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脏象学说的学习( 脾胃系)

jxndhsyd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8/22
帖子
154
获得点赞
9
声望
0
脾系理论与临床
一、脾胃的主要生理功能
脾与胃以膜相连,同居中焦,互为表里。《内经》称脾胃为仓廪之官。脾和胃是机体对饮食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的主要脏器,人出生之后,机体生命活动的延续和气血津液的生化,都依赖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因此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在志为思。
二、脾胃的病理变化
脾胃的功能主要为受纳和运化,所以其致病因素多系饥饱劳倦、七情所伤,影响水谷的消化吸收,使脾胃之受纳、腐熟、运化、转输等功能失调而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脾胃之为病,其症候不外虚实寒热等方面。如脾阳虚衰、中气不足属虚证;寒湿困脾、湿热内蕴属实证,胃病有胃寒、胃热、胃虚、胃实之分。
三、理论阐要与临床应用
(一)脾运化水谷
理论阐要 脾运化水谷的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①帮助胃肠将饮食物分解成精微和糟粕两个部分;②帮助胃肠道吸收水谷精微;⑧把吸收的水谷精微运输到全身,使全身脏腑组织都能得到充分的营养,而进行正常的生理功能。若脾运化水谷的功能减退,则饮食物得不到很好的消化,水谷精微不能很好地吸收和输布,就会出现腹胀、便溏或完谷不化,食欲减退,以至倦怠、消瘦等症状。
临床应用 脾的运化关系到饮食的消化及精微物质的吸收和输布,所以在临床上遇到消化不良,精微物质不能吸收和输布的患者,可以从健脾入手进行治疗。
(二)脾运化水液
理论阐要 脾运化水液是指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是脾主运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饮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多属于液态状物质,所谓运化水液的功能,即是对被吸收的水谷精微中多余水分,能及时地转输至肺和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因此,脾的运化水液功能健旺,就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发生不正常停滞。反之,如果脾的运化水液功能减退,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则导致水肿。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之说。
临床应用 正因为脾有运化水液的作用,而当脾虚不运而造成水湿痰饮,并引起一系列病症时,即可从治脾人手。
(三)脾气主升
理论阐要 脾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脾主升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脾将运化的水谷精微向上转输至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若脾不升清,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可出现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腹胀、泄泻等症。二是指脾气主升,对维持腹腔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有重要作用,若脾气不升,中气下陷,则可见久泄脱肛,内脏下垂等病症。
临床应用 临床上对脾不升清而致的头晕目眩,腹胀泄泻,以及由脾气下陷而致的内脏下垂、久泻脱肛等病症,可采用补脾气、升清阳的方法进行治疗。
(四)脾统血
理论阐要 脾统血指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流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脾统血的主要机理,实际上是脾通过运化水谷化生气血,气的充沛则能行固摄之功,而统摄血行,即“气能摄血”作用酌体现。脾气健运,气血充沛,则血行正常,若脾的运化功能减退,气血虚亏,气的固摄功能减退,而导致出血。临床上称之为脾不统血。
临床应用脾不统血所致之出血,通常有以下特点:④出血量少色淡,但持续时间较长;②以下部的尿血、便血、月经淋漓不净及肌衄等为多见;③多伴有疲乏无力,纳呆腹胀等脾气虚弱之象。因脾性主升,脾虚则无力升达而下部易出血;脾主肌肉,故肌衄多与脾失统血关。
(五)脾在志为思
理论阐要 脾在志为思,思即思考、思虑,是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如《灵枢·本神篇》说:“因志而存变谓之思”。思,虽为脾之志,但亦与心主神明有关,故有“思发于脾而成于心”(《甲乙经》)之说。正常的思考问题,对机体的生理活动并无不良影响,但在思虑过度、所思不遂等情况下,就会影响气的正常运动,形成气结,所以《素问·举痛论篇》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由于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气结于中,使脾气不行,导致脾的运化升清功能失常,常可出现不思饮食,脘腹胀闷,眩晕健忘等症。故说脾“在志为思”,过度思虑则伤脾。
临床应用 临床见到由于过度思虑而导致的不思饮食,脘腹胀闷、眩晕、失眠、健忘等症可从脾论治。
案例
失眠、纳呆
刘某,女,32岁,1992年4月1日就诊。半年前,丈夫出国,遂相思不已,茶饭不思,神疲体倦,懒于言语,渐至失眠,心悸气短,精神恍惚,大便不畅,舌淡苔薄白,脉濡细。证属心脾两虚证,用归脾汤加味。处方:党参15 g,白术12 g,黄芪15 g,当归12 g,茯神15 g,炒麦芽15 g,龙齿20 g,远志6 g,酸枣仁30 g,木香10 g,龙眼肉12 g,鸡内金15 g,合欢皮30 g,甘草6 g,生姜3片,大枣5枚,3剂,水煎服。服药后,食欲稍增加,精神状态和失眠均有好转照上方继续加减服用12剂后,诸症悉除。
【按语】本案失眠,纳呆,病机为心脾两虚。本例因思虑过伤及于脾气,暗耗于心血,心血不足不能上奉心神,以致心脾两故用归脾汤加味,以健脾益气,养心安神,用药与病机相合,故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六)脾在液为涎
理论阐要 涎为口津,唾液中黏稠而少沫的部分称作涎。它具有保护口腔黏膜,润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较多,有助于食品的吞咽和消化。《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脾为涎”,故有涎出于脾而溢于胃之说。在正常情况下,涎液上行于口,但不溢出口外。若脾胃不和,则往往导致涎液分泌急剧增加,而发生口涎自出等现象,故说脾在液为涎。
临床应用 正因为脾与涎关系密切,所以临床上见到口涎异常。可从脾论治,辨证须分清虚实寒热,以便在治疗时区别对待。
案例
多涎症
例1
王某,男,45岁,咸阳市某校教师。1980年11月2日初诊:唾液增多2月,加重2周。患者平素饮食不节,两月前原因不明地出现唾液增多,未予在意,诸证渐次加重。两周来,每分钟即要唾四五大口之多,说话、吃饭时,更是涎液不断外涌,以致不能讲课,饮食几废,曾经中西医治疗,服用西药维生素B。谷维素等以及利咽开胃之中药多剂,皆无效验,难明所以,患者痛苦异常,特来求诊。现症:唾液如涌,诉说病情时唾涎涟涟不绝,色清且冷,夹有白痰,咽喉干燥,四肢乏困,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小便色白不利,舌质淡嫩,苔薄白滑润,脉沉细无力。证属喜唾,由脾阳亏虚不能摄涎所致。治宜健脾温中燥湿化痰,方用理中汤加味:党参15 g,炙甘草6 g,干姜8 g,白术15 g,半夏12 g,茯苓12 g,陈皮9g,桔梗9 g,焦楂14 g,5剂,水煎服。服上药后唾液较前减少,脉仍沉细但较前有力。上方加黄芪15 g,麦芽15 g,去焦楂。6剂,水煎服。服上药后,除小便有时不畅外,余证基本消失,现只四五分钟唾一次,量亦减少,宗上方加车前子10 g,减干姜2 g。6剂,水煎服。服后遂愈。半年来多次随访未见复发,病者已恢复正常教学工作。
例2
