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验方秘方 方剂学入门

止嗽散

【歌诀】

止嗽散桔草白前,紫菀荆陈百部研。

镇咳化痰兼解表,姜汤调服不必煎。

【组成】

桔梗9 荆芥9 紫菀9 百部9 白前9

甘草3 陈皮6

【功用】

宣利肺气,疏风化痰。

【主治】

风痰咳嗽证。咽痒咳嗽,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证治】

本方主治风痰咳嗽证,多为外感咳嗽,经服解表宣肺药咳仍不止者而设。风邪稽肺,虽经分散,因解表不彻而风邪未尽,以致肺失宣畅,津液不布,痰阻气滞,故仍咽痒咳嗽,咯痰不爽。此时外邪十去八九,故微有恶风发热。证属风邪稽肺,痰阻气滞所致;治疗应针对本方证“风、痰、气”相因为患,且以肺失宣畅为核心的病机特点,以及肺为娇脏生理特点,宜以苦辛温润、不寒不热之品,宣利肺气为主,兼以化痰、疏风。

【方解】

君药紫菀、百部,苦甘温润,温而不热、润而不腻,润肺下气,其中紫菀开宣肺气,化痰止嗽,百部主新久咳嗽。

臣药桔梗,宣肺祛痰;白前,降气化痰。

佐药陈皮,理气化痰;荆芥,疏风散邪。

佐使药甘草,调和诸药,合桔梗宣肺利咽止咳。
 
半夏白术天麻汤

【歌诀】

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

眩晕头痛风痰盛,化痰息风是效方。

【组成】

半夏4.5 天麻3 茯苓3 橘红3 白术9

甘草1.5 生姜1片 大枣2枚

【功用】

化痰息风,健脾祛湿。

【主治】

风痰上扰证。眩晕或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滑。

【证治】

本方为治风痰上扰证的代表方。风痰上扰,蒙蔽清阳,故眩晕,头痛;痰阻气滞,升降失司,故胸膈痞闷,恶心呕吐;内有湿痰,则舌苔白腻;脉来弦滑,主风主痰。证属脾虚不运,湿痰壅遏,引动肝风,风痰上扰所致;治当化痰息风治标为主,辅以健脾祛湿以治本。

【方解】

君药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息风,而止头眩。

臣药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以治生痰之源。

佐药橘红,理气化痰,气顺则痰消;生姜、大枣,调和脾胃。

佐使药甘草,和中调药。
 
保和丸

【歌诀】

保和神曲与山楂,陈翘莱菔苓半夏。

消食化滞合胃气,煎煮亦可加麦芽。

【组成】

山楂180 神曲60 半夏90 茯苓90 陈皮30

连翘30 莱菔子30

【功用】

消食和胃。

【主治】

食积证。胸脘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厌食恶食,大便臭秽,舌苔腻微黄,脉滑或弦滑。

【证治】

本方为治食积证的常用方。食积多因饮食过不节引起。由于饮食自倍,脾运不及,则停滞而为食积。食停中脘,阻遏气机,则胸痞脘闷,脘腹胀痛。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厌食吐泻;食停化腐则嗳腐吞酸,大便臭秽;食积化热,生湿化痰,则而苔腻、脉滑。综合观之,本证系由食积内停,胃气失和,升降反作所致。故治当消食和胃之法。

【方解】

君药山楂,消饮食积滞,尤善消肉食油腻之积。

臣药神曲,消积健胃,长于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下气消食,偏于消谷面之积。

佐药半夏,和胃降逆以止呕;陈皮,理气健脾,使气机通畅,既可消胀,又有利于消食化积;茯苓,健脾渗湿以止泻;连翘,清热散结。
 
健脾丸

【歌诀】

健脾参术苓草陈,肉蔻香连合砂仁。

楂肉山药曲麦炒,消补兼施不伤正。

【组成】

白术75 木香22 黄连22 甘草22 茯苓60

人参45 神曲30 陈皮30 砂仁30 麦芽30

山楂30 山药30 肉豆蔻30

【功用】

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主治】

脾虚食积证。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倦怠乏力,舌苔腻而微黄,脉虚弱。

【证治】

本方为治脾虚食积证的常用方。脾胃虚弱,运化乏力,故见食少难消,大便溏薄。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则倦怠乏力,脉象虚弱。脾虚食积,气机不畅,故脘腹痞闷。食积生湿化热,则苔腻微黄。本方证以脾虚为本,食积为标,故治疗当以健脾消食之法。

【方解】

君药白术、茯苓、人参,健脾以运化,化湿以止泻。

臣药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化滞以除食积;山药,补脾养胃以助运化。

佐药木香、砂仁、陈皮、肉豆蔻,芳香醒脾,开胃进食,以除痞闷,又使全方补而不滞;黄连,清热燥湿。

使药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
 
桂枝茯苓丸

【歌诀】

金匮桂枝茯苓丸,桃仁芍药和牡丹。

等分为末蜜丸服,缓消癥块胎可安。

【组成】

桂枝 茯苓 牡丹皮 桃仁 芍药

【功用】

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主治】

瘀阻胞宫证。妇人素有癥块,妊娠后胎动不安,漏下不止,血色紫黑晦暗,腹痛拒按,或经闭腹痛,或产后恶露不尽而腹痛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沉涩。

