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回归中医的本质:阴阳平衡

星月追珩

声名鹊起
杏叶会员
注册
2023/11/23
帖子
438
获得点赞
130
声望
43
年龄
51
所在地
加拿大蒙特利尔
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此句道破了阴阳失衡和寒热的关系。
那么,如何辨别和判断寒热虚实呢?
 
最后编辑:
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此句道破了阴阳失衡和寒热的关系。
那么,如何辨别和判断寒热虚实呢?
阴盛(内寒)则阳虚(外寒)=外内皆寒?
阳盛(外热)则阴虚(内热)=内外皆热?

虚实、寒热、内外(表里)本就是阴阳的三个子集,何以又加回最抽象的阴阳呢?

如果内外有半内半外,那寒热虚实是否也有半乜半物呢?
这还符不符合阴阳创立之本义呢?
 
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此句道破了阴阳失衡和寒热的关系。
那么,如何辨别和判断寒热虚实呢?
辨别寒热虚实,以脉象为主,以症状为辅。当脉与症不符,则舍症取脉。

阳虚则为阴脉,阴虚则为阳脉。阳虚则为寒证,阴虚则为热证。实证则为阳脉,虚证则为阴脉。所以,大凡阴脉则为阳虚、寒证和虚证,大凡阳脉则为阴虚、热证和实证。

什么是阳脉、阴脉?《伤寒论》说大浮数动滑为阳脉,沉涩弱弦微为阴脉。当然阳脉不止此六个,阴脉也不止此六个。脉乏力、脉体细,脉率低,脉律不齐皆为阴脉。脉有力,脉体粗,脉率高,脉律齐皆为阳脉。阳脉提示人体的阳气足,阴脉提示人体的阳气不足。这里说的阳气,是指人体的正气。

所以,热证、实证是阳脉,表示人体的正气不虚。寒证、虚证是阴脉,表示人体的正气不足。所以,阳脉可以耐受泻法和破法,阴脉不可以耐受泻法和破法。阳脉需要泻,阴脉需要补。
 
最后编辑:
中医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治疗准则: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不搞清楚虚实,一开始就会错。
阴盛阳盛是实证,阴虚阳虚是虚证。
所谓实证,是阴阳其中一方超出正常范围值。那有没有阴阳两方均超出正常值呢?不知道实际中是否存在?如果有,难道要同时泻阴泻阳?
所谓虚证,是阴阳其中一方低于正常值,低到一定程度度,就会出现病态。
那有没有阴阳两方均低于正常值呢?有,阴阳两虚比比皆是。这就需要阴阳双补了。
寒热有八个组合,外寒内热,外热内寒,内外皆寒,内外皆热,内寒,外寒,内热,外热。当然寒热不仅仅指怕冷怕热。能否从这些阴阳之象里倒推虚实呢?

说到脉,假令得弦脉,按正常来说,首先指向肝,指向春。但我看到一本书上记载,“
假令得弦脉,病人善洁,(胆为清净之府故耳)面青善怒,此胆病也。
假令得弦脉,病人淋溲,便难,转筋,四肢满闭,脐左有动气,此肝病也。”
一个是腑病,一个是脏病。
浮洪脉,浮缓脉,浮脉,沉迟脉分别判断其他四脏四腑病。
 
