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的解开阖枢

tungchan

声名远扬
杏叶会员
注册
2022/02/09
帖子
1287
获得点赞
223
声望
63
年龄
59
所在地
香港
太陽為開,陽明為,少陽為樞。
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為樞。
《根结》红字皆为原文之错字

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
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
《阴阳离合论》

合理之推论:
六节者、乃是由四时之二阴二阳,再添加一阴一阳,而成为三阴三阳之六节,是故其本质上也是一条时间线,即历法而已矣。
而此两段经文之所言,乃是三阴三阳之首出,则其排列,当如下图:

丶丶丶阳明二丶丶丶丶丶丶阖丶丶
少阳三丶丶丶太阳一丶丶枢丶开丶
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
少阴四丶丶丶太阴六丶丶纽丶关丶
丶丶丶厥阴五丶丶丶丶丶丶阖丶丶

因治=乱、开=关、枢=纽,是故少阴四,当改为纽,而太阴六,当改为关。如此则後来[开与关]之争论,可以休矣!而的解亦可出矣,此可归纳为八个字之结论:
开枝散葉、葉落归根。
以上乃是纯以历法而立此论。

而这个排列,倒是符合四象过渡六节的逻辑:
1,太少少太=阳退阴进,以火为始、木为终
2,内插两者,皆佔据至阴至阳之空位=中土之位。

所以开阖枢必然不等同于生盛衰,审矣!
因为生盛衰者,当为开阖枢开阖枢(=太少太少),而非现今之开阖枢枢阖开(=太少少太)。

其就是与开门丶关门及门枢相关乎?
 
最后编辑:
其就是与开门丶关门及门枢相关乎?
当然不是,其与门完全不相关,反而与医学相关,尤其是与脉之阴阳相关。

而阖被写成閤,本就错了,且两字同音不同义,閤乃门旁边的小门小户,而阖乃全部的意思。
而阖的本字,不止可以音合,还可以音蓋。
且其本字乃是盇字,而盇者、覆也。

三阴三阳之创立,所根据者,除了历法之学外,还有解剖之学。
历法之学即四时变六节的[太少少太]之保留也,而解剖之学,则是脉之观察而已矣。
阳脉者动脉也,阴脉者静脉也。
即太阳太阴者经脉也,少阳少阴者孙脉也。

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
《脉度》

在这里,它將脉按大小分为三种,直上直下且最为粗壯者,称为经脉,即身体里最为粗大之主血管也,而其枝者称为络脉,它有横有直,最後再將络脉细別者,则称为孙脉,今称之为微血管是也。
即孙脉为少阳少阴,络脉为阳明厥阴,经脉为太阳太阴。

1000004936.jpg


若在鱼之身上来看,其理亦相通。
它的重点在于春秋之两个[气交变]上面(即鰓循環与体循環),即木金之始终也。
在此阶段之三阴三阳,可算是[阳春版]之三阴三阳也。

此时厥阴与阳明同义,乃至与极之意思。
 
最后编辑:
歧伯對曰: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者,諸經皆然。
太陽之陽,名曰關樞,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陽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
陽明之陽,名曰害蜚,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陽明之絡也,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痺,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絡盛則入客於經,陽主外,陰主內。
少陽之陽,名曰樞持,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陽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故在陽者主內,在陰者主出以滲於內,諸經皆然。
太陰之陰,名曰關蟄,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陰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
心主之陰,名曰害肩,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心主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
少陰之陰,名曰樞儒,上下同法,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陰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其入經也,從陽部注於經,其出者,從陰內注於骨。
凡十二經、絡脈者、皮之部也。
《皮部论》

曷,何也?

害通曷,盇也通曷,是故害肩害蜚之害字不再音阖,而音近于盖矣。

关害枢=开阖枢,审矣!
经络孙=经络孙

而上下同法者,手六经与足六经,共十二经是也。
这段关害枢,比之前两段的开阖枢,多了一点点意思,即六节忽然变成了十二节,它这是怎么来的呢?

