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13
- 帖子
- 3437
- 获得点赞
- 13
- 声望
- 0
- 年龄
- 71
杂感录(廿)
(廿一)
六、七十年代,我县已故名医周子仁老先生,在县人民医院坐诊,幕名前来
就诊的不少,所出示的方药中,差不多都有柴胡这味中药,老乡们称之谓“柴胡
医生”,同行戏谑为“小柴胡汤先生”。
那时余也在该院工作,心想小柴胡治半表半里之病,难道请老先生看的都是
这样的病吗?于是到药房查看处方,留心疗效,发现不仅对寒热病有效,而且对
好多疑难杂病,均有良效。
记得《神农本草经》将柴胡列为上品,言气味苦平无毒,主治心腹肠胃中结
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便诚心请教。发现老
先生对患者解释病症,句句不离阴阳五行,脏腑症候相生相克、、、、、、所开
处方,果然不离柴胡,当时余读叶天士医案,叶曾因用柴胡误事,从那以后一直
不用这味药,而周老竟然这样喜用?不免产生疑问,更加好奇,总想问个所以然
,怎奈先生性格特殊,少言淡语,不愿详说,也就不敢多问了。
后来读《景岳全书》方才释疑,有所领悟。今择原文如下:
正柴胡饮:凡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头疼身痛,阂疟初起等症,凡血气平和,
宜从平散者,此方生之。
柴胡一、二、三钱防风一钱陈皮钱半白芍二钱甘草一钱生姜三、
五片。水钟半,煎七、八分。热服。如头痛者加川芎一钱。如热而兼喝者,加葛
根一、二钱。如呕恶者,加半夏一钱五分。如湿胜者,加苍术一钱。如胸腹有微
滞者,加厚朴一钱。如寒气胜而邪不易解者,加麻黄一、二、三钱,去浮沫服之,
或苏叶亦可。
显然这方出于《伤寒论》,而又不拘泥原方,有发所发挥。但更为出奇的是
制出下面五个柴胡饮:
一柴胡饮:一水数(其水字是余写大的,),从寒散也。凡感
四时不正之气,或为发热,或为寒热,或因劳伤因怒,或妇人热血室,或产经后因
冒风寒,以至寒热如疟等证,但外有邪而内兼火者,须从凉散,宜此方主之。
柴胡二、三钱黄芩钱半芍药二钱生地钱半陈皮钱半甘草八分
水一钟半,煎七、八分。温服。如内热甚者,加连翘一、二钱随宜。如外邪甚
者,加防风一钱佐之。如邪结在胸而痞满者,去生地,加枳实一、二钱,如热在
阳明者而兼渴者,加天花粉或葛根一、二钱。热甚者加知母、生石羔亦可。
二柴胡饮:二为火数,从温散也。凡遇四时外感,或其人元气
充实,脏气素平无火,或时逢寒气之令,本无内热等症者,皆不宜妄用凉药,以
致寒滞不散,则为害非浅,宜此主之。
陈皮钱半半夏二钱细辛一、二钱厚朴钱半生姜三、五、七片柴胡
钱半或二、三钱甘草八分。水一钟半,煎七、八分,温服。如邪胜者,可
加羌活白芷防风紫苏之属,择而用之。如头痛不止者,加川芎一、二钱
如多湿者,加苍术。阴寒气胜必加麻黄一、二钱,或兼桂枝,不必疑也。
三柴胡饮:三为木数,从肝经血也。凡人素禀阴分不足,或肝
经血少,而偶感风寒者,或感邪不深,可兼补而散者,或病后产后感冒,有不
得不从解散,而血气虚弱不能外达者,宜此主之。
柴胡二、三钱芍药钱半炙甘草一钱陈皮一钱生姜三、五片当归
二钱泄泻者易以地黄。水一钟半,煎七八分,温服。如微寒欲呕者,加半夏
一、二钱。
四柴胡饮:四为金数,从气分也。凡人元气不足,或忍饥劳倦
