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新六气辨证学:内经气化升降的现代转化

tungchan

声名远扬
杏叶会员
注册
2022/02/09
帖子
1372
获得点赞
236
声望
63
年龄
60
所在地
香港
### **《新六气辨证学:内经气化升降的现代转化》**
**——以湿木、燥金、寒水、暑火、封土、炎土为核心**

---

### **目录**

#### **第一章 总论:六气对冲与升降模型**
1. **核心六气定义**
- 湿木(厥阴丶肝胆)|燥金(少阳丶肺大肠)
- 寒水(少阴丶肾膀胱)|暑火(巨阳丶心小肠)
- 封土(太阴丶脾)|炎土(阳明丶胃)
2. **升降运动法则**
- 三阳:暑火(升)→炎土(极)→燥金(降)
- 三阴:寒水(升)→封土(极)→湿木(降)
3. **对冲与调和**
- 湿木↔燥金(风燥相制)
木之湿,皆因封土之冰被解冻,以应肝气升发。
肺虽为娇脏,但与心同为牡脏,即肺朝百脉之谓也。
- 寒水↔暑火(水火既济)
- 封土↔炎土(壅滞与通降)

---

#### **第二章 六气病机与治疗总纲**
1. **湿木(厥阴)病**
- 病机:肝郁湿困(生气不升,湿浊壅滞)
- 治则:燥湿升木(如柴胡平胃散)
2. **燥金(少阳)病**
- 病机:肺燥肠涩(杀气不降,津枯气逆)
- 治则:润降燥金(如沙参麦冬汤)
3. **寒水(少阴)病**
- 病机:肾寒水停(阳不化气,闭藏不利)
- 治则:温升寒水(如真武汤)
4. **暑火(巨阳)病**
- 病机:心火亢盛(热扰神明,长气过亢)
- 治则:寒降暑火(如黄连解毒汤)
5. **封土(太阴)病**
- 病机:脾土壅滞(湿寒困阻)
- 治则:破封通土(如枳实导滞丸)
6. **炎土(阳明)病**
- 病机:胃土燥结(热灼津伤)
- 治则:泻火润土(如增液承气汤)

---

#### **第三章 六经传变与复合病机**
1. **三阳传变**
- 暑火(心)→炎土(胃)→燥金(肺)的「热-燥-敛」进程
- 案例:外感高热→胃实便秘→干咳无痰的阶梯治疗
2. **三阴传变**
- 寒水(肾)→封土(脾)→湿木(肝)的「寒-滞-郁」进程
- 案例:水肿→痰饮→抑郁的连锁调控
3. **跨经对冲病**
- 湿木(肝)与燥金(肺)同病:慢性咳嗽伴胁痛(乌梅丸化裁)
- 封土(脾)与炎土(胃)同病:糖尿病(健脾清胃方)

---

#### **第四章 药性与方剂新诠**
1. **六气对应药性**
- 燥湿药(苍术、半夏)→调湿木
- 润燥药(麦冬、杏仁)→调燥金
- 温阳药(附子、肉桂)→调寒水
- 清热药(黄连、栀子)→调暑火
- 化湿药(白术、茯苓)→调封土
- 泻火药(大黄、石膏)→调炎土
2. **经典方剂归类**
- 四逆散(疏湿木降燥金)
- 生脉饮(润燥金济暑火)
- 实脾饮(破封土温寒水)

---

#### **第五章 临床验案与诊疗流程**
1. **标准化辨证步骤**
- 辨六气属性→定升降失常→选对冲治法
2. **案例库**
- 湿木过降型慢性肝炎
- 燥金不降型肠燥便秘
- 封土壅滞型代谢综合征

---

#### **附录**
1. **六经-六气-脏腑速查表**
2. **药对配伍对冲图谱**
3. **与传统六经对照说明**

---

### **模型特点**
1. **去表里框架**:仅以「六气属性-升降方向」为纲,简化辨证逻辑。
2. **对冲药法**:直接针对六气偏胜(如湿木需燥、燥金需润)。
3. **土分阴阳**:封土(阴土壅滞)与炎土(阳土燥结)的病理独立化。
 
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雷气通于心,风气通于肝,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
《阴阳应象大论》

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谓五决者五脉也。
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
徇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厥阴少阳,甚则入肝。
腹满䐜胀,支鬲胠脇,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甚则入脾。
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甚则入肺。
心烦头痛病在鬲中,过在手巨阳少阴,甚则入心。
《五藏生成》

