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身痛一案,紧急求助

先生能看出风寒湿邪所占比例重,在下甚为欣慰。
至于用药方面,此是各人的用药习惯问题。
治病如打仗,用药如如兵。有习惯于用阵地战者,有习惯于用游击战者。
在下用桂芍知母汤,本已便可治其风寒湿热了,考虚其阴精不足,故加滋阴清燥汤与养阴通络诸药,是给风寒湿热之邪以出路也。
风寒湿邪重,故用桂附麻防术生姜,是为进一步治法。
热只是风寒湿邪所附丽之征,故用退一步治法。
用知母、白芍白茅根、桑寄生、滑石,清热中寓养阴之意也。
更加桑枝生薏米以治筋脉拘挛之湿,重用炙甘草一可调和药性和中,二可缓急止身疼痛。又加北沙参益气养阴,山药养其脾肺。

进一步治法者,霸道治法。
退一步治法者,王道之法也。

网上论病,纸上谈兵也!
故需先立于不败之地是也!
 
再论之,知母、白芍白茅根、桑寄生、滑石、桑枝薏米、桑枝之寒,与桂枝、黑附子、麻黄、防风、白术、生姜之热,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各尽其力,又加养阴益气之药,是为兼备法也。

风寒湿是邪,外邪!阳气虚所致也。
阴精不足也是邪,内邪,阴精不足所致也!

只用温热温散,岂不耗阴?
只用清热苦寒,岂不伤阳?

复杂之病,便需用复杂之方。

此证止是一风温吗?
那么简单吗?

反过来说,若只是一风湿证,前所用之伤寒方,也是误也。
其始苔黄腻,温散药一剂,苔腻即去何故?
阴虚湿热内燥也!

但,若只用清凉,风寒湿何以去之?

在下愚见,纸上谈兵,见笑了!
 
再论之,自己的孩子体质、病情自己最了解。您对孩子病机的分析我非常认可。但对风寒湿热邪气来说我认为风寒湿邪气所占比例要比热邪重,为什么老师滋阴清热药的用量比驱风寒湿的药量要大呢?

既知风寒湿邪重,便要问为什么?
何为阴平阳秘?
阴精若足,风寒湿邪何以生?
阴若平,阳自秘,会有风寒湿邪吗?

在下认为,阴精不足是因,风寒湿热是果!

只治其果,因何以去?
只用温热温散,阴精岂不更加亏损?

要知,天下非无阴虚,只有阳虚。阴阳俱虚,因虚致瘀,气机紊乱,风寒湿热诸邪生也!

急则治其标,故需先治其外邪,兼顾其本。缓则治其本,风寒湿热邪去,缓治其阴精不足可也。

寓表散风寒湿热药中,加养阴益气之北沙参、山药,并用白茅根、桑寄生、桑枝、生薏米之类药者,等同输液也!

以上乃个人浅见,个人的用药习惯,没有强加于人的意思!
 
我来分析一下本病的病机,供参考:.
外感后所现一派虚象,不可动用风散之药,否则更耗气血,头部昏沉畏寒疲适乏第二天起床后仍沉疲惫不甚.气血虚也,其也虚到上肢不由自主的微微发拌不持了,可见精力虚极.脉象左右寸弱,关尺部弦细亦为虚证使然.关部略浮说明胃气尚在,舌质淡红,也附和虚证,中部略有黄腻苔为病后之虚象,不可断为湿热.
当下之急,不可完全依于中药,可用中成药静点.
生脉针50ML黄芪针20ML一组加5%糖静点,刺五加针60ML加10%糖中静点.
可能比以上诸楼兄弟的方法效果要快的多.
 
