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个人一般都是用经法,因为自认没有超过张仲景的水平,顶多是填一二味,或减一二味来治疗兼证,或者减去与实际病情犯冲的药。所以常常有病人问,味数怎么这么少?以真武汤为例,:茯苓、芍药、生姜(切)各三两,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换算成现代的计量:“茯苓 45g,芍药 45g,生姜 45g, 白术30g,制附子20~30g”。用量不小,但是要注意“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但是要注意日三服,这是三次治疗量。另外附子是有毒的,要是大计量的附子应别煮取汁来解附子毒。
另外我不同意,有名的老中医就一定正确的说法,和别人无法置评的观点。“学无先后,达者为先。”庸医一辈子都是庸医,不是年龄老就能治好病的。中医既然是一种知识,那么所有治疗方法,都应有其理。无理就是乱治,误治。
先不说18味的方子,没有法度药力驳杂。就以乙肝病人兼心绞痛,这样的病例来说。我虽然也常用四逆汤治疗手足厥冷、高热大汉的病人,但是我不是火神派,就算是用附子我也告诉病人,要别煮取汁,但是我也不会忌附子不用。附子乃是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不可不用。
但是治病切忌乱用,一个乙肝病人兼心绞痛。这是明显的气血亏虚导致心脏失养,不荣则痛的症状。我不知道这位刘大夫,也没看过他的书和报道,但是他并没有认识到这病的病机。我认为他误认为病人是胸阳不振导致的气血阻滞,故用了潜阳丹壮心阳肾阳。我知道这位大夫给病人看病的时候看没看过病人的病例还是光顾着活动根本没看,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辩证的,但这是很明显的误诊。
本就气血虚,潜阳丹阳热伤阴,再加上剂量大,这病人想活都难。
因为不了解中医知识,才会被别人的言语或名气诱惑,因为只看表面才有年轻医生不能置评的说法。殊不知,中医也是科学,有法有理可依,不是指鹿为马那样简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