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10/06
- 帖子
- 30
- 获得点赞
- 0
- 声望
- 0
为我们家族疾病的诊治,我象孙子一样到处奔波、托人、送礼,想找一个好一点的医生,想了解到病情的真实情况和治疗情况。前面提到的那个肛肠医院的院长,态度之狂傲,气势之凌人,实在叫人忍无可忍。所以这样,其理由之一就是你不懂医,到医院就得听我的。其二是我不能告诉你多了,我说多了你提出的问题我解答不了会丢面子的,其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我的叔叔因癌症晚期在某中医院住院治疗,根据中医院大夫说中药能治癌症晚期腹水,住院十多天,腹水仍不见一点好转,而且越来越重,根据这种情况笔者找到了该医院的负责医生,又是 一个狂傲型的医生,刚刚毕业就那么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当提出要看一看药方时,却说不出个子午卯酉来,连君臣佐使都说不清楚,只说是我们主任开的方而一推了之,笔者以为这位小大夫肯定是很有学问,原来还是一个草包。这时我又找到她们的值班主任来探讨用药的依据,这位主任倒很谦虚,态度还是蛮好的,但对中药的处方仍然一无所知,推说是XXX大夫开的方自己不知道,可以把情况反映上去。这次本来想和大夫商量一下治疗方案,就这样不了了之。癌症的晚期本属实证,中医有虚补实泄之说,这位大夫在方中却用了大量的人参,不知道是椐据什么。据说是有病时间长了身体虚弱,就得用人参补一补。我亲自看到一位癌症晚期患者,只因为喝了一碗人参大枣汤,则马上气绝而死。用补药致死人命则更可怕,因为医者本身并不知道患者致死的真实原因。一位中医院的主任医师竞连身体虚弱和虚证实证都分不开。
我家是中医世家,尽管老人已经过世,但病历还在,过去的耳濡目染多多少少也懂得了一些中医的知识。在泡制中药的过程中也曾受过前人指教,对中医药理也略知一二。而笔者本身又是搞工三十余年,研究过电机、电器、自动控制、信号处理,又受到家庭的熏陶,我能否用现代科学来研究中医脉诊仪做到对疾病防患于未然呢?产生这种想法以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弄清楚中医的脉是否能诊病,诊病的依据是什么,要用我的实验来说明。我要做的实验是首先要证明寸、 关、尺波形是否大同小异,因为如果按西医的说法同一个血管取出来的波形应当是大同小异,只是在大小,强弱上有差别。我就把中医的脉象信息取下来,送到富士级数分析仪(FFT)去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发现,不但三部脉的波形不一样,就是脉位不同波形也是不一样的,就这个发现它使我整整的研究了十八年,也是这个发现坚定了我研制中医脉诊仪的信念。在今年的十一月份的辽宁中医杂志上将发表《寸、关、尺三部脉为什么波形各异》的论文。这也是搞中医脉诊仪以及搞中医脉诊的人从来没有提及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无论是搞中医脉诊仪还是搞中医脉诊都将是一句空话。通过几千例的脉图检测实践证明了三部脉波形各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什么时候出现波形变异,是已病、未病使然。这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要我们重视它,要我们去研究它,也说明我们的先哲用三个指头诊脉是有实践依据的。
我也曾想过,我是搞工的,研究仪器我是内行,但研究中医我就是外行了。于是我就去某中医药大学,去请教一个博士导师,没等谈到脉象分析,这位导师就问了句:“你的脉图怎么分析?“如果不知道分析方法,免谈!”。这两句话提醒了我,那就是搞中医脉诊仪必须要知道分析方法,因为这也是一阴一阳,仪器是阴,分析方法是阳,这其中也体现中医的孤阳不生,孤阴不长的中医哲理。同时也告诉我因为搞中医的也没有见过现代脉图是什么样的,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分析。仔细一想这位导师说得很有道理,如果他知道分析方法,中医脉诊现代化不早就搞出来了吗?从那时我开始研究中医脉诊,开始学习脉法、脉学、内经、伤寒、经络,总之我在诊脉的过程中,有不懂的我就去请教书先生,这位先生很谦虚,从来也不免谈。我找到了好老师,我在搞中医脉诊研究的时候也就有了方向,这时我也悟出了一个道理,搞中医脉诊仪容易,搞现代中医脉谱难,但如前所说的把仪器和分析看做一阴一阳的一个整体,那么搞出一个真正的中医脉诊仪是不容易的,这时我才体会到中医的博大精深。