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05
- 帖子
- 7774
- 获得点赞
- 84
- 声望
- 38
- 年龄
- 44
【原文17】
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原文17,辨证的时候要留意病症是在哪个地方,按张仲景这样说,前面条文里的“肾水”、偏下焦的,肯定是用利水的方法。“肺水”、“脾水”、“心水”、中上焦的,应该要两样都用一下,在临床当中只要辨证用药,都不用担心的。
【原文18】
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
原文18,“脉沉”是里面阳虚,水气就会重了。“沉、迟”都是阳不足的情况。“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脉伏”是一个把脉的感觉,我觉得这个要自己慢慢感受下。从“水谷不化”可以看出病人的中焦、消化能力是阳气不足。“脾气衰”,大便就稀了,这样的病人还会出现一天几次大便的情况。有同学可能觉得对脉不熟悉,这里又多了少阳、少阴脉。这些指的是什么脉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理解。“脉细”也是虚的、阳不足的情况。“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血分”指的是血液、血气方面的问题。男子小便不利,是气化不好,是肾气不足、精气不足、阳气不足的那一类。如果女性的话,阳不足就会经水不通。很多女病人说月经来不了,一滴一滴的,很少,我就说黄芪煮水喝,她的月经量马上就正常了,这都是不够气、气不足的情况,用黄芪补一下就会改善的。
【原文19】
问曰:病者苦水,面目身体四肢皆肿,小便不利,脉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气上冲咽,状如炙肉,当微咳喘。审如师言,其脉何类?
师曰:寸口沉而紧,沉为水,紧为寒,沉紧相搏,结在关元,始时当微,年盛不觉。阳衰之后,营卫相干,阳损阴盛,结寒微动,肾气上冲,喉咽塞噎,胁下急痛。医以为留饮而大下之,气击不去,其病不除。后重吐之,胃家虚烦,咽燥欲饮水,小便不利,水谷不化,面目手足浮肿。又以葶苈丸下水,当时如小差,食饮过度,肿复如前,胸胁苦痛,象若奔腾,其水扬溢,则浮咳喘逆。当先攻击冲气令止,乃治咳,咳止,其喘自差。先治新病,病当在后。
原文19,这个学生说了这么多症状,其实是问张仲景“其脉何类”,这个学生好像问得不到位,他是喜欢把脉,可能是王叔和,后来写了一本《脉经》专业书。我个人来说,如果可以的话,就想问一下张仲景,“这一类的脉有怎么样的症状。”这样的话,在临床中辨证就更准确了。两千年下来,症状是不变的,哪里不舒服就是不舒服,但是把脉的感觉,不同人是有不同感受的。张仲景说,“寸口沉而紧,沉为水,紧为寒”,这是病人阳气不足的表现,“沉紧相搏,结在关元”,刚开始的症状是比较细微的,也不严重,年轻时阳气充足是不觉得的,到了40岁之后,身体就开始出问题了,这都是人体的阳开始走下坡了。“阳衰之后,营卫相干,阳损阴盛”,就是说阳气不足,阴就上来了,“结寒微动,肾气上冲,喉咽塞噎,胁下急痛”,张仲景也说了,如果一般的医生没有辨证正确,以为这个是留饮,不看病人的体质,用了猛药、“大下”,芒硝大黄之类的药大把放下去,病人就麻烦了。“气击不去”,这里是气虚的“气”,“后重吐之”,病人本身是阳不足,还这样泻一下,就更惨了,会出现“胃家虚烦,咽燥欲饮水,小便不利,水谷不化,面目手足浮肿”,张仲景说,“又用葶苈丸下,当时如小差”,当时小便的情况是会改变一点的。葶苈子是利水猛药,病人虽然虚,当时还是能排掉一点水,病人的胃口会好一点点,但如果再不调理病人的身体,肿的情况就又出现了。“胸胁苦痛,象若奔腾,其水扬溢,则浮咳喘逆”这个情况的话,应该“当先攻击冲气令止”,应该用厚朴一类的药,把气降下去,厚朴也有利水的作用。张仲景这里没有说用什么药,我个人说一下,我是从这些症状和病人的体质说厚朴。“乃治咳,咳止,其喘自差。先治新病,病当在后”,咳好了,喘也就好了,先治新病,病当在后。前面的那么多阳虚的症状,病人已经是慢性病了,如果出现表证的、有新的病,是可以先治新病的。在我个人临床当中感觉先后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病人阳虚的情况有多重要分清楚,像前面的,阳虚的病人还用葶苈子,阴也不足了,阴阳两虚,病人真的辛苦了。做医生到这个程度,真的可悲,害了不少人。
【原文20】
