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04/10
- 帖子
- 11227
- 获得点赞
- 82
- 声望
- 38
- 年龄
- 54
一、
周,四十岁,壬戌八月二十五日
内而暑湿,外而新凉,内外相搏,痰饮斯发。
杏仁粉(三钱)白通草(三钱)广皮(二钱)生苡仁(五钱)飞滑石(三钱)小枳实(二钱)半夏(五钱)川朴(三钱)生姜(三片)桂枝木(三钱)茯苓皮(三钱)
二十八日,支饮射肺,眩冒,小青龙去麻辛。
桂枝(四钱)白芍(三钱,炒)焦于术(三钱)干姜(二钱)制五味(一钱)生姜(三片)半夏(六钱)杏仁粉(五钱)小枳实(二钱)生苡仁(五钱)炙甘草(二钱)
初一日,渴为痰饮欲去,不寐为胃仍未和,故以枳实橘皮汤逐不尽之痰饮,以半夏汤和胃令得寐。
半夏(一两)杏仁粉(三钱)广皮(三钱)桂枝(三钱)生姜(三片)生苡仁(五钱)枳实(二钱)秫米(一合)得寐再诊。
初六日,服半夏汤,既得寐矣,而反咳痰多,议桂枝干姜五味茯苓汤,合葶苈大枣泄肺汤逐饮。
桂枝(五钱)茯苓块(六钱)苦葶苈(三钱)半夏(二钱)肥大枣(四钱,去核)干姜(五钱)五味子(三钱)甘澜水五碗,煮取二碗,分二次服。再煮一碗服。
初八日,先以葶苈大枣泄肺汤,行业已攻动之饮,令其速去。
苦葶苈(四钱)肥大枣(五枚)服葶苈汤后,即以半夏汤和胃。
半夏(一两)生姜(五大片)小枳实(四钱)洋参(二钱,生姜块同捣炒老黄)水八杯,煮取三杯,三次服。
九月初十日,逐去水后,用《外台》茯苓饮,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块(六钱)半夏(三钱)小枳实(四钱)洋参(二钱,姜汁制黄色)生姜(八钱)广皮(三钱)于术(六钱,炒)
十五日,饮居胁下则肝病,肝病则肝气愈衰,故得后与气则愈。先与行胁下之饮,泄肝即所以舒脾,俟胁痛止,再议补脾。
生香附(三钱)广皮(二钱)旋复花(三钱,包)青皮(钱半)苏子霜(三钱)降香末(三钱)半夏(四钱)枳实(钱半)
二十日,行胁络之饮,业已见效,尚有不尽,仍用前法。
生香附(三钱)归须(一钱)半夏(三钱)广皮(一钱)苏子霜(钱半)降香末(钱半)郁金(二钱)小枳实(一钱)旋复花(三钱,包)二帖。
二十二日,通补中阳,兼行胁下不尽之饮。
代赭石(五钱)焦术(三钱)旋复花(三钱,包)桂枝(三钱)炙甘草(三钱)茯苓(五钱)生姜(三片)半夏(五钱)四帖。
十月初二日,通降胁下之痰饮,兼与两和肝胃。
旋复花(三钱)小枳实(二钱,杵)干姜(钱半)苏子霜(三钱)桂枝尖(二钱)广皮(二钱)生姜(三片)半夏(六钱)
周,四十岁,壬戌八月二十五日
内而暑湿,外而新凉,内外相搏,痰饮斯发。
杏仁粉(三钱)白通草(三钱)广皮(二钱)生苡仁(五钱)飞滑石(三钱)小枳实(二钱)半夏(五钱)川朴(三钱)生姜(三片)桂枝木(三钱)茯苓皮(三钱)
二十八日,支饮射肺,眩冒,小青龙去麻辛。
桂枝(四钱)白芍(三钱,炒)焦于术(三钱)干姜(二钱)制五味(一钱)生姜(三片)半夏(六钱)杏仁粉(五钱)小枳实(二钱)生苡仁(五钱)炙甘草(二钱)
初一日,渴为痰饮欲去,不寐为胃仍未和,故以枳实橘皮汤逐不尽之痰饮,以半夏汤和胃令得寐。
半夏(一两)杏仁粉(三钱)广皮(三钱)桂枝(三钱)生姜(三片)生苡仁(五钱)枳实(二钱)秫米(一合)得寐再诊。
初六日,服半夏汤,既得寐矣,而反咳痰多,议桂枝干姜五味茯苓汤,合葶苈大枣泄肺汤逐饮。
桂枝(五钱)茯苓块(六钱)苦葶苈(三钱)半夏(二钱)肥大枣(四钱,去核)干姜(五钱)五味子(三钱)甘澜水五碗,煮取二碗,分二次服。再煮一碗服。
初八日,先以葶苈大枣泄肺汤,行业已攻动之饮,令其速去。
苦葶苈(四钱)肥大枣(五枚)服葶苈汤后,即以半夏汤和胃。
半夏(一两)生姜(五大片)小枳实(四钱)洋参(二钱,生姜块同捣炒老黄)水八杯,煮取三杯,三次服。
九月初十日,逐去水后,用《外台》茯苓饮,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块(六钱)半夏(三钱)小枳实(四钱)洋参(二钱,姜汁制黄色)生姜(八钱)广皮(三钱)于术(六钱,炒)
十五日,饮居胁下则肝病,肝病则肝气愈衰,故得后与气则愈。先与行胁下之饮,泄肝即所以舒脾,俟胁痛止,再议补脾。
生香附(三钱)广皮(二钱)旋复花(三钱,包)青皮(钱半)苏子霜(三钱)降香末(三钱)半夏(四钱)枳实(钱半)
二十日,行胁络之饮,业已见效,尚有不尽,仍用前法。
生香附(三钱)归须(一钱)半夏(三钱)广皮(一钱)苏子霜(钱半)降香末(钱半)郁金(二钱)小枳实(一钱)旋复花(三钱,包)二帖。
二十二日,通补中阳,兼行胁下不尽之饮。
代赭石(五钱)焦术(三钱)旋复花(三钱,包)桂枝(三钱)炙甘草(三钱)茯苓(五钱)生姜(三片)半夏(五钱)四帖。
十月初二日,通降胁下之痰饮,兼与两和肝胃。
旋复花(三钱)小枳实(二钱,杵)干姜(钱半)苏子霜(三钱)桂枝尖(二钱)广皮(二钱)生姜(三片)半夏(六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