就是这个动力,笔者苦苦研究中医脉诊仪整整一十八年,当我搞出第一套脉谱时,我找到了辽宁中医药大学的博士导师房景奎老师,他对我说:“要想让搞中医的都能看懂你的脉图,你必须先让我看懂,如果我通不过,看不明白,别人就更难看明白了”。在图谱中提出了脉症依据,并附有根据古典脉法的哪一条的解释。提出了自己的分析依据和临床症侯,对症研究找出脉症附合的是什么原因,不附合的又是什么原因。就这样我返复的写,房老师返复的看,返复地修改,用最简单的用独诊法完成了我的内部图谱。当然对脉图应有多种分析方法,如脏腑分析方法、经络分析方法,仲景脉法、频湖脉法、扁鹊脉法等,有待我们去研究去开发。
通过临床实践发现的问题和信息也越来越多,如寸、关、尺三部脉为什么波形各异?经络和脉究竟是什么关系?循经取穴既然穴在经络上,那么针灸为什么不出血?用针灸治病穴究竟是怎样控制经络的?针灸由于手法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补和泄的不同效果?针灸补泄的机理是什么?虚脉是怎样检测的?芤脉和紧脉的实际脉形究竟是什么样的?如此种种问题远远的超出了中医脉诊的范围,但又是搞中医脉诊研究和临床必须回答的问题。不懂得以上这些道理搞中医脉诊仪就是一句空话。别说用现代科学来回答,就是用古典中医理论来回答也是一件说不清楚的问题。
就这样我发挥了搞工、搞信号分析的特长,早在2004年最先提出了动态定标和有标样分析和无标样分析方法,我试着用这样的分析方法分析脉图,脉症对应的检出率大大的提高了。这时我看到了中医的希望,看到了中医的未来。这时我一边研究脉图的分析方法一边改进我研制的中医脉诊仪使之更符合检测的需要,这时我从研究脉诊已经扩大到研究内经、伤寒、甲乙经的范畴。开始研究火脉和气脉的检测和分析方法。并又一次的提出了全息检测、动态定标和象模型分析方法。
一次笔者同某中医院搞科研的院长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过去一个开方用药都很好的主任医师,现在也开起大方来了,过去的药壶都不得不用了,只好用锅煎药,这能治好病吗?这位院长笑着说:“经济效益吗!治不好再来。”。第二个问题是:“现在你们医院开了一个治未病的诊室,请问怎样检查未病呢?”他回答得很好:“要跟上形势吗!上边有指示我们就照着办”。可见现在的中医院对患者是多么不负责任,对治病又是多么荒唐。
当我做完脉诊和患者探讨病因时,有的患者说:“刘老师你检查得都很好,说得也都对,能开方吗?”我说只能介绍给大夫开方,可是介绍给大夫病情和检测结果时,大夫狂妄得很,又是不肖一顾,我茫然了我要研究中药!我翻出了老人留下的四箱病历我逐个的分析规类根据脉图找出了一套辩证的用药方法。
写到这里有人会问:“中医脉诊的原理到底是什么?” [font=方正姚体]搞中医诊断和治疗最关健的一条就是医德,这一条是我们中医的先哲的历史经验教训,缺少医德的人不但研究不了中医脉诊,就是中医也学不到真东西。当你被金钱蒙住了眼睛的时候,就什么都看不清了。中医的医德真的是那么重要吗?请看下一部医德篇。
我家是中医世家,尽管老人已经过世,但病历还在,过去的耳濡目染多多少少也懂得了一些中医的知识。在泡制中药的过程中也曾受过前人指教,对中医药理也略知一二。而笔者本身又是搞工三十余年,研究过电机、电器、自动控制、信号处理,又受到家庭的熏陶,我能否用现代科学来研究中医脉诊仪做到对疾病防患于未然呢?产生这种想法以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弄清楚中医的脉是否能诊病,诊病的依据是什么,要用我的实验来说明。我要做的实验是首先要证明寸、 关、尺波形是否大同小异,因为如果按西医的说法同一个血管取出来的波形应当是大同小异,只是在大小,强弱上有差别。我就把中医的脉象信息取下来,送到富士级数分析仪(FFT)去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发现,不但三部脉的波形不一样,就是脉位不同波形也是不一样的,就这个发现它使我整整的研究了十八年,也是这个发现坚定了我研制中医脉诊仪的信念。在今年的十一月份的辽宁中医杂志上将发表《寸、关、尺三部脉为什么波形各异》的论文。这也是搞中医脉诊仪以及搞中医脉诊的人从来没有提及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无论是搞中医脉诊仪还是搞中医脉诊都将是一句空话。通过几千例的脉图检测实践证明了三部脉波形各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什么时候出现波形变异,是已病、未病使然。这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要我们重视它,要我们去研究它,也说明我们的先哲用三个指头诊脉是有实践依据的。
