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为朱丹溪平反

各位不知是否读过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如果没读过,建议读一读,就不会有这些争论了。
 
在我看来无论正反两方都是盲人摸象,管中规豹。
 
中医会没落,就是这些温病派中医所做出的糗事,这些中医不但不能代表正统中医,反而在破坏中医名声,误导民众对中医产生不正确的观念
 
丹溪是大家,但是用药心法失传,临床方剂首推张机。
 
人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管丹溪仲景,能有疗效就是真理。
外国人还有句话:“条条道路通罗马。”比如从中国运送货物到罗马,可以坐飞机,可以坐火车,也可以坐海船。飞机固然快,然而载重量小;海船固然慢,然而载重量大;火车则介乎于二者之间。由于各有优劣,所以不管如今怎么现代化,三条通道依然存在,以供人们各取所需。
假如仲景之论是航路,那么丹溪之论就是海路,千古以来各有优劣,如今何必偏废呢?
 
仍有一些半吊子速成派执迷不悟,奉火神派为神教,而且已经达到了公然否定经典的地步。
在卢崇汉的《扶阳讲记》中,卢大师自己也说“阳主阴从”是自己提出来的,并不是儒家或道家经典中的原话。这个原则只是该大师自己对于《易经》中阴阳关系的曲解而已,然后拿一个自己曲解经典得出来的“阳主阴从”作为理论基础,进而提出火神派“扶阳”的主旨——这显然是从根本上就是错的。
但是卢大师这么明显的一个误人子弟的错误理论,为何会惹得众人颠倒如斯、信徒颇众?
在《扶阳讲记》中,卢大师自己也承认这种“扶阳”的路子是和经典相悖的,但据该大师自己“透露”,当年很多中医大家,如何任、叶橘泉等人,开始也对他的“扶阳”理论极力反对,通过了解,这些中医大家最终转变了态度,转而支持卢大师。
对卢大师自述的这些“事实”,我是持怀疑态度的。如果他说的事实是真实的,那么此事非同小可:一个违背了经典的“扶阳”理论,居然得到了多位中医大家的首肯,这说明经典是错的,而卢大师是用一套全新的理论颠覆了一个使用了几千年的“错误”的经典——这是中医界石破天惊的大事啊!那几位中医大家理应极力推介才是,何以那些中医大家在世时毫无动静,只有若干年后卢大师出世后才“回顾”起这些中医界的大事?答案只有一个——死者无言以对,惟听生者胡说。
在《扶阳讲记》中,卢大师列举了大量阴阳对举的病理表现:脉迟与脉数、口渴与不渴、苔润与苔燥、面赤与面白、畏寒与发热、烦躁与虚静……等等,皆以“扶阳”法治疗,对于此种说法,我只能说“骗骗糊涂傻子”而已。
对于上述完全相反的两种表现,明显阳虚的一类,自然用“扶阳”法,而对于明显阳盛的一类,则视为“阴盛格阳”、当“舍脉从证”或“舍证从脉”。
有临床经验的医者都应该清楚:“阴盛格阳”只有在阳气欲脱的前夕才会出现,属于危证;而需要“舍脉从证”或“舍证从脉”的情况,也大多出现在正气大虚、邪气大盛的病机中。上述两种情况在临床中出现的比率并不大。而在卢大师的病例中,除了真正的阳虚以外,其余皆是此类,能不令人生疑乎?
纵观卢大师的医案,似乎除了“阳虚” 病机以外,并不知尚有“气滞、痰饮、瘀血、湿热”之类病机。而临床中比率最多的因为“气、血、痰、郁”等阻碍气血运行的一系列病机,在卢大师的医案中几乎见不到。而杂病中很多导致看似阳虚实则是“阴阳气不相顺接”的厥逆症状,恰恰是由于气血窒碍不通所致。
金元四大家的朱丹溪就是一位杂病大家,可是,我们那些可爱的编写中医教材的大爷们硬是把朱丹溪定位为“滋阴派”,其实朱丹溪更大的贡献是创立了“气、血、痰、郁”辨证体系——这一极有价值的贡献被那些大爷用一个“滋阴派”的标牌生生掩盖了。火神一出,朱丹溪及其“气、血、痰、郁”辨证体系一概无用了!
火神派的徒子徒孙所津津乐道的,正是火神派的见效神速。其实,即使病机不是真正的阳虚,而是由于肝气、瘀血、痰饮、湿热等等病机造成的气血阻碍所表现的一系列症状,服用大量辛温大热的药物,也会立竿见影的,何故?阳气大增,则气血运行加速,所有有形的、无形的阻碍气血运行的邪气,都可以暂时被“冲开”而得到缓解。但是否能够治本、是否能否不造成津液耗伤,就不得而知了。
由此我想到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是一个旧社会专门走江湖,打把式卖“大力丸”的人所写的。文中透露了“大力丸”的奥秘。所谓“大力丸”,就是到各家药店把川乌、草乌、附子、南星等药斗里面剩下的药渣花很少的钱收购来,用面粉糊丸。无论头痛、腰痛、头晕、乏力……皆可当场见效(见效机理同上段的分析)。又因为服药后体内发热难受,需要立刻运动四肢使多余的热量随汗排出,顿时感觉象是力气大增。但此类效果只能维持一时,药力过后症状如故。
由此看来,这些卖“大力丸”的才是火神派的真正鼻祖!
 
其实学院的中基就相当不错,只是老师云云,学生愕愕,一个人不可能看尽天下病,只是未遇罢了,三因重要。舌脉重要。拘泥一法,终究误人。
 
何止丹溪,金元四大家都是被那些不学无数的人弄出来的什么滋阴派,补土派都是没有把四大家的精华学到导致的
 
阴精所奉者其人寿
 
阴虚之人皆不长寿
 
裘沛然先生在晚年写过一篇《瘦因吟过万山归》,里面也反思了他自己学医的过程。开始他也是从温病派开始入,。温病派的学说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学的是如数家珍。可后来治病就是不好使,不灵。导致最后他对中医整个理论失去信心,学西医去了,学来学去还是不行,茫然。最后又反过头来深入中医经典,在里面有了重新的体会,再治病又见点效果了。虽然这样,已经走了太多弯路了,没有直接踏上坦途,所以也很难说真正掌握了治病的规律。这么大年龄,也是很可惜。误入歧途影响很大,走错了路,还不如不走。
 
精典是基础,悟性靠个人,不深入经典是一己之识,习名著不变通误人误己。
 
夫纯阳则仙,纯阴则鬼。阳盛则壮,阴盛则病。病于阴虚者,千百之一,病于阳虚者,尽人皆是也。后世医术乖讹,乃开滋阴之门,率以阳虚之人而投补阴之药,祸流今古,甚可恨也。
上文摘自黄元御《四圣心源》
 
其实中医不论哪派都有可取之处,她是几千年时间积累下来的。不同的方案,处方,应对不同的病证。只要对症都会收到满意的疗效。我认为学中医应该放弃流派门户之争,博采众家之长才是正道。门户之争也是不利中医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望各位同仁在疗效不好时,不要只在本流派里转,把思路放宽一些,说不定柳岸花明就出现了。
 
其实中医不论哪派都有可取之处,她是几千年时间积累下来的。不同的方案,处方,应对不同的病证。只要对症都

认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