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民间中医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作者:黎小裕)

民间中医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三十八节 小陷胸汤
小陷胸汤《伤寒论》
黄连一两•3 半夏半升(洗)•6 栝蒌实一枚•9
【用法】水煎二次兑匀,分二次温服。
【主治】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又心下结痛,气喘闷者。
【方解】黄连解心下之热,半夏以疏脉络之结,栝蒌实性寒凉,导心下脉络之结热以下降。
【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
1、乳腺炎 乳腺炎是急性化脓性炎症。多发生于初产妇哺乳期,因乳汁不通,瘀结化热,形成局部红肿热痛,甚至引起全身发热。若未成脓者,可用本方治疗,软坚散结,清泄热邪而愈。
2、胃脘部疮疡 胃脘部疮疡,是指疮疡长在剑突下、上脘部。祖国医学认为,诸痛疮痒皆属于心。心主血脉,热邪灼伤血脉,血与热结,则肌肤红肿疼痛。症见上脘部高起红肿疼痛,未成脓者,可用本汤清热散结,高者陷之之义也。
3、肝硬化 这里是指治疗无腹水的肝硬化或是肝硬化腹水,腹水解除后。用本方加枳实、佛手、甘草治之,能获满意的疗效。(本方应用指征是;胸下满闷、按之痛,但痛而不硬,脉浮滑者。)
 
民间中医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三十九节 大黄附子汤
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大黄三两•9 附子三枚•9 细辛二两•6
【用法】水煎服。
【主治】胁下偏痛,脉弦紧者。
【方解】大黄苦寒,能攻实荡热,但与辛温大热的附子相配合后即改寒下的作用为温下的作用,故能攻内结之实寒,又有细辛之温经散寒,更加强祛除寒邪的作用。
【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
1、肋下痛(胆囊炎所致) 用本方治疗必须符合以下三条;(1)疼痛部位必须是乳根下之肋缘下距腹中线五分处为痛之中心点,而且有明显压痛者。(2)不因咳嗽和深呼吸而引起疼痛加剧者。(3)疼痛发作时拒按者。
***案例***
江XX,男、1965年生。2010年8月25日星期三,主诉;昨晚因急腹痛去医院急诊检查;医院检查是急性胆囊炎、胆结石、胆管梗阻,急诊处理后要求他住院治疗,患者畏惧西医治疗,自己要求离院。临床见皮肤泛黄,口苦口干,小便不畅,尿不尽,大便多日未解,腹胀不适,右少腹肋缘下疼痛剧烈拒按,过去有输尿管结石史。舌色正常,舌胖苔白中腻,左脉寸关浮弦紧,尺略沉弦细,右脉浮弦紧细,至数偏数。
大黄12 熟附子(先煎)10 细辛5 四剂
药后疼痛止,大便泻后恢复正常,小便也正常。之后转入治疗胆结石。
 
民间中医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四十节 泻心汤
泻心汤《金匮要略》
大黄二两•6 黄连一两•3 黄芩一两•3
【用法】水煎服。
【主治】心阴不足,实热亢盛所引起的吐血衄血。
【方解】大黄、黄连、黄芩均属苦寒之品,三药合用能泄热泻火、解毒,大黄泻实荡热的作用尤强,可治疗因邪热炽盛,逼血妄行,而发生的吐血、衄血。
【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
1、实证的吐血、衄血、咯血 血溢之由唯气与火,临床见脉实大,舌质赤,用本方治之可愈。
2、逆经 妇女在月经期,血从口鼻出,中医称“逆经”。多由实热之邪犯于冲、任,波及胞宫,所以当经血排出之际,热逼血行,血随热上逆,而为逆经。用本方泄热泻火折逆,邪热得清,血行常道而愈。
3、血热引起的头晕、头痛 本证青壮年发病率最高,多由火热之邪侵犯血分,血热上冲头部,侵犯清空,气血逆乱而为头痛。证见头晕、头痛,发作时面红耳赤,自觉面部灼热,口干舌燥,逢热即犯,遇冷即愈,日午甚,早晚轻,脉实大数,用本方治之可愈。
 
