?皇帝的妈!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她打个喷嚏,太医们肯定就会忙得出身冷汗,即使有表证也会得到及时治疗,决不致于发展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的地步,这两个症状医案没写,就是没有。也没有僵扑不语这个证状,王太后病不能言,并没有说其神志不清。也没说她是一点也不能动,要是僵扑昏倒,那就不能仅表述为——病不能言。 也不是类中风(心脑血管),中经络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半身不遂等症状;脉细而无力(非脉沉难对)。 不是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它的症状是头晕头痛、耳鸣目眩、面红哄热、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半身不遂。舌红苔腻,脉弦细数或弦滑 更不是中脏腑,古时候脑溢血是不治之症,真是脑溢血,也绝不是用药气可以薰好的。那得请华佗用巨斧劈开脑袋了,可惜就一个华佗被曹操杀了。 王太后得的是大气下陷加极轻微的伤风表证。大气下陷是病机,是主病。何以见得?脉药可知。王太后脉沉难对,是大气极度虚弱,大气下陷的脉象。大气下陷则呼气困难,是以口不能言。与中脏不识人、不能言,中经络的语言艰涩大不相同。张锡纯的著作里就有大气下陷口不能言的医案。 方药上看,峻补大气以黄芪为君,解表以防风为臣。 患者呼息困难,难以服药,许胤宗巧妙的用药气蒸,让病人通过呼吸、皮肤来吸收药量。或许要问:单靠皮肤、肺的呼吸吸收的极微药量,能治病吗?这正是补中益气的真诀所在:用其气而不用其味,此由补中益气汤各药的分量可知。现丑了,请大家多指教!
mlgwyh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07 帖子 293 获得点赞 8 声望 0 2012/05/17 #51 我来试论一下,请指教:大家不要被医案的病名误导,先入为主。 首先王太后患的不是心脑血管病的中风。这从症状上可以看出:第一要排除真中风,真中风常(1)先有寒热、头痛、肢体拘急等外感表证.(2)随之出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僵扑不语等症。 王太后是谁?皇帝的妈!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她打个喷嚏,太医们肯定就会忙得出身冷汗,即使有表证也会得到及时治疗,决不致于发展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的地步,这两个症状医案没写,就是没有。也没有僵扑不语这个证状,王太后病不能言,并没有说其神志不清。也没说她是一点也不能动,要是僵扑昏倒,那就不能仅表述为——病不能言。 也不是类中风(心脑血管),中经络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半身不遂等症状;脉细而无力(非脉沉难对)。 不是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它的症状是头晕头痛、耳鸣目眩、面红哄热、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半身不遂。舌红苔腻,脉弦细数或弦滑 更不是中脏腑,古时候脑溢血是不治之症,真是脑溢血,也绝不是用药气可以薰好的。那得请华佗用巨斧劈开脑袋了,可惜就一个华佗被曹操杀了。 王太后得的是大气下陷加极轻微的伤风表证。大气下陷是病机,是主病。何以见得?脉药可知。王太后脉沉难对,是大气极度虚弱,大气下陷的脉象。大气下陷则呼气困难,是以口不能言。与中脏不识人、不能言,中经络的语言艰涩大不相同。张锡纯的著作里就有大气下陷口不能言的医案。 方药上看,峻补大气以黄芪为君,解表以防风为臣。 患者呼息困难,难以服药,许胤宗巧妙的用药气蒸,让病人通过呼吸、皮肤来吸收药量。或许要问:单靠皮肤、肺的呼吸吸收的极微药量,能治病吗?这正是补中益气的真诀所在:用其气而不用其味,此由补中益气汤各药的分量可知。现丑了,请大家多指教!
我来试论一下,请指教:大家不要被医案的病名误导,先入为主。 首先王太后患的不是心脑血管病的中风。这从症状上可以看出:第一要排除真中风,真中风常(1)先有寒热、头痛、肢体拘急等外感表证.(2)随之出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僵扑不语等症。 王太后是谁?皇帝的妈!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她打个喷嚏,太医们肯定就会忙得出身冷汗,即使有表证也会得到及时治疗,决不致于发展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的地步,这两个症状医案没写,就是没有。也没有僵扑不语这个证状,王太后病不能言,并没有说其神志不清。也没说她是一点也不能动,要是僵扑昏倒,那就不能仅表述为——病不能言。 也不是类中风(心脑血管),中经络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半身不遂等症状;脉细而无力(非脉沉难对)。 不是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它的症状是头晕头痛、耳鸣目眩、面红哄热、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半身不遂。舌红苔腻,脉弦细数或弦滑 更不是中脏腑,古时候脑溢血是不治之症,真是脑溢血,也绝不是用药气可以薰好的。那得请华佗用巨斧劈开脑袋了,可惜就一个华佗被曹操杀了。 王太后得的是大气下陷加极轻微的伤风表证。大气下陷是病机,是主病。何以见得?脉药可知。王太后脉沉难对,是大气极度虚弱,大气下陷的脉象。大气下陷则呼气困难,是以口不能言。与中脏不识人、不能言,中经络的语言艰涩大不相同。张锡纯的著作里就有大气下陷口不能言的医案。 方药上看,峻补大气以黄芪为君,解表以防风为臣。 患者呼息困难,难以服药,许胤宗巧妙的用药气蒸,让病人通过呼吸、皮肤来吸收药量。或许要问:单靠皮肤、肺的呼吸吸收的极微药量,能治病吗?这正是补中益气的真诀所在:用其气而不用其味,此由补中益气汤各药的分量可知。现丑了,请大家多指教!
