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什么是表证

涂医生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21/09/02
帖子
2279
获得点赞
347
声望
83
所在地
江西省南昌市莲塘镇
按照当今中医教科书的说法,表证区分为“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不过我觉得这种对表证的分类是正确的,而病证的命名并不什么准确。命名应该以疾病的病理机制为主,避免先入为主地冠以病邪。因为病机是客观的,而病邪的判断具有主观性。我的主张是,把表证区分为表寒证和表热证,把表寒证区分为“表寒实证”和“表寒虚证”。有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的全面判断,才能准确地选药组方。病在表,而不是里。证为寒,而不是热。邪可能是寒,可能是风,可能是热。

表寒实证
表寒实证也好,表寒虚证也罢,这里的“寒”字表示寒证,而不是寒邪。医生在临床上治病重在辨别病证,而不是辨别病邪。区别病邪是医生在医学研究上的任务。

“表寒实证”。病在表,为寒证和实证。知病在表,故知必用辛味。知病为寒证,故知必用温药,知病为实证,故知用用药不必避开有损于气阴之药。如果是虚证,则必须尽可能避开之。苦寒必损气,辛温必伤阴。

表包括皮毛和肌肉两个部分。所以表病有皮毛病和肌肉病之分。皮毛病的症状是恶寒、无汗、脉浮紧。可能已经发热,可能还没有发热。三个症状同时出现即可以确诊为皮毛病,皮毛病必为表寒实证。表寒实证的特点是汗出邪气除。

表寒证的治疗大法是辛温发表。大凡辛温药必发散表寒。而辛温药又必有损伤人体的阴气的作用。所以,假如辨证不确,病人为表寒虚证,误诊为表寒实证,用辛温药发散表寒,却导致阴虚加重,出汗不止。譬如本为桂枝汤证,误用麻黄汤,只有辛温发表药,没有顾护阴气的药,则出汗不止而导致坏病。

表寒实证的治疗方法就是辛温发汗,不要画蛇添足地使用其它不必要的药物。

鉴别表寒实与表寒虚,以出汗情况为依据。无汗为实,有汗为虚。所以表寒实证必无汗,表寒虚证必有汗。寒邪无汗,因为寒为纯阴之邪,不伤阴气。风邪有汗,因为风为半阴半阳之邪,有伤阴气。伤阴气就会出汗。所以诊断表寒实证即意味着邪气为寒,表寒虚证意味着邪气为风。

表寒虚证
病在表,为寒证和虚证。说得精确一些,表寒实证病在皮毛,表寒虚证病在肌肉。

表寒虚证的主要症状是:先恶寒无汗,后发热有汗,出汗而恶风。脉浮而不紧。

表寒虚证的治疗方法是辛温发表与酸甘化阴结合,以辛温发表为主。也不要画蛇添足地使用其它不必要的药。

③“风寒表证”
上面说的是可以十分准确地辨别是表实还是表虚的情况。不过在临床上可能暂时还不能鉴别,则不得不含糊其辞,使用“风寒表证”来下诊断。可能是寒,可能是风。可能在皮毛,可能在肌肉。无论是在皮毛还是肌肉,病证是寒而不是热。风邪引起的表虚证,虽然有出汗也还是寒证,不是热证。

如果在临床上无法分辨是表实还是表虚,原则上以表虚证治疗。

表热证
病在肌肉,为热证。热证必有出汗。需要区分表热证与表寒虚证。两者都是病在肌肉,都有出汗,一个是热证,一个是寒证。表热证的特征是:a)有口渴、舌质红、舌苔黄。b)出汗热不退,发热与出汗同时存在,一边发热一边出汗。c)无恶寒和恶风。表寒证的特征是反过来:a)无口渴,舌质淡红,舌苔白。b)出汗则热退,热退则恶风,然后又发热,再出汗热退恶风。c)有轻微恶寒,被称为恶风。

如果在临床上无法分辨是表寒虚还是表热,可暂时以表热证治疗。

表热证的治疗大法乃是辛凉解表法。用薄荷、柴胡、葛根、桑叶、菊花、银花等。

⑤在临床上,必须尽可能问诊清楚如下几个方面的情况。有没有恶寒、发热,是恶寒还是恶风。恶寒是避风也怕冷,恶风是避风即不冷。有没有恶热。有没有出汗。恶寒、发热、出汗出现的顺序。有没有口渴。脉诊和舌质与舌苔诊断。

表寒用辛温,表热用辛凉,里热用苦寒。如果在临床上只可以确定有热证,而无法精确判断有没有里热,则可以使用小剂量苦寒药。里热证的特征性症状是烦躁和口渴,咽干口燥,而且喝水不能解渴;脉洪大有力或滑而有力。
 
最后编辑:
“因于暑、汗,烦则嘴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请问,这段作何解释?算不算做表症?您本于哪本中医教科书?
 

