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杂感录【受托转刊】

杂感录(廿)

(廿一)
六、七十年代,我县已故名医周子仁老先生,在县人民医院坐诊,幕名前来
就诊的不少,所出示的方药中,差不多都有柴胡这味中药,老乡们称之谓“柴胡
医生”,同行戏谑为“小柴胡汤先生”。
那时余也在该院工作,心想小柴胡治半表半里之病,难道请老先生看的都是
这样的病吗?于是到药房查看处方,留心疗效,发现不仅对寒热病有效,而且对
好多疑难杂病,均有良效。
记得《神农本草经》将柴胡列为上品,言气味苦平无毒,主治心腹肠胃中结
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便诚心请教。发现老
先生对患者解释病症,句句不离阴阳五行,脏腑症候相生相克、、、、、、所开
处方,果然不离柴胡,当时余读叶天士医案,叶曾因用柴胡误事,从那以后一直
不用这味药,而周老竟然这样喜用?不免产生疑问,更加好奇,总想问个所以然
,怎奈先生性格特殊,少言淡语,不愿详说,也就不敢多问了。
后来读《景岳全书》方才释疑,有所领悟。今择原文如下:

正柴胡饮:凡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头疼身痛,阂疟初起等症,凡血气平和,
宜从平散者,此方生之。
柴胡一、二、三钱防风一钱陈皮钱半白芍二钱甘草一钱生姜三、
五片。水钟半,煎七、八分。热服。如头痛者加川芎一钱。如热而兼喝者,加葛
根一、二钱。如呕恶者,加半夏一钱五分。如湿胜者,加苍术一钱。如胸腹有微
滞者,加厚朴一钱。如寒气胜而邪不易解者,加麻黄一、二、三钱,去浮沫服之,
或苏叶亦可。
显然这方出于《伤寒论》,而又不拘泥原方,有发所发挥。但更为出奇的是
制出下面五个柴胡饮:

一柴胡饮:一水数(其水字是余写大的,),从寒散也。凡感
四时不正之气,或为发热,或为寒热,或因劳伤因怒,或妇人热血室,或产经后因
冒风寒,以至寒热如疟等证,但外有邪而内兼火者,须从凉散,宜此方主之。
柴胡二、三钱黄芩钱半芍药二钱生地钱半陈皮钱半甘草八分
水一钟半,煎七、八分。温服。如内热甚者,加连翘一、二钱随宜。如外邪甚
者,加防风一钱佐之。如邪结在胸而痞满者,去生地,加枳实一、二钱,如热在
阳明者而兼渴者,加天花粉或葛根一、二钱。热甚者加知母、生石羔亦可。

二柴胡饮:二为火数,从温散也。凡遇四时外感,或其人元气
充实,脏气素平无火,或时逢寒气之令,本无内热等症者,皆不宜妄用凉药,以
致寒滞不散,则为害非浅,宜此主之。
陈皮钱半半夏二钱细辛一、二钱厚朴钱半生姜三、五、七片柴胡
钱半或二、三钱甘草八分。水一钟半,煎七、八分,温服。如邪胜者,可
加羌活白芷防风紫苏之属,择而用之。如头痛不止者,加川芎一、二钱
如多湿者,加苍术。阴寒气胜必加麻黄一、二钱,或兼桂枝,不必疑也。

三柴胡饮:三为木数,从肝经血也。凡人素禀阴分不足,或肝
经血少,而偶感风寒者,或感邪不深,可兼补而散者,或病后产后感冒,有不
得不从解散,而血气虚弱不能外达者,宜此主之。
柴胡二、三钱芍药钱半炙甘草一钱陈皮一钱生姜三、五片当归
二钱泄泻者易以地黄。水一钟半,煎七八分,温服。如微寒欲呕者,加半夏
一、二钱。