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已黄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
原文20,腹痛,加芍药的话是补阴,这个肯定是绞痛的一类。病人说腹痛,作为医生一定要多问一句“是怎么痛法”,隐痛的是阳不足,绞痛是阴不足的痛,多问一句话,用药就更准确。防己是对于肌表、身肿有作用。黄芪是补气的。身重、恶风的病人,《方剂学》里用了玉屏风散(其实是防风、黄芪、白术),能固表、增强卫气。看张仲景原文这里的药方,就更容易看到哪个药是针对什么情况,比较容易看得清楚。玉屏风散治的是自汗,防风、白术、黄芪。在临床中是可以灵活加减来用的,对于自汗的情况,主药是黄芪,特别是吃饭时出汗多的,这是气虚了。有的小孩子动一动就一身汗,都是气不足的表现,要针对着来用黄芪。如果是晚上睡觉是潮热、出汗、盗汗的,这个是里面有热,用冬桑叶是很好的。同学们一定要分清楚。
【原文21】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原文21,甘草、大枣是和胃的,石膏对胃热、表热起作用的,麻黄对肺湿、肺水起作用的。肺主皮毛,张仲景这里用了麻黄通肺,肺气通了,人的水气减下去了。石膏也有微微去内热的效果,但张仲景担心石膏过凉了,加了生姜来平和石膏的寒。
【原文22】
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已茯苓汤主之。
原文22,防己,我前几年试过,一喝了之后,整个身体都发汗比较厉害的。这里的“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所以张仲景也用上了防己。玉屏风散不用防己用防风,因为防己是发汗,本来都自汗,就没必要用了,不然就伤阴了。玉屏风散的配伍也是有其独到之处。这里也用上了桂枝,在太阳病、肌表有问题的、表虚的都喜欢用桂枝,桂枝是扩张血管、增大血流量的一个药。茯苓是对下焦、膀胱、小便不利的,甘草有补中的作用。
【原文23】
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原文23,“里水”,里面有水的话,张仲景用的是越婢加术汤甘草麻黄汤亦主之。我们看看越婢加术汤,就是越婢汤加上白术的健脾祛湿作用。这个方里的麻黄、生姜、甘草、大枣,再加上白术来健脾,针对的是脾胃中虚、中阳中气不足而出现的里面有水的一类病人。甘草麻黄汤也可以用,这两个方都有甘草和麻黄,而甘草麻黄汤就比较单一一点,针对的位置比较干脆,甘草是归中的,麻黄是归肺的。肺功能上来了,该排的排,该放得放,前面也说过,肺有问题,小便方面也会有问题,这里的用药种类少,但是量比较大,甘草二两,麻黄四两,越婢汤里麻黄有六两。张仲景这里用了两个方,是告诉我们辩证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病人的体质,阳虚的情况是怎样的程度,中气足不足。同一个症状张仲景用的是两个方,就算是把经方背下来都不知道怎么用,所以就是叫我们要留意病人的体质。
【原文24】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
原文24,“少阴”是两千年前的病名,跟六经中的“少阴”是否相同,这是不一定。张仲景这里一条原文里用了三个方,重点还是教我们辨证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脉沉”是里面阳虚,这里用上附子,麻黄本来是阳药,再加上附子,力度更强了,张仲景也担心麻黄、附子的燥,所以麻黄附子汤也加上了甘草。杏子汤,在《金匮》里没有组方,虽然我们不知道有哪些药,但杏子有润肺作用,针对的是病人的肺喘情况,麻黄是针对肺湿重的那一类。所以,“脉沉”的用麻黄附子汤,“脉浮”的用杏子汤分得很清楚。
【原文25】
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方见消渴中)。
原文25,蒲灰散,昨天晚上讲过了,是利水方面的一个方。“厥”,病人有手足冷的情况,也可能是肝胆方面偏热的,胃肠方面阳虚的,身体里面出现了寒热两个症状,这里用蒲灰散来利水、去皮水。
课间休息。
【原文26】
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一作重),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