刘某,女,52岁,农民,陕西旬邑县人。1982年4且7日初诊:频吐涎沫40余天,上脘部疼痛,在旬邑县医院住院半月,治疗无效,4天前转来我院,以“呕吐待查及肾结核(?)”收住院。经用补液、抗结核、支持疗法及黄芪建中汤、旋复代赭汤等治疗20余日,效不著。于4月7日邀我会诊,查患者仍频频呕吐白稀涎沫,恶心不欲食,时而呃逆,每日仅进食二两左右,口不渴,头昏微痛,卧床不起,声低懒言,二便尚利。脉沉细,舌淡红无苔而润,体瘦,面色萎黄少华,胃脘部柔软有轻度压痛。证属肝胃有寒邪,脾虚失运,反聚液而为痰涎,随寒邪上逆致呕吐涎沫,因治未得法,病延日久,气阴亏耗,治当温暖肝胃,化饮降逆,兼益气阴,用吴茱萸汤加味。方药:党参14 g,吴茱萸5 g,半夏15 g,生姜15 g,公丁香2 g,陈皮9 g,茯苓15 g,炙甘草6 g,沙参15 g,炙枇杷叶15 g,川连2g。5剂,水煎服。服上药后,呕吐涎沫次数及量均明显减少,已不恶心及呃逆,头不痛但昏,小腹部时胀满,午后微觉手足心热,余如前,舌淡红苔少,脉沉细。药已中病,守原方继服3剂。呕吐涎沫已止,小腹不胀,胃脘仍有轻度压痛,精神食欲仍欠佳,脉沉细较前有力,舌红苔少。拟宗前法,减少温药,增入健脾开胃之品,用吴茱萸汤合枳术丸化裁。处方:党参14 g,吴茱萸2 g,半夏12 g,茯苓15 g,枳实10 g,白术12 g,炙甘草6 g,陈皮9 g,公丁香l g,沙参15 g,焦楂15 g,麦芽15 g。3剂,水煎服。未再呕吐涎沫,食欲复常,今晨早饭即进主食3两,食后胃脘略胀,余无不舒,可下床走动。守三诊方再服6剂,以冀巩固,遂痊愈出院。
【按语】此二例皆为多涎症。例1病机为脾寒,例2病机为脾胃寒凝,脾虚失运。以喜唾为主构成病症者,遍览古今,尚不多见,乍遇斯疾,颇费踌躇,亦属一奇。
涎为脾之液,由脾所主,是故,唾涎之异,当责之于脾,此其大要。然临证析机,常多因而一果,不可单一论之,于治之时,尤当明辨。是二案皆以喜唾为突出症状,貌似同一,仔细玩味,内自有隙。前案喜唾无呕,且唾涎涓涓,《伤寒论》第395条云:“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是例虽非起于大病之后,但以喜唾,久不了了为主症,且患者平素饮食不节,脾胃为之而伤,并伴见四肢困乏,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唾液清冷,舌淡嫩苔薄白滑润,脉沉细无力等,脾阳亏虚之象极明,细析其机,实由脾阳不振,中焦虚寒,水湿不运,聚而为涎,上泛为唾。惟咽喉干燥一症,似属热结而为,若与上症合参,其机不难理解,当是因脾虚水精不化,粗微不升,无以上奉,咽失其养而为。前医误断其机,以此下手调理,投以清热利咽,开胃消积之剂,药机不符,冰上加霜,是以无效。由斯,该案虽与仲景所述病因有别,而病机恰合,是以投以理中汤化裁,温中散寒,健脾摄涎,以治其本,藉二陈汤合焦楂,化痰复津,消食转脾,以治其标,加桔梗一可助二陈化痰利水,一则升脾气,载药上达,启肺气以宣散布化,故5剂之后,脾阳得复,水运归常,诸症大减,故增黄芪补气升阳,以壮健脾之力,山楂虽可健胃开滞,毕竟为酸品,久服不利水散,故以麦芽易之,继进6剂,病衰八九,随症稍动,终剂而痊,以收全功。
后案之唾,每伴呕恶而作,且与头昏头痛,胃脘疼痛相兼,实由肝胃寒凝使然,张仲景所谓“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此之谓也,亦是本病关键所在。初视是案不欲食,声低懒言,面黄少华,体瘦不起等一派脾虚之象,似为该病之主机所在,无怪乎前医竞投黄芪建中汤,健脾以治。其实不然,患者虽备上症而大便不溏,脉沉细而非虚弱无力,脾未致极虚以明。细究之,上症皆由呕恶而起,呕恶之作,食必难入,日久精微不继,虚生必然。病之根本,在于寒滞肝脉,横逆克土。寒邪犯胃,浊气上逆,而见呕恶呃逆,寒邪循肝经上扰而致头痛,肝阳不振,寒浊乘脾,脾阳不化,水湿不散,聚而生涎,随胃气上逆,吐涎不止。然治未得法,病久不除,气阴又为之亏耗。治当温暖肝胃,化饮降逆,兼益气阴,方以吴茱萸汤加味,温肝散寒,降逆化浊,以二陈汤化痰利水,沙参、杷叶养阴益气,理胃通降,少佐黄连,以防温药为里寒格拒而难入,同时又有坚胃厚肠,收浮热以止呕之妙,守法守方,终致寒祛浊消,精布唾止,康复出院。
唾虽为脾所主,然喜唾之疾病因难一,病机自异,除上两案之外,临床尚有因食积胃脘,中焦壅滞而为者;有脾经湿热,唾涎不收者;有肺中寒饮较甚所致者;有肾气不足下焦水邪上犯而生者。其见证同中有异,仔细辨证,针对其因机立法施治,自有效验。
(七)脾主肌肉四肢
理论阐要 《素问.痿论篇》说:“脾主身之肌肉”,这是由于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肌肉,都需要依靠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来营养,才能使肌肉发达丰满,四肢同样也需要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等营养,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因此,脾气健运,则肌肉、四肢能得到充分的营养,而肌肉壮实,四肢轻劲有力。若脾失健运,运化功能障碍,肌肉、四肢的营养缺乏,必然肌肉瘦削,四肢软弱无力,甚则萎弱不用。
临床应用临床对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痿缩、肌营养不良等症,均可从健脾入手。
案例
重症肌无力
刘某,女,27岁,1977年5月5日初诊。一年来四肢无力,手不能举抬,足不能履地,眼睑下垂,视物成双,晨轻暮重,少气无力,面色苍白少华,语言低沉,肢体肌肉松弛,握力明显减退。注射新斯的明上述症状立即缓解,经常应用,缓解时间越来越短。脉沉细无力,舌质胖嫩色淡,舌苔白腻。证属脾虚气弱,清阳敷布不足,肌肉四肢失养。治以益气健脾。方药:炙黄芪6 g,党参30 g,白术18 g,当归身15 g,升麻6 g,柴胡6 g,陈皮9 g,炙甘草9 g,大枣30 g。上方服1个月,病情控制发展,服至2个月,无力症状消失,停止注射新斯的明,继服1个月以巩固疗效。(《脾胃学说及其临床应用》1979,64)
【按语】本案重症肌无力,病机为脾虚气韵,肌肉失养。本案患者患痿证年余,观其脉证,四肢无力,手不能举抬,足不能履地,且少气乏力,面色无华,一派脾虚气弱之象,遵《内经》“治痿独取阳明”之旨,健脾益气,守法坚持服用,顽疾得愈。
(八)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理论阐要 脾开窍于口,口腔是消化道的最上端。开窍于口,系指饮食口味等与脾运化功能有密切关系。口味的正常与否,全赖脾胃的运化功能,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若脾失健运,则可出现口淡无味、口甜、口腻、口苦等口味异常的感觉,从而影响食欲。口唇的色泽,与全身的气血是否充盈有关。由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口唇的色泽是否红润,不但是全身气血状况的反映,而且也是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状态的反映。
临床应用 根据上述理论,临床上对口味异常,口腔溃疡,口唇疾患等可从脾进行论治。
案例
脾痒(口甘)
李某,男,患“冠心病”多年,经中药治疗后病情大有好转,惟“口中甜”难除。此为脾瘅,证属脾热,湿浊不化,治以兰草汤。佩兰10 g,泽兰10 g。7剂,沏水代茶饮,每日1剂量。数日之后,口甜尽去。 (《黄帝医术临证切要》1993,149)
【按语】本案脾瘅,病机为脾热,湿浊不化。《素问·奇病论篇》云:“有病口甘者……病名日脾瘅……治之以兰j除陈气也。”瘅同疸,其本意为热,即脾热运化失司而谷精上溢,以致口中发甜不除。治疗当“除陈气”。陈气,当是湿浊之气。兰,即后世所谓“一味兰草汤”。但对兰草究为何药,历来有不同见解:或谓佩兰,以其有芳香化湿醒脾之功;或谓泽兰,因其有行血祛湿之力。本人虽未及详考,但两药对脾热而湿浊停留之证,均可有治疗作用,故皆用之。此二物沏水代茶饮,治口甘为主症者多例。
(九)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降为和
理论阐要 胃能接受和容纳饮食物,并对饮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然后,将其精微经脾之运化而营养全身。所以,胃虽有受纳与腐熟水谷的功能,但必须和脾的运化功能配合,才能使水谷化为精微,以化生气血津液,供养全身。脾胃对饮食水谷的运化功能,对于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故《素问·玉机真藏论篇》说:“五藏者,皆禀气于胃”。《素问·平人气象论篇》也说:“人无胃气日逆。逆者死”。所以,历代医家在临床诊治中十分重视“胃气”,常把“保胃气”作为重要的原则之一。胃主通降,借通降把初步腐熟的水谷下行送入小肠,以作进一步消化,并把食物残渣下输大肠。在胃的受纳、腐熟和通降失常,便为病理状态。前者可称为胃气不和,症见胃脘胀痛、纳呆食少等,后者称作胃气上逆,症见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甚或便秘等。
临床应用临床上见到胃脘胀痛、纳呆、食少及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可从胃论治。