四柴胡饮:四为金数,从气分也。凡人元气不足,或忍饥劳倦
,而外感风寒,或六脉紧数微细,正不胜邪等症,必须培助元气,兼之保全,庶此
主之。若但知散邪,不顾根本,未有元气不先败者,察之,慎之。
柴胡一、二、三钱炙甘草一钱生姜三、五、七片当归二、三钱泻者
少用。人参二、三钱或是五、七钱酌而用之。水两钟,煎七、八分。温服。如
胸膈滞闷者,加陈皮一钱。

五柴胡饮:五为土数,从脾胃也。脾土为五脏之本,凡中气不足
而外邪有不散者,非此不可。此与四柴胡饮相表里,但四柴胡饮只调气分,此则
兼培气血以逐寒邪,尤切于时用者也,神效不可尽述。凡伤寒疟疾痘疮皆所宜用。
柴胡一、二、三钱当归二、三钱熟地三、五钱白术二、三钱芍药钱
半炙甘草一钱陈皮酌用或不用。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热报。寒胜无火者,
减芍药加生姜三、五、七片,或泡干姜一、二钱或再加桂枝一、二钱更妙。脾
滞者减白术,气虚者加人参随宜。腰痛者加杜仲。头痛者加川芎。劳倦伤脾阳虚
者,加升麻一钱。

周老可能是读过此段文章,有所启发?牢记阴阳五行之道,将此柴胡饮又有新
的发挥,获得良效?由此可见抄古人方,得根据病症加减应用,所谓有板方无板病
也,得从中体会用意,活学活用,然而,学得会学,得有自己的学识观点。周众所
知:张景岳是明代著名的易学家,他是从易学的观点来学小柴胡汤的,因而能悟出
五个柴胡饮,应用于五脏六腑病的病症,扩大了小柴胡汤治疗的范围。余不知当年
张老用此五方的疗效,但从周子仁先生晚年喜讲阴阳五行,方方喜用这些方头的良
效,可以看出为医者须有自己的学识观点,也就是所谓的“道”,方能有所成就。
因而余一再提倡医者要认真读《内经》、学《易》,从中悟出自己的“道”,
来从事临证工作,不可靠抄方来看病,不可靠教材所讲的病,查病对号用方,那样
只能是当个匠人、医匠,操劳终生也成不了良医。
 
杂感录(廿二)
(廿二)
中医的人才为什么不像古代哪样层出不穷,中医事业为何不像以前哪样的辉煌?
远的不说,不像清朝出了哪么多的良医,像叶桂(叶天士)、薛生白、吴菊通、尤在
泾、王旭高、何书田、傅山、马培之、丁甘仁、王清任、唐宗海、吴师机、徐大樁等等
名医,他们医术高超,有的是名扬大江南北,有的是写出了传世之作,《温热论》、《温
病条辩》、《湿热论》、《医学源流论》、《金匮心典》、《西溪书屋夜话录》、《医林改错》、
《血证论》、《理瀹骈文》等名作,他们的理论至今还在指导中医辩证论治,如卫气营血,
三焦辨证等,他们的方药如叶桂的温病讲究卫气营血的用药,王旭高的清肝、泻肝、
化肝、温肝、疏肝的用药,王清任的补阳还汤、通窍、血府、膈下、少腹逐瘀汤,不是
还在应用吗?
世人都晓得清朝是大兴文字狱的时代,好多人因为写作掉了脑袋,不是有人写了句: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被砍掉了头吗?因此人们都不敢著书立说了。然而就在这种
