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原文:“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
【学习理解】
要正确理解这段话,诀窍其实很简单,只要明白一个病理机制:阴虚必容易出汗,阳虚则不能出汗。
根据上述病理机制,在临床上根据容易不容易出汗,可以推测病人有阴虚还是有阳虚。如果病人阴阳俱虚弱,则两者对冲,容易出汗还是不容易出汗则不能定论。阴阳俱虚弱被称为气虚,气虚有气虚的诊断标准,搞中医的都应该知道,这里不赘述。气虚者用党参补气,补回来后阴虚还是阳虚即表现出来,阳虚则无汗,阴虚则有汗。然后有汗者滋阴,无汗者助阳,恢复阴阳平衡即可。
阴虚意味着阳气盛,阳虚意味着阴气盛。阴虚者必容易出汗,则不可以辛温发汗,而应该苦寒泻火。阳虚者必不容易出汗,则不可以苦寒泻火,而应该辛温发汗。苦寒泻火,原文称之为下法。辛温发汗称为汗法。
阳气走表,其性发散,所以阳气盛则必出汗。阴气走里,其性收敛,所以阴气盛则必无汗。这其实是很好理解的,不必赘述。所以根据容易不容易出汗可以清晰地判断病人是阴虚还是阳虚,则临床上不会治反了。假如治反了,必然病情加重,原文采用夸张手法,告诉大家应该根据容易不容易出汗,以判断是应该用辛温发汗疗法呢,还是应该用苦寒泻火疗法。
当然上面说的只是大原则,在临床上病人得病往往不会那么泾渭分明,会出现中间地带。譬如太阳伤寒证是典型的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而阳明府实证是典型的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太阳中风证呢,则明显是中间地带偏于阳虚,兼有阴虚,于是用药不能纯辛温,也不能使用苦寒,而是以辛温为主,辅之以酸凉。辛温助阳用桂枝和生姜,酸凉滋阴用白芍。典型的阳虚阴盛则病在最表,用麻黄辛苦温而纯走表药为主药。非典型的是阳虚阴亦不足,以阳虚为主,故用药不能辛苦温走最表的麻黄,而是用辛甘温走肌肉的桂枝为主药。
原则上说,用辛温药治疗阳虚者,阴气最足则病在最表,即在皮肤粘膜,必用辛苦温治之,麻黄。阴气有所不足则病在肌肉,必用辛甘温治之,桂枝。阴阳俱虚弱甚者,病在最里,则不能用辛味发散,应该用甘温补气,党参。
苦味必伤气。苦寒则伤阳,苦温则伤阴。所以阳虚阴盛者用辛苦温,阳虚阴不足者用辛甘温。
【学习理解】
要正确理解这段话,诀窍其实很简单,只要明白一个病理机制:阴虚必容易出汗,阳虚则不能出汗。
根据上述病理机制,在临床上根据容易不容易出汗,可以推测病人有阴虚还是有阳虚。如果病人阴阳俱虚弱,则两者对冲,容易出汗还是不容易出汗则不能定论。阴阳俱虚弱被称为气虚,气虚有气虚的诊断标准,搞中医的都应该知道,这里不赘述。气虚者用党参补气,补回来后阴虚还是阳虚即表现出来,阳虚则无汗,阴虚则有汗。然后有汗者滋阴,无汗者助阳,恢复阴阳平衡即可。
阴虚意味着阳气盛,阳虚意味着阴气盛。阴虚者必容易出汗,则不可以辛温发汗,而应该苦寒泻火。阳虚者必不容易出汗,则不可以苦寒泻火,而应该辛温发汗。苦寒泻火,原文称之为下法。辛温发汗称为汗法。
阳气走表,其性发散,所以阳气盛则必出汗。阴气走里,其性收敛,所以阴气盛则必无汗。这其实是很好理解的,不必赘述。所以根据容易不容易出汗可以清晰地判断病人是阴虚还是阳虚,则临床上不会治反了。假如治反了,必然病情加重,原文采用夸张手法,告诉大家应该根据容易不容易出汗,以判断是应该用辛温发汗疗法呢,还是应该用苦寒泻火疗法。
当然上面说的只是大原则,在临床上病人得病往往不会那么泾渭分明,会出现中间地带。譬如太阳伤寒证是典型的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而阳明府实证是典型的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太阳中风证呢,则明显是中间地带偏于阳虚,兼有阴虚,于是用药不能纯辛温,也不能使用苦寒,而是以辛温为主,辅之以酸凉。辛温助阳用桂枝和生姜,酸凉滋阴用白芍。典型的阳虚阴盛则病在最表,用麻黄辛苦温而纯走表药为主药。非典型的是阳虚阴亦不足,以阳虚为主,故用药不能辛苦温走最表的麻黄,而是用辛甘温走肌肉的桂枝为主药。
原则上说,用辛温药治疗阳虚者,阴气最足则病在最表,即在皮肤粘膜,必用辛苦温治之,麻黄。阴气有所不足则病在肌肉,必用辛甘温治之,桂枝。阴阳俱虚弱甚者,病在最里,则不能用辛味发散,应该用甘温补气,党参。
苦味必伤气。苦寒则伤阳,苦温则伤阴。所以阳虚阴盛者用辛苦温,阳虚阴不足者用辛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