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条文冠以“伤寒”,是以太阳伤寒证起病,皮毛寒邪致病。本来是脉浮紧,无汗的。现在变成脉浮,有出汗。而且出现了“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这已经是明显的里热证。小便数是指尿频,还有心烦,加上有出汗,这是里热证的确症。既然有里热证,为什么又有微恶寒呢,是因为还有皮毛寒邪未除。为什么会出现脚挛急呢?是因为表寒与里热夹击的缘故。其实脚挛急也好,头项强痛也好,胃肠痉挛也罢,吐逆也罢,都是表寒与里热夹击造成的。寒热夹击则生风,风导致筋急。现在的主要矛盾是里有热,所以已经不可以使用桂枝汤了,却使用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使用桂枝汤则激发里热,而表寒却不能除,寒热夹击更严重,故而出现吐逆。本来只是“心烦”,现在变成“烦躁”(烦躁是心烦+躁动),因为里热加重了。本来没有烟干,现在有了。这也是热证加重的表现。本来没有“厥”,现在有了。什么是厥?厥就是全身其它部位不凉,而四肢不温,手足更凉。为什么厥?因为里阳虚弱了。所以用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为什么用甘草干姜汤而不用四逆汤,因为不是全身凉。解除了“厥”以后再用芍药甘草汤解决“脚挛急”的问题。为什么芍药甘草汤能够治疗“脚挛急”?因为这是肝风内动,它是平息肝风的方子。跟芍药甘草汤治疗胃肠痉挛是一个道理。芍药甘草汤平息肝风的机制是缓解里热,加上前面使用甘草干姜汤以恢复了里阳,避免寒热夹击而生风,故脚挛急消失。
但是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用甘草干姜汤还是可能会激发里热的,虽然不如桂枝汤那样严重,还是可能会激发的。激发里热则导致“胃不和”,胃不和则导致烦躁和谵语。胃寒和脚挛急问题是解决了,而里热证可能加重。此时即是调胃承气汤证。
如果庸医还用辛温发汗疗法,或者用火疗法,则会导致全身凉,这是四逆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