表里

表里指的是身体的外部和内部,但不能按照常规方式去理解。人体直接与外界接触的并非仅仅是表面的皮肤,整个消化道内的食物及其残渣并未在人体血液中进出循环,就像腔肠动物那样,其表皮内外相连形成一个整体,这部分统一称为“表”。被“表”所包裹的部分才能够算作“里”。

在“表”抵御外邪的是“卫”,这些“卫”所依靠的,一部分是相对坚硬些的上皮组织细胞,一部分是具有腐蚀性的酸(这也是一种“火”),更多的则是带有温度的“气”。所以一旦有“卫”参与战斗,往往就意味着发热、发烧、恶寒!而在“里”,“营”中的“血”会以一种惨烈的方式直接参战,机体功能会遭受严重损害,呈现出一派破败的景象,让人产生心寒之感而不再惧怕寒冷。

依据上述论述,应该不难理解“表”属于“阳”,“里”属于“阴”。

以前受到外阳内阴这种观念的困扰,一直不明就里地死记硬背五脏六腑的阴阳归属,现在对“表里”有了重新定义之后,这些内容就很好理解了:胆、小肠、大肠、胃、膀胱都属于“表”,对它们的腔道进行操作是不会留下伤疤的,它们就好比工厂,吞入的原料和用过的残渣是能够摆在阳光之下的,所以属于“阳”;肝、心、脾、肺、肾属于“里”,对它们的操作就要带来其他伤害,也好比工厂内部涉及商业机密,这些要阴着点的,所以属于“阴”。
 
《伤寒论》原文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
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
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
这段原文论述表证的发病机制。
原文说的“寸脉微”、“尺脉弱”,微与弱是一个意思,古人为了修饰文笔,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文字表示。所以,脉微和脉弱都是指脉力不那么足。人体感染邪气后,脉力通常比健康时更强。说脉力不那么足,是说不像预期那样足。
感染邪气后,人体的正气会增强,但是表里之正气增强的步调不会相同,于是脉之寸关尺强弱变化步伐不同。于是就有原文论述的情况。起先是寸脉微,此时表气不足而里气增强,病人恶寒。然后是表气强而里气不足,病人发热。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问:为什么总是先恶寒,然后发热,而不是恶寒和发热同时出现,或反过来。回答:是因为必起先阳气不足而阴气有余,然后阳气增强了阴气又显得不足。“从之”与“乘之“也是一个意思的不同文字表示,修辞手法而已。都是指乘机增强的意思。阳气不足,阴气就会乘机增强,阴气不足,阳气就会乘机增强。

“阴脉不足,阳往从之”,则病人洒淅恶寒。阴脉不足就是指病人的阳气不足而寸脉微。阴脉本来是指尺脉,候里气,里气为阴气(表气为阳气)。病人平常阴气不足(尺脉弱),与邪气遭遇时容易受到感染,感染邪气后阴气增强了,而阳气更加显得不足,阳气就会乘机增强而洒淅恶寒。此时的表现不是阴气不足,而是阳气不足。不是尺脉弱,而是寸脉微。

决定脉象的因素不是阴气,而是阳气。病人阴气不足也好,足也罢,要影响脉象都必须影响阳气,阳气变化才会决定脉象变化。感染邪气后,人体内其实就会有两个阴气:一个是人体正气中的阴气,另一个是邪气中的阴气(细菌病毒的阴气)。感染邪气后细菌病毒的阴气增强,导致人体的阳气不足,阳气不足故而洒淅恶寒,此时是寸脉微,而不是尺脉弱。寸脉候阳气(即表气),尺脉候阴气(即里气)。