高压政策下,出了哪么的良医、哪么多的医著。也许有人会问:这是不关政治的书,那
么,“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这是写大自然情景的诗句呀?可见当时是“鸡蛋里面
挑骨头”,找茬儿杀人哩。因此,当时人们对写书噤若寒蝉,生怕从书中找出这么一、
两句,掉了脑袋。可就是在这种高压政策下竟出现了《红梦楼》、《聊斋志异》以及这么
多的医著?可见我们中华民族文人志士的敬业精神、高风亮节。
新中国建立以来,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行各业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出现了
好多的名人如钱学森、华罗庚、苏步青、陈省身、竺可祯、茅以升、钱三强、李四光、
童第周、黄昆、路甬祥、邓稼先、陈望道、郭沫若、袁隆平、王永民、、、、、、以及他们的
著作,名垂青史,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然而做为医治人的,有关生命的,这样一
个世界上最重要的行业,我们中医界为什么出现不了像上述那样重量级的人物?,是政
府不重视吗?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各行各业均能辉煌——显然不是,卫生部门历来重
视中医事业,强调继承发扬光大中医事业。可是为什么到现在却落到这步田地?被人贬
为伪科学,要赶到乡下去呢?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余,百思不解。前一段时间找了不少原因,如中医学院的教育
方法、祖传中医逐渐减少,中医学徒难以领行医执照、一些卫生部门的领导不懂得中医
的特殊性,怕江湖骗子诈骗,限制的过于严格,制定不出符合中医的政策等等。
前些日子,偶而看到一则消息:世界闻名的农学家袁隆平先生,竟然不是中国科学
院的院士,据说科学院的院士投票没有通过?这就奇了,连外国(美国)袁先生还被聘
为外藉院士,而我们国家的科学院竟然认为不够格?真是难以理解,这与中医在国外视
为珍宝而在国内受到冷待的情形,是多么的相同啊!
一些中国人看不起中医,认为外来的西医比中医好。这种自卑的看法,大概也是
我们民族的一种劣根性吧?要不,有句流传至今的话: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哩?难道不
是这样吗?要不,就是那些有资格指导中医的权威,也可能是中科院那些生怕比自己
强的院士,害怕新出的中医人才抢了他的宝座?
 
