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jinglalo 惊鸿一瞥 发帖需要审核会员 注册 2010/10/05 帖子 5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年龄 43 2011/03/27 #22 药性歌括,方剂歌诀,频湖脉诀需熟背以打下一定的基础;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需熟读,重点段落做到能背诵。其余的就看个人爱好了。
5 572065155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4/04 帖子 9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年龄 43 2011/04/16 #27 读书宁涩勿滑 临证宁拙勿巧 本文来自: 华夏中医论坛(https://www.tcmbe.com/) 详细文章参考:https://www.tcmbe.com/threads/78458
wanglong7099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1/09 帖子 830 获得点赞 7 声望 38 年龄 54 2011/06/20 #33 五十年前学院派培养出来的是精品,现在培养出来的多是废品。
Z zmmyue 惊鸿一瞥 发帖需要审核会员 注册 2011/07/02 帖子 5 获得点赞 0 声望 1 2011/07/02 #34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也希望大家也能够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方法
刘军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4/05 帖子 2382 获得点赞 98 声望 63 年龄 48 2011/07/18 #35 楼主虽然辛苦,但是我说句实话,还真是人言人殊,看着费劲。有的说辨证论治重要,有的说他一文不值,方才重要,有的说内经重要,有的说内经不能读的太早。真正需要帮助的学子,还是一头雾水。文中说到老子的重要,我看等研究完老子易经,人都老了,还用什么时间去背方背经典用这些经典,这不是误人吗,所以刘力宏有些地方对,有些地方并不是他的亲身经历,甚至纯是臆想出来的,不知不觉就误了后来的子弟。..。不管说得对不对,这是我的一点感想。
楼主虽然辛苦,但是我说句实话,还真是人言人殊,看着费劲。有的说辨证论治重要,有的说他一文不值,方才重要,有的说内经重要,有的说内经不能读的太早。真正需要帮助的学子,还是一头雾水。文中说到老子的重要,我看等研究完老子易经,人都老了,还用什么时间去背方背经典用这些经典,这不是误人吗,所以刘力宏有些地方对,有些地方并不是他的亲身经历,甚至纯是臆想出来的,不知不觉就误了后来的子弟。..。不管说得对不对,这是我的一点感想。
复 复方丹参片 惊鸿一瞥 发帖需要审核会员 注册 2011/08/04 帖子 1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1/08/04 #38 受益匪浅,但现实生活是残酷的,没有中医 的 大环境,只有昧着良心,中西结合,医骗结合,祖师勿怪我,生活所迫,无奈 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