,而外感风寒,或六脉紧数微细,正不胜邪等症,必须培助元气,兼之保全,庶此
主之。若但知散邪,不顾根本,未有元气不先败者,察之,慎之。
柴胡一、二、三钱炙甘草一钱生姜三、五、七片当归二、三钱泻者
少用。人参二、三钱或是五、七钱酌而用之。水两钟,煎七、八分。温服。如
胸膈滞闷者,加陈皮一钱。
五柴胡饮:五为土数,从脾胃也。脾土为五脏之本,凡中气不足
而外邪有不散者,非此不可。此与四柴胡饮相表里,但四柴胡饮只调气分,此则
兼培气血以逐寒邪,尤切于时用者也,神效不可尽述。凡伤寒疟疾痘疮皆所宜用。
柴胡一、二、三钱当归二、三钱熟地三、五钱白术二、三钱芍药钱
半炙甘草一钱陈皮酌用或不用。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热报。寒胜无火者,
减芍药加生姜三、五、七片,或泡干姜一、二钱或再加桂枝一、二钱更妙。脾
滞者减白术,气虚者加人参随宜。腰痛者加杜仲。头痛者加川芎。劳倦伤脾阳虚
者,加升麻一钱。
周老可能是读过此段文章,有所启发?牢记阴阳五行之道,将此柴胡饮又有新
的发挥,获得良效?由此可见抄古人方,得根据病症加减应用,所谓有板方无板病
也,得从中体会用意,活学活用,然而,学得会学,得有自己的学识观点。周众所
知:张景岳是明代著名的易学家,他是从易学的观点来学小柴胡汤的,因而能悟出
五个柴胡饮,应用于五脏六腑病的病症,扩大了小柴胡汤治疗的范围。余不知当年
张老用此五方的疗效,但从周子仁先生晚年喜讲阴阳五行,方方喜用这些方头的良
效,可以看出为医者须有自己的学识观点,也就是所谓的“道”,方能有所成就。
因而余一再提倡医者要认真读《内经》、学《易》,从中悟出自己的“道”,
来从事临证工作,不可靠抄方来看病,不可靠教材所讲的病,查病对号用方,那样
只能是当个匠人、医匠,操劳终生也成不了良医。
(廿一)
六、七十年代,我县已故名医周子仁老先生,在县人民医院坐诊,幕名前来
就诊的不少,所出示的方药中,差不多都有柴胡这味中药,老乡们称之谓“柴胡
医生”,同行戏谑为“小柴胡汤先生”。
那时余也在该院工作,心想小柴胡治半表半里之病,难道请老先生看的都是
这样的病吗?于是到药房查看处方,留心疗效,发现不仅对寒热病有效,而且对
好多疑难杂病,均有良效。
记得《神农本草经》将柴胡列为上品,言气味苦平无毒,主治心腹肠胃中结
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便诚心请教。发现老
先生对患者解释病症,句句不离阴阳五行,脏腑症候相生相克、、、、、、所开
处方,果然不离柴胡,当时余读叶天士医案,叶曾因用柴胡误事,从那以后一直
不用这味药,而周老竟然这样喜用?不免产生疑问,更加好奇,总想问个所以然
,怎奈先生性格特殊,少言淡语,不愿详说,也就不敢多问了。
后来读《景岳全书》方才释疑,有所领悟。今择原文如下:
正柴胡饮:凡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头疼身痛,阂疟初起等症,凡血气平和,
宜从平散者,此方生之。
柴胡一、二、三钱防风一钱陈皮钱半白芍二钱甘草一钱生姜三、
五片。水钟半,煎七、八分。热服。如头痛者加川芎一钱。如热而兼喝者,加葛
根一、二钱。如呕恶者,加半夏一钱五分。如湿胜者,加苍术一钱。如胸腹有微
滞者,加厚朴一钱。如寒气胜而邪不易解者,加麻黄一、二、三钱,去浮沫服之,
或苏叶亦可。
