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一些偏僻的农村,有一些草医,房前屋后栽了很多当地不常见的药,甚至有的还栽有杜仲和厚朴之类的高大药树。有人来看病,多数药材都是现挖现用,房前屋后没有的就到山上去挖,只有少数是干品。像这样的药材,用水少,也不用泡,而且用量也大(因为鲜货制成干货大概是四比一)。仲景那个时候用药,估计也是这样,干鲜混用。比如,从伤寒论中可以看出,附子半夏基本上都是用鲜货或半鲜货。
有道理!像仲景那样的名医,应该是门庭若市,若是鲜品用多了,肯定忙不过来。
仲景经方中,大部分药材仍然是和今天一样的干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存在长途贩运中药材的商人和商路了。
据明嘉靖二十三年《钧州志》记载,禹州中药材交易始于周安王五年(公元前397年),当时在阳翟西关“聂政台” 下,存在一个局部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每年二、三月间,商贾云集台下,山货、药材、土布入市经营,帐棚稠密,驮载辐转,货殖尤夥矣。”至战国末年,阳翟药商吕不韦大量贩卖药材,积累了万金家资。
经方常用药中,麻黄主产于北方,肉桂主产于两广,牡蛎主产于齐地山东沿海。
有些药名中还带有道地产区的地名,比如:蜀椒。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鲜品}和{半干品},
除了明确标注为〈生XX〉的(如生地黄)以外,
凡是以{升}作为计量单位的,大部分都是,比如:
一、五味子 半升
二、半 夏 一升
三、酸枣仁 二升
四、吴茱萸 二升
五、薤 白 三升
六、麦门冬 七升
但是粮食例外,比如:
一、小 麦 一升
二、粳 米 半升
有道理!像仲景那样的名医,应该是门庭若市,若是鲜品用多了,肯定忙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