杂感录(廿三)
(廿三)
大凡学中医的人都想做个良医,不愿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庸医。但要做个良医,
得付出一定的代价,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有个外在环境。所谓世势造英雄。如果不重视客观是否允许的条件,那是要走好多弯路,甚至会栽跟头的。
余在六十年代初,从原晋中医专毕业时,自以为先从师学过中医,又学了三年西医,分配到专直属单位后,满以为“文武兼备”可以大干一番了。可是到了榆次一看,根本办不到,专医院当时都是西医,只接纳本科毕业生。仅有一个中医科,只有一位中医老先生,每天上午看十个病人。因年事已高,下午就不挂号了。据说,这个中医科室是因老干部们慕名老先生的名望从基层调来后才设立的。余想到了这样中医科,患者是不会找自己看病的,只好坐冷板凳。而市医院刚刚建立,还没有中医科。看来这里没有适合自己去得医院,住在招待所愁得饭也吃不下去。说是到基层去吧,好不容易来到城市,又有点儿留恋,不知该怎么办?
后来专署卫生局长找余谈话,说现在最需要的地方是农村,那里是年青医生最能发挥才干的地方。余当时考虑到自身的情况,去西医科室没资格,到中医科待不长,与其在这里熬日子,还不如去基层发挥才能,于是下决心回到了交城。可是县医院的情况,也不怎么样,与专医院的情况一样,中医科是为周子仁老先生而设立的,而西医科室的大夫们正在比高低、争名次,勾心斗角,闹得不可开交。心想:在这样一个单位能有自己的立脚之地吗?学到的哪些理论能实践了吗?弄不好跌入是非坑中,还得受害。由不得想起了专署张局长的教导:主动要求到了山区的东社卫生所工作。
东社离城区七十多里,社员们还相信中医,说“中医治病能祛根”。来看病的不少,余遇到疑难病症,有的是时间翻阅书籍,不像其他地方经常开会、学习书报政治。虽然诊务忙些,但身心愉快。在这儿工作的三年内,翻阅了《古今名医类案》、《临证指南》,还将以前未能读完的《医宗金鉴》仔细读了一遍,初步奠定了以中医为主的基础。
后调入县医院,科室分得多,西医大夫又轻视中医,根本没有机会接触疑难病症。自己又不甘心坐冷板凳,于是钻研再版的《实用内科学》,自习《心电图学》,不料却遭到内科大夫的指责:好高骛远、只专不红。最可气的是文革时期说余讲“阴阳五行”,那个称霸的外科大夫,带领卫校学生贴了好多大字报,说余是地地道道的“牛鬼蛇神”,要不是余看到形势不妙,下乡巡回医疗,差点儿戴了纸帽子游街示众。
那个时候讲政治挂帅,整天的开会、学习,还搞运动,因为看不愤他们妨贤害能、勾心斗角、争名夺利,说了些公正的话,被一些人看成眼中钉,“当年四清运动”开始时,有几次过不了关,遭到批判、咒骂,幸亏支部书记是东社公社的(是调余回县医院的人)出面保护,去搞“四清”才算了事。余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别说当良医了,就是做一个普通医生也难办到!
当时,毛主席发出了"六.二六"指示,强调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余趁此良机提出请求。主动来到了公社医院,当时认为自己是懂得中、西两门的医生,可以放开胆量行医了,遵照毛主席的指示,送医送药上门,得到了社员们的好评。不料工作不久,就赶上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因为观点不同,又遭到了副院长(因在外地犯错误被开除的干部,回乡后自学针灸的),一位死记方头治病的老中医的嫉妒,在余停职隔离审查十个月内,给戴了好多的帽子,加了不少莫须有的罪名,以便保住他们昔日借出诊在病人家中,能够"喝酒吃肉"的陈规陋习,投进下石,企图置余死地。最后不好下结论,便给戴了一朵"光荣的五七战士",送到山区下放劳动、、、、、、
一直到"粉碎四人帮"之后,调到县财贸职工诊疗所,才恢复了余的行医权利。这是个小单位,仅有三名医生,面向社会,病人可以自由选择医生。虽然小,但可发挥各自的才干——想不到这里竟是中医发挥才能的好单位。于是安下心来,经过十年的努力工作,社会上才认可余,有了疑难病前来就诊。因此也促进了钻研《景岳全书》、《内经》劲头,在学术上有所收获,如《对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管见》一文,被全国首届儿童保健学术会议选为交流论文。后调入县妇幼站门诊部任主任,又陸续发表了好多论文,如《治疗口吃一症的见解》等,被破格提升为中医副主任医师。不料县医院的医生不服,背后颇有贬辞,但因为评定职称是经过专署、省高评委的,也就不好张扬了。后来中华医学学术文库出版了余的专辑,在新华书店出售。有些同行(中医)不买账,说三道四,又散布了不少的闲话。这可能是出于嫉恨心情,所谓同是冤家吧?
由此可见,中医在以前,日子就不好过,尤其是在大医院,不少中医科只因为是当地名医,干部、群众要求才设立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便是名老中医医术高超,有些西医也会有微词贬低的。一个中、青年中医要想有点儿作为,是多么的不难啊!无怪乎前一段时期刮起了要取缔中医的歪风哩。所以说要成才,必须考虑客观条件。
现在卫生部门重视中医事业了,一般县分差不多都设有中医院,这要比余那时的情况好得多,只是医术达不到患者的要求,需要同行们刻苦钻研,提高技术水平,至于才出校门的毕业生,一时找不到招聘的单位,与其在家闲荡。依余得看法:还不如到农村去,在基层医疗单位磨砺上个十来八年,总会有出息的——这要比那些待在大医院坐冷板凳的强得多。
 
