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对于肝血虚的探讨

那么临床上怎么知道是肝血虚呢?
肝血虚有热是怎么产人生的
 
那么临床上怎么知道是肝血虚呢?
肝血虚有热是怎么产生的
 
陈国权运用五苓散验案

□ 孟立锋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头昏

徐某,男,23岁。高血压伴头昏3个月。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觉头目终日昏沉。无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经某医院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诊断为高血压。脉弦,舌质红边瘀斑,苔白中微黄而厚。证属痰瘀交阻,肝阳上扰。治宜化痰祛瘀,兼平肝阳。方用五苓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味:泽泻24g,桂枝3g,茯苓12g,猪苓10g,白术10g,厚朴10g,桃仁10g,红花10g,熟地10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10g,法半夏10g,天麻10g,炒枳实15g,夏枯草15g,黄芩10g。14剂,日1剂,水煎分3次服。并嘱头痛随诊。
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1月23日 星期五
这个肝阳上扰是血虚引起的吗?
 
接上贴
药后,头昏基本消失,大便质溏,每日1行。BP:134/90mmHg,脉弦,舌质红边瘀斑,苔白中微黄,边有齿印。守上方加干姜3g、黄连6g。7剂,日1剂,水煎分3次服。

药后偶头昏,大便质干,每日1行。手足心盗汗,BP:120/90mmHg,脉弦,舌质红边已无瘀斑,苔白中微黄。守上方加浮小麦30g。14剂,日1剂,水煎分3次服。药后,自觉已无明显不适,守上方继续服用。

患者除诉头昏外,余未诉其他不适, 然而察脉观舌,可知头昏乃痰瘀交阻,清阳不升,脑窍失养,浊阴不降,元神之府不清,阻滞即久,扰动肝阳,上亢无制而致血压升高。诚如仲师所言:“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方用五苓散加法半夏、天麻、炒枳实以化痰湿,合桃红四物汤以化瘀通脉,加夏枯草、黄芩以清热。二诊因便溏加干姜、黄连辛开苦降,以清利肠中湿热;三诊加浮小麦以敛汗,至此邪气乃服。
 


十分赞同第二点,血津同源之说
 


可以用补阳还五汤,加味化痰除湿的药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