民间中医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四十一节 甘草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伤寒论》
炙甘草四两•12 黄芩三两•9 干姜三两•9 半夏洗半升•6 大枣擘十二枚•4枚 黄连一两•3
【用法】水煎服
【主治】因误下后引起的虚证痞满,《金匮要略》用以治疗狐惑病。
【方解】方中重用炙甘草,取其有缓急作用,“病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更兼有清热解毒之效;人参、大枣补虚益气;取半夏、干姜之辛温,黄连之苦寒,寒热同用,消其寒热互结的痞满,达到寒去热除,痞消正复。
【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
1、脏躁 本病以女性患者为多,因思虑忧愁过度,久之,气机不利,营血亏损,心肝血虚,血燥肝急,心神失常,导致本病。证见未发时精神忧郁、幻觉、感情易冲动、知觉过敏或迟钝等先期证状。发作时胸闷、急躁、无故叹气或苦笑皆非,妄言乱语,甚则抽搐,但面色不苍白,意识不完全丧失。本病皆因脾失健运,水湿停聚生痰,湿久化热,痰热互结,影响心神,遂为恍惚、苦笑皆非之脏躁。用本方健运中焦,清化湿热,去痰补虚而愈。
2、癫痫 本病除遗传外,还因惊恐,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伤及肝、脾、肾三经,使风痰随气上逆所致。证见短暂的失神、面色苍白、双目凝视,但迅速恢复常态;或是见突然晕倒,口吐涎沫,两目上视,牙关紧急,四肢抽搐或口中发出类似猪羊的叫声,醒后除感觉疲劳外,一切如常人。用本方健运中焦,清化痰热,降痰顺气,对轻型的患者久服也可痊愈。
3、口糜 口腔舌头溃疡。《素问•气厥论》说;“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多因膀胱水湿泛溢和胃肠积热、脾经湿热,日久湿热蕴结,化为热毒,循经上行,熏蒸口舌,腐蚀肌膜。临床可见患者兼有胃肠病或大便失常,用本方清热、解毒、健脾、燥湿和发散郁热而愈。
4、手足口病 证见口腔、舌头、嘴唇高度溃疡,唇口边循阳明经循行位置起泡破后流水脱皮,双手掌、脚掌也可见起泡破后流水脱皮,伴有高热或低热,病灶处灼热疼痛,现代医学称“手足口病”。用本方加大甘草量,去大枣,加党参、桔梗治之可愈。
***案例***
龙XX,男,2006年1月生。2011年5月27日星期五,家长诉;周二起手足口病,目前有咳、有痰、口腔溃疡、舌糜、唇口起泡溃疡,手掌起泡,2-3天未有大便,发烧由37.5-38.8度。脉浮弦滑细,一息6至。
1、炙甘草20 黄连5 黄芩5 干姜5 党参6 姜半夏5 桔梗6
三剂
2011年5月29日星期日,前药后症状大为减轻,手掌的疱疹已经痊愈,口唇也好了不少,大便也有了,目前是有咳嗽有痰,有喷嚏有涕,舌色正常,看到多处溃疡,舌苔白厚腻。指纹色淡紫,脉浮弦滑,一息6至。
炙甘草20 黄连5 黄芩5 干姜5 党参6 姜半夏5 桔梗6
六剂
案例补充;2011年6月5日星期日,家长诉;前药后手足口病切底愈。
 
民间中医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四十二节 黄连阿胶汤
黄连阿胶汤《伤寒论》
黄连四两•12 黄芩一两•3 芍药二两•6 阿胶三两•9 鸡子黄二枚•1枚
【用法】水煎二次去渣,入阿胶烊化,放少冷,入鸡子黄搅匀,分二次温服。
【主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者。
【方解】少阴病以但欲寐为提纲,今心中烦不得卧,是但欲寐之病情一变而为心中烦,说明水阴之气不能上交于心火。心烦之而不得卧,说明心火之气不能下交于水阴,此是少阴热化之证。方中黄连、黄芩清心火,芍药、阿胶、鸡子黄滋脾肾之阴,使心肾得交,水火既济,则心中烦、不得卧自愈。
【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
1、躁狂症 患者表现是病态的情绪高涨,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喜悦和兴奋。常因某小事而暴跳如雷,甚至骂詈不休,严重时可通宵不眠,三跑三跳,又唱又叫,以至损物伤人。祖国医学认为属阳邪为患,症见骂詈不分亲疏,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脉数而无大便干燥者,用本方以滋阴抑阳。
2、高烧昏迷 这里是指急性感染性发热,临床表现为昏迷、口干、舌黑而干裂、语言不清等。祖国医学认为是热闭心窍,用本方清心火、滋真阴,其症自愈。
3、失明 这里是指由大出血后引起,突然失明而眼底无改变者。症见失明、烦躁者,可用本方治疗。
4、西说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临床表现为易激动、失眠、性情急躁、易怒、多汗、心悸、脉数等。用本方滋阴抑阳可愈。
5、失眠 失眠有多种原因引起,若见失眠伴有热象,彻夜不眠而烦躁、脉数者,可用本方治疗。
 
