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02/14
- 帖子
- 1147
- 获得点赞
- 48
- 声望
- 48
伤寒原序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劳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悻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搓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受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庸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被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意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木,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末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复,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髣、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张机写《伤寒》乃是用了
法“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理“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 《内》《难》
数“胎胪” 胎胪是古代讲人体结构书的其中两册(两卷简牍),还有脈囟两卷,相当于今日之解剖学。
药“药录” 是古方士炼膏丹的书 药录和本草区别药录讲的是取药五行气
术“平脉辨证” 平 使相等,即“校对”之意
再从原序“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复,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髣、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接着看张机对诊断的要求是:
1.按寸及尺,握手及足,人迎趺阳,三部相参,动数发息,必满五十。以脉诊相神。
2.九候 髣、明、堂、阙、庭尽察。以面诊查气
张机是以神气辩证,才是《伤寒杂病论》立方之本。也符合之前提及的《内》《难》《胎胪》《药录》等。也由此可知《伤寒》中三部明确指五藏、五脏、五体。因六经相通,在书中的各“症”(寒热痛胀痞痹等等),张继皆归于形器,没有做为辩证之依据,而是做为判断疾病传化的依据,只是用于辨病位和程度。
如果伤寒原序都不遵从,所研究的《伤寒》就已不是张机之本义了,那研究的还是张机的《伤寒》吗?
而今之伤寒教学
辨证方法没讲明白:六经分外感,脏腑详内伤,八纲杂病相。(假定学生都有张机的基础?通《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之理,识《胎胪》之数,精《药录》之药)
四诊“症状” 更没讲清:以表象带四诊,拿个“症状”就对方,苔脉神全不问,伤寒变热病,教起来简单学也不难,就是治不好病人,患者惨。
“并平脉辨证”也没讲:寸尺浮太阳,阳明俩都长,皆玄找少阳;沉细自太阴,俱沉少阴傍,微缓厥阴藏,寸尺不一样,两经传化忙。(假定学生四诊皆精通?)
现如今有些人胡诌张仲景借用《汤液经》所载方药撰著《伤寒杂病论》,其实目的是掩盖其自身之无知,无张机之识胡解《伤寒》。为证明自己论断搬出皇甫谧、陶弘景来说事,陶弘景于永明(483~493)初,曾师事孙游岳,受上清经法、符图,张机得法后和道教符咒派矛盾严重,所以陶说张抄《汤液经》没什么奇怪的,要是不说才怪。晋葛洪言张机有信,该比陶早吧。
观今之医,经典不思,理数不求,三部不知,用张机之方却不知校经平气之治则;切脉不相神,诊脉不查气,演其所知,各持家技,歪解《伤寒》,以病代经,指症为证,不知“症”标“证”本,不知药毒,“对症”便处汤药,故虽用《伤寒》之方却非张机之效。
真的不明白,张机看的书都在,想学《伤寒》为什么就不能把这些书都读一遍?假定都有的基础都没有,在沙滩上盖楼,所以学不明白伤寒也就没啥奇怪的了。
附:
中医表里概念的正解
中医表理概念 在古代表达的是位置和大小,是对“病”的位置和范围的绝对说明。 表即标示的位置之意。里即标示的尺度之意。
汉后为说明病变位置 由于没有上古的“数理", 人们逐渐用相对的概念做为“表里”的说明,如躯壳与脏腑相对而言,躯壳为表,脏腑为里;脏与腑相对而言,腑属表,脏属里;经络与脏腑相对而言,经络属表,脏腑属里;经络中三阳经与三阴经相对而言,三阳经属表,三阴经属里;皮肤与筋骨相对而言,皮肤为表,筋骨为里等。故现今对于病位的外内浅深,病灶的大小都不能做绝对说明,导致治疗法术的混乱。
中医药寒热概念的正解
中医的寒热概念虽与温度相关,但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身体温度概念。中医寒热的概念,是以“平”人为参照,寒热都是参照人体正常运化而言,由阴气变动引起为寒,由阳气变动引起为热。这个寒热的热可不是“体温”,即所谓的“发烧”“发热”,人体温升高了不一定是热证,这在当年非典时体现最为典型,发热是由于太阴肺经经官肺脏受困导致阴气亏造成,是故非典初期按寒症得以防治。非典病发中期后的高烧干咳,是病情的传化,此时肺阳已破(阳动),才变化为热。
中药的寒热则是“被动式”,以人体对药的运化来分寒热,这一点要注意,是人体运化药,而不是药作用于人。
-- 用中西医对照解释-----
“平人”感觉适合的温度条件下,阴胜之人会感觉冷,而阳胜之人却会感到热,用现代医学表达就是机体代谢谢平衡(适合)、抑制(寒)或亢进(热)。阴气过则阳气不足,阳气过则阴气不足,人体自身的生理过程是产生寒热的根源。用现代医学表达寒热就是在于说明机体内代谢谢的变化产生异常的情况。
---再用感冒辨症解释一下---
冬季的感冒,是风寒还是风热?虽在冬日,感冒却并非都是风寒。 这要看症状,并同时确定原因。
两者区别 :风寒--脉浮身痛头疼 清鼻涕
风热--脉浮紧 头痛颈强 鼻塞 目痛 泪出 白薄苔微黄
那么为什么人在北方冬日会得风热感冒?这是因为人体是按一年四季的天时和环境在进行运化,当冬季来临,人体会自己升阳以对抗寒冷。由于现在生活条件变好,冬季已有供暖,此时的人体的升阳状态对抗的“寒冷”已不存在,结果就是人体产的“阳气”多出有取暖状态的需要,导致结果“阳气”胜,于是乎就有风热感冒发病。(肉桂 板蓝根 15g)。而在南方夏季也由于有空调等,造成人体自身产的阴气过剩(胜)导致风寒感冒。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劳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悻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搓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受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庸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被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意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木,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末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复,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髣、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张机写《伤寒》乃是用了
法“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理“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 《内》《难》
数“胎胪” 胎胪是古代讲人体结构书的其中两册(两卷简牍),还有脈囟两卷,相当于今日之解剖学。
药“药录” 是古方士炼膏丹的书 药录和本草区别药录讲的是取药五行气
术“平脉辨证” 平 使相等,即“校对”之意
再从原序“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复,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髣、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接着看张机对诊断的要求是:
1.按寸及尺,握手及足,人迎趺阳,三部相参,动数发息,必满五十。以脉诊相神。
2.九候 髣、明、堂、阙、庭尽察。以面诊查气
张机是以神气辩证,才是《伤寒杂病论》立方之本。也符合之前提及的《内》《难》《胎胪》《药录》等。也由此可知《伤寒》中三部明确指五藏、五脏、五体。因六经相通,在书中的各“症”(寒热痛胀痞痹等等),张继皆归于形器,没有做为辩证之依据,而是做为判断疾病传化的依据,只是用于辨病位和程度。
如果伤寒原序都不遵从,所研究的《伤寒》就已不是张机之本义了,那研究的还是张机的《伤寒》吗?