我也曾想过,我是搞工的,研究仪器我是内行,但研究中医我就是外行了。于是我就去某中医药大学,去请教一个博士导师,没等谈到脉象分析,这位导师就问了句:“你的脉图怎么分析?“如果不知道分析方法,免谈!”。这两句话提醒了我,那就是搞中医脉诊仪必须要知道分析方法,因为这也是一阴一阳,仪器是阴,分析方法是阳,这其中也体现中医的孤阳不生,孤阴不长的中医哲理。同时也告诉我因为搞中医的也没有见过现代脉图是什么样的,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分析。仔细一想这位导师说得很有道理,如果他知道分析方法,中医脉诊现代化不早就搞出来了吗?从那时我开始研究中医脉诊,开始学习脉法、脉学、内经、伤寒、经络,总之我在诊脉的过程中,有不懂的我就去请教书先生,这位先生很谦虚,从来也不免谈。我找到了好老师,我在搞中医脉诊研究的时候也就有了方向,这时我也悟出了一个道理,搞中医脉诊仪容易,搞现代中医脉谱难,但如前所说的把仪器和分析看做一阴一阳的一个整体,那么搞出一个真正的中医脉诊仪是不容易的,这时我才体会到中医的博大精深。就是这个动力,笔者苦苦研究中医脉诊仪整整一十八年,当我搞出第一套脉谱时,我找到了辽宁中医药大学的博士导师房景奎老师,他对我说:“要想让搞中医的都能看懂你的脉图,你必须先让我看懂,如果我通不过,看不明白,别人就更难看明白了”。在图谱中提出了脉症依据,并附有根据古典脉法的哪一条的解释。提出了自己的分析依据和临床症侯,对症研究找出脉症附合的是什么原因,不附合的又是什么原因。就这样我返复的写,房老师返复的看,返复地修改,用最简单的用独诊法完成了我的内部图谱。当然对脉图应有多种分析方法,如脏腑分析方法、经络分析方法,仲景脉法、频湖脉法、扁鹊脉法等,有待我们去研究去开发。
通过临床实践发现的问题和信息也越来越多,如寸、关、尺三部脉为什么波形各异?经络和脉究竟是什么关系?循经取穴既然穴在经络上,那么针灸为什么不出血?用针灸治病穴究竟是怎样控制经络的?针灸由于手法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补和泄的不同效果?针灸补泄的机理是什么?虚脉是怎样检测的?芤脉和紧脉的实际脉形究竟是什么样的?如此种种问题远远的超出了中医脉诊的范围,但又是搞中医脉诊研究和临床必须回答的问题。不懂得以上这些道理搞中医脉诊仪就是一句空话。别说用现代科学来回答,就是用古典中医理论来回答也是一件说不清楚的问题。
就这样我发挥了搞工、搞信号分析的特长,早在2004年最先提出了动态定标和有标样分析和无标样分析方法,我试着用这样的分析方法分析脉图,脉症对应的检出率大大的提高了。这时我看到了中医的希望,看到了中医的未来。这时我一边研究脉图的分析方法一边改进我研制的中医脉诊仪使之更符合检测的需要,这时我从研究脉诊已经扩大到研究内经、伤寒、甲乙经的范畴。开始研究火脉和气脉的检测和分析方法。并又一次的提出了全息检测、动态定标和象模型分析方法。
一次笔者同某中医院搞科研的院长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过去一个开方用药都很好的主任医师,现在也开起大方来了,过去的药壶都不得不用了,只好用锅煎药,这能治好病吗?这位院长笑着说:“经济效益吗!治不好再来。”。第二个问题是:“现在你们医院开了一个治未病的诊室,请问怎样检查未病呢?”他回答得很好:“要跟上形势吗!上边有指示我们就照着办”。可见现在的中医院对患者是多么不负责任,对治病又是多么荒唐。
当我做完脉诊和患者探讨病因时,有的患者说:“刘老师你检查得都很好,说得也都对,能开方吗?”我说只能介绍给大夫开方,可是介绍给大夫病情和检测结果时,大夫狂妄得很,又是不肖一顾,我茫然了我要研究中药!我翻出了老人留下的四箱病历我逐个的分析规类根据脉图找出了一套辩证的用药方法。
写到这里有人会问:“中医脉诊的原理到底是什么?” [font=方正姚体]搞中医诊断和治疗最关健的一条就是医德,这一条是我们中医的先哲的历史经验教训,缺少医德的人不但研究不了中医脉诊,就是中医也学不到真东西。当你被金钱蒙住了眼睛的时候,就什么都看不清了。中医的医德真的是那么重要吗?请看下一部医德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