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初学者请不要看太多太多的书那会误人子弟的,先找本系统的学,很多人用了很久
都是只对部分功能熟悉而已,不系统还是不够的。
-----
关于这条,我有不同意见。如果是立志学医,并打算考取执照成为医生之人。可以参照这条。
如果是中医爱好者,那么第一重要的,是保持对中医的兴趣。因为如果学医学的兴趣都没了,就谈不上继续学习了。让初学者一门心思学习一本系统的中医书,那样会让大多数人觉得枯燥乏味而最终丧失兴趣。毕竟能一门心思坚持下来系统学习的初学者太少了。所以,相对大多数初学者而言,如果有条件,是可以博览群书的,只要他自己有兴趣去博览。但同时也不放弃系统学习一门中医。两条路同时走。这个原理和一个在学习中医的同时,也可以同时喜爱其他的天文啊,化学啊,体育啊,围棋啊之类的爱好一样。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冲突。
博览的目的,一是保持初学者的兴趣。二是点点滴滴接收不同的知识。三是引起深度的思考,因为中医观点的冲突矛盾其实很多的,看多了不同的书就知道了,所以都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
之后,初学者自然会慢慢把学习的焦点集中在某个系统之中的。例如,最后可能由时方集中到了经方,由这派集中到了那派,这都是思考后的自然选择。
一个初学者,不要把学医的目标定的太高。以保持兴趣为第一目的,每日有所得为第二目的,小有成就为第三目的,精通一门为第四目的,大有所获为第五目的,终成名医为随缘的目的了。
我看过太多喜爱中医的人,最后放弃学习中医的人了。就是因为想系统学习一门时,发觉太枯燥乏味而没有再坚持深入学习了。我也经历过这个过程。我从小就对中医感兴趣,但找来中医教科书,发现无法深入学习,太枯燥了。就不爱看了。后来是看了一些通俗的关于中医保健,中医故事的书,就逐渐又提起了兴趣。陆陆续续看了不少各家的书,虽然散乱,但一直觉得兴趣盎然。明白的知识也越来越多了,思考的也多了。现在也逐步把目光集中在某个学派为主的方面上去了。我觉得这个过程挺好。也明白了学医,保持兴趣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