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煮酒论附子(连载)-----摘自拙作《温法述药》

学习,学习。
 
2.沉降。《本经逢原》:“附子性沉着,温脾逐寒;乌头性升发,温脾去风”。《本草蒙筌》:“天雄,其气亲上,补上焦阳虚;附子,其气亲下,补下焦阳虚;乌头,守而不移,居乎中者也”。
 
3.皆可。

《本草发挥》:“《主治秘诀》云:性大热,味辛甘,气厚味薄。轻重得宜,可升可降,阳也”。《本草经疏》:“气厚味薄,阳中之阴,降多升少,浮中沉无所不至。入手厥阴,命门,手少阳三焦,兼入足少阴、太阴经。其性走而不守,得甘草则性缓,得肉桂则补命门”。《本草蒙筌》:“浮也。阳中之阳也。、、、气因浮中有沉,功专走而不守。凡和群家,可使通行诸经,以为引导佐使之剂也”。《药鉴》:“味辛性热,有大毒,气味俱厚,浮也,阳中之阴也。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守。附六腑之沉寒,补三阴之厥逆。仲景八味丸用为少阴之向导,正取其健悍走下之性,以行地黄之滞”。《本草分经》:“辛、甘,大热,纯阳。其性浮多沉少,其用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要药分剂》:“味辛甘。性大热。有大毒。全禀地中火土燥烈之气。兼得天之热气以生。降多升少。浮中沉无所不至。阳中阴也”。《本草正》:“其性浮中有沉,走而不守。、、、无论表证里证,但脉细无神,气虚无冗,所当急用”。《本草利害》将附子列为温脾猛将而非温肾猛将,认为其性浮多沉少。《本草思辨录》:“附子则兼备二气(指兼备乌头、天雄二者之功),内充实,外强健,且其物不假系属,以气相贯而生,故上下表里无乎不到。附子为温少阴专药,凡少阴病之宜温者,固取效甚捷。然如理中汤治腹满,黄土汤治下血,附子泻心汤治心痞,甚至薏苡附子败酱散治肠痈,如此之类,亦无往不利。惟其挟纯阳之性,奋至大之力,而阴寒遇之辄解,无他道也”。《神农本草经读》:“大意上而心肺,下而肝肾,中而脾胃,以及血肉筋骨营卫,因寒湿而病者,无有不宜,即阳气不足,寒自内生,大汗大泻,大喘中风卒倒等症,亦必仗此大气大力之品,方可挽回,此《本经》言外意也”。张锡纯:“附子,、、、其力能升能降,能内达能外散”。
 
可见,大多数医家还是认为附子“通行十二经、浮中沉无所不至”的,本身并非专入肾经。但是有很多所谓的经方家们,纷纷指责附子理中丸的配伍,如柯琴在《伤寒来苏集》中就说:“后人加附子于理中,名曰附子理中汤,不知理中不须附子。而附子之功,不专在理中矣。盖脾为后天,肾为先天。少阴之火,所以生太阴之土,脾为五脏之母,少阴更太阴之母,、、、。不知其义者,谓附子配干姜,补中有发,附子得生姜,而能发散,附子非干姜则不热,得甘草则性缓,是止知以药性上论寒热攻补,而不知于病机上分上下深浅也,所以不入仲景之门也哉!”。现在有很多人据此认为在理中丸内加入肾经要药附子,将药效引入下焦,破坏了理中丸温中之功。对于这种胶柱鼓瑟的思维方式,笔者是极度鄙视的,这些人无非是提倡经方以不加减为贵,可仲景自己还要加减变化,难道还会禁止后人加减?仲景的高明之处正于“博采众方”、集众家之长,那死守经方而不敢变通的做法又怎么可能符合仲景的本意呢?况且柯氏的说法原本就自相矛盾,既然“少阴为太阴之母”,那么加入生少阴之火的附子以生太阴之火,又有什么不妥呢?从“药性上论寒热攻补”正是对仲景“出方剂而不言药理”的补充和发展。陈士铎说:“理中汤,理中焦也。虽有白术是理中焦之药,然气味与附子温热之性尚不相同,故入用干姜之辛热,与附子同性,专顾中焦,则附子亦顾恋同气而不上越,共逐中焦之寒,以成其健脾还阳之功也”;临床上脾胃虚寒用理中汤见效而不能彻底、加入附子后则痊愈的病例并不少见,唐步祺先生就非常擅用附子理中汤,这些临床实践都有力的证明了“理中可用附子”,理中丸不会因加入附子而将药效引入下焦,因为附子本就不专为下焦而生。
 
