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理探讨 中医阴阳五行是如何推演出来的?推演原理,手把手教你正宗推演方法,不明白所以然,都不算入门

像:东南西北中,青赤黄白黑,酸甜苦辣咸,春夏中夏秋冬等,都是五行属性类的方法,也就是具有五行属性而已,不单单是金木水火土。

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
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寒胜热苦伤气
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
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辛伤皮毛
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胜寒咸伤

解释一下,如果单纯是五行属性,为何《阴阳应象大论》,出现五行相胜(相克),而且还出现了错误。

又为何,《五运行大论》,还原封不动的给抄了一遍?还那么多人捧五运六气。

阴阳应象,象不就是四象,如何五行。

而是正确应该说成“阴阳的五种运行状态“。

这样说根本就没办法验证,属于耍嘴。

根据四象来论,脾土根本就没有地位。

土→阴阳平衡状态

即便像你说的,绝对平衡也是不存在的,脾土的地位一样丧失。

而,十二正经,太阴脾,随太阴肺来调。

所以,人最重要的要胃口好,脾胃好,吃饭不行,干什么都没用。

不要人为地抬高某些脏腑的地位,肝胆不好就有胃口了?

胰腺(三焦)坏了,啥也消化不了。这些都是耍嘴子的。
 
不要人为地抬高某些脏腑的地位,肝胆不好就有胃口了?

胰腺(三焦)坏了,啥也消化不了。这些都是耍嘴子的。
—————

回答:如果东南西北有一个偏重或者偏轻,也会导致中点不平衡不中和。

健康人体脏腑是平衡的,不是说绝对平衡,相对还是比较平衡的。该进就进,该出就出。该动就动,该静就静。该上就上,该下就下。

如果一个器官有问题,必然导致其它器官压力大,出异常。环环相扣。


就如同你背一个重物,如果前后左右都平衡,重心都会在中点,你背着重物走路就会很稳定很健壮。如果左边偏重,你背着走路就会往左偏,看起来就是偏偏歪歪的走路,自身为了稳定不倒,必然努力朝右边施展大力气,以维持平衡,导致自身压力就很大。

如果“脾胃相关系统“属土,必然就是居中位置,东南西北中的中。而居中则承担着调和与制御四周器官的作用。
但不代表四周系统有病变异常,不会导致居中系统也出现异常。比如压力增大,而如果居中系统自身能力不行,无法调和过来,很容易就出问题,也导致自身异常。

人体是个由诸多器官脏腑等组成的,每个脏腑都有自己功能,“平衡“并不是说只有居中的重要。只是说居中有些调和制御四周器官脏腑作用。就好像司令部是重要,但是没有兵,没有下面的将,自己就是光杆司令,啥事也干不了。
一个企业里面的指挥部当然起到中的作用,但是各个部门都有自己功能,也是执行者,缺一不可。其它部门有问题也会影响到居中。不是说没有影响。
 
最后编辑:

——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天文学上就是东南西北四象。
 
最后编辑:
土→阴阳平衡状态

即便像你说的,绝对平衡也是不存在的,脾土的地位一样丧失。

而,十二正经,太阴脾,随太阴肺来调。

————
回答:平衡在体系结构里面,意思是调和,制御的意思。
比如九州。
中央黄帝,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
如果:
东方青帝分为阴阳青帝,
南方赤帝分为阴阳赤帝,
西方白帝分为阴阳白帝,
北方黑帝分为阴阳黑帝。
就成了“八帝“,对应“八“。
加上中央黄帝不分阴阳,那就是“九“。
中央黄帝作用就是调和制御“八辅四方“的作用。
中央土的作用就是调和制御。维持整个体系稳定。

如果有一个方向出现异常,必然影响其它方向和中央土。也就是脏腑之间存在生克关系。

就好像以前抗战,南方有的省失守,居中央的不得不从其它地方调兵来堵截失守地方缺口,而且最后连大本营都迁移了。生克关系非常明显。
 
你的所有语言都是虚空,跟本就没有落地。









这干嘛呢。
怎么落地?何为落地?
只是打个比方而已。
一种类比方法。如果如果。。。。。如果,那么。。。。。。
 
黄帝内经·素问》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篇》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 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故清阳为天,浊 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水为 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 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 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 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 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后痛者,形伤气也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 ,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内外之应,皆有表里。其信 然乎?
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 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 ,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 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 。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 为嚘,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 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 ,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 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 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 。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 ,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 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 ,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帝曰:法阴阳奈何 ?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 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 ,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异名耳。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 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 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 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
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故天有精 ,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 ,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天气通于肺,地气 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 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 ,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 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 害皮肉筋脉。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 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不殆。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 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
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 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 在皮者,汗而发之;其剽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写之。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 掣引之。
 
用的是“生和胜“。并非“生克“。

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胜“指超过对方。

“生“指是变化出。如: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最后编辑:
五行,就是阴阳的五种变化运行形式。它可以表现为金木水火土的方式。也可以表现为东南西北中。
 
1.道
道,一切皆由道生。无所不包,无所不在。
万物生成后,皆有其道。人有人道,动物有动物的道,植物有植物的道。木匠、泥水匠、修车的、创造工作的...七十二行皆有其道。道的显化,表现为宇宙一切事物阴阳现象。《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