案例
胃痛、便秘
孙某,男,1976年2月17日初诊。胃痛多年,发作时不能纳食,甚则水浆不进,频频嗳气,有习惯性大便秘结,最后又发病10天,每日静脉滴注10%葡萄糖500 ml加入普通胰岛素24 u,方能进少量饮食。平时怕寒憎风。脉沉弦,舌苔薄净,证属土虚木侮,肝胃不和,治以温中和胃,佐以疏肝理气。方药:党参15 g,炒白术10 g,当归10 g,枳壳10 g,醋柴胡3 g,法半夏10 g,陈皮6 g,砂仁3 g(后下),合欢皮10 g,炙甘草3 g。服上方后,胃气渐苏,每天能进食250 g(且停用胰岛素),嗳气已除,精神亦振,睡眠尚佳。脉濡细,弦象已平。胃气初复,但命火不力,原方去柴胡,加熟附片、肉苁蓉,调理而愈。(《脾胃学说与临床应用》1979,27)
【按语】本案胃痛、便秘,病机为上虚木侮,肝胃不和。患者年高近8旬,胃不受纳,频频嗳气,脉弦,系土虚木侮,肝胃不和所致,平素怕寒畏风,大便秘结,乃命门火衰,不能鼓动胃气而致。故用温中和胃,疏肝理气,温肾助阳之法治之。本型临床上较少见,但也说明了脾胃和肾的密切关系。
 
脾与胃
脾胃属土,位居中央,互为表里,官拜“仓廪”,为人身气机升降之枢轴。土分戊己,脾为己土,属足太阴,为生血之本,其性喜燥而恶湿,胃为戊土,属足阳明,为化气之源,其性喜润而恶燥。脾主升清阳,胃主降浊阴。脾升,则肝肾随之亦升,因而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随之亦降,所以火金不滞。火降以温癸水则下温,水升以济心火则上清,上清下温,是为平人。胃主受盛,脾主消磨。脾以湿土主令,故其性湿;胃从燥金化气,故其性燥。平人燥湿不偏,相互既济,所以中气健旺,胃气顺降则善纳,脾气升运则善磨,水谷精华,化生气血,养五脏而灌四旁,精盈神旺,身体健强,病无由生。
内外感伤,多致燥湿偏胜,偏胜则不能互济,致使中气衰而升降失司。脾之清阳不升,则运化迟滞,而病食纳不消,脘肤胀满;脾之清阳下陷,则脾家虚寒,而病脐腹隐痛,下利不收。脾土不升,则肝肾也郁。肝木左郁,则失其疏泄之常而血病,症见脘腹痛坠,月事不调;肾水下润则下寒,下寒则肾失统摄之权而精病,症见遗精宫寒,腰膝冷痛。胃之浊阴不降,则气滞胸脘,而病厌食纳差,胸脘胀闷;胃之浊阴上逆,则其气上冲,而病恶心呕吐,噫气呃逆。胃土不降,则心肺也滞。肺金右滞,则失其清肃之常而气病,症见咳逆痰喘,痞塞不通;心火上炎则上热,上热则宗气不固而神病,症见心悸心烦,多梦失眠。所以心肺肝肾之病,多因脾胃燥湿之偏胜,气机升降之逆乱所致。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之既生,多赖后天,根本既病,焉能不旁及四维?!犹如树之根干既瘁,未有枝叶之不摇者也。
脾以湿土主令,胃从燥金化气,化气谓之从令。从令不敌主令之强,因而胃家之燥不敌脾家之湿,所以人之湿气恒长而燥气恒消。湿气旺,因而病于脾阴旺而胃阳衰,症见纳差运迟,腹胀便溏,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虚烦懒言者,比比皆是,而病于胃阳胜脾阴虚者,除伤寒阴阳承气证外鲜见之。至于温热、疫疠诸疾,邪异而途殊,阳气恒长而阴气恒消是其常,自当另作别论。
 