显然这方出于《伤寒论》,而又不拘泥原方,有发所发挥。但更为出奇的是
制出下面五个柴胡饮:
一柴胡饮:一水数(其水字是余写大的,),从寒散也。凡感
四时不正之气,或为发热,或为寒热,或因劳伤因怒,或妇人热血室,或产经后因
冒风寒,以至寒热如疟等证,但外有邪而内兼火者,须从凉散,宜此方主之。
柴胡二、三钱黄芩钱半芍药二钱生地钱半陈皮钱半甘草八分
水一钟半,煎七、八分。温服。如内热甚者,加连翘一、二钱随宜。如外邪甚
者,加防风一钱佐之。如邪结在胸而痞满者,去生地,加枳实一、二钱,如热在
阳明者而兼渴者,加天花粉或葛根一、二钱。热甚者加知母、生石羔亦可。
二柴胡饮:二为火数,从温散也。凡遇四时外感,或其人元气
充实,脏气素平无火,或时逢寒气之令,本无内热等症者,皆不宜妄用凉药,以
致寒滞不散,则为害非浅,宜此主之。
陈皮钱半半夏二钱细辛一、二钱厚朴钱半生姜三、五、七片柴胡
钱半或二、三钱甘草八分。水一钟半,煎七、八分,温服。如邪胜者,可
加羌活白芷防风紫苏之属,择而用之。如头痛不止者,加川芎一、二钱
如多湿者,加苍术。阴寒气胜必加麻黄一、二钱,或兼桂枝,不必疑也。
三柴胡饮:三为木数,从肝经血也。凡人素禀阴分不足,或肝
经血少,而偶感风寒者,或感邪不深,可兼补而散者,或病后产后感冒,有不
得不从解散,而血气虚弱不能外达者,宜此主之。
柴胡二、三钱芍药钱半炙甘草一钱陈皮一钱生姜三、五片当归
二钱泄泻者易以地黄。水一钟半,煎七八分,温服。如微寒欲呕者,加半夏
一、二钱。
四柴胡饮:四为金数,从气分也。凡人元气不足,或忍饥劳倦
,而外感风寒,或六脉紧数微细,正不胜邪等症,必须培助元气,兼之保全,庶此
主之。若但知散邪,不顾根本,未有元气不先败者,察之,慎之。
柴胡一、二、三钱炙甘草一钱生姜三、五、七片当归二、三钱泻者
少用。人参二、三钱或是五、七钱酌而用之。水两钟,煎七、八分。温服。如
胸膈滞闷者,加陈皮一钱。
五柴胡饮:五为土数,从脾胃也。脾土为五脏之本,凡中气不足
而外邪有不散者,非此不可。此与四柴胡饮相表里,但四柴胡饮只调气分,此则
兼培气血以逐寒邪,尤切于时用者也,神效不可尽述。凡伤寒疟疾痘疮皆所宜用。
柴胡一、二、三钱当归二、三钱熟地三、五钱白术二、三钱芍药钱
半炙甘草一钱陈皮酌用或不用。水一钟半。煎七分。食远热报。寒胜无火者,
减芍药加生姜三、五、七片,或泡干姜一、二钱或再加桂枝一、二钱更妙。脾
滞者减白术,气虚者加人参随宜。腰痛者加杜仲。头痛者加川芎。劳倦伤脾阳虚
者,加升麻一钱。
周老可能是读过此段文章,有所启发?牢记阴阳五行之道,将此柴胡饮又有新
的发挥,获得良效?由此可见抄古人方,得根据病症加减应用,所谓有板方无板病
也,得从中体会用意,活学活用,然而,学得会学,得有自己的学识观点。周众所
知:张景岳是明代著名的易学家,他是从易学的观点来学小柴胡汤的,因而能悟出
五个柴胡饮,应用于五脏六腑病的病症,扩大了小柴胡汤治疗的范围。余不知当年
张老用此五方的疗效,但从周子仁先生晚年喜讲阴阳五行,方方喜用这些方头的良
效,可以看出为医者须有自己的学识观点,也就是所谓的“道”,方能有所成就。
因而余一再提倡医者要认真读《内经》、学《易》,从中悟出自己的“道”,
来从事临证工作,不可靠抄方来看病,不可靠教材所讲的病,查病对号用方,那样
只能是当个匠人、医匠,操劳终生也成不了良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