2.太极
太极是道生出的一,一切的起点。
从无到有的起点。
“道生一,一生二“。一是太极,二是两仪,两仪就是阴阳。

3.阴阳的基本概念
宇宙一切事物根据其属性可分为两类,阴类和阳类。

“阳类”具有刚健,向上,生发,展示,外向,伸展,明朗,积极,好动等特性:

“阴类”具有柔弱,向下,收敛,隐蔽,内向,收缩,储蓄,消极,安静等特征。

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都具有阴阳的两重性。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任何庞大的事物都逃不出阴阳的范畴,任何微小的事物又具有阴阳的两方面。

《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

凡是上、左、轻、白、动、浮现、大、快、强、清、干、通畅、生、健康、高、刚、热、喜乐、前进、尊、父、男、胖、美、气、天、火、开放、发散、升、外、炎上、整洁、兴、始、头,正......属于阳。

凡是下、右、重、黑、静、沉默、小、慢、弱、浊、湿、淤堵、死、疾病、低、柔、寒、悲伤、后退、卑、母、女、瘦、丑、血、地、水、关闭、收敛、降、内、润下、脏乱、衰、末、尾、反......属于阴。


4.阴阳的特性

(1)阴阳第一特性:普遍性。

阴阳现象无处不在。《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
为何“万物负阴而抱阳",比如,你有左手,也有右手。左为阳,右为阴。这不就是你身体上所表现出的“阴阳特征“吗。
你头顶天,脚踏地,顶天立地,头顶天为阳,脚踏地为阴,这也是你身上表现出的阴阳特性。
世界上找不到没有阴阳存在的地方。宇宙中,无时无刻,哪里都有阴阳现象。

(2)阴阳第二特性:阴阳相生性。“孤阴不存,独阳不长“
单独的阳和单独的阴都是无法存在的。如同只有左,没有右的状态是找不到的。一切都是相对存在的。比如你说你很重,长胖了,你得有个参考人物,别人长的瘦,才能显现出你长得胖。没有丑,就没有美;没有胖,就没有瘦;没有高,就没有矮。这就是“阴阳相对论“。《道德经》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美是因为恶的存在,衬托了其美。
阴阳是相生的。说明了万物相对论。

(3)阴阳第三特性:阴阳相反性。
阴和阳,是相反特性,比如大小,轻重,左右,美丑,善恶,悲乐。

(4)阴阳的第四特性:阴阳的相对变化性。
在一个相对事物阴阳体系中,阴阳可以表现出变化。
例如,你邻居瘦阴100斤;你是胖阳150斤。
你努力减肥,体重变到90斤,阴阳发生变化,你变成瘦阴,你邻居变成胖阳。
毕竟100斤相对90斤,要胖点。

例如,你现在很热,属于阳体,通过清热,体温下降,相对来说,成了阴体。
阴阳可以在你身上发生变化。

这就是事物阴阳的相对变化性。

5.阴阳的四种变化状态
阴阳,有四种变化状态。

分别为:
(1)太阳极限状态;也就是“老阳“,“重阳“,“阳中之阳“。
(2)阳消阴长状态;也称为“少阴。
(3)太阴极限状态;也就是“老阴“,“重阴“,“阴中之阴“。
(4)阴消阳长状态。也称为“少阳“。

这四种状态就是,“阴阳两仪生四象“。

推演:
万物负阴而抱阳
阴——万物——阳。
由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也分为少阴和老阴(太阴);
阳,也分为少阳和老阳(太阳)。

少阴 — — 老阳
| ......... ... ...... |
阴——万物——阳
| ......... ... ...... |
老阴 — — 少阳


阴消阳长 — 太阳
| ......... ... ...... |
阴——中和——阳
| ......... ... ...... |
太阴 — 阳消阴长


6.阴阳平衡状态
人体内部是时刻变化的,健康的人总体表现为平和,实际是诸多阴阳变化,处于一种微妙相对“中和“状态。

又例如:人的生活环境,不干燥也不湿润,这种就是很“中和“状态。
又例如:周围不寒冷,也不燥热,感觉暖和,这种就是很“中和“状态。

这种“中和“,这就是阴阳平衡状态。

7.五行
将“阴阳平衡“也算阴阳一种状态。
这样,太阳,阴消阳长,阳消阴长,太阴,阴阳平衡,就是阴阳变化过程中的五种运行状态。就是“五行“。
 
最后编辑:
如果:
东方青帝分为阴阳青帝,
南方赤帝分为阴阳赤帝,
西方白帝分为阴阳白帝,
北方黑帝分为阴阳黑帝。
就成了“八帝“,对应“八“。
加上中央黄帝不分阴阳,那就是“九“。
中央黄帝作用就是调和制御“八辅四方“的作用。
中央土的作用就是调和制御。维持整个体系稳定。
黄帝之不分阴阳,合理吗?
天干不是有十个吗?
先生圢算要呑下那一个?

7.五行
将“阴阳平衡“也算阴阳一种状态。
这样,太阳,阴消阳长,阳消阴长,太阴,阴阳平衡,就是阴阳变化过程中的五种运行状态。就是“五行“。
当以[正弦曲线](=数字语言,即加上时间轴)来说明[阴阳]的状态变化时:即 0度为木,90度为火,180度为金,270度为水,360度等於重归 0度为下一个木。
以火阳水阴来看,则金与木皆可说是阴阳平衡之时,那么所谓[土之阴阳平衡]要安放於何处呢?
空间因为有中央(=土),才有东南西北(=木火金水),
但时间轴上面有所谓的中央(=土)吗?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