(一)脾运化水谷
案例
1
慢性腹泻
孙某,女,46岁。主诉:腹胀,便溏1年,加重2个月。患者自从去年夏天多吃生冷饮品后,经常大便稀烂。近2个月来大便更为稀溏,并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每天2~5次不等,不思饮食。食后觉胃脘部胀闷不舒服。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舌质淡,舌苔白,脉弱。方药:党参12 g,白术9 g,茯苓12 g,木香3 g,砂仁5 g,薏苡仁15 g,炙甘草3 g,6付,水煎服。6付后症状明显好转,后以上方加减,调理1月而愈。(《中医内科》1976,182)
【按语】本案慢性腹泻,病机为脾虚失运。患者多食生冷后伤及于脾,脾失运化,清浊不分,以至腹泻便溏并带有不消化食物,不想吃东西,食后脘闷不适等脾虚运化功能减弱的症状;面黄肌瘦,舌质淡苔白,脉弱是脾虚气弱的征象。故以四君子汤健脾益气为主,加木香、薏苡仁、砂仁以起理气化湿之功。
 
2
闭经
马某,女,36岁,已婚,1993年6月25日初诊。3年前曾患黄疸肝炎,常服苦寒之药,黄疸退后,胃纳一直不佳。近半年来,虽能勉强进食,每餐至多1两,食后胃脘不舒,心下痞满,嗳气不止,大便稀薄,动则心悸气短,形体日益消瘦。服西药常有反应,服中药可获小效。月经逐渐减少,4月未行。现患者面色淡黄,精神疲惫,四肢无力,面目浮肿,声音低微,动则汗出,食少便溏,口淡无味,舌质淡,脉缓弱,体重已由原来的70 kg减至45 kg。此属脾虚经闭,治宜扶脾阳,益脾阴,助运化。方药:人参、茯苓、白术各50 g,薏苡仁、山药、莲子、芡实、陈皮、神曲、麦芽、山楂、扁豆各30 g,砂仁、白蔻仁各25 g,桔梗、甘草、藿香各15 g,川黄连6 g。将上药共研为粗末。每服15 g,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2次兑在1处,早晚饭后半小时服之,连用1月,饮食、二便正常,面色红润,体力渐复,又服2月,月经亦通,继服归脾丸调理而愈。[《河南中医》1999;(3):56]
【按语】本案闭经,病机为脾气虚弱。盖脾主运化水谷而生气血,脾虚不运则血虚,血虚则冲任衰少而闭经,脾虚血少不能养心则心悸,不荣肌肤则面色不华;脾虚中阳不振则精神倦怠,短气乏力,手足不温;脾虚不运则食少便溏,甚或浮肿,舌淡、苔白,脉缓,皆脾虚之证。所以补脾而经通。
 
3
气虚发热
陈某,女,3l岁,1998年10月6日初诊。产后26天洗澡受凉,寒战高热(40 qC),头痛,小便红赤,尿频,尿急,涩痛,即住院。先后用林可霉素、环丙沙星、先锋霉素等药无效,仍寒热往来。10月18日又寒战发热(38.5℃),头痛,小便仍频赤涩痛,表情淡漠,面色晦暗无华,治疗前舌苔薄黄,脉虚大,重按无力。曾投小柴胡汤、八正散不效。认为患者口干唇淡,不欲饮,肢体倦怠,舌淡,脉虚等为一派脾阳虚的见症,前医误投寒凉滑利之品导致气更虚,又病情日久,反复发热,耗伤阳气,阳虚不能卫外,正虚不能胜邪,故病情反复持续寒战发热。遵《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之训,东垣有甘温益气之方,乃用补中益气汤治之。方药:黄芪30 g,白术、柴胡、红参(炖)、当归各10 g,陈皮、升麻、甘草各5 g。19日服1剂后,热退(37 qC),寒战消失,仅背部微觉恶寒,头痛大减,舌苔薄白。照上方连服5剂,恶寒头痛消失,自觉倦怠,改用归脾汤调治而愈。[《江西中医药》2000;(1):22]
【按语】本案发热为气虚所致。产后气血两虚,阳虚生外寒者,采用甘温除热法,即予补中益气汤,方中黄芪固卫外之阳气,以实腠理;升、柴协助参、芪升举中气,使清阳敷布,而寒热可止。由于方药中肯,故一剂奏效。张山雷论黄芪有云:“久病脾虚,清阳不升,寒热不止者,授以东垣之补中益气汤,无不捷效。正以黄芪为参术之佐,而升、柴以举之。则脾阳复辟,而中州之大气斡旋矣。”张氏之言,实属经验之谈,效之可起沉疴。
 
4
阳痿
沈某,24岁,1983年11月24日诊。婚后3月,阳事不举或举而不坚,性欲淡漠,无力行房,伴头晕,嗜睡,倦怠乏力,时有梦遗,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曾服温肾壮阳药巴戟天、肉苁蓉、仙茅、淫羊藿、附子等,取效甚微,故前来诊治。治以健脾益气,方选四君子汤加味。方药:太子参20 g,炙黄芪30 g,茯苓15 g,炒白术、炙甘草各10 g。3剂,每天1剂,水煎服。服药期间嘱其忌房事。3剂尽,精神大有好转,拂晓时阴茎时有勃起。方已奏效,原方续服,共服14剂,阳事举,举而坚,余症随之而愈。[《新中医》2000;(2):53]
【按语】本案阳痿,病机为脾气虚弱。本案患者新婚不久,房事过频,损伤正气,气虚无力,难以勃起。治以补气为法。脾主肌肉,为气血生化之源,化源充沛,则宗筋有力,故拟健脾益气之四君子汤切合病机,收效快捷。
 
