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其他 我对各个医学书出版社的认识

有一有趣现象,无论怎叫嚷“中医科学与否”争鸣,各个省级科技(科学技术)出版社数十年来,一如既往的大量出版中医药类图书。
 
楼主所述上海科技早年删节,多半是政治与时代原因,且是当时通病。
 
查了一下,前辈说的这书如果真是抄袭,也不能怪到当代的出版社头上,要怪古代人了,O(∩_∩)O哈哈~
 
O(∩_∩)O哈哈~
正是正是,这也是市场经济活跃的一个证明嘛!

跟渔翁前辈谈论书籍真快事也
 
19# gqdxk
我可能是心痛钱吧,所以书一定是觉得不错才买的。不过,近几年可打电话让书店送过来,有些书只是看介绍就买了,所以书的内容质量下降不少。上次在好书推荐里推的那本《胡希恕越辩越明伤寒论》,买了就后悔,那本书没多大价值。
 
26# 经方
我感觉您已经基本达到胸有定见的程度了,所以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反过来说,对已有定见者来说,一本书只要有些许启发可资利用,就可以算是没有白买。
 
这年头我很少去逛书店买书了,坐在家里。打开打印机,刷刷的印。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全是繁体竖排的。那叫看起来一个爽啊!现今“平底锅”这么多,我要好好的利用一下了!
 
27# 刘止吴
楼上这位,那些个东西错误也是多多哦!
比如民间中医的一些东西,就不很可靠。
 

呵呵,话已投机。据说出版社有一生财絶活,隔一段,就把四部古典之类印一通,的是同理!
 
中华书局是我景仰的一家出版社,但很少出医书,近得一新书《甲乙经中医学用语研究》,中华书局版。
 
博士论文出书真是个好方法,名利兼收
 
文革时代的书籍进行一些删减是比较正常的现象了,删除掉一些当时认为比较违心或者形而上学的东西。
比如72版的《衷中参西录》就被修改了不少,不过我还挺喜欢这个版本的。
又如徐荣斋的二订通俗伤寒论也进行了一些删减和重排
 
徐荣斋点校的《医宗必读》也是。
另外,前几年出了《三订通俗伤寒论》,可能内容会全些。
 
人卫版近版书不太讲究封面装帧,甚至千书一面,是一憾点!
 
不知算不算店大欺客
 
书我基本就是读个大概,走马观花不求甚解的时候多,有些书之间相互印证就会发现问题.有些以前读过的书,现在翻出来再看,发现是骗人的,或者会想这么肤浅的书当初为什么会买.买了很多书,现在好多都没有读完过.我读书获取知识的途径是这本书捞一点那本书捞一点,从来没有在一本书里捞很多.想想还是浪费了很多钱.
出版社从来不怎么关心,买书主要觉得这本书当时觉得还有点意思,就买下了.如果后来发现很垃圾就不看了,或者觉得还可以看,就发挥自己的纠错能力来看,就象国内的VCD,DVD一样,纠错能力是最基本的功能要求.看过一本错别字最多的书,是秦伯未,蒲辅周等几个老先生编的一本临床参考书,就是罗列了很多疾病的常规治法的书,名字现在都记不得了,觉得里面的医案还可以,就买了,是盗版书,简直错的满目疮痍啊,身心受到了巨大伤害
有些经典著作还是会经常翻翻,每重翻一次,总有些新的体会,这样自己看书的感觉就很不错.因为经常参加一些书的编校,现在家里有很多新出版的书,都是成套的,除了当时编校的时候看过,后来再也没看了,摆在那除了看上去整齐些,还没发挥它们的价值.
 
我买了不少的书,最大的感受是错别字太多,如果不是内行真是误事,比如把阴印作阳就是严重的错误。
 
错字多和句读不正确,是现在中医古籍再版之通病,无奈无奈。

网友整理成书者这些问题也多,因虽有热心,往往水平不济,或无人全盘监督,校订不细故也。
 
看到有人发关于买书的帖子,把这个老帖顶起来,可供网友参考。
 
其他人把自己的经验也写写吧。方便大家买书。我准备周末再去买两本书。:)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