现将舌像图附上以供各位老师参考
 

附件

  • 20.4 KB 查看: 47
  • 21.9 KB 查看: 46
  • 20.5 KB 查看: 39
  • 26 KB 查看: 40
今早诊的孩子的脉象为;左右寸脉弱,左关尺弦细略数,右关尺弦细,左关尺较右关尺有力。李老师根据刻下的舌脉分析一下您的处方是否需要修改,我准备给孩子服用。
 
视其舌为淡紫,苔仍白腻,舌面有紫点,苔下有一条竖裂纹。
舌淡紫者,阳气虚有瘀热。苔白腻者,湿也。舌苔下有裂纹者,肝郁气滞且燥也。

在下认为,现代人有不同程度的气血瘀滞兼有所偏!
此证所偏者,风湿瘀热燥结也!致于寒,瘀所致也。瘀热燥结是病机。
故用温药量小之,清热祛湿药量重之。
温散类药,动药也,故宜量轻之。
清热滋阴类药,静药也,故量宜重之。

在下仍认为上方对证,然而,仍只能说是仅供参考,如此而已!
 
再论之,正因为脉象如此,左右寸脉弱,左关尺弦细略数,右关尺弦细,左关尺较右关尺有力。才代表此体非单纯外邪外感,体内气机瘀滞也!

左右寸脉弱者,心血肺气俱不足!
左关尺弦细略数,弦为气滞,细为肝虚,略数,因虚气滞瘀热也!
右关尺弦细者,脾肾两虚。
左关尺较右关尺有力者,外邪也!

中医有左脉有力于右脉为外感,右脉有力于左为内伤之说!

而且,左右寸脉弱者,心血肺气俱不足,独处藏奸是也!

若六脉一致,何致于说风寒湿热瘀滞乎!
 
在下将此类体质形容为灯笼型,寒热虚实错杂也!
典型的上热下湿中间燥结!
典型的本虚标实!
典型的气血瘀滞兼有所偏!
所偏者,风寒湿热,病理,结果也!
气血阴阳俱虚致瘀,因虚致瘀,因瘀致风寒湿热滞结!

现在所用治法,仍是急则治其标!

缓则仍需治其本!通其瘀滞,令其衡是也!
本者,因瘀致虚令燥而结也!

现代人之体如此者何?

乃现代人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头痛治头,关门打狗,流水作业的结果也!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再论之,此方若不效,必为疏通气血之药欠火候!

未加用之者,论坛纸上谈兵,恐有人讥在下是韩信用兵,有广络原野之嫌也!
 
至于在下为何治此风寒湿热之湿,可参看

程门雪先生论热饮:
“ 饮病大别,只有寒热二种。寒饮易知,热饮难晓。姑先言其热者。热饮有二:有新病即热者,有久而化热者,久者易知,新者难晓,更先辨其新者。饮停于上,则为支满;热伏于中,则为烦燥。热则作渴,饮则作呕;热则津不行而口舌干燥,饮则水内留而咳逆喘息。验之于舌:舌边尖红绛者,热也;中厚白腻者,饮也。参之于脉:脉紧者,饮也;脉浮数者热也。此饮病新起即热之症状也。既见饮证,又见热象,即当从热饮取法立治。若徒守温和成法,未有不偾事者。治饮宜温,治热宜清。饮自热 来,当清其热;饮从外入,当祛其邪。惟是饮停未久,犹是清稀之水,未成坚结之形,一切峻攻,均难取法。欲求正鹄,其惟小青龙汤加石膏一方乎?水停心下,故用青龙;热在胃中,故加石膏。由此推之,则知大青龙之治溢饮,亦热饮也。水停心下,故宜温散;水溢皮肤,则宜发汗。饮多于热者,用小青龙加石膏法;热多于饮者,用越婢加半夏汤,热虽同而热之轻重不同也。体虚者,清热化饮之中须顾其虚,木防已汤;体实者,清热化饮之中兼治其实,厚朴麻黄汤,热虽同而体之虚实不同也。此饮病初起即热之治法也。若内热不清,外饮不去,热煅其饮,饮从热化,由清稀而变为粘腻,由支满而浸成坚癖,饮热团结,合而不分,饮即热,热即饮,热非徒用寒凉所能清,饮非另用辛温所能化,又当峻用苦辛寒泄之品,去其坚,破其结。其停结之处,胁下为最多。喘急甚者,皂荚丸涤之,葶苈泻肺汤泄之;痛甚者,十枣汤、控涎丹逐之。停于胸者则胸满,厚朴大黄汤主之;蓄于肠者则肠鸣,已椒苈黄丸主之;已行复结,心下坚满,甘遂半夏汤导之;流于四肢,筋骨 酸 楚者,指迷茯苓丸消之;结于六腑久而不化者,礞石滚痰丸泻之;若目痛如欲脱出,心烦如啖韭蒜,日夜隐已不得卧,支满咳喘无已时,痰如稠糖,粘手不脱,一切丸治均不见效者,惟有皂荚丸一方可服,在上者吐,在下者泻,痰实一去,即有生机。其体虚者可以补正之药相间而用。丸以治痰,汤以扶元。其用有二:一为汤丸同服者,久虚之人,胃弱不能行药,每用攻而不动者,一得扶正气之药,则药性大行,攻力反大。若以为补正可以缓攻药之性而偶用之,则效果每出乎意料之外矣。一为汤丸分服者,如上午丸,下午汤;今日丸,明日汤;甚或数日汤补,一日丸攻;数日丸攻,一日汤补,当以人之体格虚实为之。”
 