5
小儿营养性贫血
程某,女,3岁7个月。因纳差、乏力、面色逐渐苍白近1年,于1995年2月20日初诊。患儿近1年来无明显诱因而出现纳差,食量很少,强迫进食则恶心欲吐,但嗜食生冷零食,大便成形,但量多次频,小便正常。逐渐见面色苍白,言少懒动。近期无发热及出血病史,家中否认有遗传病史。查体见神清倦怠,面色少华暗滞,眼睑结膜、指甲较苍白,舌质淡,苔薄腻,咽不红。两肺呼吸音清,心率120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心界不大,未闻杂音。腹软,肝在右肋下1。m,质软,脾未及,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脉细弱。血常规:血红蛋白80 g/L,红细胞2.92×10心/L,白细胞6·0×10’/L,中性粒细胞0.49,淋巴细胞0.5l,网织红细胞0.5,血微量元素zn、Fe、Ca、Mg等均低于正常水平。肝功能正常,HBsA g(一)。诊为营养性贫血,中医诊为血虚(脾虚型),予白术散加减调理。方药:党参12 g,白术8 g,茯苓8 g,木香3 g(后下),藿香6 g,葛根8g,山楂叶lO g,薏苡仁10 g。连用此方随证略加化裁,每日l剂,服药3周,随纳食增加伴随症状改善,复查血红蛋白105 g/L。此后继用白术散每2日服1剂,两周复查血常规1次,连续两次血红蛋白110/L。[《中国医药学报》1995;(6):33]
【按语】本案小儿营养性贫血,病机为脾气虚弱。营养性贫血为小儿时期常见的疾病,包括缺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及营养性混合性贫血,属中医“血虚”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喂养不当、病后失调等原因使脾胃虚弱不能生化气血而成,《灵枢·决气》日:“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小儿脾胃不但易为饮食所伤,疾病所累,且其脾胃既虚,又不耐温补,而易呆滞,更易生热,故临床上治疗营养性贫血用白术散调脾补虚,运脾养胃,使脾胃健运生化气血,疗效显著。
 
6
婴幼儿腹泻
叶某,女,1岁10个月。因腹泻伴呕吐1天于1995年3月10日上午就诊。症见大便质稀,泻如水注,黏液少许,气臭量多,日行5次,尿少口渴,纳差时呕,反复吐出胃内容物数次。查体见神清烦躁,唇红而干,咽赤舌红,苔薄黄腻。心肺未闻异常,腹软肠鸣,指纹紫,显风关,大便常规镜检:白细胞(+~++),红细胞少许。诊为湿热泻。予白术散加减,方药:葛根15 g,白术8 g,茯苓4 g,甘草4 g,木香3 g(后下),藿香6 g,黄连3 g,银花10 g。1剂,水煎分3次服。药后是夜大便转稠,呕吐遂止,翌日继服l剂,上症悉除,泄泻告愈。[《中国医药学报》1995;(96):32-~33]
【按语】本案婴幼儿腹泻,病机为脾虚兼湿热。本病脾胃功能失调是其主要病机。就小儿脾胃特点而言,存在对水谷精微物质需求量大而脾胃功能尚未健全的矛盾,此即“脾常不足”;同时小儿生理上稚阳未充,稚阴未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而在泄泻过程中最易伤阴伤气。方中白术散以四君子汤健脾益气;木香理气和胃;藿香化湿醒脾;葛根升阳鼓胃气,解肌生津。全方融补、运、升、降为一炉,补而不滞。临证时抓住小儿泄泻脾运不足且易伤阴的特点,用白术散略加化裁,治疗泄泻各型,如风寒泻本方加苏叶、防风;湿热泻加银花、黄连,去党参;伤食泻加焦三仙;脾胃虚寒加干姜;尿少加车前子、滑石;伤阴加乌梅;伤阳加附子,取得显著疗效。
 
7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李某,男,3岁。因反复感冒或发咳喘1年余,于1993年11月21日来诊。患儿于1年多前开始反复因受凉感冒后出现咳嗽气喘,轻则咳嗽流涕,甚时咳喘,年发作10次有余。曾多次用抗生素治疗,感冒咳喘症好转,但常自汗出,纳食呆滞,时有腹痛,容易感冒。查体见神倦,面色少华,气短懒言,唇舌色淡,苔薄白,脉细弱。诊为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型。予白术散加减调治,方药:党参10 g,茯苓8 g,甘草4 g,白术8 g,葛根6 g,藿香6 g,木香3 g(后下),北黄芪15 g,法半夏8 g。每日1剂,水煎服。如痰多加川贝母、陈皮。连服20余剂后,家人转告患儿食纳可,汗出减少,1年多来感冒少有发生,偶有感冒亦未必气喘。[《中国医药学~)1995;(6):33]
【按语】本案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病机为肺脾气虚。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症,诊断按不同年龄每年呼吸道感染的次数确定。祖国医学古典文献中无此病名,但根据其常年反复,迁延难愈,发作时以肺系受邪表现为主,间歇期多伴汗出纳差,面色少华等症状,辨证多属肺脾肾三脏不足。就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来说,其肺常不足,蕃篱疏薄,卫外不固;加之寒暖不知自调,易感六淫为患;而其脾胃尚未健全,更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受损,由脾胃虚弱,化源不足,致肺虚感邪者临床上屡见不鲜。故根据“四季脾旺不受邪”的理论,将白术散用于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以培土生金,收到较好疗效。
 
8
糖尿病(脾胃气阴两虚)
陈某,58岁,1993年3月7日初诊。糖尿病(Ⅱ型)病史1年余,经口服消渴丸、达美康等治疗,血糖仍在10.0 mmol/L上下波动。伴见:体倦乏力,口渴欲饮,饮水不多,食欲一般;大便偏于,2日1行;舌质稍红,边有紫气;苔薄白,脉细弦。空腹血糖10.82 mmol/L。责之脾胃气阴两虚,瘀血内停。拟方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用药:生黄芪15 g,生山药30 g,五味子6 g,天花粉15 g,京玄参20 g,肥知母10 g,五味子6 g,天花粉15 g,粉葛根15 g,紫丹参20 g,生山楂15 g。并嘱消渴丸减量。服上药10剂后,口渴明显减轻,大便通畅,空腹血糖8.85 mmoL/L,嘱停服消渴丸。再进上方20剂后,血糖降至正常范围,口渴等症不显,病情稳定。[《中医药研究》1996;(3):41]
【按语】本案糖尿病,病机为脾胃气阴两虚,瘀血内停。周慎斋在《慎斋遗书·消渴》中指出:“盖多食不饱,饮食不止渴,脾阴不足也”。笔者认为,脾阴虚往往基于脾气虚,多因脾气虚弱,气不化津,而致阴津不足。临床往往以脾之气阴两虚为表现,症见:口渴欲饮,饮水不多,食欲一般,或轻度消渴善饮,大便干结,尿量如常,体倦乏力,面色少华,形体消瘦,舌质稍红,苔薄少津,脉细。治予益气生津,润燥止渴,方选玉液汤出入。此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大多合并有冠心病、高血脂症等病,实验室检查多有血黏度增高、甲襞微循环异常。因此,加紫丹参、生山楂,以活血化瘀、泄浊降脂,验之临床,疗效确切。
 