最后编辑:
正常的人每时每刻都在经历自动补泻的过程。
吸—补气补阳,呼—泻气泻阳;喝—补阴补津液,尿—泻阴泻津液;吃—补气补血补津液、补阴补阳,拉—泻阴,随后泻阳;睡—阴阳转换。
断气—很快死亡,捂嘴鼻、掐喉咙,电影里常见;
断水—2-7天后死亡;
断食—(不断水),几十天后死亡。
医生的作用就是当病人不能正常补泻的时候,使用各种治疗方式,给予病人予以帮助。
中医的汤药和针灸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说白了,阴盛阳盛是阴阳一方多了,阴虚阳虚是阴阳一方相对少了,阴阳失衡导致病变。
资料显示:水分失去平衡的后果。
人体当失水达到体重的2%时,会感到口渴,出现尿少。
失水达体重10%时,出现烦躁、全身无力、体温升高、血压下降、皮肤失去弹性。
失水超过体重的20%时,会引起死亡。
内热外热内寒外寒之定义。有人说,外感六淫所致寒热病变为外寒热,内生寒热病变为内寒热。
外邪加持的一般为实证,内生(阴阳转化)一般为虚证,这是理论上的。(实际上寒引起热病,热引起寒病,这是一方虚所致,比较复杂我暂不思考)。
而顶楼所述“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此外寒是虚证,内寒是实证。是真正的内外表里上下之分吗?抑或是经脉阴阳之分呢?
《笔花医镜》“外热与内热不同.外热者.身终日发热.或拘束肢冷.外有清涕咳嗽.头痛鼻塞之象.内则脉浮而不渴.此外解之症也.不可用凉药.宜荆防散表之.得汗自愈.内热者.如夜热潮热.昼轻夜重.病最缠绵.或口渴.或腹胀.或盗汗.其症有因伤食停痞.伏燥伏火.阴虚阳虚等异.宜分别而治.此内解之症也.不可用表药.伤食者.保和丸加地骨皮消之.停痞者.和中丸加鳖甲、牡蛎消之.伏燥者.贝母栝蒌散润之.伏火者.黄芩芍药汤加山栀、丹皮等清之.阴虚者.蒿皮四物汤退之.阳虚者.四君子汤养之.此等热久必伤阴.日渐削瘦.成为疳痨.慎勿忽视.”
《素问》
帝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不知其所由然也。”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栗。”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榖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帝曰:“阳盛则外热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
 
帝曰:“阳盛则外热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这段话其实说的是表寒证。恶寒,身热,无汗,脉浮紧之证。之所以把表寒证称为外热,是因为寒邪抑制人体的阳气,为了对抗寒邪,于是热气从内向外源源不断地产生。热气表达于外而导致身热(即体温升高),寒邪侵犯于表则导致心寒(恶寒为心寒)。寒邪束表,故皮肤致密、腠理闭塞而无汗。

外热区别于内热。都是热,而外热是病因在表,内热是病因在里。病因在表则身热而心寒,病因在里则身心俱热。外热是阳盛于表,内热是阴虚于里。阳盛于表是肉身阳亢,阴虚于里则心神阳亢。外热是身热而心寒,内热是身心俱热。身热则体温升高,心热则恶热。
 
从岐伯对“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这句话的阐述看出,此句的“内”指胸中,“外”指皮肉表层。与我们平时理解的内、外有所不同。
位置上所涉及到的脏有心、肺,无脾、肝、肾;涉及到的腑有三焦之上焦,中焦、下焦及其他五腑未涉及(致病因素除外)。涉及皮肉脉,无筋骨。
外热、内寒,一个气滞不得泄越,一个血凝脉不通,均为实证,治则以通、散为主,泻热散寒。补法无效。
外寒,内热为虚,治则以补为主。泻法伤身。

此法为身体局部病变,能否引申到脾、肝、肾,甚至全身各部位呢?
 
得出结论。
阴阳各居其所,内为阴,外为阳。
阴占阳位则阳虚,为外寒,阳位现阴病;阳占阴位则阴虚,为内热,阴位现阳病。
阳位现阳病,为阳实证,为外热,为实热;阴位现阴病,为阴实证,为内寒,为寒实。
 
最后编辑:
得出结论。
阴阳各居其所,内为阴,外为阳。
阴占阳位则阳虚,为外寒,阳位现阴病;阳占阴位则阴虚,为内热,阴位现阳病。
阳位现阳病,为阳实证,为外热,为实热;阴位现阴病,为阴实证,为内寒,为寒实。
据此推之,腑无阴盛(实),脏无阳盛;阴脉无阳盛,阳脉无阴盛。
否则即为死脉。
但是,万物分阴阳,
阳又分阴阳,称阳中之阳(心),阳中之阴(肺);
阴亦分阴阳,称阴中之阳(肝),阴中之阴(肾)。
如此分之,阴阳不以数推矣。
所以,分析阴阳关系,必须在同一层面上进行,不能交叉套用。否则理法会混乱。
例如,表里,脏腑,阴阳脉,上下,前后,气与血,营与卫等等。
 