民间中医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四十三节 栀子豉汤
栀子豉汤《伤寒论》
栀子十四枚生用(擘)•6 香豉四合•12
【用法】水先煎栀子,后入香豉再煎,服一次。
【主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侬者。
【方解】栀子味苦性寒,导火热下行;香豉轻凉,引水液上升。阴阳和、水火济,烦热懊侬等症自解。
【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
1、吐血 这里是指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之一。祖国医学认为是血热妄行,血被热迫,络脉受伤,则血离脉道,上涌而为吐血。若症见吐血量多,色鲜红,伴有胸中烦热,脉数者,用本方治之。
2、虚烦懊侬 是病人的一种自觉证状。有阵发性的发作,也有持续性的发作,证见胸中躁扰不宁、烦冤不安,窒塞不舒,有的伴有头晕、耳鸣、食欲不振、口渴欲饮,脉数无力,舌红苔少。用本方治之。
3、胸满 患者自觉胸中满闷窒塞不通,或伴有心中烦热口燥,以及虚烦不眠、舌红、苔老、脉数等证。用本方治之,随症加味左辅可愈。
***案例***
例一、周XX,女、1952年生。2009年2月6日星期五,主诉;眼视力模糊,头晕似飘飘然,二便正常,胸口窒塞不通,失眠。右脉寸紧,关涩,尺不触及。左脉寸紧关尺虚微。血压126-72.
栀子10 淡豆豉15 四剂
2009年2月10日星期二,前药后精神大有恢复,胸闷窒塞解大半,入眠四小时。舌色淡,苔白腻,右脉沉弦细弱,寸略紧,左三部沉细涩,至数迟缓。
1、栀子10 淡豆豉15 二剂
***前药后能入眠6小时,后与黄芪建中汤调理而愈。
例二、叶xx,男,1956年生。2008年10月27日,四肢关节痛风,胸中窒塞不通数日不得眠,各关节疼痛,舌色紫淡红,苔白罩黄厚腻,右寸浮弦紧,关尺浮大弦紧,左三部浮大弦紧,至数缓。
1、栀子12 淡豆豉15 二剂
***栀子豉汤后胸中窒塞懊侬解,已能入眠。
 
民间中医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四十四节 苦酒汤
苦酒汤《伤寒论》
半夏(洗,如枣核)•3 鸡子一枚(去黄)•鸡蛋清1只 苦酒(醋)小许
【用法】将半夏、苦酒放入鸡子壳内,并将鸡子壳放在有柄之环内,放于火上煎三沸,去渣,少少含咽之。
【主治】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言语,声不出者。
【方解】半夏散结降痰,但半夏辛燥,故佐以鸡子清之甘寒,润燥止痛,更有苦酒消肿敛疮。三者相合,可达散结去痰,消肿止痛的作用。
【实践过后用法及方解】用姜半夏10-15克,水一碗许煎,待水开,用中火沸20分钟左右,去渣入米醋20-60毫升,待半冷时加入鸡子清二个,搅拌溶合,徐徐含咽。
人的声音赖阴中的生气而出,半夏启一阴之气,故能开发声音。苦酒味酸,助少阳初生之气。故可使失音重启。
【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
1、喉瘜肉 喉瘜肉,因慢性炎症引起,祖国医学称喉痹,认为是阴阳之气互结所致,症见声音嘶哑,经久不愈。本方散结去痰,痰去结开,声音自出。
2、失喑 西医认为多是急性声带水肿所致,用激素治疗会迅速恢复发音,可临床上即使用了激素复音,其声音依旧带沙哑。祖国医学认为是少阴经病变,因少阴之脉上系舌本,今少阴经脉因热邪所伤,致使咽干、声音嘶哑,甚者声音不出,缠绵不愈,用本方润燥养阴,其症可愈。
3、声带瘜肉 西医说的声带瘜肉,认为一定要手术喉镜切除,认定无药可愈。祖国医学同样纳入喉痹范围,治疗方法与喉瘜肉同样,均能达到根治效果。
***案例***
例一、邱XX,女、1962年生。2009年8月8日星期六,主诉;喉中声带息肉多年,长期声音嘶哑,严重时合并声带水肿就不能说话,曾经手术切除瘜肉2粒,最近检查又有5粒。舌色略淡,舌有齿痕,苔白薄腻。右脉弦滑细,左脉虚弦,至数平。
处以苦酒汤;姜半夏15 鸡蛋清2只 米醋20毫升前后共50剂,经医院喉镜检验瘜肉已经全部消失。
例二、刘X,女、1981年12月生。2011年1月26日星期三,主诉,外感失音,前几天鼻塞流涕色黄,接住就失音,过去的经验就是一感冒就很容易失音,之后就是失音好了接住咳嗽。舌色正常,苔薄白,右脉浮弦紧细,左脉浮紧,至数平。
1、苦酒汤 (姜半夏15 鸡蛋清2只 米醋20毫升) 三剂
***上药后痊愈,愈后并没有咳嗽。
 
