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不管是否学院派!请进!

药性歌括,方剂歌诀,频湖脉诀需熟背以打下一定的基础;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需熟读,重点段落做到能背诵。其余的就看个人爱好了。
 
贵有恒啊!!医德和恒心都不可缺
 
无论是否学中医,这些经验都是宝贵的,谢谢了,共勉
 
老先生乃我辈楷模!
拜读,努力学习
 
太了不起了,向中医前辈学习,向传统文化敬礼!!!
 
真实瀚如烟海啊,可惜不懂!
 
看来楼主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层次了。谢谢分享。赠鲜花。
 
五十年前学院派培养出来的是精品,现在培养出来的多是废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也希望大家也能够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方法
 
楼主虽然辛苦,但是我说句实话,还真是人言人殊,看着费劲。有的说辨证论治重要,有的说他一文不值,方才重要,有的说内经重要,有的说内经不能读的太早。真正需要帮助的学子,还是一头雾水。文中说到老子的重要,我看等研究完老子易经,人都老了,还用什么时间去背方背经典用这些经典,这不是误人吗,所以刘力宏有些地方对,有些地方并不是他的亲身经历,甚至纯是臆想出来的,不知不觉就误了后来的子弟。..。不管说得对不对,这是我的一点感想。
 
心里感觉有些安慰。
 
顶!谢谢,希望中医发扬光大。
 
受益匪浅,但现实生活是残酷的,没有中医 的 大环境,只有昧着良心,中西结合,医骗结合,祖师勿怪我,生活所迫,无奈 无奈.
 
拜讀了十分同意樓主~感謝樓主的奉獻!!
 
学习中!加油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