杂感录(廿四)

近读了<六经辨证要点>颇有感触.
周从所知:有关佛法传到中国的经书多得难以统计,以至教徒毕生都读不完,佛法往往让人摸不着头脑,而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之一,就是喜欢简易直截。因此佛教的传播出在中国现了几起几落的现象。后来只有净土宗、禅宗因其念佛号、参禅可以成佛。受到佛教徒的欢迎,而经久不衰。尤其是禅宗的《坛经》,六祖慧能将浩瀚的佛法归纳为“戒定慧”三学、就可以“明心见性”成佛(佛者,觉悟了的人),可见“归纳”的功德是多么大啊!
我们中医现在的情况,不也是如此吗?其著作多得一生都读不完,至今还有人在多得如同牛毛的著作中考究,引经据典,长篇大论,显示博学,以取得专家、教授、院士为荣,而看病的疗效并不见佳,眼高手低,把持一方,固执己见,指东划西、说长道短,让人生厌,成了阻碍中医发展的障碍。倒是有一些家传的中医,据家传所学治病,疗效显著,为患者公认,像岳美中先生能名扬四海。这种现象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余以为做学问要想有所创新,主要还是靠“悟性”,就像六祖慧能(不识字),只是听了《金刚经》中的一句“心无所住而生其心”,立即开悟,随从五祖学佛,在众多饱经佛学的门徒中被选中,继承了衣钵成为六祖,不仅弘扬了佛学,而且影响了中国文化,成为世界十大名人,至今有塑像耸立在英国的博览馆里面。
我们中医的先贤们像张仲景、叶天士不也是读了《内经》之后,写出了《伤寒论》、《温热论》的吗?余想也是开悟之作。
为什么家传秘授的中医学徒,往往会名扬四海?余以为总是所传的医经有独到之处,因而疗效显著。据余所知那些家传秘本,多是上一辈人行医一生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并不是洋洋万言的厚书,大多是一指厚的手抄本——可能是上辈人从诸多的医书中归纳出的精华,临证验之疗效显著,方才敢传授给后人的。
因而看到那些有关提纲挈领的文章,像伤寒六经图、卫气营血的学说,或是家传秘本,特别留心,盼着中医界也出现六祖那样的人物,将中医的精华归纳起来,以便使中医尽快地让学者掌握,让中医事业繁荣昌盛,因此见到这类具有提纲挈领的论著,《六经辨证要点》这样的文章,便欢欣鼓舞,情不自禁高呼:加油!要像奥运会的金牌夺得者那样为国争光。
对于那些博览群书、钻在故纸堆内,不从临证中总结经验的书呆子,而是在那里据经引典,指责别人,自以为是的人,总以为他们框框调调太多,写不出创新的东西来。但,并不是说饱学之士就不会写出佳作,因为他们读得书多,有条件,只要开了悟,是会写出具有吸收精华、归纳、创新的论著来,而且,可能性还要大的多。
余翘首相盼,但愿他们早日拿出这样的传世之作,造福于患者,为发扬光大中医事业贡献出力量。
 
杂感录(廿五)