民间中医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四十五节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伤寒论》
麻黄二两•6 细辛二两•6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3
【用法】水煎服。
【主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
【方解】本方是攻表发汗、温经扶阳、散寒之补散兼施剂。仲圣用于治疗发热而又脉沉的感寒证,以附子扶阳,细辛通阳,麻黄解表。少阴病为阳气虚寒证,本不应当发热,若初起而反发热,是兼有表证,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解表。
【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
1、阳虚感冒 当外感寒邪后,恶寒、体痛、骨节疼痛、头项强痛、咳嗽或喘等表证具备,唯不发热,脉迟缓者。用本方去麻黄加白术、炙甘草治之可愈。
2、痛痹 这里是指痛痹属阳虚者。体素阳虚,复遭风寒之邪侵袭肌表,滞于脉络,证见肢体疼痛、手足不温、得热则痛减、遇寒则痛甚、春夏好转、秋冬增剧、脉沉迟等一派阴寒者,可用本方治之。
***注***外感表证大多数以发热恶寒为主证。恶寒是风寒侵于体表,阳气不能及时达表抗邪,发热是阳气抗邪,邪正交争的表现。有部分患者,当外感寒邪之后,恶寒、体痛、骨节疼痛、头项强痛、咳嗽或喘等表证具备,唯独不会发热,但见脉迟缓。此为阳虚无力抵抗外邪,属阳虚里寒证,即《伤寒论》说;“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此时若仅用解表之法,不仅无效,还可能有使病邪羁留不去之弊,采取温阳、扶正、散寒的补散兼施手法,才可获痊愈。
***案例***
林XX,女、1968年11月11日生。2010年10月8日星期五,主诉;外感3天,初起时喷嚏流鼻水,口苦口干,咳嗽,有痰色黄。大便正常,小便频短少。舌色正常,有齿痕,苔白厚腻。右脉沉紧,左脉沉细紧,至数平。
熟附子10 细辛3 白术10 炙甘草3 三剂
***前药后感冒以及其他症状痊愈。
 
民间中医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四十六节越婢加术汤
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
麻黄六两•18 生石膏半斤•24 甘草二两•6 生姜三两(切)•9 白术四两•12 大枣十二枚•4只
【用法】水先煎麻黄,去上沫,入诸药再煎,一次温服。恶风,加附子一枚•3.
【主治】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而汗大泄,厉风气,下焦脚弱。
***另述***下焦足弱病因;水湿充斥表里,使经脉之气不得畅行,致使气血不充,不能温煦和濡养下焦筋脉。筋脉长期失养,而致足弱,甚则不任使用。(常量;麻黄10 生石膏15 甘草10 生姜(切)6 白术15 大枣5只)
【方解】方中术、甘、姜、枣维护正气之根,不使阳随汗出,阴随热化,恶风加附子,以防其亡阳。
【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
1、浑身肌肤疼重 浑身肌肤疼重,是湿邪为患。湿性重浊,今湿留肌肤则重,湿邪阻塞气机则疼。症见周身疼重,伴有发热、无汗、脉浮数者,可用本方治疗。
2、小儿周身起水泡 周身起水泡,是风水为患。症见全身水泡,其色白清亮,数日内可遍及全身,并伴有发痒、脉数者,用本方减半量治疗。
3、膝关节肿疼 膝关节肿疼,是湿流关节。若症见关节疼重,伴有局部发烧、脉浮数者,用本方散风、清热、除湿,湿化、热清、风去,其症可愈。
***案例***
例一、蒲XX,女、1934年生。2011年4月23日,主诉浑身无力,手麻膝脚软,胃纳差,双膝脚浮肿,二便正常,一直都有糖尿病。舌色淡暗,苔白腻。六脉沉细紧,至数平。处予五苓散加味三剂。
2011年4月26日星期二,主诉;前药后觉得症状较为好转,但仍脚软无力,依旧无胃口无畏风,无汗,还有些脚肿,双手麻痹依旧,舌色淡暗,舌胖、苔白腻。六脉沉细紧,至数平。
处予越婢加术汤
麻黄18 石膏24 甘草6 生姜9 白术12 熟附子3 大枣4只 二剂
2011年4月28日星期四,电话跟踪;前药后汗出腿膝脚肿消,手不麻痹,能如前走路,气魄精神有所提高,但目前胃口仍不好。
处以防己黄芪汤加味四剂。
2011年5月28日星期六,双膝脚踝关节前后又再肿起,无力站立,胃口正常,二便正常。舌色略暗,苔白厚腻。六脉沉紧(结)。
麻黄10 生石膏15 甘草10 生姜(切)6 白术15 大枣5只 六剂
***药后膝脚足肿全部褪去,已经可以自己柱拐杖走路了。
例二、余XX,女71岁. 2011年5月30日星期一,主诉;自汗很严重,双腿脚无力,膝肿,很疲惫,双眼模糊,二便正常,胃纳正常,口渴,舌色暗瘀,苔白罩微黄,六脉沉紧迟缓,左脉极小。
麻黄10 生石膏15 甘草10 生姜(切)9 白术15 大枣5只 四剂
2011年6月4日星期六,主诉;前药后双腿膝脚浮肿消除,双脚也有力行走了。
 