“阳脉不足,阴往乘之“,则病人发热。阳脉不足是指病人的阴气不足,阴气不足则阳气乘机增强,于是就发热。

其实这段原文从字面上很难理解解释得通顺,要理解它,必须搞通阴阳变化的机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它说的意思。譬如,原文说的“阴脉不足”,却指的是病人的阳气不足。“阳脉不足“,却指的是病人的阴气不足。阴脉是指阳气不足的脉象,阳脉是指阳气充足的脉象。“阴脉不足”,不能理解为尺脉不足,而是说阴脉所表达出来的人体阳气不足。“阳脉不足”不是寸脉不足,而是病人为阳脉,病人的阴气不足。所以,“阴脉不足“是说阳气不足。“阳脉不足“是指阴气不足。明白了这一点,才能通顺地解释原文。
 
原文说的“阴脉不足”和“阳脉不足”,不能根据我们现在的文字习惯来理解。

“阴脉不足”,意思是说病人呈现为阴脉,提示病人的阳气不足。“阳脉不足”,是说病人呈现为阳脉,提示病人的阴气不足。因为阴脉是指阳气不足,阳脉是指阴气不足。古人定义阴脉和阳脉是这么定义的。足还是不足,不是与健康状态下比较,而是以能不能满足需要来判断。如果人体平常阴气很足,阳气也很足,是不会感染邪气的。只有平常阴阳俱不足,才会感染邪。在没有感染邪之前,人体的脉象是正常的。感染邪气后,细菌病毒的阴气在人体内增强,导致人体内阴气增强了,就会显得阳气不足,实际上此时病人的阳气比健康状态下不见得更弱,但是不足以抵抗邪气,显得阳气不足。人体的脉象是由人体的正气中的阳气决定的。当人体感染邪气后,邪气中的阴气大大增强,干扰人体正气,使人体的阳气不足,就会出现寸脉微,表现为阴脉。而此时病人的阴气并不弱,所以尺脉并不弱。这个时候,“阴脉不足,阳往从之”,病人就出现恶寒症状。此时病人的阳气乘机增强,增强到一定程度又显得正气中的阴气不足,于是病人恶寒症状消失,转而出现发热症状。原文说“阳脉不足,阴往乘之”。
 
原文告诉我们,太阳病即表证其实区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先是洒淅恶寒,然后是发热。之所以洒淅恶寒,是因为“阴脉不足,阳往从之”。然后,之所以发热,是因为“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恶寒时寸脉微,发热时尺脉弱。把寸脉与尺脉的对比和变化作为判断依据,而很难与其人的健康状态来对比以判断。

人体感染邪气后,首先是寸脉弱而尺脉强,病人恶寒。然后是尺脉弱而寸脉强,病人发热。再然后,寸关尺都增强,呈现为浮紧脉。所以,原文论述的其实是浮紧脉出现之前的情况。
 

太阳伤寒的临床表现往往是恶寒与发热同时并持续存在,在此之前存在着首先恶寒,然后恶寒与发热并存并持续下去,直到汗出而热退。
 
《伤寒论》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
上述四条原文概述了表证的提纲和表证的分类。

所谓太阳病,就是表证。表证是细菌病毒侵犯体表造成的病证。

体表包括浅深两层。最表是皮毛,包括皮肤,和与外界直接相通,与细菌病毒密切接触的空腔脏器的粘膜层(包括上皮层和固有膜两层),譬如呼吸道粘膜,消化道粘膜,泌尿生殖道粘膜。皮毛深层是“肌肉”层,这里说的“肌肉”,是指中国古人说的肌肉,而不是西医说的肌肉。西医说的肌肉是狭义的肌肉,在中医被称为筋。中医说的肌肉是广义的肌肉,包括中医说的筋(即西医说的肌肉)。体表深层是指广义的肌肉。西医说的肌肉,在中医称为筋。西医说的筋,在中医称为肌肉。筋是肌肉中的精华部分。最典型的筋是指瘦肉,即肌肉组织。而肌肉组织、神经组织、脂肪组织和其它结缔组织都被称为肌肉,都属于体表的范畴。邪气侵犯皮毛和广义的肌肉,都属于表证。