近看到论坛《如何学伤论寒论》的讨论颇有感触。
《伤寒论》是张仲景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成为千百年来中医必读的经典
著作。现在中医院校没有将此书放在应有的位置上讲授,而硬学西医的作法,以
病、以科为重点,做为灌注式的方法来教授。余以为这是标本颠倒,以至培养出来
的学生质量不高,不能适应当前患者的需要的原因之一。
《伤寒论》是一部充满辨证法的书,如何学好是个大题目。
从余学的经历中所走得弯路,谈点儿体会,也许对这个讨论题目有点儿益处。
记得初学时,恩师王伯勤先生指出要记熟、背会,后来临证又读了曹颖甫的经方
实验录,想做个经方派,可是用方之后并不理想。其时王师已仙去,当时接触到
的伤寒病特别少,尤其是典型的病例,就把精力放在了学习叶天士的《温热论》,
然而治温病的效果也不见佳,感到很苦恼。
于是找到南京中医学院各科教材书学习,通读之后疗效略有提高,可是遇到
疑难病,还是解决不了。那时下放插队劳动,身边只带着《伤寒论》,闲余时间
当作解闷阅读。有个社员头上患黄水疮(湿疹),黄水凝结如同头盔,样子挺恶
心,检查前医所用方药,大多是教科书所载。当时正读到“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于是在此方上加升麻、云苓、黄连、黄柏、黄芩等味(时隔多年记不清了),竟获
奇效,没几剂头盔便脱落了。由此悟到:学经方不能死记硬背照方搬用。当时是
在山区,保健站的药味有限,又遇到几例心脏病患者,用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
用桂枝汤加减也取得了满意效果。于是再细细读《伤寒论》(那时已背不上来了),
又进一步悟到:从前读没有抓住核心:只学方没学法,于是学《伤寒论》中的辨证
法,学业大有长进,遇到疑难病症也能辨证论治了。
从那以后遇到伤寒病机会少了,由于读《伤寒论》受益匪浅,遇到杂病的疑
难病时,有时也用伤寒方加减,效果不错。忽然产生疑问:为什么治杂病也有佳效?
想到《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不也就是在腑腑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吗?于是重
读《内经》,追根溯源,认识到中医的根是来源于《易》,又学《易》经究竟阴阳五
行理论,悟出了阴阳五行、五脏六腑学说是中医的根本,无论是时令病还是杂病的
治法都离不了阴阳五行、脏腑学说。
说到阴阳五行,学中医的没有不知道的,余认为那只是理论上的认识,是先人总
结出来的现成颀果,还没有变成自己的证果,所以只是用来阐述中医理论,没有证悟
到其中的奥妙、作用,就好像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出世上诸法(世上的万有)是
“性空缘起缘起性空”的这个证果,现在学佛的人都知道,可就是从中悟不出佛法成
不了佛(佛者,觉悟了的人)一样,因为那不是自己开悟之后证到的正果。
其时,余正读秦伯未的著书,顿时开悟,写出了《医法心要》,以至《杂病纲要》。
所以余从那以后读书,一直注重“悟性”,如果没有“悟性”,即便读书破万卷,也只
是拾人家牙慧,牙牙学语而已。有的则是被所知障蒙蔽了本生,执着书本上的东西,认
为所学到东西是正确的,听到异论,只想驳斥,哪里能开了悟?
因此余以为讨论如何学?不要就书论书,走那学究式的老路,要破除所知障,放开眼界,
解放思想,用<内经>,用实践经验,超越"伤寒论"书本的观点来讨论才会有所收获.
这只是个人的心得体会,是否妥当,望高明指教.
 