民间中医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四十七节 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
薏苡仁十分•(十倍分) 附子二分•(二倍分) 败酱五分•(五倍分)
【用法】上药共为末,每用方寸匕,水煎服。
【主治】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
【方解】薏苡仁除湿排脓,附子温阳散结,败酱草解热毒排脓,杀疮痍疥藓丹毒。合起来可治体素阳虚,又湿热下注蕴结而成肠痈证。
【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
1、肠痈阳虚患者 西说慢性阑尾炎,属阳虚的肠痈患者,恶寒喜热,手足厥冷,右少腹阑尾点压痛明显,舌淡,苔白腻,脉沉弱、弦滑迟细者,用本方治之可愈。
2、鹅掌风 症见初起时掌心及手指皮下,生小水泡搔痒,继而泡破,迭起白皮,脱屑,日久皮肤粗糙变厚,皱裂疼痛,冬天加重,可自掌心延及遍手,继续发展可至指甲变厚,色黑而脆。
3、肌肤甲错 患者很多是儿童时代就出现蛇皮状皮肤,痕痒,冬天更甚,夏天减轻或消失,皮肤干燥异常粗糙呈鱼鳞状,用本方治之可愈。
4、不明原因右少腹痛 西医检验后;腹痛原因不明,只要是阑尾区有压痛,或是妇检疑似附件炎,脉象沉紧迟缓者,用本方可迅速治愈。
***案例***
例一、林XX,女、48岁,初诊2009年12月2日,主诉;患不明原因右少腹痛,每年发作几次,有时在夏天,今年入冬发作,大便长期不正常,几天才大便一次。由2002年开始到医院多次检查仍不明原因。舌色暗瘀,苔白中腻。左脉弦紧迟缓,右脉细虚。
熟附子 12 薏苡仁60 败酱草30 大黄6 三剂
2009年12月5日星期六,主诉;前药后,大便每天都有,右少腹不痛了,连腰痛也好了。舌色深红,苔薄白略腻。右脉浮滑迟缓,左脉弦细略虚。
***再予四剂善后
熟附子 12 薏苡仁60 败酱草30 四剂
后记;该证至今没复发过。
例二、刘XX,男、2004年10月生。2011年2月25日星期五,家长诉;由一岁起,下半身出麟状皮疹,痕痒要抓,冬天出得严重,会脱屑,大便干硬,夏天就减轻很多,大便也无那么硬,但还是有小许出现。舌色紫瘀,苔白厚腻。六脉沉弦滑,至数平。
处以薏苡附子败酱散;熟附子10 薏苡仁60 败酱草30 上方为主方,再予加味,由2月25日至5月28日共58剂,全身除了脚胫部位还有些局部皮肤未完全复原外,其余均痊愈,以往每月均有一次外感兼咳嗽,自吃薏苡附子败酱散后没有感冒过。
 
民间中医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四十八节 甘草干姜汤
甘草干姜汤《伤寒论》
炙甘草四两•12 干姜二两•6
【用法】水煎二次兑匀,分二次温服。
【主治】伤寒因误治伤阳,引起四肢厥逆,烦躁、吐逆,《金匮》用于治虚寒型肺痿病。
【方解】干姜辛热温阳,主温肺胃之阳,辛甘合用为助阳之剂,故可治疗肺、胃虚寒造成的一些疾患;误汗下以后,表里俱虚,可用本方复阳,可治脾胃阳虚引起的胃痛及吐逆,和肺痿属于虚寒者。
【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
1、肺叶不张 肺叶不张是肺部多种疾患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咳嗽、气短、胸闷胀等症。祖国医学认为是肺中冷,“冷”是冷淡的意思,不是寒冷之意。人的肺吸气则张,呼气则缩。今肺中冷,肺中部分肺叶吸之不张、呼之不缩。其病因是久病伤津,津液耗伤导致肺叶虚弱无力。症见气短,动则尤甚,口吐涎沫,脉虚无力者,用本方温肺复气。
2、吐涎沫 是指患者无明显诱因忽然唾液特多。平时不喜饮水,食稍有不适时即肠鸣腹泻。此种吐涎沫者,是因中焦阳虚与肺“冷”而成,尤其是肺“冷”为最。用本方加大份量至各15克可愈。
3、小便失禁 这里是指由虚寒引起的小便失禁。这类小便失禁,是因上虚不能制下,下元虚寒,以致肾与膀胱气虚阳微,失其制约小便的功能,因而小便失禁。用本方加大份量至各15克可愈。
 
