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药过十三 大夫不沾

应该是后期人们习江南叶氏轻灵派的很多,北方有经方派,都是用药精简,所以老百姓才会有此谚语
 
回复 22# 杏林一叶


叶天士用药也精简的。并不多。
 
个人风格不同,不能一概而论,经方派一般用药比较精简,时方派就比较喜欢大方了,如施今墨老处方一般很大,可是谁敢说他水平低?
 
能开出高效的小方,一是需要对病症抓的准,二是对药物的性能十分有把握。
大方有点象“一哄而上”,若最终能解决问题,当然也不错。
 
感觉一般处方也就12——15味药左右,太少有些可能效果不明显,太多显不出主治病症。但是我还喜欢张氏《伤寒》《金匮》上的方子,很精简、很实用。我经常用张氏两、三个精简方合一方治疗疾病。
 
我就不喜欢用药超过十二味,一般都是十味以下,用多了自己都怀疑自己了。
 
能光从药味多少,衡量医生水平的高低。随意扩大药物范围是吧负责的,但对多年积累的陈纥还是非常复杂的,用几十味也必须。
 
嗯!!用药要得造化之功!!岂可儿戏!!!!
 
当时的中药从采摘到炮制,纯绿色。现在呢?首先,中药质量下降,就影响了中药的疗效。这是基础。再讲,古代的生活环境,看看现在。家庭,生活的压力,饮食,生存的环境改变。所以,药过十三,大夫不沾,是不可能了。但是,一味的追求大方,赚取利润,更是有损医德。
 
简洁用药,四两拨千斤!
中医很多医生都是经历过从多到少的过程!
这是经验积累的过程!
不排除其他原因开大方!
 
我的个人经验,说给初进临床的朋友们,请参考。我在第一次开处方时,就严格把药味控制在12味以内。若超过12味,就反复推敲,替换增减,最后只留11或12味。由于我坚持自律,一生的处方很少有超过12味的。(个别丸药方有15,16味的)今天,我能自如地用10味左右的处方,治疗大部分病例。疗效还算可以。
 
不能一盖而论,有些大方子虽然不解其意,但是用了确实有效。小方子自然一目了然,能知用意更好!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