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8 获得点赞 80 声望 38 年龄 54 2012/05/17 #52 mlgwyh 说: 我来试论一下,请指教:大家不要被医案的病名误导,先入为主。 首先王太后患的不是心脑血管病的中风。这从 点击展开... 有道理 如果勉强与西医病名结合,类似于前面金先生所说的TIA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疾病的发生人体正气的不足是一方面,结合这个病例,就是平时气虚,气为血之帅,气虚则血行迟缓,又因感受风邪,营卫不合,血行迟缓进一步加重,全身的血行状态如此,脑部也不例外,局部中枢收到影响就出现相应症状
mlgwyh 说: 我来试论一下,请指教:大家不要被医案的病名误导,先入为主。 首先王太后患的不是心脑血管病的中风。这从 点击展开... 有道理 如果勉强与西医病名结合,类似于前面金先生所说的TIA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疾病的发生人体正气的不足是一方面,结合这个病例,就是平时气虚,气为血之帅,气虚则血行迟缓,又因感受风邪,营卫不合,血行迟缓进一步加重,全身的血行状态如此,脑部也不例外,局部中枢收到影响就出现相应症状
李 李茂春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1/17 帖子 3526 获得点赞 10 声望 0 2012/05/17 #53 通过孙版主的提问,终于引来中医理论的真正讨论,无论对与错,总算回归真正医学理论讨论了!
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8 获得点赞 80 声望 38 年龄 54 2012/05/17 #54 tsinglai 说: 讨论中风机理的目的是为了对症治疗,不过好像中医不需要确切知道这个中风到底发生在哪里就可以治疗。 中风 点击展开... 赞成 中风,是指人体感受外界风邪导致疾病的发生,感受风邪是一样的,而发病部位是因个人体质不同而各不相同的, 病变在肌表的,就是个外感病 病变在肌肉、血脉、筋骨的,就是痹症 病变在经络的,就是中经络 病变在脑的,就是脑中风 这也是古人的中风条下,变证很多,其含义远远大于现在的脑血管疾病的原因。
tsinglai 说: 讨论中风机理的目的是为了对症治疗,不过好像中医不需要确切知道这个中风到底发生在哪里就可以治疗。 中风 点击展开... 赞成 中风,是指人体感受外界风邪导致疾病的发生,感受风邪是一样的,而发病部位是因个人体质不同而各不相同的, 病变在肌表的,就是个外感病 病变在肌肉、血脉、筋骨的,就是痹症 病变在经络的,就是中经络 病变在脑的,就是脑中风 这也是古人的中风条下,变证很多,其含义远远大于现在的脑血管疾病的原因。
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8 获得点赞 80 声望 38 年龄 54 2012/05/17 #55 河间金栋 说: 首先回答这个问题:中风,是风中于脑。又名脑中风。但脑中风并非由中“风”而罹患。 其次,若认为这个患 点击展开... 中风,是风中于脑 点击展开... 不同意风中于脑的认识 但脑中风并非由中“风”而罹患 点击展开... 这个也不赞成,虽非直中,但很多病例是于外感风邪密切相关的 其次,若认为这个患者是中风病的话,也可以认为是脑缺血发作(TIA),有时不用药治疗也可缓解。 点击展开... 赞同这个看法
河间金栋 说: 首先回答这个问题:中风,是风中于脑。又名脑中风。但脑中风并非由中“风”而罹患。 其次,若认为这个患 点击展开... 中风,是风中于脑 点击展开... 不同意风中于脑的认识 但脑中风并非由中“风”而罹患 点击展开... 这个也不赞成,虽非直中,但很多病例是于外感风邪密切相关的 其次,若认为这个患者是中风病的话,也可以认为是脑缺血发作(TIA),有时不用药治疗也可缓解。 点击展开... 赞同这个看法
醉心杏林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8/22 帖子 357 获得点赞 1 声望 0 2012/05/17 #56 mlgwyh 说: 我来试论一下,请指教:大家不要被医案的病名误导,先入为主。 首先王太后患的不是心脑血管病的中风。这从 点击展开... 支持该观点!当然个人认为类中风的原因也是有的,李东垣就认为中气不足是内中风的主要原因。