最后编辑:
形气阴阳论。

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上焦不通则阳虚。
阴生化谷气于中焦,以濡养全身,谷气不盛,形气衰少。上焦不行,下脘不通,濡养功能丧失,故阴虚。
断气则阳竭,断水断食则阴竭。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
“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
“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此为人之阴气自然收藏之理。
 
最后编辑:
水火阴阳

经云: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观水火之气,则阴阳征兆可明矣。
火,产生光和热,性发散,好动,主升,为阳;
水,生湿,无光无热无形无色,收敛,静止,主降,为阴。
水火不容,水能灭火,火亦能让水蒸发。
水火既济,一定环境下,水在火的作用下,能变成气或汽,也能重新变回为水。两者也能相安无事。热与寒水相融成为热水。
 
阴阳失衡补泻法则:
1、刺法,有提插、捻转、呼吸、迎随四种基础手法,还有天地人深浅部位,补母泻子法,阳九阴六法,以针为媒介透刺双穴法等等。
2、汤药。
同性为补,反性为泻。有一种情况阴阳具有相对性,往往在补一方的同时,另一方相对就泻了,直到阴阳平衡,比如寒热这对阴阳属性。大多数情况是在一定条件下才会转化,比如气与血,这种情况补血就是补血,补气就是补气。

下面着重探讨一下五味补泻。
人生五脏,五味入五脏,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为五味之性也。
五脏各有所喜所恶,违其性则苦,随其性则欲;本脏所恶为泻,本脏所喜为补。


《藏气法时论》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
“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
“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
“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
“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注:薤(xie)非韭。豕(shi),猪。
 
最后编辑:
《至真要大论》有关摘录

1、诸气在泉,治之奈何?(内淫病)

“歧伯曰:诸气在泉,
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
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

2、诸气司天所胜,治之奈何?(外感病)

“歧伯曰:司天之气,
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写之。
热淫所胜,平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
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
火淫所胜,平以酸冷,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以酸复之,热淫同。
燥淫所胜,平以苦湿,佐以酸辛,以苦下之。
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佐以甘苦,以咸泻之。”

3、在泉邪气反胜,治之柰何?

“歧伯曰:风司于地,清反胜之,治以酸温,佐以苦甘,以辛平之。
热司于地,寒反胜之,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平之。
湿司于地,热反胜之,治以苦冷,佐以咸甘,以苦平之。火司于地,寒反胜之,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平之。
燥司于地,热反胜之,治以平寒,佐以苦甘,以酸平之,以和为利。
寒司于地,热反胜之,治以咸冷,佐以甘辛,以苦平之。”

4、其司天邪胜,治之奈何?
“歧伯曰:风化于天,清反胜之,治以酸温,佐以甘苦。
热化于天,寒反胜之,治以甘温,佐以苦酸辛。
湿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苦寒,佐以苦酸。
火化于天,寒反胜之,治以甘热,佐以苦辛。
燥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辛寒,佐以苦甘。
寒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咸冷,佐以苦辛。”

5、六气相胜治之奈何?

“歧伯曰:
厥阴之胜,治以甘清,佐以苦辛,以酸泻之。
少阴之胜,治以辛寒,佐以苦咸,以甘泻之。
太阴之胜,治以咸热,佐以辛甘,以苦泻之。
少阳之胜,治以辛寒,佐以甘咸,以甘泻之。
阳明之胜,治以酸温,佐以辛甘,以苦泄之。
太阳之胜,治以甘热,佐以辛酸,以咸泻之。”

6、六气之复,治之奈何?

“歧伯曰:
厥阴之复,治以酸寒,佐以甘辛,以酸泻之,以甘缓之。
少阴之复,治以咸寒,佐以苦辛,以甘泻之,以酸收之,辛苦发之,以咸耎之。
太阴之复,治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泻之,燥之泄之。
少阳之复,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咸软之,以酸收之,辛苦发之,发不远热,无犯温凉,少阴同法。
阳明之复,治以辛温,佐以苦甘,以苦泄之,以苦下之,以酸补之。
太阳之复,治以咸热,佐以甘辛,以苦坚之。
治诸胜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软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病气衰去,归其所宗,此治之大体也。”


7、客主之胜负治之奈何?