而今之伤寒教学
辨证方法没讲明白:六经分外感,脏腑详内伤,八纲杂病相。(假定学生都有张机的基础?通《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之理,识《胎胪》之数,精《药录》之药)
四诊“症状” 更没讲清:以表象带四诊,拿个“症状”就对方,苔脉神全不问,伤寒变热病,教起来简单学也不难,就是治不好病人,患者惨。
“并平脉辨证”也没讲:寸尺浮太阳,阳明俩都长,皆玄找少阳;沉细自太阴,俱沉少阴傍,微缓厥阴藏,寸尺不一样,两经传化忙。(假定学生四诊皆精通?)
现如今有些人胡诌张仲景借用《汤液经》所载方药撰著《伤寒杂病论》,其实目的是掩盖其自身之无知,无张机之识胡解《伤寒》。为证明自己论断搬出皇甫谧、陶弘景来说事,陶弘景于永明(483~493)初,曾师事孙游岳,受上清经法、符图,张机得法后和道教符咒派矛盾严重,所以陶说张抄《汤液经》没什么奇怪的,要是不说才怪。晋葛洪言张机有信,该比陶早吧。
观今之医,经典不思,理数不求,三部不知,用张机之方却不知校经平气之治则;切脉不相神,诊脉不查气,演其所知,各持家技,歪解《伤寒》,以病代经,指症为证,不知“症”标“证”本,不知药毒,“对症”便处汤药,故虽用《伤寒》之方却非张机之效。
真的不明白,张机看的书都在,想学《伤寒》为什么就不能把这些书都读一遍?假定都有的基础都没有,在沙滩上盖楼,所以学不明白伤寒也就没啥奇怪的了。
附:
中医表里概念的正解
中医表理概念 在古代表达的是位置和大小,是对“病”的位置和范围的绝对说明。 表即标示的位置之意。里即标示的尺度之意。
汉后为说明病变位置 由于没有上古的“数理", 人们逐渐用相对的概念做为“表里”的说明,如躯壳与脏腑相对而言,躯壳为表,脏腑为里;脏与腑相对而言,腑属表,脏属里;经络与脏腑相对而言,经络属表,脏腑属里;经络中三阳经与三阴经相对而言,三阳经属表,三阴经属里;皮肤与筋骨相对而言,皮肤为表,筋骨为里等。故现今对于病位的外内浅深,病灶的大小都不能做绝对说明,导致治疗法术的混乱。
中医药寒热概念的正解
中医的寒热概念虽与温度相关,但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身体温度概念。中医寒热的概念,是以“平”人为参照,寒热都是参照人体正常运化而言,由阴气变动引起为寒,由阳气变动引起为热。这个寒热的热可不是“体温”,即所谓的“发烧”“发热”,人体温升高了不一定是热证,这在当年非典时体现最为典型,发热是由于太阴肺经经官肺脏受困导致阴气亏造成,是故非典初期按寒症得以防治。非典病发中期后的高烧干咳,是病情的传化,此时肺阳已破(阳动),才变化为热。
中药的寒热则是“被动式”,以人体对药的运化来分寒热,这一点要注意,是人体运化药,而不是药作用于人。
-- 用中西医对照解释-----
“平人”感觉适合的温度条件下,阴胜之人会感觉冷,而阳胜之人却会感到热,用现代医学表达就是机体代谢谢平衡(适合)、抑制(寒)或亢进(热)。阴气过则阳气不足,阳气过则阴气不足,人体自身的生理过程是产生寒热的根源。用现代医学表达寒热就是在于说明机体内代谢谢的变化产生异常的情况。
---再用感冒辨症解释一下---
冬季的感冒,是风寒还是风热?虽在冬日,感冒却并非都是风寒。 这要看症状,并同时确定原因。
两者区别 :风寒--脉浮身痛头疼 清鼻涕
风热--脉浮紧 头痛颈强 鼻塞 目痛 泪出 白薄苔微黄
那么为什么人在北方冬日会得风热感冒?这是因为人体是按一年四季的天时和环境在进行运化,当冬季来临,人体会自己升阳以对抗寒冷。由于现在生活条件变好,冬季已有供暖,此时的人体的升阳状态对抗的“寒冷”已不存在,结果就是人体产的“阳气”多出有取暖状态的需要,导致结果“阳气”胜,于是乎就有风热感冒发病。(肉桂 板蓝根 15g)。而在南方夏季也由于有空调等,造成人体自身产的阴气过剩(胜)导致风寒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