9
糖尿病(脾胃气虚)
刘某,女,46岁,1994年2月13日初诊。口渴、多饮、多食、消瘦8个月,诊断为糖尿病(Ⅱ型),予消渴丸、达美康、降糖灵等药治疗后,口渴减轻,食欲渐正常,惟血糖不易下降。空腹血糖在11.0 mmol/L上下波动。诊得面色萎黄,体倦乏力,纳谷不香,口中微渴,饮水不多,大便软,3或4日一行,舌质淡红,边有齿印,苔薄,脉细软无力。空腹血糖11.98 retool/L。责之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治予益气健脾助运。药用:炒党参15 g,炙黄芪20 g,炒白术10 g,云茯苓15 g,炒白扁豆12 g,怀山药30 g,炒枳壳10 g,粉葛根15 g,广木香6 g(后下),全当归10 g,春砂仁3 g(后下),炙鸡内金6 g。药进7剂,头昏乏力改善,食欲增加,复查血糖9.88 mmoL/L。守方共进30余剂,口渴不显,食欲正常,大便日1行,查空腹血糖2次均正常。[《中医药研究》1996;(3):41
【按语】本案糖尿病,病机为脾胃气虚。戴元礼在《论治要诀.消渴》中指出:“三消得之气之实,血之虚,久久不治,气尽虚,则无能为力矣。”指出了消渴病与气虚的关系,结合临床,以脾胃气虚为甚,症见:口渴欲饮,饮水不多,体倦乏力,面色少华;大便不干,数日一行;或大便质稀,每日数行;舌质淡红,苔薄,脉细弱等。盖脾气虚弱,气不布津,津不上承则见口渴饮水不多;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升降失司,则纳谷不香,大便稀溏或不干而数日一行;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则面色少华,脉细弱。治予益气健脾助运,方选七味白术散出入。
 
10
痢疾
刘某,男,50岁,1960年10月28日诊。痢疾后,有时复发,这次下痢9日,大便有黏液而不爽,里急后重,日行4~7次。左下腹按之痛,精神疲倦,体重减轻。小便微黄,大便化验有红白细胞,未培养出细菌。舌尖红质淡,苔秽腻;脉两寸沉濡,右关沉迟,左关沉弦,两尺沉滑有力。属中虚脾湿,治宜温中理湿。处方:台党参6 g,苍术(米泔浸炒)6 g,炮干姜3 g,炙甘草3 g,陈皮6 g,茵陈9 g,薏苡仁12 g,茯苓9 g,泽泻3 g,上肉桂(去皮后入)1 g。3剂,每剂2煎,共取1 000 ml,2次分服,加红糖少许,兑服。药后大便成形,次数、黏液均减。仍有腹胀、下坠感。舌质正红,舌苔已退净;脉缓有力。原方继服3剂,再以丸剂温中健脾、理气化积为治,拟理中汤加味。处方:党参30 g,白术30 g,炮干姜15 g,炙甘草15 g,上肉桂(去皮)6 g,槟榔15 g,炒枳实15 g,木香9 g,茯苓60g,炮川楝子15 g,乌药15 g,小茴香(盐水炒)6 g,砂仁15 g。共为细末,炼蜜为丸,重6 g,早晚各服1丸,温开水下。(《蒲辅周医疗经验》1976,193)
【按语】本案痢疾,病机为中虚脾湿。本例有痢疾病史。I临床辨证为中虚脾湿,实为慢性痢疾,乃正虚邪恋,寒湿夹杂,故缠绵难愈而复发。以理中汤加味,温中理湿,服药3剂而止。后以本方加工为丸,扶正驱邪,缓图巩固。
 
11
癫痫
患儿,7岁已患癫痫2年。兼罹胃纳不好,常有呕吐不食,身体肌肉消瘦。期间屡服西药治疗,迄未控制。.询其癫疾于阴雨寒冷之时发频,发则昏不知人,口泛涎沫。伴面黄肌瘦,腹大虚胀,叩之如鼓,纳食甚少,大便时溏时秘。舌淡、质黯,脉细涩。肝脾皆肿大,中等硬度。脉证合参,诊为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脾不运则停饮生痰,肝气结则血瘀成块,气痰相搏,上逆闭阻清窍,扰乱兀神,乃发癫也。病情虚实夹杂,治宜攻补兼施。法取益气健脾,活瘀化痰。方选补中益气汤加鳖甲、鸡内金、红花、桂枝。连服30剂后,食纳大增,精神好转,肌肉丰满,二便正常。肝脾扪之较前软,癫痫发作次数亦减。继守前法去桂枝,加胆南星、天竺黄。又进30剂。触肝质软如常,肝界正常,脾脏明显缩小,癫痫无再发作。后令晨服补中益气丸9 g,晚服鳖甲煎丸3 g。持续3月,除脾脏稍大外,一切症状皆失。(《临证心得选》1984,152)
本例采用治本以除根、治标以应变的原则,对癫痫日久,伴见精神委顿,气血虚弱,纳差不运者,从健脾调中人手,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化裁,经常服用,并在癫痫发作时少佐豁痰开窍之剂。如癫痫饼、癫痫丸之类,效果很好。此法之用,细玩不无道理,因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本病之发多与痰邪有关,痰之生于脾虚,脾得健则痰源自杜。再从情志、饮食上注意调适,则肝风自无内动之理,病之发作,就会由频至稀,日渐向愈。而对于那些初患此疾,形体尚壮,痰涎涌盛,脉象滑实者,则不宜轻用。
 
12
慢性胃炎
刘某,女,34岁,咸阳彩电厂工人,1991年7月15日初诊。主诉:胃脘部胀痛不适半年,在西安某医院做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平素爱生闷气,饮食稍有不慎就胃胀,纳少乏力,睡眠差,大便有时干结,关节游走性疼痛,胸闷,舌质暗,苔薄白,脉沉弦无力。辨证:脾虚气滞。治法:健脾疏气宣滞。方药:木香6 g,砂仁6 g,党参12 g,白术12 g,茯苓10 g,半夏10 g,陈皮10 g,炙甘草6 g,瓜萎15 g,薤白10 g,焦三仙各15 g,郁金12 g,丹参15 g,6付,清水煎服。服上方后明显好转,症状大减,胸闷消失,胃脘隐痛,微胀,纳食可,关节微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弱。因睡眠不好,继用上方加炒枣仁30 g、夜交藤30 g。至11月因久未服药,诸症又作,症状如前,继用上方化裁。后因泛酸加瓦楞子,胃痛甚时加枳实、玄胡、三棱、丹参。坚持服药至1992年7月5日,诸症痊愈,惟有睡眠不实而已。 (《疑难病证治》1996,110)
【按语】本案慢性胃炎,病机为脾虚气滞。胃脘痛非一日之病,其发生一般均有较长的发展过程,加之胃病后,食物酸辣辛咸的不断刺激及情志不舒等的影响,其治疗颇费时日,如果不能坚持服药,也可常因之而诱发。此例病人,疗效甚好,因未能坚持服药,再次发作,其病机症状未有大的变化,故仍以一基本方为主化裁,始终以香砂六君子汤为主,益气健脾,有食积加焦三仙,胃痛甚加枳实、丹参、三棱、元胡,前后断续服药近1年而诸症愈。胃痛之顽固难治可见一斑。
 
