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九道脉
(1)总论
九道脉者。从天地之理说也。经曰。善言天者。必有应于人。是以天地。有九星洲。人有九藏(注)窍。亦有九也。故立九道脉以应天地阴阳之法也。
以长为乾。清阳发腠理。
以短为坤。浊阴归六腑。
以虚为离。心中惊则血衰。
以促为坎。脉进则死。退则生。
以结为兑。发在脐傍。
以代为中。主上中下三元正气。
以牢为震。前后有水火相乘之气。
以动为艮。主血山衰。
以细为巽。主秋金有余。
此九道脉。以应九藏九宫之法也。
(2)九道脉指法与主病
一长者。阳也。指下寻之。三关如持竿之状。举之有余曰长。过于本位亦曰长。主浑身壮热。夜卧不安。
【歌曰】
长脉迢迢度三关。指下来时却又还。
阳毒在脏三焦热。徐徐发汗始能安。
二短者。阴也。指下寻之不及本位曰短。主四肢恶寒腹中生气。宿食不消。
【歌曰】
短脉阴中伏阳来。气壅三焦不得昌。
藏中宿食生寒气。大泻通肠必得康。
三虚者。阴也。指下寻之不足。举之亦然曰虚。主少力多惊。心中恍惚。小儿惊风。
【歌曰】
恍惚心中多悸惊。三关定息脉难成。
血虚脏腑生烦热。补益三焦便得宁。
四促者。阳也。指下寻之极数。并居寸口曰促。渐加则死。渐退则生。
【歌曰】
促脉前来已出关。常居寸口血成斑。
忽然渐退人生也。或若加时命在天。
五结者。阴也。指下寻之。或来或往。聚而却还曰结。主四肢气闷。连痛时来。
【歌曰】
积气生于脾脏傍。大肠疼痛阵难当。
渐知稍泻三焦火。莫谩多方立纪纲。
六代者。阴也。指下寻之。动而复起。再再不能自还。曰代。主形容羸瘦。口不能言。
【歌曰】
代脉时时动若浮。再而复起似还无。
三元正气随风去。魂魄冥冥何所拘。
七牢者。阴也。指下寻之即无。按之即有。曰牢。主骨间疼痛。气居于表。
【歌曰】
脉入皮肤辨息难。时时气促在胸前。
只缘水火相刑克。欲待痊除更问天。
八动者。阴也。指下寻之似有。举之还无。再再寻之。不离其处。不往不来曰动。主四体虚劳。崩中血痢。
【歌曰】
动脉根源气主阴。三关指下碍沉沉。
血山一倒两月满。智士名医也枉然。
九细者。阴也。指下寻之。细细似线。来往极微曰细。主胫酸髓冷乏力泄精。
【歌曰】
乏力无精胫里酸。形容憔悴发毛干。
如逢冬季经霜月。不疗其疴必自痊。
注:九藏,古说有三:(1).人体中的九种内脏。《周礼·天官·疾医》:“参之以九藏之动。” 贾公彦疏:“正藏五者,谓五藏。肺、心、肝、脾、肾,并气之所藏,故得正藏之称。又有胃、旁胱、大肠、小肠者,此乃六府中取此四者,以益五藏为九藏也。”
(2).泛指内脏。唐·独孤及《
为吏部李侍郎祭李中丞文》:“岂五药乖养,九藏失节,以及此乎?” 宋·司马光 《
旬虑十七韵呈同舍》:“神明还九藏,清气袭百脉。”
(3).形脏和神脏的合称。《素问·六节藏象论》:“故形藏四,神藏五,合为九藏以应之也。” 王冰注:“形藏四者:一头角,二耳目,三口齿,四胸中也。形分为藏,故以名焉。神藏五者:一肝,二心,三脾,四肺,五肾也。神藏於内,故以名焉。”
现代有学者认为九藏是心肝脾肺肾五藏加脑髓骨男子睾女人胞四藏,合而为九,但属一家之言,未被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