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五行的圜道特征圜道,即循环之道。我们前面讲过,阴阳具有圜道特征。五行,也具有圜道的特点。《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五运之始,如环无端。”《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太虚寥廓,五运回转。”五运即五行。如环无端、五运回转,都是对五行圜道的形象表述。五行循序而生,相间而克,终而复始,呈现圜道。圜道是五行的重要特征。《灵枢•营气》说:“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认为世界万物莫不体现圜道思想,遵循圜道规律。圜道是事物的普遍形式。根据《内经》的有关记载,五行的圜道是呈现河图布列和五行时相胜布列两种形式。《素问•金匮真言论》将五行与生成数对应起来,使五行的圜道呈现河图布列形式。《素问•六节藏象论》说:“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王冰注:“春应木,木胜土;长夏应土,土胜水;冬应水,水胜火;夏应火,火胜金;秋应金,金胜木,常如是也。四时之中,加之长夏,故谓得五行时之胜也。所谓长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长在夏中,既长而旺,故云长夏也。”据此,五行的圜道又呈现五行时相胜布列的形式。(老朽电脑太差,无法将图绘出)这两种布列形式在《内经》中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在五行的圜道结构中,其中的每一行并非孤立,而是密切联系的。这种密切联系主要是建立在五行的“平气”、“太过”和“不及”的基础上,并且表现为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先说“平气”基础上的相生相胜。五行相生是木、火、土、金、水之间的依次资生和助长。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内经》对五行相生的次序没有直接的表述,而是通过五行归类,在四时阴阳流变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五行相胜是木、火、土、金、水之间的依次限制和制约。其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一次序是以五行相生的关系为基础的。我们在前面所引《素问•六节藏象论》“春胜长夏••••••”那段话和王冰注释,把《内经》对五行相生相克原理的认识,说的非常清楚了。《内经》将五行相生的次序看成是四时阴阳流变的必然结果,并没有采用《五行大义》类似的那些说法。《五行大义》说:“木生火者,木性温暖伏其中,钻灼而出,故生火。火生土者,火热故能焚,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故火生土。土生金者,金居石依山津润而生,聚土成山,山必生石,故土生金。金生水者,少阴之气温润流泽,销金亦为水,所以山之而以润,故金生水。水生木者,因水润而生,故水生木。”这里,对木生火,水生木的解释贴近生活,令人信服,而对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解释的确勉强。像《五行大义》这样的后代文章,正如你我今天在网上发的文章一样,其说法并不是公认的权威的说法。以此为据批判五行本身就是一种文风不正的表现,而把这种说法强加在《内经》头上,以此作为污蔑中医的话柄,说得轻点,是无知。在五行生胜的圜道关系中,每一行都与其它四行发生联系,从而具有相生方面的“生我”、“我生”,相克方面的“克我”、“我克”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的相生关系又称母子关系。我克者为我所胜,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所以五行的相克关系又称“所胜”“所不胜”的关系。这说明五行中的各行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五行除了生克关系外,还有乘侮关系。即前面提到的“太过”和“不及”。《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足,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乘,即乘虚侵袭。侮,即恃强凌弱。例如,木气太过,则乘虚乘土,并恃强反侮金;木气不及,则金乘虚乘木,而土恃强反侮木。五行之间的乘侮,是事物的关系失却正常协调的一种表现,属于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常现象。老子说:道“周行而不殆”,即道遵循的圜道规律。但没有说到德遵循的什么规律。《易传》将阴阳与道同一;邹衍将木、火、土、金、水五行叫五德;但邹衍是否论说到五行遵循的圜道规律,我们不得而知。《内经》明确了五行“如环无端”、“五运回转”,遵循圜道规律;并认为五行生胜关系具有普遍性,是规律和法则的体现。道与德的关系,即阴阳与五行的关系,在《内经》中,是阐释得最为清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