杂感录(廿六)
管理提醒:
本帖被 却波渔翁 执行加亮操作(2008-09-07)
谈坛风。
这个论坛,名为铁杆中医论坛,言下之意,是要大家做一个死心踏地的中医为宗旨的。既然是铁杆论坛(铁坛),那么就应当有点儿铁的味道,讨论学术问题就应该直言不讳,在真理面前要一律平等,讨论时对题目不对人,进行争论,不要怕伤了情面得罪对方(只有糊涂蛋才怪罪),要据理力争,直到辨清论点为止,这样才能达到长见识、增学问的目的,体现出“铁”的味道。
如果争论的对方是院士、专家、教授,与自己的论点不同,只要真理在自己手中,就要争论到明明白白,绝不要因为对方是权威就畏缩。如果对方是江湖郎中,乡间医生所论,确有高见,尽管言辞激烈,甚至带有讥锋,确不可傲慢轻视,更不可狡辨,千万不可动气,因为所言的是真理,向真理投降,不是向他投降,抱着这样的态度,才是正确的。
对方帮助自己弄清了问题,有所收获了,应该感激不尽,表示谢谢意。倘若以为丢了自己的面子,心生怨恨,那是小人,图恩不报反生怨。
旁观者看你固执己见,谁还敢再帮你?有的奉承上几句子,让你执迷不悟,一直处在迷境,那你这一生就完了,永远不会在学术上有所长进。
《铁坛》切不可办成展览馆,各说各的了事,更不要搞成一言堂,尽听权威的。余以为要有论有辨,展开讨论、争论,气氛热烈些,甚至带些火药味儿、刺激性,让辨论的题目能给讨论者留下终生难忘记的印象,促使深思,在学业上才会有所收获。
有些人抱住经书,认为是真理,一直固执己见,见不得异见,听到异论,觉得扫了自己的面子,伤了自尊性,记恨在心,伺机抵制,抡词夺理。对这种人,就得跟他辨得一清二楚,给他些刺激,刺痛了他才会醒悟,才会逃出那个执迷不悟、固步自封的迷境。禅宗里的教育方法,如当头棒喊、反问、机锋、、、、、、就是这样的。
那么,怎样才能跳出迷境,先说两个禅宗的公案:
一、有一僧名法达,常诵《妙法莲花经》七年,心迷不知正法之处。求问六祖。慧能曰:法达,心行转《法华》、不行《法华》转;心正转《法华》,心邪《法华》转;开佛知见转《法华》,开众生知见被《法华》转。
这意思说,用心修行,开启佛得智慧就能领会《法华》,能转《法华》;如心存邪见,就会被《法华》转,受束缚,因而七年不知正法。
法达问:如何能转《法华》,不被《法华》转?六祖曰:努力依法修行,开悟生慧,自会转《法华》。
这与我们现在读《内经》、《伤寒论》多年没有心得,虽然背诵如流,讲解医学能够引经据典,大发议论,但治病时,却得不到良效的情况何等相似?这是被《内经》《伤寒论》束缚、转住了,成了蛀书虫,一心在那里搞学究式的研究,让书本俘虏了,哪里能取得良效?
要想转《内经》、《伤寒论》,不被束缚,取得好的疗效,就得解放思想,超越书本,开悟增慧,方能奏效。
二、禅宗有位夹山,很虚心,有一次去请教道吾禅师:这个法身问题,我回答“法
身无相”,这样对不对?
道吾说:你回答也没什么不对,但只是没有遇到真正的老师。
夹山心里明白,自己也不过捡了个从经书上找来的现成答案,到底对不对,也弄不清楚。
道吾说:‘你的法缘不在我这里。离这儿不远有个华亭,江上有个船子和尚可以作你的老师。
夹山找到船子和尚。船子问他:‘你住哪个庙子呢?’夹山也的确不凡,一答就是双关语:‘寺即不住,住即不是。’大概夹山对《金刚经》有体会,见了船子和尚就打起机锋来了。一般爱看灯录的人都会说几句禅机,连《红楼梦》里的宝玉、黛玉、宝钗、妙玉都会,但是否真正懂得呢?当然没有。所以船子和尚马上就紧逼一句:‘不似,又似个什么?’夹山是有根底的人,他说:‘不是目前法。’船子和尚笑了笑,说:‘你是从哪里捡来的这些虚头套语?’夹山又回答说:‘非耳目之所能到。’对一般的人来讲,夹山回答的这些也是高妙难懂的,不是大行家,还会认为夹山早巳懂得了,开悟了。但船子和尚脸一沉,说:‘一句合头语,万世系驴橛。’
请注意,合头语就是正确的答案,也就是一些人认为的真理。但恰恰是这个正确的东西,却是长长栓系你、障碍你的绳索和牢笼。从这个意义来讲,对真理的探索,一定不要停留在一个现成的,哪怕是正确的答案上,要自己完成对真理的认识。所谓正确的东西,往往比错误的东西更能蒙蔽你。