中医认为脾主肌肉,肝主筋。脾主肌肉是什么意思呢?脾气虚则广义的肌肉消瘦(而不是仅仅肌肉组织消瘦)。当人体脾藏虚弱时,肌肉组织、神经组织、脂肪组织和其它结缔组织都会消瘦下来。肝主筋是什么意思呢?肝藏虚弱时,表现为肝风内动。不是整个肌肉受累,而是其中的精华部分即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风火相扇,称为肝风内动。

邪气侵犯皮毛和广义的肌肉(即中医说的肌肉),而没有侵入于府,其引起的病证被称为太阳病。太阳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什么是府?府就是筋中的精华部分。筋是肌肉中的精华部分,而府又是筋中的精华部分。筋中的精华部分具有特定的功能。当邪气侵犯了筋,而还没有侵入于其中的精华部分时,还是太阳病。

所以,太阳病就是指邪气侵犯于皮毛,或侵犯于肌肉,或侵犯于肌肉中的精华部分的非精华部分,引起“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症状的病证。当邪气侵犯于肌肉中的精华部分的精华部分时,就被称为是邪气侵犯于府,引起里热证。而太阳病即表证,既包括表寒证,也包括表虚证,还包括表热证。

太阳伤寒是表寒证,邪气仅仅侵犯于皮毛。太阳中风是表虚证,邪气侵犯于肌肉中的非精华部分。风温也是属于太阳表证,乃是邪气侵犯于肌肉中的精华部分,但是还没有侵入于精华中的精华(没有侵入于府)。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的脉象也是浮脉,仍属于邪气在表,而没有侵入于府。风温是表热证,伤寒是表寒证,中风乃是半热半寒的表证。所以,风温必不恶寒,伤寒必明显恶寒,而中风则轻微恶寒(名曰恶风)。风温仍然属于太阳病。但是要注意的是,温病未必属于太阳病。风温乃指温病中有太阳病症状的温病。

所以,太阳病区分为三个类型:
①伤寒———表寒证
②中风———表虚证
③风温———表热证
 
【太阳病提纲】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
可以看得出,太阳病提纲,提的主要是太阳伤寒和中风的纲,对于风温病来说,只有脉浮是对的。

太阳病包括伤寒、中风和风温(不是温病)三个类型。三个类型的共同点只有脉浮。伤寒和中风都有恶寒,而伤寒恶寒重,中风则恶寒轻。风温无恶寒。至于说头项强痛,它是恶寒的表现而已。恶寒越严重,头项强痛就越明显。恶寒越轻,头项强痛就越不明显。没有恶寒就没有头项强痛。需要注意的是,“头项强痛”不是头痛,而是项背部强硬,略带头痛。如果明显的头痛,在西医看来往往是产生了鼻窦炎,一般的太阳病没有明显的头痛,而是头项强痛。

所以,太阳病的必有主症脉浮。

太阳病的脉浮,是“轻取即得,重按则无”。这种脉浮,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狭义的浮脉。浮脉有狭义的,还有广义的浮脉。广义的浮脉,乃是“轻取即得”,无论重按有还是没有脉搏。譬如阳明病也可以脉浮,它是轻取即得,重按也有脉搏。它是浮脉,而不是狭义的浮脉,区别于太阳病的狭义的浮脉。

太阳病为什么呈现狭义的浮脉?

首先,浮脉是“轻取即得“,造成这种情况有两种不同的因素:①体表组织血液循环减少,导致皮下组织变薄。②心脏收缩力增强,使动脉扩张。太阳病的浮脉主要是因素①造成的,因素②是次要的。为什么体表组织血液循环减少呢,是人体的调节反应使然。太阳病需要发热,发热需要减少散热,减少散热需要收缩体表组织的细动脉使毛细血管血液减少。

然后,狭义的浮脉是“重按则无”,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是人体的新陈代谢还没有大大增强,心脏收缩力还没有大大提高。对比阳明病脉浮,则是轻取即得,重按有力,且脉体粗大,即“脉浮而实”。这是心脏收缩力大大提高,且动脉充分舒张造成的。对于太阳病,哪怕是心脏收缩力大大提高了(新陈代谢增强了),仍然需要减少体表散热,还需要收缩桡动脉(桡动脉完全供应体表组织,不供应内脏组织),那么这样的浮脉是浮紧脉,而不是浮实脉。浮紧脉仍然是轻取即得,重按则无,是狭义的浮脉。这是因为脉力增强但是脉体并不增粗。伤寒的脉象就是如此。