“歧伯曰: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折之,不足补之,佐以所利,和以所宜,必安其主客,适其寒温,同者逆之,异者从之。帝曰:治寒以热,治热以寒,气相得者逆之,不相得者从之,余以知之矣。
其于正味何如。歧伯曰:
木位之主,其写以酸,其补以辛。
火位之主,其写以甘,其补以咸。
土位之主,其写以苦,其补以甘。
金位之主,其写以辛,其补以酸。
水位之主,其写以咸,其补以苦。
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
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收之。
太阴之客,以甘补之,以苦泻之,以甘缓之。
少阳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耎之。
阳明之客,以酸补之,以辛泻之,以苦泄之。
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开发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8、五味阴阳之用何如?
“歧伯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耎,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
帝曰:非调气而得者,治之柰何。有毒无毒,何先何后,愿闻其道。歧伯曰:有毒无毒,所治为主,适大小为制也。
帝曰:请言其制。歧伯曰: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适事为故。”

一个字一个字地精读,食疗、药疗水平相信提高很大。
 
最后编辑:
这就是为什么我只学伤寒论,尤其是只学没有被宋代理学成风而强行把内经概念加上的唐朝康治本伤寒论,不想把时间浪费在人造概念上纠缠几千年。在康治本伤寒论里,只需要紧紧围绕客观的“体、证”就可以了,而“体”只需简单判断其虚弱程度就可以了。学中医要围绕客观事实,而不是人造猜想、概念之上。这种满嘴各种概念的人,说得好听是儒医、易医,难听点就是腐医。
 
《灵枢·五味》

黄帝曰:愿闻谷气有五味,其入五脏,分别奈何?伯高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谷气津液已行,营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

黄帝曰:营卫之行奈何?伯高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咽喉,故呼则出,吸则入。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黄帝曰:谷之五味,可得闻乎?伯高曰:请尽言之。
五谷:糠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
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
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
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五色:黄色宜甘,青色宜酸,黑色宜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凡此五者,各有所宜。五宜所言五色者,
脾病者,宜食糠米饭,牛肉枣葵;
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
肾病者,宜食大豆黄卷猪肉栗藿;
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
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

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

肝色青,宜食甘,糠米饭、牛肉、枣、葵皆甘。
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
脾黄色,宜食咸,大豆、猪肉、栗、藿皆咸。
肺白色,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
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本帖与13、15楼构成五味的理论,均出自黄帝内经。
古之《本草》经对药草的描述基本以性(寒热温凉平)味(酸苦甘辛咸),很少有归经。
所以药草的性、味和主治方向(药草部位形状和生长环境)可以作为组方的基本依据了。
 
最后编辑:
读三篇内容,有诸多矛盾之处,因此自己进行了简单推导。

五味补泻与五脏
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肝心为阳脏,肺肾为阴脏。

肝常散欲收,入酸则常收,辛为散为补,甘生湿为缓;(辛亦可发挥收之作用,就是所谓的阳极生阴)
心常热欲凉,入苦则常坚(凉),咸为软为补,甘为平;(热则软,入苦化为坚)
脾常燥欲湿,入甘则常湿,甘为补,苦为燥;(很多人认为脾常湿,那是病人,正常人来说,每天吃食在体内发酵,分泌物产生于脾,一直消耗)
肺常收欲散,入辛则常散,酸为收为补,辛为散。
肾常坚(寒凉)欲热,入咸则常生热,苦为坚。

之后将会以现代科学简单推导予以佐证五味入五脏理论的正确性。
 
最后编辑:
酸入肝。肝藏本身的性质是发散的,因为肝藏的作用是产生相火。要让肝藏的相火不太强(相火太强名为动风),就需要使用酸味,酸味进入肝藏而收敛,抑制相火。所谓阴虚火旺,就是肝藏产生相火不受控制,需要使用酸味药控制相火,譬如使用白芍。
 
苦入心。心藏本身的性质是产生心火。心火是君火,君火与相火的区别在于,相火是纯阳,君火是阴阳平衡的气。如果心火不受控制,意思是说阴阳都增强。相火不受控制,意思是说阳气不受控制而增强。酸的作用是抑制阳气,苦的作用是阳气和阴气都抑制。

肝火旺是阴虚阳亢,心火旺是阴阳俱增强。肝火旺用酸味治疗,心火旺用苦味治疗。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