且这里的十二经(未与脏腑挂钩的)与之後的十二经(已与脏腑挂上钩的),是同一回事吗?
这个挂钩与否、又有何冲突呢?
 
它的重点在于春秋之两个[气交变]上面(即鰓循環与体循環),即木金之始终也。
人与鱼之别,简而言之只有三点:
1,鳃与肺
2,单心房心室与双心房心室
3,整个身体与上下肢身体

BloodCirculation.png


而小肠是指整条消化管道,即包括脾胃等等,亦即是指以肝门静脉为终点的各个腑及脏也。
上面这样的解剖图,古人必然是早已知道。

中医学是怎样从阳春版之三阴三阳,进化到有阴阳表里的三阴三阳的呢?
 
最后编辑:
上面的现代解剖图,肺动脉流的是缺氧血,肺静脉流的反而是满氧血,其与中医动静脉之立意相左,因其以心之出者为动脉,心之入者为静脉来定义的。
但若以中医的阴阳来看,则大可不必如此麻烦,径直以肺静脉为名由心去肺流缺氧血,以肺动脉为名,由肺去心流满氧血即可,此即肺朝百脉之意也。

三阴三阳的阳春版是以太阳为始,而第二版则改以少阳为首,这个未免也太过随便了吧,真的是随便定的吗?

《第二版之三阴三阳》

右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左
丶丶丶太阳五丶丶丶丶丶太阳二丶丶丶丶
少阳六丶丶丶阳明四及三丶丶丶少阳一丶
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
少阴七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少阴十丶
丶丶丶太阴八丶丶丶丶丶太阴九丶丶丶丶
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
手五经配十天干图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

右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左
丶丶丶太阳五丶丶丶丶丶太阳二丶丶丶丶
少阳六丶丶丶阳明四及三丶丶丶少阳一丶
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
少阴七丶丶丶厥阴九及十丶丶丶少阴腊丶
丶丶丶太阴八丶丶丶丶丶太阴冬丶丶丶丶
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
足六经配十二地支图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

上面两图之出处,乃是《阴阳系日日》。
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阳明;
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阳明。
此两阳合于前,故曰阳明。
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阴;
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阴;
此两阴交尽,故曰厥阴。
这便是厥阴与阳明之意思及出处。

夫数字者、既是月份,又是天干及地支。
此时阳明与厥阴与第一版不同,皆同被移去图的中心,呈左右两边对称之貌,即关(经脉)与害(络脉)互换了位置。很明显,此两个版本之三阴三阳,皆与脏腑无涉无关。
而改以少阳为首,即是以少阴为终,亦即是以枢纽(孙脉)为标,而这个标,则肯定是不能被更改的呀。

最後这个上下肢,则被分割为两图,即手配十天干,足配十二地支,据此则[四经十二从]生焉。

四经者、左右手两经,左右足两经是也(即一经一个循环也)。
而经者、先是经络孙(关害枢)三脉之统称。但後出的十二经,却是以手或足为始,三阴或三阳为中,脏或腑为终,合三者来对经而命名之,如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等等。
此两者虽皆被命名为经,但所指的却是天南地北,可谓麻烦透顶矣。

由此可见,此三阴三阳的两个版本,皆只是为最终版本作嫁衣裳而已矣,即过渡之产物是也。

然则到底是四经十二从、应十二脉丫?还是四经十从、应十脉呢?
丫、还有一个是如何去应十一脉的呢?
 
