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理探讨 与半夏厚朴汤功能相反的方子是什么

或者是正向的排痰反应?
有可能是,根据经方原理,总得帮身体一把,药物必须向外排痰而不是止咳降气。
 
半夏厚朴本身就有降气功能,怎么不会导致邪鲜?苏叶解表力量比较弱,难以抗衡夏朴。

昨天我疏忽了这个方子里面除了半夏和厚朴,还有生姜:

【方名】半夏厚朴汤
【方证】小半夏加茯苓汤证
【组成】
半夏12克,厚朴10克,茯苓12克,生姜12克,干苏叶6克
【用法】水煎温服
【标志症状】; 1、痛烦气:梅核气,胸满,咽堵,咳; 2、口渴:口渴(+); 3、胃口:呕(+); 4、其它:痰饮气结,神经症、胃病、慢性虚寒性咳嗽
【辩证要点】痰饮气结所致胸满、咽堵、咳逆者


我觉得如果被这个方子所伤,主要是因为它太燥了伤了胃阴,
跟下气没有多大关系,因为生姜苏叶都是解表的,厚朴也富含挥发油。

但凡古方用生姜,必加大枣,极少有用姜不用枣的,
可见大枣对生姜的制衡作用,大枣的中医药效和西医药理也表明其对脾胃和胃黏膜的强大保护作用。


所以如果误用【半夏厚朴汤】,可以试试用大枣来解,
因自身阴虚或阳盛而偏热的加麦冬,因过于行气或自身体弱而偏虚的加人参,再加防风提升肝脾之气。
 
凡是【理气行水、燥湿渗湿】的方子,都有解表的功效,属于表里同治的和解剂。
比如【五苓散】中的苍术和桂枝、【真武汤】中的苍术和生姜。


这是由〈提壶揭盖〉的中医治则所决定的,不会全方药势均趋里降下。
脾主水湿运化、肺主皮毛通调水道,也决定了此类方剂一定要用足量提运脾气、开宣肺气的药势向上向外的药。


只有少数情况除外,比如:下焦阴虚血热的淋家用的【猪苓汤】。
 
最后编辑:
半夏厚朴汤,这个方子主要是耗气伤阴,也就是说如果误用会导致气阴两伤。
如果要反着来,那气阴双补。推荐方:玉屏风+桔梗、生地(或者沙参玉竹)。
 
半夏厚朴汤功效是行气散结,降逆化痰,那么有什么方子与它功能相反呢?或者说,如果用半夏厚朴汤导致邪陷,如何救逆托邪外出?

半夏厚朴汤​

组成

半夏一升(12g)、厚朴三两(9g) 、茯苓四两(12g)、 生姜五两(15g) 、苏叶二两(6g)。
用法

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

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

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胁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滑腻,脉滑或弦。
方解

本方主治梅核气是由情志不畅,痰气互结咽喉所致。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致肺胃宣降失常,聚津为痰,气郁痰阻,互结于咽喉,故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胁满闷;痰气上逆,肺、胃失和,则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滑腻,脉滑或弦,均为痰阻气滞之征。气不行则郁难开,痰不化则结难散,故治宜化痰、行气兼顾,使气行则郁开,痰化则结散。方中半夏化痰开结,降逆和胃,重在降逆;厚朴下气除满,以散胸中滞气,重在行气,二者相伍,一化痰结,一行气滞,痰气并治,使痰降则气行,郁开则痰降,共为君药。茯苓渗湿健脾,助半夏祛湿化痰;苏叶芳香宣肺,顺气宽胸,宣通胸中之郁结之气,助厚朴顺气宽胸,共为臣药。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且制半夏之毒,为佐药。五药辛苦合用,辛以开结,苦能降逆,温以化痰,共奏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之功。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疗梅核气的代表方,以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2.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治疗癔症、胃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咽部异感症、慢性支气管炎、食管痉挛等属气滞痰阻者。
注意

本方药物多苦温辛燥,适宜于痰气互结偏于寒性者;若见颧红口苦,舌红少苔,阴伤津少者,为气郁化火,痰火互结所致,虽有梅核气症状,亦不宜使用
方歌

半夏厚朴与紫苏,茯苓生姜共煎服,痰凝气滞成梅核,降逆开郁气自舒。
延伸

半夏厚朴汤为治梅核气的专方。其病证特点:一是病位在咽喉,二是病性多为自感觉异常,如梅核塞于咽喉,但不碍饮食,故而得名。现代医学称此病为咽部异物症,或咽喉神经官能症、癔症球等。主要与精神情绪因素密切相关,属非器质性咽异感症。现代研究:本方能显著抑制麻醉猫电刺激喉上神经的喉反射,可消除咽中有异物感之感觉,故可治疗梅核气。
摘录

中医世家


方中半夏厚朴茯苓生姜均是作用于中焦脾胃,紫苏也入脾经。
就算本身不是阴虚体质,也是需要消耗中焦津液的。
所以想要平衡这个消耗或者说补救,至少得先补足这个损失---中焦津液,尤其胃阴,王孟英称之为胃汁。
所以选用 的应该是入脾胃经的滋阴清热药,如黄精,玉竹,石斛,石膏,知母等等。
然后考虑肺部原有痰阻,沙参百合麦冬也可用。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