民间中医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四十九节 黄芪建中汤
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
桂枝三两•9 炙甘草二两•6 大枣十二枚•4只 芍药六两•18 生姜三两•9 胶饴一升•24 黄芪一两五钱•4.5
【用法】水煎二次,去渣,入胶饴,用微火消解,分二次温服。
【主治】虚劳里急,诸不足。
【方解】虚劳里急是里虚脉急,诸不足是五脏阴阳精气俱不足,若单补阴则阳脱,若泻阳则阴竭,故当调以甘药。饴糖甘草味甘,建立中气,桂枝、姜、枣辛甘宣发上焦阳气,芍药苦以泄木,黄芪补虚塞空实腠理。则虚劳诸不足之症可愈。
【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
1、瘰疬溃烂经久不愈 瘰疬溃烂经久不愈者,中医认为虚之故,用可治虚劳诸不足的黄芪建中汤加牡蛎、浙贝、玄参治之可愈。
2、肺痨 肺痨,现代医学称肺结核。若临症见盗汗、干咳无痰、脉不数或细弱无力者,用本方治之,咳重者加半夏降之,肺以降为顺。面浮肿加杏仁宣之,胸痛是气结,加全瓜蒌开胸中痰结。
3、鼻衄 鼻衄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这里是指若查不出原因者,症见面黄少气,脉象沉细无力,是肺气虚不能为血之帅,导致血上行。本汤建中气以补肺气,肺气得补,血液能行脉道,而不上逆而衄。
4、乳癖乳癖相当于现代医学妇科的乳腺增生,是妇女的常见病,若临床见乳腺增生伴有脉象虚或细弱者,可用本方加牡蛎、玄参、浙贝母治之。
 
民间中医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五十节 理中丸(汤)
理中丸(汤)《伤寒论》
人参三两•9 炙甘草三两•9 白术三两•9 干姜三两•9
【用法】水煎二次兑匀,分二次温服,服后喝稀粥适量,以助药力。
【主治】霍乱病,呕吐泄利,寒多不饮水者。
【方解】人参、甘草和阴,白术、干姜和阳,阴阳相和,则各症自愈。
【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
1、咳嗽 这里是指素有脾胃虚弱之人的咳嗽,证见咽痒而咳乏痰,胃纳差或胃脘疼痛、腹痛,大便溏薄或小便清长,脉迟缓细弱者,本方加大干姜量可愈。
2、口涎沫过多 口涎沫过多是脾虚不能散布水津,水津循脾脉上溢于口中,故涎沫多。用本方加大白术量,振奋脾阳。脾阳振则水津可四布,不再上溢而愈。
3、肠痈 这里肠痈是指现代医学的慢性阑尾炎。祖国医学认为,久病则虚。大肠为阳明,本方为太阴主方,但阳明与太阴互为表里,前人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说。若症见右下腹隐痛,时好时坏,按之局部有硬块者,用本方加丹皮、桃仁治之。
4、手心发痒脱皮 手心发痒脱皮,是风湿之邪为患,脾恶湿又主四肢,今湿邪困脾阳不能充于四末,湿与风合则发痒脱皮。可用本方去白术用苍术加防风治之。
5、带下过多 这里是指白色之带下(其它各色带下不属此范围)。此是湿邪为患,脾主湿,湿困脾不能散精,湿邪下注而为白带。临床见带下量多清稀,无异味者,用本方加大白术量,再加茯苓治之。
6、单腹胀 这里所指的单腹胀是气为病,腹里中空无物,而胀在小腹者,用本方去白术之壅滞,加肉桂、附子以温化下焦,使气机疏通,则腹胀可消。
7、阴挺 现代医学称“子宫脱垂”。是中气下陷之故,中气即脾气,用本方补中气,再加肉桂以温肾阳。脾气得补而能举,肾阳得温而能升,脱垂之症可愈。
 