其于五藏也,
心为阳中之太(~阳),
肺为(~阴)[阳]中之少(~阴),
肾为阴中之[少](~太阴),
肝为阴中之[太](~少阳),
脾为阴中之至(~阴)。
《阴阳系日月》


帝曰:藏象何如。歧伯曰:
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少](~太阴),通于秋气
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阴]中之[太](~少阳),通于春气
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六节藏象论》

此两段原文,皆想将原为太阴的肝,指定为少阳,这就做成原本简单的四象,混乱不堪及不可卒读,这是强将医学之四象改为易学之四象也。
其实这里的医学之四象,径直改为以夏为始、春为终,就是想将一岁四时之医学四象模型,改为一昼夜之医学四象模型,为三阴三阳之最终登场而铺路。

PS:的而且确,春为少阳,在《内经》里是有根有据的: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沈。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四气调神大论》
但它依旧是医学之四象,因为易学之四象用的是老阴老阳,而非太阳太阴,这前前後後明显是有三套学说,不是吗?

是故更正之後,当如下图:

丶丶?丶丶丶丶丶丶至阳丶丶丶
肺丶丶丶心丶丶少阳丶丶太阳丶
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
肾丶丶丶肝丶丶少阴丶丶太阴丶
丶丶脾丶丶丶丶丶丶至阴丶丶丶

它是将原先之四时四象,插入两个极至的一阴一阳,而成为新的六节,其虽名为六节,然有一节却为无对应之问号,这就有点儿名不符实矣,所以它是三阴三阳之前身乎?
那三阴三阳之真身,到底是谁呢?
 
黃帝曰:五行以東方為甲乙木主春。春者,蒼色,主肝,肝者,足厥陰也。今乃以甲為左手之少陽,不合於數,何也?
歧伯曰:此天地之陰陽也,非四時五行之以次行也。且夫陰陽者,有名而無形,故數之可十,離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萬,此之謂也。
《阴阳系日月》


当其时,黄帝对此篇之三阴三阳也产生了疑问,所以其与吾辈之所认知,似乎无甚差別也。而歧伯之回答,则很明显是一个大忽悠也。

黃帝曰:願聞身形應九野,奈何?歧伯曰:(~請言身形之應九野也,)
左足應立春,其日戊寅己丑。左脅應春分,其日乙卯。
左手應立夏,其日戊辰己巳。膺喉首頭應夏至,其日丙午。
右手應立秋,其中戊申己末。右脅應秋分,其日辛酉。
右足應立冬,其日戊戌己亥。腰尻下竅應冬至,其日壬子。
六府膈下三藏應中州,其大禁,大禁太一所在之日,及諸戊己。
凡此九者,善候八正所在之處。
所主左右上下身體有癰腫者,欲治之,無以其所直之日潰治之,是謂天忌日也。
《九针论》

所谓九野者即是九宫,而八正者即是八风也。
其与阴阳系日月篇乃是同一之架构,只不过是添加了上下两窍与及无甚大用的左右两个腰脅而已,以应八正也。

所谓应中州者,当入中宫也,然而两至两分及四立,皆为天文上之时令,何以会突然间插入一个地理上之中州呢?这合理吗?
若改为应中时者,则当为冬夏两至,可惜原文它却是在胡言乱语。
说好的[非其真勿授]呢?
是因为[非其人勿教]吗?

况且它一直都是以身形外表去应九野,突然间却转去以三脏应中州,这也未免太过跳躍了吧!

再者膈上为阳,其两牡脏者,心与肺是也,而膈下为阴,其三牝脏者,肾脾肝是也。
则当其时九野,并未有与九脏腑或五脏六脏互相对应也,反而九宫八风篇则有此种对应。
九针论篇,在事实上提出了两至四立与六节之关系,即:

157692.png


右丶丶丶丶左丶丶右丶丶丶丶左丶
丶丶四三丶丶丶丶丶丶夏至丶丶丶口
六五丶丶二一丶丶立秋丶丶立夏丶手
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
七八丶丶冬腊丶丶立冬丶丶立春丶足
丶丶九十丶丶丶丶丶丶冬至丶丶丶肛
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
六节身形图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

此时的六节身形图,竟然又与第一版之三阴三阳完全重合了,即至阳夏至为阳明,至阴冬至为厥阴。于是前两个版本之三阴三阳,就是同一个版本之产物也。
此六节身形图,微观之时,乃是左右手足之四经循环图,宏观之时,则是一岁六节之循环图,利害不利害?