【证治】

本方为治妇人瘀阻胞宫,胎动不安的常用方。妇人素有癥块,瘀血阻滞,妊娠后血不养胎,胎动血脉,血不归经,故见漏下不止,血色紫黑晦暗。瘀血内阻胞宫,血行不畅,故见经闭、产后恶露不尽、腹痛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沉涩为瘀血之象。综合分析,本方证为瘀阻胞宫,治宜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方解】

君药桂枝,温通血脉,以行瘀滞。

臣药桃仁,活血祛瘀,助桂枝化瘀消癥,且能润燥滑肠,使瘀血下行而解。

佐药丹皮、芍药,凉血散瘀助消癥,其中芍药缓急止痛;茯苓,渗湿祛痰,以助消癥之功,又健脾胃以扶正气。

使药白蜜,缓诸药破泄之力。
 
乌梅丸

【歌诀】

乌梅丸用细辛桂,黄连黄柏及当归。

人参椒姜加附子,清上温下又安蛔。

【组成】

乌梅 细辛 干姜 黄连 当归

附子 花椒 桂枝 人参 黄柏

【功用】

温脏安蛔。

【主治】

脏寒蛔厥证。脘腹作痛,时发时止,烦闷呕吐,得食则吐,甚则吐蛔,手足厥冷。或久泻久痢。

【证治】

本方为治疗脏寒蛔厥证的常用方。蛔厥之证,是因患者素有蛔虫,复由肠寒上热,蛔虫上扰所致。蛔虫本喜温而恶寒,故“得寒则动,得温则安”。蛔虫寄生于肠中,肠道虚寒,加之胆胃有热,则不利于蛔虫生存,自然窜动上扰而逆乱气机,故脘腹作痛,烦闷,呕吐,甚则吐蛔。由于蛔虫起伏无时,虫动则发,虫附则止,故腹痛与呕吐时发时止。气机逆乱,乃至阴阳不相顺接,阳气不得布达四肢,故四肢厥冷,发为蛔厥。本证既有虚寒的一面,又有虫扰气逆化热的一面。针对寒热错杂,蛔虫上扰的病机,治宜寒热并调,温脏安蛔。柯琴数“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诚为治蛔用药的基本原则。

【方解】

君药乌梅,酸能安蛔,蛔静则痛止,且涩肠可兼治久泻久痢。

臣药花椒、细辛,辛可伏蛔,温脏祛寒。

佐药黄连、黄柏,苦能下蛔,寒清上热;附子、桂枝、干姜,温脏祛寒,辛可伏蛔;当归、人参,补养气血,合桂枝以养血通脉,以解四肢厥冷。

使药白蜜,甘缓和中。
 
仙方活命饮

【歌诀】

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草芍加。

花粉贝母兼乳没,山甲皂刺酒煎嘉。

【组成】

穿山甲 甘草 防风 没药 赤芍

当归梢 乳香 贝母 天花粉 皂角刺

金银花 白芷 陈皮

【功用】

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

阳证痈疡初起。局部红肿热痛,或身热凛寒,舌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

【证治】

本方为治疗阳证痈疡肿毒初起的代表方。阳证痈疡多为热毒壅聚,气滞血瘀痰结而成。热毒壅聚,营气郁滞,气滞血瘀,聚而成形,故见局部红肿热痛;邪正交争于表,故身热凛寒;正邪俱盛,相搏于经,则脉数有力。热毒痈疡初起,气血凝滞,治宜清热解毒为主,配合理气活血、消肿散结为法。

【方解】

君药金银花,清热解毒疗疮,泻热清气,清解血分热毒,消痈散结。

臣药当归梢、赤芍、乳香、没药,活血散瘀消肿,防风、白芷,散结消肿;陈皮,理气行滞。

佐药贝母、天花粉,清热化痰排脓;穿山甲、皂角刺,通行经络,解毒消肿,透脓溃坚。

使药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酒,活血通络。
 
阳和汤

【歌诀】

阳和汤法解寒凝,贴骨流注鹤膝风。

熟地鹿胶姜炭桂,麻黄白芥甘草从。

【组成】

熟地30 白芥子6 鹿角胶9 肉桂3 姜炭2

麻黄2 甘草3

【功用】

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

阴疽证。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或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

【证治】

本方为阴疽证而设。所治的阴疽诸证,多由素体阳气不足,精血亏虚,营血津液失于温煦而运行不畅,寒邪乘虚而入,致使寒凝痰滞痹阻于肌肉、血脉、筋骨、关节而致。见局部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因里寒无热而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治宜温阳补血以治其本,温经散寒 、除痰通滞以疗其标,共达标本兼顾之意。

【方解】

君药熟地,补血滋阴,益精填髓;鹿角胶,填精益髓,强壮筋骨。

臣药肉桂,温经通脉,引火归元;姜炭,破阴和阳,散寒祛邪。

佐药麻黄,开腠理以达表,散肌表腠理之寒凝;白芥子,辛温散寒开结滞,祛皮里膜外之痰凝。

使药甘草,解毒而调和诸药。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