原文26,“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出汗之后,表是热的,毛细血管是张开的,一下子到冷的水中去冲凉,水气从汗孔进入,就会得黄汗。张仲景说,“宜芪芍桂酒汤主之”。张仲景的这个解释对不对呢?从现在的医理就知道,这个是想病了。正在出汗去冲凉是一个病因,但是病根,能够出现黄汗还是跟病人本身肝胆有热有很大的关系,这里是“色正黄如柏汁”。黄柏这个药是去肾热、利水的,还有如果一个人烦躁的话也可以用黄柏。虽然是利水的,但这个药也有补阴的作用,把内热、肾热去了,就不会继续消耗病人的血气了,阴就可以留住了,用的是亡羊补牢的方法。芪芍桂酒汤用的是黄芪、芍药、桂枝,我们就可以知道,芍药针对的是肝胆的,桂枝、黄芪针对的是肌表,从张仲景的用药就会很好感受到,这个病人是肝胆有热,出现胆汁分泌过重了,所以有黄色的东西从身体里面出来。表虚就用上桂枝,表气不足用了黄芪,芍药是对肝胆滋阴,因为汗出后阴也少了。张仲景用药真的很厉害,针对性很强,两千年下来能够成为经典,不是靠碰的。
【原文27】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原文27,“两胫”指的是膝盖跟脚掌之间的部位。“暮”,是太阳下山、傍晚,这个时候的出汗跟睡觉时的出汗,都是有内热的一种。“劳气”,两千前是叫这个名字,我也不太记得有这个名字了,所以,病的名字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在变动。以前的“消渴”,现在叫糖尿病,虽然都有消渴的症状,但不一定说消渴就是糖尿病,但确实是很贴近的。“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出汗多了反过来发热的,时间长了,里面的血气、阴就会严重不足,就会出现瘀血、肌肤甲错,张仲景说了,“皮肤甲错”是血瘀。“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疮疡是肌表阴气不足的表现。看病一定要分是阴虚还是阳虚,阴阳都不分的话,病就很难治了。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病人是血气不足,一定要用上夏枯草、冬桑叶。有试药过的同学就知道了,冬桑叶是润润的,汤水是滑滑的,蚕都是白白胖胖的,对血气的瘀是能化瘀的,还能润血。说到糖尿病,这个病是很惨的,在医院里就是动手术,如果懂一些中医的知识,知道晚上盗汗就早早用冬桑叶,就不会出现后面那么悲惨的病。所以,中医学一下,懂得中医的基础知识,懂得用药、养生,确实是对整个家庭都影响很大的。如果父母有糖尿病要截肢的话,是要长期卧床的,还要照顾,子女肯定不安心的。“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也是阴不足的情况,但是没有刚才那么严重。原文里,“又从腰以上必汗出”,病人身体里面有热,所以容易出汗。原文这里用的是桂枝加黄芪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黄芪。桂枝汤针对的是脉浮、表虚的情况。(有同学询问冬桑叶的情况。)我可以解释一下,以前的桑叶是用来养蚕的,蚕用来做丝绸,是比较珍贵的。桑叶到了冬天有霜冻,就不能用来养蚕,就拿来用到药中去,还有,霜冻是偏寒冷的,性味方面是没有暑热在里面,肯定用冬天偏凉的气来针对身体的内热更好,也算是废物利用。夏天有需要也可以采,虽然效果不如冬天的好,量大一些或者多喝几次也是可以的。回到原文,桂枝加黄芪汤跟前面说的情况是两个症状,“恶疮”“身瞤”是表虚,跟前面的阴不足是不一样的。前面的的情况没有方,后面用的是桂枝加黄芪汤,是针对肌表、自汗等。有一天,有同学说觉得身体里有疖子,但是到医院检查又没有,就是张仲景这里说的“如有物在皮中状”,不是真的有东西在皮肤里面,是感觉到有,这个是表虚、气血流通出问题了,病人出现了不舒服的症状和感觉,这个症状和感觉是对的,可是去医院检查是没有疖子的。如果不从身体阴阳角度来分析的话,这样的病是很难治的,看不到是什么问题,这个病也就没办法治了。在医院里面也检查不到,让他到神经科去治疗,当作神经方面出问题了,所以,有些治疗要注意,不注意的话,走错了方向是很厉害的。
【原文28】
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营卫不利;营卫不利,则腹满肠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尿,名曰气分。
