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吧?我也是初学那几年用,现在很少用。那么温病的话,老师觉得:银翘散?桑菊饮?是治温病的常用方吗?
薄荷、苏叶等是否可以代麻黄,咱重复咱在论坛多次说过的话:药无可代之品,药无不可代之品,要在明理对证。那按老师说法:薄荷,苏叶等是可以代麻黄了?有一事不明,服用麻黄剂有些病人就会流泪,怎么回事?前段时间给老婆服用麻黄剂,量约6克麻黄,就流泪。停用药一段时间就好了
嘻嘻,启上、畅中、夯下。世上处方多是见病治病、见证疗证,说好听点儿就是“有的放矢”,切中要害,着眼于疾病,不能全身治理。中医提倡治未病,我感觉这样的处方起不到治未病的效果。那老师是按您自己组方了,用您的那个“上中下”理论?
嘻嘻,今晚收获不少,真金白银?有回扣吗?学习了,谢谢老师!今晚收获不少。谢谢啦
嘻嘻,只要不是巴豆、大黄、十枣汤就行。一斤二锅头怎样?呵呵
嘻嘻,好经验。不过或许用地榆水或地榆粉更好,当然咱没用过。大黄好东西啊,前段时间小孩不小心被开水烫伤用大黄水涂,第二天出水泡,水泡破了,撒上三七粉,一周后就脱皮复原啦
《经方实验录》咱现在这个星期再看的书,以前看过,没办法用,想不明白,就像姜佐景所说的,前贤各有各的说法,让咱后学何从?读到麻杏石甘汤的“辛凉甘润”法与银翘散和桑菊饮比较。顿时开朗,以前看过的什么辛凉轻剂,什么辛甘化阳,什么甘姜佐景在經方實驗錄一書中引申葛根湯為太陽溫病方,葛根湯非處理裏有鬱熱之症,津傷可加天花粉,葛根具起陰氣之功效
如柔痙中的瓜蔞桂枝湯
另外也有醫家認為小柴胡湯是溫病方,如:張錫純,他認為小柴胡湯加石膏即為溫病方
但有些經方家認為小柴胡湯本身就是溫病方
葛根及柴胡性味皆非辛溫,所以有經方家認為這兩個方子都可處理溫病
吳鞠通在炙甘草湯的基礎上變化出加減復脈湯(去當中陽藥)
我也曾用烏梅丸去陽藥治皮膚癢
葛根湯及小柴胡湯也可去陽藥變化成溫病方
後世許多醫家就從小柴胡湯變化出許多湯方
只要善用,只要有效就好。谢谢。谢谢,我现在用是在2-~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