民间中医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五十一节 酸枣仁汤
酸枣仁汤《金匮要略》
酸枣仁二升•30 甘草一两•3 知母二两•6 茯苓二两•6 川芎二两•6
【用法】水先煎枣仁,后入诸药再煎二次兑匀,分二次温服。
【主治】虚劳虚烦不得眠。
【方解】方中枣仁补敛肝气,知母、甘草清热润燥,茯苓、川芎行气除痰。因此症属肝之病,故从肝施治。
【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
1、胃痛连胸胁 临床上常见胃痛连及胸胁的症状,若疼痛难忍并兼见有呕吐黄酸苦水者,祖国医学认为是肝胃不和,肝气横逆犯胃所致,胃气上逆,故呕吐。黄为胆病,酸为肝味,苦为胆火,肝胆为体用,是谓肝胆同病。用本方滋补肝阴,收敛肝气,肝气平,胃气绛,则呕吐止,肝胃之气调和,疼痛自愈。
 
民间中医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五十二节 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伤寒论》
柴胡半斤•24 半夏半升•12 芍药三两•9 黄芩三两•9 生姜五两•15 枳实四枚•12 大枣十二枚(擘)•4枚
【用法】水煎二次兑匀,分二次服。一方,加大黄二两•6克。若不加大黄,恐不为大柴胡汤。
【主治】太阳病未解,便转入阳明,大便不通,热实心烦,或寒热往来,其脉沉实者。
【方解】方中芍药、黄芩、枳实、大黄,清解热入里之烦急,柴胡、半夏启一阳一阴之气,生姜、大枣以发中焦之气。病虽入里,而病情仍欲外达,故制此汤还借少阳之枢而外出,不是如承气之上承热气。
【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
1、右中上腹剧痛 右中上腹剧痛者,兼见恶心呕吐,拒按,甚则呕吐黄水,脉滑数有力,现代医学称之为急性胆囊炎。恶心呕吐是少阳病情,黄水是胆汁,疼痛拒按为实证,脉滑数有力为实热证,用本方治之可愈。
2、饮食内伤中脘痛 证见上腹部不适,疼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拒按者,多在食后短时期内突然发病,用本方去大黄治之,因病位不在肠,故去大黄。
 
民间中医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五十四节 温经汤
温经汤《金匮要略》
川芎二两•6 芍药二两•6 炙甘草二两•6 当归二两•6 人参二两•6 阿胶二两•6 桂枝二两•6 丹皮二两•6 半夏半升•12 麦冬一升•24 吴茱萸三两•9 生姜三两•9
【用法】水煎二次兑匀,分二次温服。
【主治】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此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
【方解】本方所治之病在经血,但血生于心,藏于肝;冲为血海,血之源为胃,故用药不外这几个脏腑奇经。方中当归、川芎、芍药、阿胶是肝药,丹皮、桂枝是心药,吴茱萸是肝胃药,半夏是胃药也是冲药,麦冬、甘草是胃药,人参补五脏,生姜利诸气。方意以阳明为主,用吴茱萸驱阳明之寒,以麦冬润阳明之燥,一寒一热,不使偏胜,故名温;用半夏、生姜能去秽而胃气安,半夏能降逆而胃气顺。余药皆相辅而温之用,绝无逐瘀之品,所以过期不来者能通,月经过多者能止,少腹寒而不能受胎者能治。
【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
1、不孕症 这里是指原发性不孕。症见已婚数年不孕,伴有小腹冰凉、月经错后或不行者,用本方温经散寒,胞宫得温,才能有孕。
2、崩漏 现代医学称功能性子宫出血,发生在五十岁左右年龄的妇女。属于风寒客于胞中,寒凝血瘀,阻滞脉络,血瘀不化,新血不得归经,而成崩漏。症见月经淋漓不断、血色紫黑而含有血丝和血块、脉弦涩者,可用本方温通,使寒去瘀化,其症自愈。
 
民间中医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五十五节 黄土汤
黄土汤《金匮要略》
甘草三两•9 干地黄三两•9 白术三两•9 附子(炮)三两•9 阿胶三两•9 黄芩三两•9 灶中黄土半斤•24
【用法】水煎二次兑匀,分二次温服。
【主治】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亦主吐衄。
【方解】灶中黄土温燥去寒湿,地黄、阿胶、黄芩治血热,白术、甘草、附子扶陷补脾以治本虚。(可用一倍赤石脂易黄土)
【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
1、血崩 血崩是阴道流血不止,出血量大。祖国医学认为是中气虚。脾不统血,血离脉道,以至下血。症见阴道下血,量大色鲜,内有血块,来势急迫者,用本方扶陷补脾,固摄血液,使血行脉道,则下血自愈。
2、赤带 带下色赤,淋漓不断,经久不愈。祖国医学仍责之于脾,因久病多虚,则脾失统摄之权,用本方温阳健脾、坚阴止血可愈。
 