所以太阳病的浮脉是狭义的浮脉,不是广义的浮脉。而阳明病的浮脉是广义的浮脉。狭义的浮脉是脉浮而脉体不增粗,广义的浮脉是脉浮而脉体增粗。明白了区分狭义与广义的浮脉,有助于凭脉象诊断太阳病。
 
【太阳伤寒】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
强调“或已发热。或未发热”,意思是说,伤寒从起病到出现明显的发热有比较长的时间,言外之意是中风和风温的出现明显发热都相对要早一些。为什么伤寒的发热出现得比较晚呢,是因为伤寒是寒邪侵犯于体表,要达到发热效果,必先克服寒邪的寒性,然后才能发热。相比之下,中风是风邪,寒性不重。风温是热邪,没有寒性。所以,风温出现发热最早,中风次之,伤寒发热最晚。

“必恶寒”。强调恶寒是伤寒最显著的症状,其恶寒必严重,且出现得早。

“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
脉阴阳俱紧,即寸关尺都是紧脉。当然太阳病提纲说了脉浮,故而伤寒的脉象特点乃是脉浮紧。在出现脉阴阳俱紧之前有一个寸脉微而恶寒,然后尺脉弱而发热的过程。然后才是脉阴阳俱紧。紧脉是脉力特别强,而不是弱脉。所以这个条文说的脉象是出现紧脉之后的情况。在出现脉阴阳俱浮紧之前,首先有比较长时间的寸脉微而恶寒,然后尺脉弱而发热,再然后一边恶寒一边发热,体痛,有时出现呕吐(不是侵犯呕吐)。持续恶寒、发热、无汗、脉阴阳俱浮紧。这是伤寒的临床表现特点。

伤寒的脉象特点是寸关尺俱浮紧。而中风和风温都不会脉紧。为什么?因为伤寒要达到发热效果,必须让身体很努力地发热,因为伤寒之邪是寒邪,寒邪是阴邪,阴邪会抵抗发热。要很努力地发热,就既需要大大增强心脏收缩力以增强新陈代谢,又需要强烈收缩体表血管(包括收缩桡动脉)以减少散热。两个因素加起来就会呈现为浮紧脉。紧脉乃是脉力特别强,而脉体却不那么粗大。是全身血液循环加快,而体表动脉收缩的表现。心脏强力搏动,内脏血管扩张,体表动脉收缩,这就是紧脉。内脏增加血液供应,体表减少血液供应。

要形成紧脉。必须是心脏能够产生强大的收缩力,且体表动脉也能够产生强大的收缩力。这就需要病人的正气很足,不能有任何气虚。只有伤寒是这样,中风和风温都做不到。为什么?因为心脏收缩力和动脉收缩力必产生于肌肉之精华部分,也就是筋。伤寒之邪气局限于皮毛,中风和风温之邪侵犯于肌肉,而筋位于肌肉之内。

肌肉位于表,皮毛位于表之表。伤寒之邪局限于表之表,中风和风温之邪侵犯于表。邪气在表则脉浮缓,邪气在表之表则脉浮紧。所以伤寒脉紧,中风和风温脉不紧(不紧叫做缓)。

皮毛是表之表,肌肉是表之里。伤寒之邪侵犯皮毛,中风和风温之邪侵犯肌肉。阳明病之邪侵犯于府。什么是府?府位于肌肉之“里”。

古人研究人体,套路是把人体区分表里。譬如一块骨骼肌,它的大体结构是表,微细结构是里。邪气可以仅仅侵犯大体结构,而不侵犯其微细结构。只要不广泛破坏其微细结构,骨骼肌的收缩力量就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这叫做表证。当邪气广泛地侵犯了其微细结构,则骨骼肌失去收缩力量,这就叫做里证。整个人体也是这样区分表里的。所以古人把疾病区分为表证和里证。太阳病是表证,阳明病是里证。然后又把表进一步区分表里,把里进一步区分表里。那么,表之表是皮毛,表之里是肌肉。里之表叫做府,里之里叫做藏。然后,表有半表半里,里也有半表半里。这样就可以区分三阳和三阴,把人体六分表里,叫做六经辨证。六经辨证是六分法。
 