而岐伯竟敢以[非四時五行之以次行也]来忽悠吾辈?还忽悠了这么多年,利害不?

本讨论由始至今,有那一篇不是圍繞着天地之阴阳而立言的呢?

夫阴阳两气,其所展现者、最直观者,不正正就是[四时五运六气]了吗?难道会不是吗?

很明显这第一二版的三阴三阳之全部,才是三阴三阳早期之真身也。

下面是我之前所发现的六气,它将六节至阳的问号,填上了一个[嗌]字。
今天无意中发现《内经》里,原来不止记载着一套六气,而这套更古老的六气竟然是与易学相关。

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
雷气通于心,风气通于肝,
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
《阴阳应象大论》

丶丶离丶丶丶丶丶丶雷丶丶丶
巽丶丶丶坤丶丶风丶丶丶地丶
震丶丶丶兑丶丶丶丶丶丶丶丶
艮丶丶丶乾丶丶谷丶丶丶天丶
丶丶坎丶丶丶丶丶丶雨丶丶丶
《後天八卦图》

虽然吾辈之六气与六节,皆已有了定案,但为何三阴三阳,却迟迟未能肯定下来呢?
 
最后编辑:
肝心为阳脏,肺肾为阴脏。
此说只独见于《四气调神大论》,其余各篇皆以心肺为阳,肾肝为阴,先生何以舍此而取彼?


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
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
阴中之[太](~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
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
阴中之[少](~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二。
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
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
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藏六府之有疾者也。
《九针十二原》

不以肝为首?而改以肺为始?
即[少太太至少]是也,其与六节藏象篇完全相同。

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
肺丶丶丶心丶丶少阳丶丶太阳丶
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
丶丶丶丶丶少阴丶丶太阴
丶丶丶丶丶丶丶丶至阴丶丶丶
《六节藏象图》

五脏分阴阳,目的何在?
天饲人以五气,地饲人以五味。
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
五味入口,藏于,味有所藏,以养五气,[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六节藏象论》
在六节里本来就无肠腑(是大肠还是小肠呢?),于是只好改回脾脏。

五脏分阴阳,其实乃无奈之举。
当其时,六节未彰,厥阴阳明皆未出现也。
即三阴三阳乃後出之学说是也。
五脏分阴阳,实为配与手足二经而已矣!

而肝为少阳,只在四气调神篇里属实,然而在其它各篇里,肝或为太阴,或为厥阴,难道不是吗?
其于五藏也,
心为阳中之太(~阳),
肺为(~阴)[阳]中之少(~阴),
肾为阴中之[少](~太阴),
肝为阴中之[太](~少阳),
脾为阴中之至(~阴)。
《阴阳系日月》
心为太阳属火,肾为少阴属水,此在整部内经里,皆坚持此说。
说肾为太阴,在《内经》里可有凭据?
即使在四气调神篇里,肾还依旧是少阴呢!

脾为至阴属土,肝为太阴或厥阴属木,而剩下的肺,只能属金,且归于少阳矣。
夫少阳者,则必为阳脏是也。

足太阴为至阴之脾,手太阴为肺,太阴何时曾与肾配对过?

肝若为厥阴风木,则如何能与少阳挂钩?
那个少阳与厥阴为表里,这钩不就挂上了吗?这不就是碰瓷了吗?

阳明既已经许配于胃,何得又再与肺合呢?
是故肺只能配与少阳,然而其最终却不属手少阳,而属手太阴,何也?