原文28,“脉迟”是血气方面的问题了,“涩”是阴、津液不足了。同学们要注意,张仲景在这里是告诉我们这个不是厥阴病,厥阴是手脚冷人身体不冷或者感觉冷气从身体里面出来但肌表是不冷的。“阳前通则恶寒”,这个是一个比喻了,“阴前通则痹不仁”,血气不足就会骨痛的。如果是阳气不足的是恶寒,怕冷的是阳不足的表现,这里的骨痛是血气不足的表现。有的病人告诉我,他是从骨头里痛出来,止痛药也不顶事,其实这个是血气问题。我就说了,如果想快点止痛的话,去输血,确实有家属告诉我,输血后是会舒服一些。中医在两千年就说得很清楚了,血气不足就会骨痛,阳不足是怕冷、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这个都是血气开始不足了,已经开始警告你了,手脚麻或者哪里麻的,这都是血气已经到了平衡线,哪里缺少了哪里就会出现麻、痹的情况,如果再不补血气的话,严重不足的话就会出现骨痛,好比以前有中医说,病已经进到骨髓了,就不能治了。因为在中医上是没有输血的,可以去医院输血,但是这个病人不是真正地好了,因为输血进去后,病人还是继续在消耗血液里面的能力、养分,等于是稍稍下了点毛毛雨,所以,输血之余一定要改变病人的脾胃,等消化能力上来了,就能争取时间,病人就能活得更长、更好。现在来说,如果病到了这个程度的话,病人也痛苦,医生也头痛。“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尿,名曰气分”,这个指的是气的问题。学过解剖学的知道,每天呼吸多少次,每天吸入多少氧气,氧气在身体里是混进血液里来推动人体的运转,人是需要的这个“气”的。有外伤,一下子大出血的,不用几分钟,血液流完了,血液没有了,气也没有了,病人也完蛋了。中医上说的“阴气”,本来是两样东西,但现在都是放在一起的,没有分开来。作为医生,在临床中是要分开来看的,这个药是补血的、归阴的、补气的等等都要分清楚,不分的话,效果就不明显了,特别是病人出现危机的时候,用药更要准确,一点周转的余地都没有的,一不准的话,病人就完了,同学们要在中医基础、诊断学方面下苦功,功夫到了,也能像张仲景这样,看到症状就能理解病人是怎样的体质。
【原文29】
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
原文29,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这个方的名字很长,都是加减而来的,桂枝汤去芍药,加上麻黄、细辛、附子,整个方都是大热、大火的药,麻黄、细辛、附子都是大热的药,有同学问这样用是否重复,能不能光用附子,加大用量?其实,每个药都是针对不同部位的,对于背门寒、表寒、身体表面冷的,用附子是很好的作用,细辛是归里的,麻黄是归肺经的,生姜是归胃的,桂枝和附子是归表的,但桂枝是归全身性的。“百脉归心”,在《伤寒》里,桂枝大多是用在太阳病脉、表证,但其实,它还是归全身性的。张仲景的药,用在哪里、有什么目的,都有他的做法。有同学问,“心下坚大如盘”是什么情况,这个就是中阳寒,从里面冷出来的那一种。张仲景这里用上了细辛这个猛药,附子、麻黄都用上去了。有些时候,对症状的理解从认识中药的角度来交叉学习的话,在临床中就会进步很多。如果光是停留在症状方面的研究,症状在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叫法都不同,就很容易出问题的。反过来,从症状上来理解、用药,有效性就高很多了。
【原文30】
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原文30,枳实是增强胃肠蠕动力的,到现在来说,是用到休克、晕倒方面的,加上黄芪来熬汤喝,对一般的晕车是行的。医院里是用枳实的提取液来就病人的。白术是健脾祛湿的,也增强了枳实的作用。枳实是对于胃下垂、宫门下脱、阴挺、子宫脱垂这类气虚的情况。枳实、黄芪这两个药的配伍在历史上是比较少的,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百家里面查到,前辈经常用到这个配伍。枳实是增强蠕动力,类似于激素,只是增强了当时的蠕动力,过后就会更虚了,而用上了黄芪,就避免了这个情况。中药的配伍就是这样来的,这就需要对药性的了解,平时要多试药,多感受药性、药力,再查看百家里前辈是怎样的用法,时间久了,慢慢心目中对多的药就熟悉了。一个人只要在心目中熟悉一百多个药,就已经是名医了,三四百个药就是不得了的人了。“心下坚”就是因为胃肠的蠕动力很差了,用了枳实把它动起来,再用了白术的健脾祛湿,心下坚的情况就会改善了。这里有个附方,《外台》防己黄芪汤,治风水,脉浮为在表,其人或头汗出,表无他病,病者但下重,从腰以上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大家就可以想象了,脉浮在表,病人就会“头汗出”,腰以上、中焦都问题不大,只是下焦的问题,四肢、头部都是水气重,用上了防己、黄芪。防己是发汗的,黄芪是补表气的,黄芪多吃两天,天热的时候就会感到背热的,这就是黄芪的药力,附子也有点类似的,附子是全身的热,黄芪是背门的热。