太阳病,由于邪气局限于表,而表没有重要而特定的生理功能。因此,太阳病的人体重要的生命活动都没有明显的减弱。这是诊断太阳病需要把握的原则。譬如病人虽然发热恶寒,而能吃饭,能拉屎,排尿正常,肌肉有力,思维敏捷,精神头足。这是太阳病。如果其中有一项受到了明显影响,就要考虑邪气入里。
 
伤寒是表寒证。为什么说是表寒证?因为邪气是寒邪而且在表。凭什么判断邪气是寒邪?因为病人有明显的恶寒。为什么病人却又有发热?因为寒邪在表而没有入里。凭什么判断寒邪在表?因为病人有能力发热。寒邪在表,为了抵抗寒邪,人体之里就需要发热。邪气没有侵犯于藏,则人体有能力发热。需要发热是一回事,能够发热又是一回事。当邪气侵犯于藏,则虽然需要发热,而失去发热的能力。这叫做邪入三阴,也就是邪气入藏。只要邪气没有侵入于藏,人体就有发热的能力。

邪气在表都有发热,而有没有恶寒,则是区分邪气之阴阳属性的依据。阴邪必恶寒,阳邪必恶热,半阴半阳则恶风。寒邪在皮毛,风邪在肌肉,热邪在府。邪气,入藏则里寒,入府则里热,在肌肉则为风,在皮毛则为寒,在脾胃则为湿。
 
最后编辑:
【太阳中风】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
太阳伤寒的特点是脉紧,太阳中风的特点是是脉缓。所谓脉缓,就是指脉不紧。缓的反义词是紧。伤寒为什么脉紧呢,紧脉是内脏血液循环增加而体表组织血液循环减少。为了增加血液循环而增强心脏收缩力,而体表动脉包括桡动脉则收缩,目的是加强产热和减少散热,从而提高体温。脉紧必定有相应的动脉收缩和心脏收缩力增强。中风为什么脉不紧呢,因为体表寒气没有那么重,不需要那么努力加强产热和减少散热。温病更加脉不紧,因为一方面温病必定导致心脏收缩力不能那么强,另一个方面温病必须加强散热,体表血管必须舒张。

太阳伤寒的特点是无汗,太阳中风的特点是有汗。伤寒为什么无汗?因为要加强发热效果。中风为什么有汗?因为发热不需要那么努力。更重要的原因是,伤寒的病人必定阴气充足,可以耐受发热。而中风的病人阴气没有那么充足,不能耐受那么强烈的发热。温病的病人更加阴气不足,既需要发热,又不能耐受发热,于是就一边发热一边出汗。伤寒是无汗,中风是发热与出汗热退交替,温病是一边发热一边出汗。

太阳伤寒的特点是恶寒,太阳中风的特点是恶风,温病的特点是恶热。恶风是轻微恶寒。恶寒越重,表明病人越需要并且能耐受发热。恶热越重,表明病人越不能耐受发热。所以伤寒应该尽可能避寒就温,直到汗出热退。温病不要避寒就温。中风应该适当避寒就温。伤寒汗出热退而病解,温病一边出汗一边发热而病不解。中风则几个“发热——汗出热退“周期后病解。

伤寒、中风和温病(包括风温)都有发热,发热目的是增强免疫力,尽快清除邪气。所以,无论伤寒、中风还是温病,只要邪气没有清除,并且不恶热,不烦躁,神志清晰,就可以让病人保持发热,直到邪气被清除。
 
【风温】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
风温乃是温病的一个类型,是具有比较明显的表证阶段的温病。所有类型温病的共性是“发热而渴,不恶寒“。表证不口渴,里热证必口渴。表寒证必恶寒,里热证必恶热。风温病最初类似于太阳中风证,病人发热、汗出、恶风、脉浮而不紧。称为表虚证,与太阳中风无法鉴别。只有等到它进入下一个阶段,即表热证,才能确诊它为风温。表热证的特点是口渴,不恶风寒。表虚证没有口渴,有不同程度的恶寒。表热证不解则进入里热证阶段。里热证的临床特点是发热、汗出、口渴、恶热和烦躁、脉浮,和各种各样的内脏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

表证之所以是表证,哪怕是表热证,内脏功能都是不会损害的。里证之所以是里证,必有内脏功能损害的临床表现。而内脏功能损害有诸多不同,所以临床特点无法一言以蔽之。关键是分辨清楚哪些症状是内脏功能损害的表现。譬如便秘,譬如腹泻,譬如频繁呕吐,譬如烦躁不安,譬如嗜睡、譬如反应迟钝,譬如尿量减少,譬如黄疸,譬如呼吸困难。等等。

风温病禁止辛温疗法,禁止热疗火疗。
 
风温病为什么叫做风温?