正由于附子不专入下焦,所以前人们才在炮制、配伍上做文章,如《药性解》:“附子为阳中之阳,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息,故于经络靡所不入,宜致堕胎祛症积等症者。、、、如法制之,毒性尽去,且令下行”;《本草衍义补遗》:“予每以童便煮而浸之,杀其毒且可助下行之力,入盐尤捷”;《得配本草》:“得蜀椒、食盐,下达保命门”;《本草经疏》:“其性走而不守,、、、得肉桂则补命门”;《本草正》:“夫附子之性热而刚急,走而不守,土人腌以重盐,故其味咸而性则降”,《本草纲目》:“得蜀椒、食盐,下达命门”,皆是如此。
 
期待下文.期待下文.期待下文.
 
有点明白了,用药还不是那么简单的
 
愿闻先生醉语。
 
而张、卢二人从剂量入手的观点,则未必尽然。附子小剂量用于阴虚火旺,不但不会上火,反可引火归元,即是下行之意,这一点在《温法纵横》中已经详论,毋庸置疑。而附子大剂量,即便是纯粹的虚寒重症,如果不加监制,也会出现类似于“上火”的症状,所以郑钦安才会有潜阳丹,附子需要砂仁才能引药下行。但即便如此,尚不足以完全消除所谓的“上火”的症状,所以郑钦安才会总结阳药运行反应。再者,如果大剂量附子会自动沉降,那么火神派医家对上中焦的寒证何以会广泛使用大剂量的附子呢?大剂附子已沉降于下,何以祛上中之寒?这不自相矛盾吗?考《魏氏家藏方》卷二引陆仲安治寒痰咳嗽之附子升降汤(附子、天南星、橘红、炙甘草、肉桂、吴茱萸各1两半,炒白术、白芍、半夏、白茯苓各3两,木香1钱),方名“升降”,无非是用肉桂引附子下行入肾、以蒸腾肾火上升,从而驱除肺家之寒;余药化痰除湿,共奏袪寒化痰止咳之功,这种升降过程并不是附子单独完成的。
 
正在拜读大作,很实际。以一代面。
 
祝味菊用磁石除大剂附子之弊的经验,亦反证大剂量附子并不会自动沉降。绍兴妇儿医院的儿科专家陈天祥认为:附子“出乱”主要是因为它的“浮性”,祝味菊用磁石、龙牡等来配伍,正好达到了“制暴为良”的效果。鉴于这些经验,他目前对于一些两三周岁的幼儿,也常用10克以上的附子,安全且有效。他介绍说,关键在“配伍”。笔者近几年在临床中,反复验证单用大剂量附子剂和伍入磁石等监制药的附子剂,发现加与不加监制药,药后反应就是不一样,说明了大剂量附子本身并不会主动沉降归于下焦,也愈加感到祝味菊先生温潜法的宝贵。
 
归纳而言:

1.附子温阳主药,通行十二经、浮中沉无所不至,并非专归下焦,这与黄芪可升可降同理。

2.小剂量附子不一定就会上火,大剂量附子也不一定就没有副作用,全在所治病种上。

3.欲取附子沉降之力,不在于剂量之大小,必须重视炮制、配伍方法等(如芪附汤可治气短,用其升;附子粳米汤可治气逆,用其降)。王好古说:“升而使之降,须知抑也。沉而使之浮,须知载也”,药物的升降浮沉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对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必须从多方面的来分析,才能得到准确的认识。
 
正愁这方面的知识,谢谢先生了。请问先生:后背寒凉,用附子配什么配伍才会有见效。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