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这三段原文全面表述了什么是阳明病。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这句话给阳明病下明确的定义。阳明病是指“胃家”病,阳明病是胃家的“实”证,而不是虚证。什么是实证?实证是邪气盛,而阳气不虚。什么是阳气不虚,即阳气可以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从西医的角度来讲,病人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可以基本上正常工作,没有出现病危的状况。即生命体征平稳。什么是胃家?胃家指整个消化系统。其实胃家就是胃,是一种方言的说法。胃是指整个消化系统,而不是仅仅指西医的胃。它主要包括胃、大小肠、胰腺。胃家实,是指整个消化系统功能基本上正常工作,而消化系统正在遭受邪气侵袭。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这句话指出了阳明病的主要症状。从症状可以揣摩病人的阴阳对比关系。“身”热,身体发热,即测量体温高于37.2摄氏度,而无论病人自觉发热还是发冷。不恶寒反恶热,指“心”热,即病人自觉发热,而无论病人是不是身热。身寒与心寒应该是一致的,身热与心寒也应该是一致的。如果病人身热而心亦热,这是出现了两难境地。于是原文说,病人身热,而心不怕冷,反而怕热。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病人的阴气不足。阴气好比是木材,阳气好比是火焰。身热提示阳气增强,那么木材消耗必加快。在太阳病时,木材充足,故而身热心寒。阳明病则木材不足,故身热而心亦热。身热是因为需要增强阳气,心热是因为阴气不足以支持增强的阳气,需要控制阳气。所以,病人怕热,而且“汗自出”。
所以,阳明病的病理是阴虚阳亢,而且邪盛于胃。谓之胃家实证。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这段话既指出为什么会得阳明病,又指出阳明病的病位在胃,特征性的病理机制是阴虚,特征性症状是便秘。病人本来是太阳病,也就是说并不阴虚,本来应该使用辛温发汗疗法,但是医生却采用苦寒泻下疗法,或采用淡渗利小便法,导致病人阴虚。阴虚,故而消化系统不能分泌消化液,胃中干燥,出现阳明病。当然对于这句话需要灵活理解,因为得阳明病还有其它途径,譬如病人本来就是阴虚,此时感染邪气,不泻下,不利小便也会得阳明病。
总而言之,阳明病是邪气盛,阳气不虚,阴气不足,消化系统不能分泌消化液的病证。阴虚阳亢是基本病理表现。其轻证是阳明经证,重证是阳明府证。所谓阴虚阳亢,即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阴不配阳,有余之阳表现为邪火。所以阳明病的主要病理机制是邪火盛,而不是正气盛。治疗原则是泻火保阴。轻证辛寒,重证苦寒。
这三段原文全面表述了什么是阳明病。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这句话给阳明病下明确的定义。阳明病是指“胃家”病,阳明病是胃家的“实”证,而不是虚证。什么是实证?实证是邪气盛,而阳气不虚。什么是阳气不虚,即阳气可以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从西医的角度来讲,病人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可以基本上正常工作,没有出现病危的状况。即生命体征平稳。什么是胃家?胃家指整个消化系统。其实胃家就是胃,是一种方言的说法。胃是指整个消化系统,而不是仅仅指西医的胃。它主要包括胃、大小肠、胰腺。胃家实,是指整个消化系统功能基本上正常工作,而消化系统正在遭受邪气侵袭。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这句话指出了阳明病的主要症状。从症状可以揣摩病人的阴阳对比关系。“身”热,身体发热,即测量体温高于37.2摄氏度,而无论病人自觉发热还是发冷。不恶寒反恶热,指“心”热,即病人自觉发热,而无论病人是不是身热。身寒与心寒应该是一致的,身热与心寒也应该是一致的。如果病人身热而心亦热,这是出现了两难境地。于是原文说,病人身热,而心不怕冷,反而怕热。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病人的阴气不足。阴气好比是木材,阳气好比是火焰。身热提示阳气增强,那么木材消耗必加快。在太阳病时,木材充足,故而身热心寒。阳明病则木材不足,故身热而心亦热。身热是因为需要增强阳气,心热是因为阴气不足以支持增强的阳气,需要控制阳气。所以,病人怕热,而且“汗自出”。
所以,阳明病的病理是阴虚阳亢,而且邪盛于胃。谓之胃家实证。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这段话既指出为什么会得阳明病,又指出阳明病的病位在胃,特征性的病理机制是阴虚,特征性症状是便秘。病人本来是太阳病,也就是说并不阴虚,本来应该使用辛温发汗疗法,但是医生却采用苦寒泻下疗法,或采用淡渗利小便法,导致病人阴虚。阴虚,故而消化系统不能分泌消化液,胃中干燥,出现阳明病。当然对于这句话需要灵活理解,因为得阳明病还有其它途径,譬如病人本来就是阴虚,此时感染邪气,不泻下,不利小便也会得阳明病。
总而言之,阳明病是邪气盛,阳气不虚,阴气不足,消化系统不能分泌消化液的病证。阴虚阳亢是基本病理表现。其轻证是阳明经证,重证是阳明府证。所谓阴虚阳亢,即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阴不配阳,有余之阳表现为邪火。所以阳明病的主要病理机制是邪火盛,而不是正气盛。治疗原则是泻火保阴。轻证辛寒,重证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