首先,它属于温病。发热而渴,不恶寒。

然后,它以表虚证起病,最初与太阳中风证无异。发热、汗出、恶风、脉浮而不紧。而不是以表热证起病。以表热证起病者,后世医家称之为伏邪温病。

所以,温病本身区分为风温和伏邪温病两个类型。至于说湿温,那是温病与湿病合病。
 
《伤寒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
这句话指出了表证的恶寒和里证的恶寒的鉴别之要。

恶寒即怕冷。怕冷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表证的恶寒,也就是太阳病恶寒,必继之以发热。“发于阳”,即发生于表病,也就是没有里气虚弱。这种情况叫做表寒证。

另一种情况是里气虚弱导致的怕冷。不会继之以发热。这种情况叫做里寒证。

表寒证必藏气不虚,里寒证必藏气虚弱。如果疾病由表寒证变化为里寒证,这是邪气传入于藏。

邪气在皮毛必恶寒,在府必恶热,在藏必恶寒。前者是表寒,中间是里热,后者是里寒。

“发于阳”是发于皮毛,“发于阴”是发于藏。

人体有两极。皮毛与藏乃是人体的两极。前者是阳极,后者是阴极。

天地也有两极。太阳是阳极,地球是阴极。

所以,在《黄帝内经》,皮毛病被称为太阳病。在伤寒论,太阳病被扩展到包括肌肉病。

两极生病皆有恶寒,中间生病则不恶寒。
 
表病包括皮毛病和肌肉病。这样区分为表证比较合理。表证区分为四个类型:

①表寒证。邪气侵犯皮毛。又称为表寒实证,因为正气一点都不虚。

②表虚证。邪气侵犯肌肉。因为正气有所不足。

③表热证。邪气侵犯经络。因为正气不足以阴虚为主。

④表湿证。湿邪侵犯肌肉。因为脾胃虚弱。脾主肌肉,脾虚则肌肉不强,不强则内生湿邪。
 
最后编辑:
《伤寒论》“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
“阳浮而阴弱”,一语双关。既指寸脉浮而尺脉弱,亦指阳气上升而阴气不足。浮是上升的意思。寸脉候阳分,尺脉候阴分。“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太阳中风证,病人的寸脉浮而尺脉弱,阳气上升而阴气不足。阳气上升则病人发热,阴气不足则病人出汗。

阳气上升则发热,比较好理解,这里不需要解释。阴气不足为什么会出汗呢?也不难理解。病人之所以发热,是因为需要发热。既然需要发热,应该不要出汗才好,那为什么出汗呢,是因为病人的阴气不足,不能耐受发热。病人处于两难困境:既需要发热,又不能耐受发热。病人发热一段时间,邪气还没有被消灭即不得不出汗退热。之所以不能耐受发热,是因为病人的阴气不足。

所以,大凡出汗而邪气未除,都是因为病人阴气不足。太阳中风是这样,风温和温病更是如此。中风是一阵发热,邪气未除却出汗热退,然后又发热。温病是一边发热一边出汗,邪气未除。伤寒则是发热无汗,直到邪气除而出汗热退。为什么呢,因为之所以病的是伤寒,而不是中风或温病,乃是因为病人的阴气不虚弱。

所以,太阳中风乃是“翕翕发热”。一阵一阵发热,而不是持续发热。就像大鸟煽动翅膀。发热——出汗热退——发热——出汗热退。循环几次才清除邪气。

所以,感染相同的病原微生物,阴气足还是不足,会得不同的病证。阴气充足者得太阳伤寒,阴气不足者得太阳中风,阴气明显虚弱者得风温,阴气大虚者得伏气温病。

总而言之,伤寒无汗,中风、风温、伏气温病都出汗。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