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三七生批《临证指南》席姓医案——神医只是传说

石人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2/09
帖子
868
获得点赞
5
声望
18
年龄
13
席姓。脉左数右缓弱(水亏不能涵木之象),阳根未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言不虚也),阴液渐涸(木泻水气),舌赤微渴(水不济火),喘促自利溲数(火逆于上,水气不藏),晡刻自热神烦,呓语(阴不能敛阳下降,反成火侮金之势),夫温邪久伏少阴(此温乃精损不能纳气所致,何以忽然唤作伏邪),古人立法,全以育阴祛热(育阴则热自平,何必再祛热),但今见证,阴分固有伏邪(邪正岂可混淆),真阳亦不肯纳(阴为阳之宅,是阴亏不能纳阳,非阳不肯纳阴也),议仿刘河间浊药轻投(重浊为阴,轻投取阴中阳之意),不为上焦热阻(意思可取),下焦根蒂自立(理固如此,力不足则不能扎根深入),冀其烦躁热蒸渐缓(欲得其用,先培其体)。

熟地炭 茯苓 淡苁蓉 远志炭 川石斛 五味子(经火成炭,虽有交济水火之意,而润化为燥,于本意不合)

又(再诊)晚诊,阴中伏邪(症状未减),晡时而升(火未能降),目赤羞明(炎蒸于上),舌绛而渴(心火上炎),与育阴清邪法(不足者阴,有余者阳,育阴摄阳可矣,胡云清邪)。

生地炭(地而成炭,何润之有) 元参心 川石斛 炒麦冬(又榨其汁) 犀角 石菖蒲(当敛反散,不知何取)

又(三诊)脉左数右软(不知服药几剂,脉象居然无变),舌干苔白,小溲淋沥(火象),吸气喘促(焦满之象),烦汗(郁蒸之象),乃肾阴不承(焦炭之过也,若径润之,何至如此),心神热灼蒙闭(用药之过耳),议以三才汤,滋水制热(火已化燥,此时方润,晚矣),三才加茯神、黄柏、金箔(此时本宜清散,反去沉降,又错过一步),晚进周少川牛黄清醒丸一服(当真助邪深入矣)。

又(四诊),昨黄昏后,诊脉较之早上,左手数疾顿减(果然收纳成功),唯迟中垂而仍动(奈何火邪内陷矣,此亦焦炭之过也),呓语不已,若有妄见(扰动元阳,跃跃欲飞),因思肾热乘心(当思此热何来),亶中微闭,神明为蒙,自属昏乱(越治越乱),随进周少川牛黄丸(手忙脚乱矣)一服,俾弥漫无质之热(已成焦躁,虽无质而其势难当),暂可降泄(势已成而后药之),服后颇安(可以居功耶),辰刻诊脉濡小(元阳被伐),形质大衰(气损及形,阳损及阴),舌质色淡,下利稀水(少阴三急下证作矣)。夫救阴是要旨(此时才醒),读仲景少阴下利篇(才想起仲景),上下交征(何至于此),关闸尽撤,必以堵塞阳明为治(不知所云),以阳明司阖(阳明之阖乃降,非堵塞之意也),有开无阖,下焦之阴仍从走泄矣(原来仍在梦中)。议用桃花汤。

人参 赤石脂 炮姜 白粳米(当泻反塞,背道而驰)

又(五诊),晚服照方加茯苓(无足轻重,于事无补)。

又(六诊),脉左沉数,右小数(数为虚象,阴阳两伤矣),暮热微汗,时烦,辰刻神清(胃土但能用事于本辰,将败矣),虚邪仍留阴分(当思邪从何来),议用清补(不亦晚乎)

人参 茯苓 川石斛 炙甘草 黑栀皮(何用) 糯稻根须(何用)

又(七诊),金匮麦门冬汤(初若用此,断不至是。七诊之后再无言,起与不起,不了了之,正此老医案之一贯特色也)。

三七生曰:此老乃温病一代耆宿,名垂千古,威震八方,后世宗之者不计其数,子孙满堂,可谓螽斯振振矣。而祝氏味菊乃谓彼久负盛名为人称道之所预见之舌脉种种,皆为其治后所成,先造其病,后施其手,辗转反复,不知所终。初尚疑惑,窥于斯案,可以知之矣。今温病之法横行,乃至后世通以辛凉之剂治伤寒,畏辛温如鸩毒,甘苦寒如琼浆,引邪深入,剥损元阳,使救人之法反成戕生之术,始作俑者,不知其谁。叶氏于医门,当有功绩,然于此案观之,终难定其一生功过多寡也。
 
叶天士是温病学派的创始人,是民间传说中的神医,医术神乎其神。
三七生评得对不对我不关心。但从中至少可以看出,即使是神医治病也不过如此,来回换方,最后不了了之,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手到擒来。可见民间传说从来也靠不住。
不过象叶氏及其弟子这样老实记录医案的就很难得了,有些所谓名医神医,夸大疗效甚至捏造医案的恐怕也不在少数吧。
 