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原文17,辨证的时候要留意病症是在哪个地方,按张仲景这样说,前面条文里的“肾水”、偏下焦的,肯定是用利水的方法。“肺水”、“脾水”、“心水”、中上焦的,应该要两样都用一下,在临床当中只要辨证用药,都不用担心的。
【原文18】
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
原文18,“脉沉”是里面阳虚,水气就会重了。“沉、迟”都是阳不足的情况。“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脉伏”是一个把脉的感觉,我觉得这个要自己慢慢感受下。从“水谷不化”可以看出病人的中焦、消化能力是阳气不足。“脾气衰”,大便就稀了,这样的病人还会出现一天几次大便的情况。有同学可能觉得对脉不熟悉,这里又多了少阳、少阴脉。这些指的是什么脉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理解。“脉细”也是虚的、阳不足的情况。“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血分”指的是血液、血气方面的问题。男子小便不利,是气化不好,是肾气不足、精气不足、阳气不足的那一类。如果女性的话,阳不足就会经水不通。很多女病人说月经来不了,一滴一滴的,很少,我就说黄芪煮水喝,她的月经量马上就正常了,这都是不够气、气不足的情况,用黄芪补一下就会改善的。
【原文19】
问曰:病者苦水,面目身体四肢皆肿,小便不利,脉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气上冲咽,状如炙肉,当微咳喘。审如师言,其脉何类?
师曰:寸口沉而紧,沉为水,紧为寒,沉紧相搏,结在关元,始时当微,年盛不觉。阳衰之后,营卫相干,阳损阴盛,结寒微动,肾气上冲,喉咽塞噎,胁下急痛。医以为留饮而大下之,气击不去,其病不除。后重吐之,胃家虚烦,咽燥欲饮水,小便不利,水谷不化,面目手足浮肿。又以葶苈丸下水,当时如小差,食饮过度,肿复如前,胸胁苦痛,象若奔腾,其水扬溢,则浮咳喘逆。当先攻击冲气令止,乃治咳,咳止,其喘自差。先治新病,病当在后。
原文19,这个学生说了这么多症状,其实是问张仲景“其脉何类”,这个学生好像问得不到位,他是喜欢把脉,可能是王叔和,后来写了一本《脉经》专业书。我个人来说,如果可以的话,就想问一下张仲景,“这一类的脉有怎么样的症状。”这样的话,在临床中辨证就更准确了。两千年下来,症状是不变的,哪里不舒服就是不舒服,但是把脉的感觉,不同人是有不同感受的。张仲景说,“寸口沉而紧,沉为水,紧为寒”,这是病人阳气不足的表现,“沉紧相搏,结在关元”,刚开始的症状是比较细微的,也不严重,年轻时阳气充足是不觉得的,到了40岁之后,身体就开始出问题了,这都是人体的阳开始走下坡了。“阳衰之后,营卫相干,阳损阴盛”,就是说阳气不足,阴就上来了,“结寒微动,肾气上冲,喉咽塞噎,胁下急痛”,张仲景也说了,如果一般的医生没有辨证正确,以为这个是留饮,不看病人的体质,用了猛药、“大下”,芒硝大黄之类的药大把放下去,病人就麻烦了。“气击不去”,这里是气虚的“气”,“后重吐之”,病人本身是阳不足,还这样泻一下,就更惨了,会出现“胃家虚烦,咽燥欲饮水,小便不利,水谷不化,面目手足浮肿”,张仲景说,“又用葶苈丸下,当时如小差”,当时小便的情况是会改变一点的。葶苈子是利水猛药,病人虽然虚,当时还是能排掉一点水,病人的胃口会好一点点,但如果再不调理病人的身体,肿的情况就又出现了。“胸胁苦痛,象若奔腾,其水扬溢,则浮咳喘逆”这个情况的话,应该“当先攻击冲气令止”,应该用厚朴一类的药,把气降下去,厚朴也有利水的作用。张仲景这里没有说用什么药,我个人说一下,我是从这些症状和病人的体质说厚朴。“乃治咳,咳止,其喘自差。先治新病,病当在后”,咳好了,喘也就好了,先治新病,病当在后。前面的那么多阳虚的症状,病人已经是慢性病了,如果出现表证的、有新的病,是可以先治新病的。在我个人临床当中感觉先后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病人阳虚的情况有多重要分清楚,像前面的,阳虚的病人还用葶苈子,阴也不足了,阴阳两虚,病人真的辛苦了。做医生到这个程度,真的可悲,害了不少人。
【原文20】
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已黄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