船子和尚再不与夹山摆弄口舌了,把桡竿一举,问:‘垂竿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子何不道?’这是什么意思呢?又该如何回答呢?夹山还没有回过神来,船子和尚一桡竿就把他打落下水,又把他从水里拉上船。(这样的教育方法,一般人接受不了)夹山这时惊魂未定,船子和尚又接二连三地催他:‘你快回答嘛!’夹山也不知该回答个什么,刚要开口,船子和尚又打。这么一打,夹山豁然开悟了,于是不自觉地点头三下。
请注意,这时夹山并没有说什么,但船子和尚却满意地说:‘竿头丝线从君弄,不犯青波意自殊。’这下夹山真的懂了,马上问;‘抛纶掷钓,师意如何?’船子说:‘丝浮绿水,浮定有无之意。’夹山马上接著说:‘语带玄而无路,舌头谈而不谈。’船子和尚赞许说:‘钓尽江波,金鳞始遇。’——我在这儿钓了那么多年,今天才钓到一条龙。但夹山此时反而掩耳不听,船子这一下才直正印可了他,说:‘如是、如是。’——就该这样啊!这样就了结了吗?不!夹山开悟后,船子和尚还嘱咐说:‘你今后要“藏身之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
请注意:第一步要把自己身语意三业的活动化解得无踪无影,也就是真正体证一切法空,将所知障打没了。第二步连这个无影无踪也要化解干净,不能陷在里面出不来,也就是不要执著于空,连这个空也必须空掉。连我也条没了,等于脱胎换骨。
这是禅宗特有的教育、开悟方法,这是‘言语道断’、‘言下顿悟’。
夹山开悟了,告别船子行路,不知怎么的,好几次回过头来看他的老师。船子知道他心中还残留有一些疑问,说:‘不要以为离开这个还有别的什么。’于是就翻船落水,再也没有起来。而这一次,夹山就死心塌地,头也不回就走了。
夹山回去后,独自在山中闭关十多年(好长的时间,无怪乎有的中医说,读罢医书,还得临证中滚爬十年嘞),刻苦修行,长养圣胎,然后才又出世说法。
道吾又派弟子去试探,问答仍然是:“‘如何是法身?’‘法身无相!’”道吾于是说:‘这汉此回彻也!’
同样的问,同样的答,第一次不对,第二次却对了,如果讲,这怎么讲得通。其实,问题不在口头上,而在夹山的心上。夹山第一次答话,答虽对了,但心里却不知道到底对不对。第二次答话,不仅答对了,心里也知道是对的。这个‘对’,不是从逻辑判断和演绎中推理而来的,而是从‘直了’和‘见性’中来的。
有些人,医书经典是读懂了,讲课的时候长篇大论,可是治病的时却收不到好的效果。这种情况与夹山的情况是何等相似啊!说懂是懂了,也能长篇大论,可就是治病效果不佳,原因何在?因为那经典是别人的,是从逻辑判断和演绎中推理懂得的,不是自己心中悟出来的,还没有领悟了其中的奥妙,故而疗效不佳。
这样看来,以为自己看了几部医书,掌握了真理,固执己见,见不得异见,听不得异论,或是拿那几部医书的字句,自以为真理,反驳异论,是何等的可笑啊?殊不知真理还有相对的,彼时为真理,此时就不是真理。何况书本所言又不是自己从心中悟出来的,没有了解了其中的奥妙嘞。
开悟的办法,除了修证佛法,还有很多,如在失败中总结教训,遇到疑难问题,究竟倒底,触类旁通等等,不过这是小悟,不是佛法中关系到生死问题的大悟。如愿在医学上有所成就,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
因此余主张《铁坛》,讨论时对题目不对人,进行争论,不要怕伤了情面得罪对方,要据理力争,直到辨清论点为止。有时对方还可能言辞激烈,甚至刺耳,也不要见怪,应当看成是因说服不了你,而出于着急的心情。也许这些激烈的语句,直击你的心机,让你猛然开悟,领会了其中的奥妙哩。
《铁坛》应弘扬船子和尚度人,夹山虚心求法的精神。
余想以这样姿态出现的《论坛》,一扫人云亦云,浮而不实的习气,旨在扫浮尘,开悟性,学业必有长进,必定会引起社会上的重视,受到同仁、网友们的欢迎,成为名符其实的“铁杆中医论坛”。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