13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阎某,男,30岁,工人,1981年5月16日就诊。半年前因劳累受凉而恶寒发热,继感全身乏力,纳差,活动后心慌气短。一周前双下肢出现散在大小不等的瘀斑。尿色深红,尿蛋白(+),红细胞(++)。以“紫癜性肾炎”收住院治疗。T 37.5℃,BP 105/65mmHg。精神委靡,贫血貌,巩膜、皮肤轻度黄染,颈部、腋下可扪及数个花生米大淋巴结,质软,无触痛。心率110次/分,律齐,肝肋下l。m,剑突下3 cm,质中等硬,脾未触及。双下肢轻度压陷性水肿,可见多个融合性紫斑,舌质暗红,脉细数。检查:血红蛋白95/L,白细胞14×10。/L,血小板105×10’/L,凡登白试验间接阳性,肾功能正常。颈部淋巴结活检无异常发现。骨穿报告:骨髓增生活跃,红细胞系统明显增生。抗人体球蛋白试验(+)。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给以强的松并配合中药清热利湿之剂,经治半个月,自觉症状好转。不慎因受凉发热,上症又复加重,体温38.5。39.3℃,精神衰弱,双肺可闻及散在湿哕音。给以抗生素及氢化可的松并配合中药清热解毒之剂治疗一周,高热不退。治则:甘温除热,健脾益气、养血。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20 g,人参12 g,当归15 g,白术10 g,陈皮10 g,升麻6 g,柴胡10g,炙甘草10 g,黄芩10 g,枳壳10 g,全瓜蒌12 g,服药5剂,体温正常,诸症减轻。再予原方加夏枯草10 g,浙贝母10 g,皂角刺12g,10剂。精神明显好转,食纳增加,皮下瘀斑变淡,部分消退。化验:血红蛋白110 g/L,白细胞10×10。/L,中性粒细胞0·70;尿常规正常。守方继续30剂,复查抗人体球蛋白(一),住院两月余出院。出院后守法间断治疗1年,2年后随访,精神尚可,无特别不适。『《中医杂志))1992;(3):14]
【按语】本案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机为脾气虚弱。本病临床虽见皮下出血、尿血、黄疸等热证之象,但察其精神委靡,消瘦无力,心慌气短等表现,当属脾胃气虚,血虚发热之候。治宜健脾益气养血,故用补中益气汤益气升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亦获良效。方中重用参、芪、术、草以补脾胃之气,使气血足则阴火降,清升浊降则内热消。
 
14
白细胞减少症
杨某,女,26岁,1978年8月24日来我院就诊。四年前因患肝炎,在某医院治疗月余,出院后长期感觉肝区疼痛,容易疲乏,肢软无力、失眠、盗汗、纳差。虽长期服保肝药物而取效不佳。1年以后,又经另一医院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经中西医治疗亦未获效。体温37.3℃,脉搏74次/分,血压90/60 mmHg,咽部轻度充血。甲状腺不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胁下2.5 cm,白细胞2.4×10’/L,中性粒细胞0.38,血红蛋白80 g/L,血小板76×10’/L,结合骨髓象西医诊断为白细胞减少症。经维生素K。、维生素B。、利血生、激素等治疗无好转。刻诊: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肢软无力,头晕、心悸、失眠多梦、纳差、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脉证合参为诸脏受累,气血两亏。治则:健脾益气,气血双补。方药:黄芪30 g,党参20 g,熟地20 g,白术12 g,茯苓15 g,桂圆肉15 g,炒枣仁18 g,远志12 g,当归12 g,白芍15 g,红花12 g,甘草6 g。服药4剂,精神稍佳,心悸。失眠已有改善,咽部未见充血,惟盗汗未除,食欲亦欠佳。既已取效原方增加黄精20 g,牡蛎30 g,山楂肉12 g,嘱日服1帖,另以紫河车粉每日早晚各服6 g。服药30余剂,诸症俱除,精力充沛,嘱原方再进6剂后来复查。经复查一切正常,自觉症状消失,前后历时4个多月,共服中药50余剂。化验白细胞总数5.6×10’/L,中性粒细胞O.60,血红蛋白134 g/L,血小板140×109/L,继以人参养荣丸早服、河车大造丸晚服i1月,随访1年症状未见复发。
【按语】本案白细胞减少症,病机为气血两亏。白细胞为人体重要抗御力量。当周围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10’/L以F时称白细胞减少症。本病可单独存在或可伴有贫血及血小板减少。凡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所有原因,均可成为本症原因。患者过去有不典型肝病及类似神经宫能症的表现,西医内科分“原因不明”及“继发”两种,而前者居多。查阅中医文献,似属虚损等范畴。投归脾汤以助生之源,补肝肾以滋水涵木,调其阴阳;血为阴,随气行,气盛则血旺,更以紫河车等血肉之品填补精血。惟患者咽部充血,体温略热,经思考再三,低热原因,恐与气血虚、脾虚有关,无论感染性或功能性所致,非健脾补气甘温除热而不可解也。
 
15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何某,男,48岁,工人,1981年11月23日入院,住院号32346。患者自1980年起无明显诱因而出现面色咣白无华,但无自觉症状,未予诊治。1981年8月赴南方出差,途中凌晨发现尿色呈酱油样,伴乏力。归来后凌晨排尿仍呈酱油色,伴头昏耳鸣,全身乏力,心悸气短,多汗,视物昏花,纳呆腹胀,面目肌肤发黄,经某医院诊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经用地塞米松、力勃隆、丙酸睾丸酮、多种维生素等药物治疗无效,症状日渐加重,特来我院求中医治疗。自诉酱油色尿每隔15~20天发作,每日10余次,持续3~5天,精神困惫,语气无力,少气懒言,面色肌肤黄染而虚浮,双下肢水肿,舌质淡,无苔,脉弦滑无力而数。血红蛋白6∥L,红细胞3×109/L.中性粒细胞0.76,淋巴细胞0.24,血小板120×10’/L。血浆结合球蛋白电泳消失,血浆游离血红蛋白0.56 g/L,黄疸指数15单位。血清铁43.414斗tool/L,总铁结合力72.495斗tool/L,未饱和铁2.899umol/L,饱和度0.599。罗氏(Rous)试验、凝血酶试验、尿含铁血黄素均阳性,红细胞脆性试验开始溶血0.044,完全溶血0.036。骨髓象呈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形态大小不等,呈帽徽形、馒头形、三角形或多边形,其他占3%,提示造血功能正常,红细胞增生为活跃表现。实验室检查符合临床诊断。四诊合参属劳倦伤脾,运化失司,气血两虚,统摄无权之阴黄病。治则:健脾益气补血。方药:黄芪50 g,川芎、木香、升麻各10 g,当归20 g,大枣7枚。水煎服,住院次日又出现血红蛋白尿,持续3天。前方加首乌15 g继服。再服13剂后,自觉症状好转,体力增强,胃纳转佳,肢胀、水肿消失,血红蛋白尿未发作,但病人巩膜仍黄染,前方加茵陈30 g,继服10剂后,黄染消失,黄疸指数恢复正常,面色转润泽,血红蛋白提高至77/L,自觉症状消失,继服前方以巩固疗效。前后共服85剂出院。出院后继服前方,1个月后恢复工作。随访1年余,血红蛋白尿一直未复发,精力旺盛,工作、生活均正常。实验室检查有好转。 [《中医杂志》1983;(4):42]
【按语】本案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热情洋溢,病机为脾气虚弱,气血两虚。祖国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为机体出入升降的枢机。脾气旺盛,升降正常,出入有序,则能生化气血,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本例由于劳倦而伤脾,气血无以生化,脏腑经络无所禀受而俱病。治以黄芪、人参、白术健脾益气;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龙眼肉、大枣养血补血;乌药、陈皮、木香理气醒脾;并加升麻提补中气,茵陈以祛黄疸,终获良效。
 