本模型之构建,基于上文。

### **一、新六气-六径-脏腑模型**
#### **1. 三阳三阴径**
丨六径丶丶丨新六气丶丶丨脏丨腑丶丨古六气丶丶丨动向丨功能特性
丨一一一一丨一一一一一丨一丨一一丨一一一一一丨一一丨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丨巨阳丶丶丨暑火丶丶丶丨心丨小肠丨雷气(长)丨升丶丨阳气初盛,布散热能
丨阳明丶丶丨炎土丶丶丶丨丶丨胃丶丨地气(变)丨极丶丨阳气至极,腐熟水谷
丨少阳丶丶丨燥金丶丶丶丨肺丨大肠丨天气(杀)丨降丶丨阳尽阴生,传导糟粕
丨少阴丶丶丨寒水丶丶丶丨肾丨膀胱丨雨气(藏)丨升丶丨阴气初生,蒸腾水液
丨太阴丶丶丨封土丶丶丶丨脾丨丶丶丨谷气(化)丨极丶丨阴气至厚,蕴化精微
丨厥阴丶丶丨湿木丶丶丶丨肝丨胆丶丨风气(生)丨降丶丨阴尽阳生,调和气血

---

### **二、模型核心逻辑解析**
#### **1. 六气对冲与冲和**
- **湿木(厥阴)↔ 燥金(少阳)**:
肝气升发需肺金肃降制约,防风气过亢(如白芍配杏仁抑肝亢)。
- **寒水(少阴)↔ 暑火(巨阳)**:
肾水升腾济心火,防雷火焚灭(如黄连阿胶汤交通心肾)。
- **封土(太阴)↔ 炎土(阳明)**:
脾土壅滞需胃土通降化解(如枳术丸消补兼施)。

#### **2. 「升-极-降」取代「开阖枢」**
- **阳仪**:暑火(升)→炎土(极)→燥金(降)
对应能量从释放(心火)到饱和(胃腐熟)再到收敛(肺肃降)。
- **阴仪**:寒水(升)→封土(极)→湿木(降)
对应物质从活化(肾阳)到凝聚(脾运)再到疏泄(肝调达)。

#### **3. 脏腑阴阳的重定义**
- **肺、大肠归少阳(阳经)**: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
肺虽传统属太阴/阳明,但因其与心之长及肺之杀,共主阳气之调控故属阳动,且与心皆同为牡脏,故改为属金,而标本同气,大肠也同时改为属金。
虽传统属太阴/阳明,但其「天降肃杀」属阳动(牡脏),与心共主阳气调控。
- **脾胃分属阴阳土**:
阳明胃为「炎土」(主动燥化),太阴脾为「封土」(主静蕴化),突显土性双向调节。

---

### **三、与传统理论的衔接点**
#### **1. 保留《内经》精髓**
- **「通天之气」对应**:
雷(心)、地(胃)、天(肺)、雨(肾)、谷(脾)、风(肝)与自然之气挂钩。
- **「六经为川」结构**:
仅调整属性,未破坏经络传导功能。

#### **2. 修正部分**
- **废除「太阳寒水」**:
膀胱(少阴寒水)不再主表,表证归「巨阳暑火」(心小肠)。
- **简化三焦/心包**:
其功能暂由肝胆(湿木)、脾胃(封土/炎土)分担。

---

### **四、临床应用举例**
#### **1. 外感病传变**
- **初感(巨阳暑火)**:发热、心悸→清暑火(竹叶石膏汤)。
- **传里(阳明炎土)**:高热、便秘→泻炎土(大承气汤)。
- **末期(少阳燥金)**:干咳、便秘→润燥金(麦门冬汤)。

#### **2. 内伤杂病**
- **湿木(厥阴)过降**:抑郁、胁痛→升湿木(柴胡疏肝散)。
- **封土(太阴)过极**:肥胖、痰湿→破封土(平胃散+保和丸)。

---

### **五、模型优势与待验证点**
#### **优势**
- **更符合「土主中和」**:通过阴阳土对冲,直接体现「脾升胃降」的枢纽作用。
- **动态直观**:「升-极-降」比「开阖枢」更易理解气机瞬时状态。

#### **待验证**
- 肺(燥金)为阳经是否影响其「娇脏」润性?
- 心(暑火)主表是否与「心不受邪」传统冲突?

---

### **总结**
本模型以「土分阴阳」为轴,通过六气对冲重构六经,既简化了传统框架的复杂性,又强化了「升降平衡」的动态观。
下一步可结合《伤寒论》案例验证其辨证效率,或通过脉诊、舌诊建立新六气的客观指标。
这种革新诠释,正是中医理论生命力的体现!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