原文20,腹痛,加芍药的话是补阴,这个肯定是绞痛的一类。病人说腹痛,作为医生一定要多问一句“是怎么痛法”,隐痛的是阳不足,绞痛是阴不足的痛,多问一句话,用药就更准确。防己是对于肌表、身肿有作用。黄芪是补气的。身重、恶风的病人,《方剂学》里用了玉屏风散(其实是防风、黄芪、白术),能固表、增强卫气。看张仲景原文这里的药方,就更容易看到哪个药是针对什么情况,比较容易看得清楚。玉屏风散治的是自汗,防风、白术、黄芪。在临床中是可以灵活加减来用的,对于自汗的情况,主药是黄芪,特别是吃饭时出汗多的,这是气虚了。有的小孩子动一动就一身汗,都是气不足的表现,要针对着来用黄芪。如果是晚上睡觉是潮热、出汗、盗汗的,这个是里面有热,用冬桑叶是很好的。同学们一定要分清楚。
【原文21】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原文21,甘草、大枣是和胃的,石膏对胃热、表热起作用的,麻黄对肺湿、肺水起作用的。肺主皮毛,张仲景这里用了麻黄通肺,肺气通了,人的水气减下去了。石膏也有微微去内热的效果,但张仲景担心石膏过凉了,加了生姜来平和石膏的寒。
【原文22】
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已茯苓汤主之。
原文22,防己,我前几年试过,一喝了之后,整个身体都发汗比较厉害的。这里的“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所以张仲景也用上了防己。玉屏风散不用防己用防风,因为防己是发汗,本来都自汗,就没必要用了,不然就伤阴了。玉屏风散的配伍也是有其独到之处。这里也用上了桂枝,在太阳病、肌表有问题的、表虚的都喜欢用桂枝,桂枝是扩张血管、增大血流量的一个药。茯苓是对下焦、膀胱、小便不利的,甘草有补中的作用。
【原文23】
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原文23,“里水”,里面有水的话,张仲景用的是越婢加术汤甘草麻黄汤亦主之。我们看看越婢加术汤,就是越婢汤加上白术的健脾祛湿作用。这个方里的麻黄、生姜、甘草、大枣,再加上白术来健脾,针对的是脾胃中虚、中阳中气不足而出现的里面有水的一类病人。甘草麻黄汤也可以用,这两个方都有甘草和麻黄,而甘草麻黄汤就比较单一一点,针对的位置比较干脆,甘草是归中的,麻黄是归肺的。肺功能上来了,该排的排,该放得放,前面也说过,肺有问题,小便方面也会有问题,这里的用药种类少,但是量比较大,甘草二两,麻黄四两,越婢汤里麻黄有六两。张仲景这里用了两个方,是告诉我们辩证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病人的体质,阳虚的情况是怎样的程度,中气足不足。同一个症状张仲景用的是两个方,就算是把经方背下来都不知道怎么用,所以就是叫我们要留意病人的体质。
【原文24】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
原文24,“少阴”是两千年前的病名,跟六经中的“少阴”是否相同,这是不一定。张仲景这里一条原文里用了三个方,重点还是教我们辨证的时候一定要分清楚。“脉沉”是里面阳虚,这里用上附子,麻黄本来是阳药,再加上附子,力度更强了,张仲景也担心麻黄、附子的燥,所以麻黄附子汤也加上了甘草。杏子汤,在《金匮》里没有组方,虽然我们不知道有哪些药,但杏子有润肺作用,针对的是病人的肺喘情况,麻黄是针对肺湿重的那一类。所以,“脉沉”的用麻黄附子汤,“脉浮”的用杏子汤分得很清楚。
【原文25】
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方见消渴中)。
原文25,蒲灰散,昨天晚上讲过了,是利水方面的一个方。“厥”,病人有手足冷的情况,也可能是肝胆方面偏热的,胃肠方面阳虚的,身体里面出现了寒热两个症状,这里用蒲灰散来利水、去皮水。
课间休息。
【原文26】
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一作重),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
