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气法时论》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
“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
“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
“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
“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注:薤(xie)非韭。豕(shi),猪。
搞清楚了本质就不难,通过逻辑思维可以琢磨清楚的。本质是:阳就是看得清,阴就是看不清。世界有二:看得清的世界和看不清的世界。此阳非彼阳,彼阴非此阴。
最近研读经典,每每读到阴阳内容就头疼。表达的意思时虚时实,时上时下,时表时里,时寒时热,时气时血,时卫时营,不揣摩准意思,根本无法理解全文。
比如太阳病,脉浮——阳位现阳脉显阴病,需阳治。
伤寒论111条: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阳盛则欲衄,为“上”;阴虚小便难,为“下”;阴阳俱虚竭,为“气血”。
古人著书,“阴阳”二字包罗万象,太过抽象,读起来难啊。
我想现在的所谓扶阳派、滋阴派所倡导的“阴常有余,阳常不足”、“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阴阳也不是同一层面上的阴阳,分开理解,两个都对,争论还有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