肾为少阴寒水,归属于手少阴,则心肺皆属于阳脏,而归于左右手二经也。
肾脾肝皆属阴脏,而归于左右足二经也。

四经十二从先出,还是九针十二原先出?
我看差不多,反正皆早于三阴三阳就成了。
 
最后编辑:
欲往前行,反而先退两步。
在弄清楚最终版本的六节六气之前,吾辈先退了一步,去弄清楚了五脏之阴阳,那五气是啥?
是啥都会不服,因为它已被篡改过了,且尽是一家之言而已矣。
那就只能再退一步,先去弄清楚四气是啥?

帝曰:善。(~六)气之胜,何以候之。歧伯曰:乘其至也,
燥气大来,金之胜也,湿木受邪,肝病生焉。
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热火受邪,心病生焉。
湿气大来,木之胜也,燥金受邪,肺病生焉。
热气大来,火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
(~风气大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生焉。)
所谓感邪而生病也。
《至真要大论》

这篇标题上面是说六气,但实際上却只说了五气,还是说错的,只得將它改回四气。而人会生病,乃是因为受邪了。所以在中医学里,原本只有四病,即伤湿、伤热、伤燥及伤寒是也。

四气之胜,在此为寒热燥湿,乃邪气之义,另外还有一种更为常用的四气版本,是为寒暑温凉。

歧伯曰:夫气之生与其化,衰盛异也。
寒暑温凉,盛衰之用,其在四维
故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凉,盛于寒。
春夏秋冬,各差其分。故《大要》曰:
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
谨按四维,斥候皆归,其终可见,其始可知,此之谓也。
《至真要大论》

四维者四隅也。此医学与易学之大异也。亦阴阳太少之所由也。
夫四气之真邪,审矣!

請留心,四气无论真邪,当中都是没有土之存在,也没有风之存在。
而风字在中医学里,应当有限制地被使用;且火字也一样,当也在被限制之列。此两字之滥用者,其近乎棍骗之流也。
 
气大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
热气大来,火之胜也,燥金受邪,肺病生焉。
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热火受邪,心病生焉。
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
风气大来,木之胜也,湿土受邪,脾病生焉。
所谓感邪而生病也。
《至真要大论》

它将燥气更名为清气,但事实上完全无此需要。
後面有的篇章,不止将燥气改为清气,更将湿气改为雨气,这样做除了故弄玄虚之外,还有什么意思?

在五行之年代,五行常胜,即风木胜湿土,湿土胜寒水,寒水胜热火,热火胜燥金,燥金胜风木,风木又胜……

而五气者,即燥热寒湿风是也,然则风就是在此时才加入五行的,那么风当为风土才是呀,为何却成了风木的呢?

再者有所谓的五行胜复。
是指五行中一行亢胜(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的报复制约,从而使五行复归于协调平衡。
即如金的所不胜之行为火,于是金的复气是火。
但这说法,合理吗?
 
但这说法,合理吗
在回答之前,让我先理一理其来龙去脉。

湿木热火燥金寒水,此四象再加上风土者,是为旧的无常胜之五行,而无常胜五行实为四象之说是也。
若风木热火湿土燥金寒水,则为新的常胜之五行,而常胜五行实为五德始终之说是也。
是故当此新说之日盛,则旧说之日衰也。

然则此两说有不共戴天之由,其取舍之道安在?
 
六府三事,谓之九功
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
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
义而行之,谓之德礼,无礼不乐,所由叛也。
《左传丶文公七年》


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養民。
水火、金木、土穀,惟修
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九功惟敘,九敘惟歌
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勸之以九歌,俾勿壞。」

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時乃功。」
《大禹謨》

六府与六气之关系如下:

丶丶地丶丶丶丶丶丶土丶丶丶
天丶丶丶雷丶丶金丶丶丶火丶
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丶
雨丶丶丶风丶丶水丶丶丶木丶
丶丶谷丶丶丶丶丶丶谷丶丶丶
六气六府图

雨,雷,天,风,地,谷,谓之六府。
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

六府是六个政府部门丶六个处所?还是六个时令节气?
而这个谷字,经常被写成榖字,到底是对是错呢?