真正所有的疾病都能手到擒来的神医会有吗,尤其一些慢性病疑难杂症。
 


我看不太可能会有。
前人,你说张仲景或许有点可能,其他人,我不太信。
 


说温病派不是的不懂温病,说火神派不是的不懂火神。

一时一代乃至一乡一里人之体质皆有不同,治法便不同,古代人多劳动,元气足,内伤病少,远行困难,寒凉暑热的,外感病多,所以有温热派

四川 江水多自雪山而来,饮用者体质寒凉,故有火神派。

另外神医也不是包治百病,先天不足,或后天损伤难补的,神医也没办法。而且一些疑难杂症很复杂,神医也需要思考的。
 

前面说了,引用这篇文章只是想说明神医只是传说,没有必要高推圣境,象这种医案,临证指南里还有不少,自己可以去翻翻看。这也说明叶氏他们还是如实记录医案的。
至于温病火神云云,在下都不感冒,那不过是他们各自臆测的不同的理论模型,谁对谁错只有在实践中验证。什么体质不同,也只是为自己找理由而已。
 
回复 6# 石人


我说的是三七生,不是你,不过你要是什么都不感冒,便能把病治好,那真是天才了。
 


温病火神的理论体系我都不喜欢,很多地方讲不通,其实从根本上来说中医就没有统一的理论模型,有用六经的,有用卫气营血的,有用五行八卦的,还有什么丹道佛家的,反正只要搞医的,一人有一套吧,一个三阴三阳就不知有多少种解法。我看还是老老实实跟仲景学比较靠得住。
说到底,你我各自心里也有一个模型。就象波浪理论,各有各的断浪法,但现实却只有一种。
 


叶本来不是神
在他的那个时代就早有人跟他叫板了,“扫叶庄”与“踏雪斋”既是
 


无方药、医案可考,以传说视之如何?
 


别这样诋毁中医了,中医就是这么完的。
这样的模型不是没有,你没发现只能说明你学的还不够,包括股票。
 


这个标准的模型在哪里?哪个说的算?试举一个看。这个叶天士发现了吗?以火神为准还是温病为准?
学什么东西,还是要有个实事求是的态度好。
牙老师为什么学什么都快?一是因为他悟性好,二是因为他实事求是,不盲从,不迷信。
 
中医本来就是道,称什么派的,我觉得离道甚远。

生病之人,有虚有实,比如股市,今天不是涨就是跌,所以,如果没有明白病机在哪,只是看病症,不管病人的虚实,那么,你的方子,如果只是对不虚的人有用,那么就看这个病人的运气了,也许刚好对证,也许越治越坏。
就如股评家说股市,总有一半的概率说准。
 
回复 14# 石人


我发点东西,你看看这个小模型,能不能把火神温热联系在一起。


这是本人著作《持脉枢要》中一段,

“人体乃五脏六腑连通经络之循环体,其中往來者为气血。其病者,分为内伤外感两条。
内伤者,内部循环不利也,有气血多寡证,有升降不利证。内伤者,无实证。内伤,阳为主,阴为辅,
阳可疏不可使之泄,阴可济不可使之强。
外感者,六气加临本体也,必求外除而得痊愈,然外除必伤本体气血,不可不警惕万分。
凡诊脉,务必先辨内伤外感,则治无差错。”

本人学识有限,借这机会,肯请各位老师给挑挑错,

最近来这里才接触牙老师,牙老师学习精神很让人赞叹,实话,不过这个和主题无关。
 
回复 14# 石人


顺便再说句,我很实事求是,这个模型确实有,百年前就有人搞出来了。不过这个模型我还没学好,正在努力,太多的不敢在这里瞎说。
 
楼上的这点说得不错,一切的问题最后都可归纳到气血上面。既然如此,何必还要分什么内外呢,只是气血在哪里出问题而已。
望闻问切,切是巧工,而且还是排在最后一位。我有个医者朋友告诉我,说脉有可能会骗人的,而望,一般是骗不了的人,当然,只是指脸上没有涂脂抹粉。
 


你说的我赞同,只是有些时候 什么时候该补,什么时候该疏通,什么时候该清理,一定要分清。比如现在大部分实证非真实证,只是疏泄不通造成了淤塞,疏通一下即可,
越清理越坏,遇到这样的问题就得说明一下了。
 
三七生算个什么东西,一出来也把自己当为神,结果呢?碰了一头灰,死了几个人。现在老实了和学聪明了,不敢治病搞养生去了。
他有个什么水平,他的东西不过都是照抄,他还会评叶的案?
去翻翻姜春华的,姜春华早在78年就评了叶的这个案,三七生只是一个照抄的货色而已,去对比看看姜的评就知道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