mlgwyh 说: 我来试论一下,请指教:大家不要被医案的病名误导,先入为主。 首先王太后患的不是心脑血管病的中风。这从 点击展开... 支持该观点!当然个人认为类中风的原因也是有的,李东垣就认为中气不足是内中风的主要原因。
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8 获得点赞 80 声望 38 年龄 54 2012/05/17 #57 鉴于各位的认识,我想先谈下对‘风’的认识 风邪,包括外感中的六淫邪气,都是‘气’,也就是说没有形质的,不能把这六者当成是有形之物去理解,如果当成有形,就会认为,风 这个物质侵犯人体,从肌表进入逐渐深入到身体的内部,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 六淫之气,是人生活环境中的一种异常气候变化,这种变化对生存其中的万物都会产生影响,人在其中,当然也不例外。 那么风邪犯表是怎么回事? 实际是外界环境的异常变化,导致了人体做出了相应的反应,这种反应如果达到一定程度,超出人体正常运转的界限,中医就认为是病了。这个病是人体自身气血形质的变化,不是‘风’的特性。 外邪致病,由浅入深,也是自身病变的逐步加重,而不是风的逐步深入,之所以先病肌表,是因人体的肌表首当其冲的要先感受外界变化而做出反应.
鉴于各位的认识,我想先谈下对‘风’的认识 风邪,包括外感中的六淫邪气,都是‘气’,也就是说没有形质的,不能把这六者当成是有形之物去理解,如果当成有形,就会认为,风 这个物质侵犯人体,从肌表进入逐渐深入到身体的内部,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 六淫之气,是人生活环境中的一种异常气候变化,这种变化对生存其中的万物都会产生影响,人在其中,当然也不例外。 那么风邪犯表是怎么回事? 实际是外界环境的异常变化,导致了人体做出了相应的反应,这种反应如果达到一定程度,超出人体正常运转的界限,中医就认为是病了。这个病是人体自身气血形质的变化,不是‘风’的特性。 外邪致病,由浅入深,也是自身病变的逐步加重,而不是风的逐步深入,之所以先病肌表,是因人体的肌表首当其冲的要先感受外界变化而做出反应.
文子医生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08 帖子 6475 获得点赞 131 声望 63 2012/05/17 #58 首先,是脑梗的中风而非脑出血的中风;其次,是在刚得就治,血管扩张血栓流过去自然功能恢复.第三,既然名为中风,驱风当然是首务.
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8 获得点赞 80 声望 38 年龄 54 2012/05/17 #59 风中于脑的认识就是把‘风’错误的当成了有形质的了 内经有句话叫‘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如何理解? 个人认为,应该理解为病之所发部位,之前一定存在病变基础,此局部或气虚,或血虚,或瘀血,或痰阻(其气虚),在全身变动的大环境下,首先病变的就是这个有问题的局部。 也就是说,脑中风,风没有直接中脑。而是对肌体整体产生了影响,具体这个病案来说,就是使肌表的营卫(气血)的运行受到了影响,连锁全身气血运行都出现问题,但病变却反映在了脑(之所以在脑,是各自的素体因素,也就是各自的正气在局部的盈亏决定的),所以成为脑中风.
风中于脑的认识就是把‘风’错误的当成了有形质的了 内经有句话叫‘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如何理解? 个人认为,应该理解为病之所发部位,之前一定存在病变基础,此局部或气虚,或血虚,或瘀血,或痰阻(其气虚),在全身变动的大环境下,首先病变的就是这个有问题的局部。 也就是说,脑中风,风没有直接中脑。而是对肌体整体产生了影响,具体这个病案来说,就是使肌表的营卫(气血)的运行受到了影响,连锁全身气血运行都出现问题,但病变却反映在了脑(之所以在脑,是各自的素体因素,也就是各自的正气在局部的盈亏决定的),所以成为脑中风.
孙洪彪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4/10 帖子 11228 获得点赞 80 声望 38 年龄 54 2012/05/17 #60 同样道理,认为‘脑中风并非由中“风”而罹患’也是不全面的,人体如果没有感受风邪(外界环境变化)虽然脑的局部存在病变基础,但也未必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