原文26,“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出汗之后,表是热的,毛细血管是张开的,一下子到冷的水中去冲凉,水气从汗孔进入,就会得黄汗。张仲景说,“宜芪芍桂酒汤主之”。张仲景的这个解释对不对呢?从现在的医理就知道,这个是想病了。正在出汗去冲凉是一个病因,但是病根,能够出现黄汗还是跟病人本身肝胆有热有很大的关系,这里是“色正黄如柏汁”。黄柏这个药是去肾热、利水的,还有如果一个人烦躁的话也可以用黄柏。虽然是利水的,但这个药也有补阴的作用,把内热、肾热去了,就不会继续消耗病人的血气了,阴就可以留住了,用的是亡羊补牢的方法。芪芍桂酒汤用的是黄芪、芍药、桂枝,我们就可以知道,芍药针对的是肝胆的,桂枝、黄芪针对的是肌表,从张仲景的用药就会很好感受到,这个病人是肝胆有热,出现胆汁分泌过重了,所以有黄色的东西从身体里面出来。表虚就用上桂枝,表气不足用了黄芪,芍药是对肝胆滋阴,因为汗出后阴也少了。张仲景用药真的很厉害,针对性很强,两千年下来能够成为经典,不是靠碰的。
【原文27】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原文27,“两胫”指的是膝盖跟脚掌之间的部位。“暮”,是太阳下山、傍晚,这个时候的出汗跟睡觉时的出汗,都是有内热的一种。“劳气”,两千前是叫这个名字,我也不太记得有这个名字了,所以,病的名字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在变动。以前的“消渴”,现在叫糖尿病,虽然都有消渴的症状,但不一定说消渴就是糖尿病,但确实是很贴近的。“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出汗多了反过来发热的,时间长了,里面的血气、阴就会严重不足,就会出现瘀血、肌肤甲错,张仲景说了,“皮肤甲错”是血瘀。“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疮疡是肌表阴气不足的表现。看病一定要分是阴虚还是阳虚,阴阳都不分的话,病就很难治了。到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病人是血气不足,一定要用上夏枯草、冬桑叶。有试药过的同学就知道了,冬桑叶是润润的,汤水是滑滑的,蚕都是白白胖胖的,对血气的瘀是能化瘀的,还能润血。说到糖尿病,这个病是很惨的,在医院里就是动手术,如果懂一些中医的知识,知道晚上盗汗就早早用冬桑叶,就不会出现后面那么悲惨的病。所以,中医学一下,懂得中医的基础知识,懂得用药、养生,确实是对整个家庭都影响很大的。如果父母有糖尿病要截肢的话,是要长期卧床的,还要照顾,子女肯定不安心的。“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也是阴不足的情况,但是没有刚才那么严重。原文里,“又从腰以上必汗出”,病人身体里面有热,所以容易出汗。原文这里用的是桂枝加黄芪汤。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黄芪。桂枝汤针对的是脉浮、表虚的情况。(有同学询问冬桑叶的情况。)我可以解释一下,以前的桑叶是用来养蚕的,蚕用来做丝绸,是比较珍贵的。桑叶到了冬天有霜冻,就不能用来养蚕,就拿来用到药中去,还有,霜冻是偏寒冷的,性味方面是没有暑热在里面,肯定用冬天偏凉的气来针对身体的内热更好,也算是废物利用。夏天有需要也可以采,虽然效果不如冬天的好,量大一些或者多喝几次也是可以的。回到原文,桂枝加黄芪汤跟前面说的情况是两个症状,“恶疮”“身瞤”是表虚,跟前面的阴不足是不一样的。前面的的情况没有方,后面用的是桂枝加黄芪汤,是针对肌表、自汗等。有一天,有同学说觉得身体里有疖子,但是到医院检查又没有,就是张仲景这里说的“如有物在皮中状”,不是真的有东西在皮肤里面,是感觉到有,这个是表虚、气血流通出问题了,病人出现了不舒服的症状和感觉,这个症状和感觉是对的,可是去医院检查是没有疖子的。如果不从身体阴阳角度来分析的话,这样的病是很难治的,看不到是什么问题,这个病也就没办法治了。在医院里面也检查不到,让他到神经科去治疗,当作神经方面出问题了,所以,有些治疗要注意,不注意的话,走错了方向是很厉害的。
【原文28】
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营卫不利;营卫不利,则腹满肠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尿,名曰气分。