不过将六府理解为五行加一个什么,这肯定是错?
换言之,六府先出,五行後生!!!

但是那个抛弃了[谷]的六府,为何会被称呼为五行呢?

帝曰:上下相召,柰何?鬼臾区曰:
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
三阴三阳上奉之。
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
生长收藏下应之。
《天元纪大论》

五行本身天生就与六气互相对应,于是谷气就被谁刻意丢弃了?
 
最后编辑:
欲往前行,反而先退两步。
在弄清楚最终版本的六节六气之前,吾辈先退了一步,去弄清楚了五脏之阴阳,那五气是啥?
是啥都会不服,因为它已被篡改过了,且尽是一家之言而已矣。
那就只能再退一步,先去弄清楚四气是啥?

帝曰:善。(~六)气之胜,何以候之。歧伯曰:乘其至也,
燥气大来,金之胜也,湿木受邪,肝病生焉。
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热火受邪,心病生焉。
湿气大来,木之胜也,燥金受邪,肺病生焉。
热气大来,火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
(~风气大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生焉。)
所谓感邪而生病也。
《至真要大论》

这篇标题上面是说六气,但实際上却只说了五气,还是说错的,只得將它改回四气。而人会生病,乃是因为受邪了。所以在中医学里,原本只有四病,即伤湿、伤热、伤燥及伤寒是也。

四气之胜,在此为寒热燥湿,乃邪气之义,另外还有一种更为常用的四气版本,是为寒暑温凉。

歧伯曰:夫气之生与其化,衰盛异也。
寒暑温凉,盛衰之用,其在四维
故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凉,盛于寒。
春夏秋冬,各差其分。故《大要》曰:
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
谨按四维,斥候皆归,其终可见,其始可知,此之谓也。
《至真要大论》

四维者四隅也。此医学与易学之大异也。亦阴阳太少之所由也。
夫四气之真邪,审矣!

請留心,四气无论真邪,当中都是没有土之存在,也没有风之存在。
而风字在中医学里,应当有限制地被使用;且火字也一样,当也在被限制之列。此两字之滥用者,其近乎棍骗之流也。
四邪(四气)说,五邪(五气)说和六邪(六气)说,是不同时期的不同认识。认识不同,概念也就不同。

四邪说:寒暑温凉,对应四季。这是四分法,最粗鄙的认识。这是把气二分为寒热,然后又把寒热分别二分为寒、凉与暑、温。

五邪说:风热湿燥寒,对应五季。这是五分法,把气五分,又把季节也五分。由于分法不同,因此四分法中的寒凉暑温,不能理解为与五分法中的类似概念相同。即,温不是风,暑不是热,凉不是燥,寒也不是寒。

六分法:风寒暑湿燥火。此分法其实无理,不值得沿用。

四分法的寒凉暑温,很粗鄙的概念,无法完美解释世界。在认识世界的初期是这样认识的。把一年区分为春夏秋冬,把方位区分为东南西北,把天之气区分为温暑凉寒。三者一一对应。但是后来认识到还有湿气,则无法对应了。于是就创立五分法。把一年区分为五季,把方位区分为五方,把天之气区分为五气,则还可以对应于五行。于是这种区分法比较完善,可以比较好地解释世界。

那么五分法对应于四分法:与春季和东方对应的风,不能理解为四分法的春季对应的温。与夏季和南方对应的热,不能理解为四分法的夏季对应的暑。与秋季和西方对应的燥,不能理解为四分法的秋季对应的凉。与冬季和北方对应的寒,也不能理解为四分法的冬季对应的寒。此寒非彼寒,此热非暑,此风非温,此燥非凉。否则的话,湿气如何对应呢。解释湿气,必把四季区分为五季,把四方区分为五方,把四气区分为五气。