还有,在下认为此证有瘀热,舌面有紫点,舌背后嫩而且瘀燥便是,寒温养阴并用,而且清热养阴类药量大于温散药,请参看

前人何廉臣论火:
“火属血分,为实而有物,其所附丽者,非痰即滞,非滞即瘀,非瘀即虫。但清其火,不去其物,何以奏效?必视其附丽者为何物,而于清火诸方,加入取消痰滞瘀积虫等药,效始能捷。如燔柴炙炭,势若燎原,虽沃以水,犹有沸腾之恐慌,必撤去柴炭而火始熄。故凡清火之法,虽以苦寒直降为大宗,而历代之方,往往有清火兼消痰,清火兼导滞法,清火兼消瘀法,清火兼杀虫法者,皆所以清化火之所附丽者也。”
 
补正气益气血生津液,气化则湿自去。肺脏润,肝气调,燥止而病自除也。泄郁不用辛香,清热不用苦寒,凡治燥症之权衡。虚因津液耗损而致,虚可致瘀,而瘀致虚,瘀复伤阴,瘀虚互虐,加重病情。
 
感谢李老师的热情关注,我已照方抓药给孩子服用了。明天我将药后的情况反馈上来。
 
昨天服药一剂,今早孩子反映鼻涕中带点血,我诊其脉寸部比昨天微有力其余舌脉和昨天一样。今天照方又服一剂。
 
今天上午在本县人民医院做了心电图、脑超、血常规、肝功等几项检查,结果显示心电图、脑超一切正常。肝功、血常规数据如下:
谷草转氨酶19
谷丙转氨酶26
碱性磷酸酶58
总蛋白69.5
球蛋白30.3
白蛋白/球蛋白1.3
总胆红素47.3
直接胆红素22.6
间接胆红素24.7
HBsAg[--]
血红蛋白135
红细胞总数4.5
血小板总数150
白细胞总数6.2
中性粒细胞68
淋巴细胞28
单核细胞4
嗜酸性细胞
嗜碱性细胞
晚幼红
网织细胞
血沉ESR3
ASO[--]
RF[--]
布什试验[--]
以上是化验的数据,李老师参考一下化验数据看看原方是否需要改动。
 
县人民医院的医生说没什么大问题,还是感冒后邪气没发散出来淤滞三焦形成肝胆湿热证,开方如下:
 

附件

第一张方子是我从医院出来后找我们当地的一位名医开的,后两张是医院的医生开的。请大家看看那张方子更对证。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