原文28,“脉迟”是血气方面的问题了,“涩”是阴、津液不足了。同学们要注意,张仲景在这里是告诉我们这个不是厥阴病,厥阴是手脚冷人身体不冷或者感觉冷气从身体里面出来但肌表是不冷的。“阳前通则恶寒”,这个是一个比喻了,“阴前通则痹不仁”,血气不足就会骨痛的。如果是阳气不足的是恶寒,怕冷的是阳不足的表现,这里的骨痛是血气不足的表现。有的病人告诉我,他是从骨头里痛出来,止痛药也不顶事,其实这个是血气问题。我就说了,如果想快点止痛的话,去输血,确实有家属告诉我,输血后是会舒服一些。中医在两千年就说得很清楚了,血气不足就会骨痛,阳不足是怕冷、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这个都是血气开始不足了,已经开始警告你了,手脚麻或者哪里麻的,这都是血气已经到了平衡线,哪里缺少了哪里就会出现麻、痹的情况,如果再不补血气的话,严重不足的话就会出现骨痛,好比以前有中医说,病已经进到骨髓了,就不能治了。因为在中医上是没有输血的,可以去医院输血,但是这个病人不是真正地好了,因为输血进去后,病人还是继续在消耗血液里面的能力、养分,等于是稍稍下了点毛毛雨,所以,输血之余一定要改变病人的脾胃,等消化能力上来了,就能争取时间,病人就能活得更长、更好。现在来说,如果病到了这个程度的话,病人也痛苦,医生也头痛。“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尿,名曰气分”,这个指的是气的问题。学过解剖学的知道,每天呼吸多少次,每天吸入多少氧气,氧气在身体里是混进血液里来推动人体的运转,人是需要的这个“气”的。有外伤,一下子大出血的,不用几分钟,血液流完了,血液没有了,气也没有了,病人也完蛋了。中医上说的“阴气”,本来是两样东西,但现在都是放在一起的,没有分开来。作为医生,在临床中是要分开来看的,这个药是补血的、归阴的、补气的等等都要分清楚,不分的话,效果就不明显了,特别是病人出现危机的时候,用药更要准确,一点周转的余地都没有的,一不准的话,病人就完了,同学们要在中医基础、诊断学方面下苦功,功夫到了,也能像张仲景这样,看到症状就能理解病人是怎样的体质。
【原文29】
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
原文29,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这个方的名字很长,都是加减而来的,桂枝汤去芍药,加上麻黄、细辛、附子,整个方都是大热、大火的药,麻黄、细辛、附子都是大热的药,有同学问这样用是否重复,能不能光用附子,加大用量?其实,每个药都是针对不同部位的,对于背门寒、表寒、身体表面冷的,用附子是很好的作用,细辛是归里的,麻黄是归肺经的,生姜是归胃的,桂枝和附子是归表的,但桂枝是归全身性的。“百脉归心”,在《伤寒》里,桂枝大多是用在太阳病脉、表证,但其实,它还是归全身性的。张仲景的药,用在哪里、有什么目的,都有他的做法。有同学问,“心下坚大如盘”是什么情况,这个就是中阳寒,从里面冷出来的那一种。张仲景这里用上了细辛这个猛药,附子、麻黄都用上去了。有些时候,对症状的理解从认识中药的角度来交叉学习的话,在临床中就会进步很多。如果光是停留在症状方面的研究,症状在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叫法都不同,就很容易出问题的。反过来,从症状上来理解、用药,有效性就高很多了。
【原文30】
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原文30,枳实是增强胃肠蠕动力的,到现在来说,是用到休克、晕倒方面的,加上黄芪来熬汤喝,对一般的晕车是行的。医院里是用枳实的提取液来就病人的。白术是健脾祛湿的,也增强了枳实的作用。枳实是对于胃下垂、宫门下脱、阴挺、子宫脱垂这类气虚的情况。枳实、黄芪这两个药的配伍在历史上是比较少的,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百家里面查到,前辈经常用到这个配伍。枳实是增强蠕动力,类似于激素,只是增强了当时的蠕动力,过后就会更虚了,而用上了黄芪,就避免了这个情况。中药的配伍就是这样来的,这就需要对药性的了解,平时要多试药,多感受药性、药力,再查看百家里前辈是怎样的用法,时间久了,慢慢心目中对多的药就熟悉了。一个人只要在心目中熟悉一百多个药,就已经是名医了,三四百个药就是不得了的人了。“心下坚”就是因为胃肠的蠕动力很差了,用了枳实把它动起来,再用了白术的健脾祛湿,心下坚的情况就会改善了。这里有个附方,《外台》防己黄芪汤,治风水,脉浮为在表,其人或头汗出,表无他病,病者但下重,从腰以上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大家就可以想象了,脉浮在表,病人就会“头汗出”,腰以上、中焦都问题不大,只是下焦的问题,四肢、头部都是水气重,用上了防己、黄芪。防己是发汗的,黄芪是补表气的,黄芪多吃两天,天热的时候就会感到背热的,这就是黄芪的药力,附子也有点类似的,附子是全身的热,黄芪是背门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