在五分法:风是“生”气,而不是温气。热是“长”气,而不是暑气。燥是“收”气(又叫做杀气),而不是凉气。寒是“藏”气,而不是寒气。湿是冲和之气,又叫做中央之气。风对应于春季、东方和木。热对应于夏季、南方和火。湿对应于长夏、中央和土。燥对应于秋季、西方和金。寒对应于冬季、北方和水。于是就形成了五行学说。
 
“这篇标题上面是说六气,但实際上却只说了五气,还是说错的,只得將它改回四气”。
………………
四气说,五气说,六气说,先后产生,而六气说其实才是不值得沿用的。但是古人在讨论问题时,六气说盛行。于是问者问的是六气,答者答的却只能是五气。因为按照六气说无法解释和理解。
 
四气说,五气说,六气说,先后产生,而六气说其实才是不值得沿用的。但是古人在讨论问题时,六气说盛行。于是问者问的是六气,答者答的却只能是五气。因为按照六气说无法解释和理解。
若要论个先後,则很明显五气,才是最後才出现的那个。

少师曰:
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
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
《通天》

在中医学里,太阳不与太阴相互对冲,而是与少阴相互对冲,这是因为四象之太少阴阳所限定,其与易学所传者,有根本上之不同。

若在四气之时,水火互胜,那五气之时,为何会变成水火不互胜的呢?五气才是不值得使用的那个吧?

通天篇之这种说法,才不会违反阴阳学说之立论也。这才是三分法之始出?

而有常胜之五行,可称之为伪五行,它实乃五德始终说之马甲而已矣。

若硬要去使用伪五行,那倒不如只使用四象阴阳好了!
 
风气大来,木之胜也,湿土受邪,脾病生焉。
…………
风是指“生”气(春生夏长之生)。人体的生气太强了,好比是大自然的木气太强了。譬如农民种水稻,氮肥施多了,光长稻杆稻叶,却不长稻谷。为什么不长稻谷呢,是因为湿土受邪。在人体就表现了脾病。什么是湿?不要理解为水分,而是指植物和人体的垃圾。如果人体的风气(即生气)太旺盛,就会产生许多垃圾,而不是产生足够多的有用的机体结构物质。所造成的病叫做脾病。

在阳气足的情况下,人体的风气使脾藏产生有用的人体结构物质,那么肌肉强壮有力。在阳气不足的情况下,人体的风气使脾藏产生无用的垃圾,即湿气。“风气大来”,何谓大,就是过强的意思。何谓过强,就是风气肽强,阳气弱而不足以与风气匹配,乃至于使脾藏产生湿气。于是虽然身体丰满,却疲乏无力,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也不足。为什么疲乏无力,为什么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不足,是因为垃圾阻碍了。这种情况,病理机制,古人用木克土来解释;疾病性质,古人用湿气来解释。如何治疗湿气病?增强阳气,使之足以与风气匹配。如何增强阳气?使用辛温药。为什么用辛味药?因为辛为金气,金克木。木气太强,当然是用辛味增强金气,从而抑制木气。这是古人的一种解释方法而已。

辛为金气,金气具有燥性,燥性的作用结果是对抗生气,生气不足则令人枯萎,之所以枯萎是因为阴虚。这是使用辛味药需要注意的问题。用药不要太过,太过则导致阴虚。风气与燥气是相反的气,为什么呢,因为东方与西方是相反的,春季与秋季是相反的。东方气盛,西方不足,则中央生湿。西方为什么不足?是因为南方不能生热,热不足则不能炼金。这是古人的朴素理解。所以,如果风气太强而热气不足,导致燥气不足而中央生湿。
 
那么我们就应该明白,到底什么是脾病。脾病就是生气太强,杀气不足,湿气内生之病。湿气是指人体的垃圾,会阻碍人体的气机运行,导致人体的功能不足。无论人体丰满还是枯萎。治疗方法是辛温助阳以治本,淡渗利湿以治标。形体丰满者治以辛温,形体枯萎者治以辛甘温。