16
乳悬
王某,女,26岁,1977年5月13日初诊。患者于一年前生育一子,现仍在哺乳。今年2月初发现右乳房逐渐下垂,现在右乳头已达脐下,曾肌内注射青霉素,口服土霉素及清热解毒之中草药未获良效。诊见:右乳房细长下垂,乳头下至脐下一寸许,皮色发紫,自觉坠胀不适,但无痛痒感,左侧乳房正常。食欲不振,神疲消瘦、头晕、心悸、言语无力,大便溏薄。日行2次。患侧乳汁分泌较少。舌质淡苔白,脉虚细。1~,90/50 mmHg。血常规:血红蛋白34 g/L,红细胞3×10‘。/L,白细胞6.5×i0。/I.,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27,嗜酸粒细胞0.03。诊断为乳悬。症属产后气血亏虚,中气下陷所致。治则:培补中焦,益气升提。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味:炙黄芪32 g,党参15 g,白术15 g,桔梗32 g,陈皮12 g,柴胡12 g,升麻6 g,当归6 g,炙甘草10 g。8剂水煎服。药后右乳头已上至脐上3寸许,坠胀感大减,皮色仍紫,出现皱褶,大便正常。效不更方,续服5付后,患侧乳房同左侧乳房大小相等,原紫色变浅,脉和缓有力。改服补中益气丸善后,随访4年病未复发。《中医杂志》1981;(11):13]
【按语】本案乳悬,病机为产后气血亏虚,中气下陷。“乳悬”一名最早见于《疮疡经验全书》,《中国医学大辞典》有转录,是由于胃虚血燥而致本病,多见于产后妇女,可用当归、川芎等量煎服治疗。而本例是以中气虚弱、气虚下陷为主,除乳房变细长、下垂、肤色发紫外,伴有神疲、泄泻、胸闷、纳差等症,故用补中益气汤,重用黄芪加桔梗,培补三焦,益气升提而奏效。
 
17
小儿慢脾风
牛某,男,1岁。1963年8月30日来诊。代诉:8月19日以来经常泻肚,22日经某卫生院治疗,好转3天后,复以吐泻,未及时治疗。肌肉渐瘦。29 日晚患儿病情加重,昏睡不醒,闭目摇头,手足抽搦,于8月30日急来门诊。诊见患儿面色青黯,闭目摇头,昏睡不醒,大便失禁,囟门下陷,肌肉消瘦,四肢厥冷,脉微弱。根据吐泻已久,脾气大伤为纯阴无阳,诊为慢脾风。治则:宜大补脾土,健胃回阳为主。方药:可保立魁汤加减。破故纸6 g,炒枣仁6 g,焦白术6 g,当归3 g,红人参4.5 g,黄芪6 g,枸杞3 g,山萸肉3 g,核桃一个(带壳捣碎),钩藤6 g,附子3 g。水煎温服。服上药后次日复诊,神志清醒,已无闭目摇头、抽搐昏睡等症,吐泻已轻。按前方去钩藤、附子。又服2剂后,诸症消失,于9月6日复查痊愈。[《中医杂志》1964;(10):13]
【按语】本案小儿慢脾风,病机为脾气虚损。可保立魁汤是清朝名医王清任创造的方剂,原方是治小儿因伤寒、瘟疫,或痘疹、吐泻等症。本症病久气虚,四肢抽搐,项背后反,两目上吊,口流涎沫,昏沉不省,此属脾气亏虚阴伤阳亏之慢脾风,治以补脾回阳之法,服可保立魁汤取效。据临床报道,本方用治阳痫病久不愈者,颇有效。
 
18
乙型肝炎
李某,男,4岁零9个月,住陕西某毛纺厂。1990年9月2日初诊:发现乙型肝炎带毒近4个月。患儿素体康健,于1990年5月初防疫注射前化验肝功能,无意中发现乙型肝炎系列HBsAg(+),HBeAg(+),抗一HBc(+),即服西药及中成药调治,至8月9日,经咸阳市防疫站复查,HBsAg(+),HBeAg(+),抗一HBc(+),PHSAR(+),因用药无效,特来求治。患儿除尿频量少、多汗外,余无任何不适,面黄,舌边尖红苔薄黄稍腻,脉沉细无力。证属脾虚阴亏,热毒内蕴,治宜健脾养阴、解毒。方药:女贞子8 g,丹参10 g,党参8 g,黄芪12 g,白术8 g,猪苓8 g,生贯众8 g,山豆根5 g,连翘9 g,白花蛇舌草12 g,柴胡5 g,生甘草2 g,水煎服,每日1剂。患者每两周来诊一次,基本守上方稍作加减至今已服44剂,无任何不适,面色转红润,纳食香,近日经咸阳市防疫站复查,乙型肝炎六项全部为阴。继服肝必泰胶囊(笔者自配中药)以巩固疗效。1991年6月随访,患儿一切正常。家长告日,自上次检查后,又经上述单位复查1次,乙型肝炎系列皆为阴性。(《奇难病临证指南))1993,161)
【按语】本案乙型肝炎,病机为脾虚阴亏,热毒内蕴。乙型肝炎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病情顽固,常缠绵难已,现代医学尚无有效疗法,治疗较为棘手,一般预后欠佳。根据患者的不同表现,可属于中医之胁痛、腹满、黄疸等病,究其病机,多缘正气不足,邪毒内侵所致,邪毒久而不解,瘀阻经络,阻碍气机,又导致气滞血瘀,故尔,其治当遵扶正达邪,扶正当分清阴虚气虚,达邪每应清化湿热,解毒祛瘀,坚持治疗,效果多佳。本例患者,素体健康,发现乙型肝炎五项阳性后,仍无自觉症状,当属于乙型肝炎带毒者,临床上,此类患者较为常见,其治法仍遵扶正达邪之法。以女贞子滋补肝肾;以党参、黄芪、白术、猪苓补中益气,健睥祛湿;以丹参养血活血,畅利血脉;以生贯众、山豆根、连翘、白花蛇舌草、生甘草清热解毒;柴胡疏肝清热。药进44剂,乙型肝炎六项全部为阴。由上可知,乙型肝炎带毒者之治疗,每以扶正达邪为治则,坚持服用,多可转阴。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