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13
- 帖子
- 3437
- 获得点赞
- 13
- 声望
- 0
- 年龄
- 71
“心路”拾瓣【8】
“教”“学”相益彰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在八二年吧,县卫校的教务突来找,言地区在卫校办一中医班,有人推荐我去带课,这是毫无心理准备的“袭击”,但当时竟一口答应下来,且约定讲“方剂学”。接着就自己忙开了,翻教材、找资料,加夜班,备本课。现在想起来,还真被迫“受益”不少,也就是前人所谓“教学相长”。接课了,每次的骑自行车跑数公里路去卫校。时隔一学期后,一教《医古文》的外地教师因故不至,教务把这门课也托于我,又是一番辛苦,但心头却多几分充实。一年后,又招一个班,原带《黄帝内经》的一老师,也托故不到了(可能与伙食待遇有关?),又转接备《内经》课,教然后知困,唯勤苦以补之。还有一事颇怪,备课时自己尚觉不充分的理解,在课堂阐释中,多次豁然开通。这样,几年时间过来,重温了几门课,苦感则随时间冲淡,学益则潜默涵泳中获得,多年后体味,失微得宏。还要感谢当初咄咄相逼的教务呢。
“教”“学”相益彰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在八二年吧,县卫校的教务突来找,言地区在卫校办一中医班,有人推荐我去带课,这是毫无心理准备的“袭击”,但当时竟一口答应下来,且约定讲“方剂学”。接着就自己忙开了,翻教材、找资料,加夜班,备本课。现在想起来,还真被迫“受益”不少,也就是前人所谓“教学相长”。接课了,每次的骑自行车跑数公里路去卫校。时隔一学期后,一教《医古文》的外地教师因故不至,教务把这门课也托于我,又是一番辛苦,但心头却多几分充实。一年后,又招一个班,原带《黄帝内经》的一老师,也托故不到了(可能与伙食待遇有关?),又转接备《内经》课,教然后知困,唯勤苦以补之。还有一事颇怪,备课时自己尚觉不充分的理解,在课堂阐释中,多次豁然开通。这样,几年时间过来,重温了几门课,苦感则随时间冲淡,学益则潜默涵泳中获得,多年后体味,失微得宏。还要感谢当初咄咄相逼的教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