从西医的角度来说,人体有合成代谢反应。推动合成代谢反应的气是阴气,推动分解代谢的气是阳气。当人体湿气盛而垃圾过多,则辛温助阳而增强分解代谢,以清除垃圾。如果阳气不足,则阴气过强,阴气的合成代谢不是产生有用的物质,而是产生无用的垃圾。这叫做脾藏病。

所以,脾病必有湿气,治疗必用辛温。但是,后来医学家又把这样的脾病称为胃病,于是又形成辛温补胃,甘温补脾的认识。那么,最好不要区分脾胃,因为很难扯清楚。

四君子汤为什么必用茯苓?因为四君子汤补脾胃,脾胃病必有湿气内生,茯苓淡渗利湿。
 
什么是风气?风气乃是温气与热气相合。在春季,温气产生阳气,阳气产生热气,热气产生火气,火气产生土气,土气产生金气,金气反过来抑制温气。这样就形成稳定的循环,这种稳定的循环叫做风气。风气产生生气,以对抗杀气。所以,不能把风气与温气混为一谈,并不是说风气是热气之渐,热气是温气之甚。二者并不是简单的强弱关系,而是本质的不同。热气之渐称为温,而不是风。譬如深秋如果突然气温升高,是不会产生风气的,因为风气是指生气,深秋即使气温突然升高,植物也不能生长发芽。同样是摄氏20度的气温,在春季足以催生各种植物,在秋季则不能催生植物。为什么,因为风气不是温气,而是生气,它产生于春季,而不是产生于秋季。生物有生长收藏节律周期,不能违反这个周期。没有经历冬季之藏,就不会产生春季之生。

风气是指生气,不是温气。风气产生于春季,不产生于秋季。
 
燥气大来,金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
…………
前面说风气太强导致脾病,脾病是湿病。这里说燥气太强导致肝病,肝病是风病。风气与燥气是相反的,脾病与肝病是相反的。湿病是体内产生太多垃圾,肝病病人体枯萎。为什么枯萎?因为缺乏有形之物。为什么缺乏有形之物?因为合成代谢不足。为什么合成代谢不足?因为阴气虚弱。为什么阴气虚弱?因为肾精不足。阴虚生内热,内热表现为所谓风病。风病不是指风气太强,而是指肝风内动。什么是肝风内动?就是阳气太强,阴气不足。如何治疗?用酸味收之以增强阴气,用凉药以抑制阳气。临床上叫做平肝熄风,滋补肾精。脾病必须用辛味,而不能用酸味。肝病必须用酸味,而不能用辛味。脾病用辛温,肝病用酸凉。

脾病是东方气盛使中央产生湿病,肝病是西方气盛使东方产生风病。脾病是阳气不足,肝病是阴气不足。脾病使机体不能动,肝病使机体多动。辛味促使机体动,酸味抑制机体动。

所以,肝病不是指西医说的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疾病,这些疾病其实属于脾病。《金匮要略》说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脾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不是治疗肝炎、肝硬化、脂肪肝之类西医说的肝病,而是治疗阴虚而肝风内动之病。酸味滋补阴气以治本。苦味破气以抑制过强的阳气,以协助酸味补阴气。甘味补脾,前提是必有脾虚,这种脾虚不包括湿病。湿病可以看做是胃病,这里是把脾病看做不包括湿病。为什么呢,因为假如有湿病,则必定没有肝病。肝是燥病,燥病与湿病相反。“(脾)实则不在用之”。假如病人有脾实(在张仲景看来,脾实是指有内湿,譬如腹胀、便溏、嗳气吞酸等),则不能使用酸甘之药,应该使用辛温助胃药。

肝病使人体越来越枯萎,脾病使人体越来越虚弱。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