民间中医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五十六节 桂枝茯苓丸
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
桂枝 茯苓 丹皮 桃仁(去皮尖、熬) 芍药各等分
【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1.5克重,食前服一丸,不愈加至三丸。若用汤剂,各用9克,水煎二次兑匀,分二次温服。
【主治】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此为症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口(左血右不)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当下其症。
【方解】桂枝通肝阳,芍药滋肝阴,茯苓补心气,丹皮运心血,桃仁攻症痼,使瘀结去而新血无伤。瘀既去,则新血自能养胎,而胎可安。
【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
1、痛经 祖国医学认为痛经是血瘀作痛,当月经要来不来时疼痛剧烈,而月经来潮时瘀血也通,故疼痛也随之缓解,此正是“不通则痛”的有力印证。用本方以活血祛瘀,痛经止痛,瘀血得化,其痛自愈。
2、症瘕 祖国医学称症瘕,现代医学称子宫肌瘤、输卵管发炎、卵巢囊肿等。症是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的,病属血分,为脏病。若病有结瘕而不可推移者,名为瘕。症瘕多因寒温不调或脏气搏结所生,症见腹部肿块,固定不移或可移动,亦有阴道出血而表现为月经量增多,月经期延长,或月经周期缩短者,可用本方治疗。
3、堕胎 是指因各种原因而需终止妊娠者。凡妊娠在两月以内需终止妊娠者,可用本方使其月经来,则其胎自堕。
 
民间中医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五十七节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金匮要略》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三两•9 甘草二两•6 大枣十二枚•4枚 生龙骨 生牡蛎各三两•9
【用法】水煎二次兑匀,分二次温服。
【主治】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
【方解】桂枝汤,外证得之能解肌去邪气,内证得之能补虚调阴阳。加龙骨、牡蛎者,以失精、梦交为阴虚而阳浮越,故用以敛其浮越。
【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
1、多梦、梦交 祖国医学认为,阴虚不能潜阳,阳气浮越则多梦、梦交。症见虚热自汗,脉象左尺沉而无力、右尺稍浮数者,用本方去桂枝加白薇益阴以退虚热,加附子以引浮阳归源。
2、多梦、遗精、阳萎 祖国医学认为,阴虚阳亢,封藏不固,则多梦遗精,阳虚浮则肾不能作强,而成阳萎。用本方治以益真阴、敛浮阳。
3、多梦尿床 多梦尿床多见于小儿。祖国医学认为,肾主二阴,司开合,开合之功能为肾阳所主,尿床为开合失司。阳亢阴虚,均可引起开合失调。可用本方加阿胶,以滋阴潜阳治之。
4、癫症 祖国医学认为;癫乃重阴,狂乃重阳。癫症者满面愁容,比平时苍老憔悴,对任何事物都兴致漠然,忧念丛生,悲观失望,甚至消极厌世。有些病人自觉变得麻木不仁,不能体会欢乐,对亲人丧失了原有感情,较深的忧郁情绪总是带来有罪感。迟钝的病人耽心自己丧失工作能力,有的病人拒绝进食,有的病人认为亲属厌恶他,有的甚至怀疑别人陷害他。治疗时用本方滋阴潜阳,阳气得潜,癫症自愈。
5、心脏病 心脏病伴有失眠、疲乏无力、脉结代无力、指下模糊不清者,可用本方治疗。
 
民间中医唐医易先生伤寒论讲稿第五十八节 四逆加人参汤
四逆加人参汤《伤寒论》
附子一枚•5 干姜一两半•4.5 炙甘草二两•6 人参一两•3
【用法】水煎二次兑匀,分二次温服。
【主治】霍乱,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
【方解】本方是温经回阳的主方。附子温经回阳,干姜温中散寒,甘草调中补虚,加人参以生津养血。
【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
1、尿床 这里是指肾阳不足之尿床。肾主二阴司开合,今肾阳不足开合无权,开合失司则尿床。症见无梦尿床者,可用本方治疗,回阳益阴而愈。
2、滑精、不育 祖国医学对遗精有遗精与滑精之分。有梦而遗精者叫遗精,无梦或见*而精自出者为滑精。滑精或不育者症见阴头冰冷,滑精频作,精气清冷(精虫量极少),伴有面色光白、精神萎靡、舌色淡苔白、脉沉弱者,用本方回复阳气,滑精、不育可愈。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