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李东垣《脾胃论》论2型糖尿病

涂医生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21/09/02
帖子
2098
获得点赞
325
声望
83
所在地
江西省南昌市莲塘镇
这里选取《脾胃论》两段论述2-型糖尿病的原文,是论述糖尿病最基本的病理机制的:
“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脾虚则肌肉削,即食亦也。叔和云∶多食亦肌虚,此之谓也。
夫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而显火上行独燎其面,《黄帝针经》云∶面热者足阳明病。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脾为死阴不主时也,故亦从而病焉”。

“善食而瘦”,毫无疑问说的是2-型糖尿病。西医总结为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李东垣解释为什么多食却会越来越消瘦,是因为“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脾虚则肌肉削”。就是说,胃府产生了火邪,火邪白白消耗营养,导致多食。可是多吃还是白吃,这是脾虚。脾虚导致“肌肉削”。那么为什么会胃伏火邪呢,是因为“饮食不节”。吃饭不节制导致产生胃病,火邪产生于胃府,于是越多吃就越能吃,不吃就饿得不行。胃伏火邪,于是就“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火邪把吃的饭白白消耗掉了,当然就气短精神少,也就是缺乏耐力,精神不饱满。同时出现阳明热证的症状,譬如火邪“独燎其面”,也就是自觉面部火热热的。

胃府是指结构,脾藏是指功能。吃得多也是白吃了,这是脾胃系统功能减退了,也就是脾虚弱了。脾虚弱了意味着肌肉消瘦越来越能吃,吃了能够消化吸收,少吃一点或者晚吃一点就饿得不行,这是胃府有火邪。

总而言之,李东垣认为,2型糖尿病的基本病理机制有两个:一个是有胃火,另一个是有脾虚。饮食不节导致胃火,胃火导致脾虚。胃病导致脾无所禀受,于是发生脾病。这里把脾胃系统疾病的发生顺序也说清楚了,先是因为不节制饮食导致胃火,然后胃火导致脾虚。首先是多吃而发胖,然后是越吃越能吃,少吃还不行,饿得受不了。再然后是吃得再多也是白吃了,越来越消瘦。
 
这里选取《脾胃论》两段论述2-型糖尿病的原文,是论述糖尿病最基本的病理机制的:
“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脾虚则肌肉削,即食亦也。叔和云∶多食亦肌虚,此之谓也。
夫饮食不节则胃病,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有时而显火上行独燎其面,《黄帝针经》云∶面热者足阳明病。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脾为死阴不主时也,故亦从而病焉”。

“善食而瘦”,毫无疑问说的是2-型糖尿病。西医总结为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李东垣解释为什么多食却会越来越消瘦,是因为“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脾虚则肌肉削”。就是说,胃府产生了火邪,火邪白白消耗营养,导致多食。可是多吃还是白吃,这是脾虚。脾虚导致“肌肉削”。那么为什么会胃伏火邪呢,是因为“饮食不节”。吃饭不节制导致产生胃病,火邪产生于胃府,于是越多吃就越能吃,不吃就饿得不行。胃伏火邪,于是就“气短精神少而生大热”。火邪把吃的饭白白消耗掉了,当然就气短精神少,也就是缺乏耐力,精神不饱满。同时出现阳明热证的症状,譬如火邪“独燎其面”,也就是自觉面部火热热的。

胃府是指结构,脾藏是指功能。吃得多也是白吃了,这是脾胃系统功能减退了,也就是脾虚弱了。脾虚弱了意味着肌肉消瘦越来越能吃,吃了能够消化吸收,少吃一点或者晚吃一点就饿得不行,这是胃府有火邪。

总而言之,李东垣认为,2型糖尿病的基本病理机制有两个:一个是有胃火,另一个是有脾虚。饮食不节导致胃火,胃火导致脾虚。胃病导致脾无所禀受,于是发生脾病。这里把脾胃系统疾病的发生顺序也说清楚了,先是因为不节制饮食导致胃火,然后胃火导致脾虚。首先是多吃而发胖,然后是越吃越能吃,少吃还不行,饿得受不了。再然后是吃得再多也是白吃了,越来越消瘦。
“善食而瘦”,毫无疑问说的是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中医分为“脾瘅”和“消阐”两种,分别为“肥胖型”和“消瘦型”。

  “善食而瘦”显然仅仅指的是“消瘅”,和“脾瘅”的终末期,
  这两种情况在如今的2-型糖尿病患者群体中所占的比例很小。
  
  如今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以上超重肥胖,属于“肥胖型”,即“脾瘅”
  
 
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机制是胃火,它贯穿于整个糖尿病病程。随着病程进展,脾虚越来越加重。所谓胃火,是指胃府阴阳失去了平衡,阳盛阴虚,阴虚生热,热白白消耗摄入的营养。并不是病人不能吃,而是吃了白吃。可以把2型糖尿病病程区分为三期:糖尿病前期(还没有发生糖尿病)、糖尿病早期和糖尿病后期。糖尿病前期是饮食不节期,主要临床表现为发胖。糖尿病早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不耐饿,主要病理机制是胃府产生了火邪。糖尿病后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消瘦,主要病理机制是脾虚。多食症状贯穿于三期。
 
  
  2-型糖尿病中医分为“脾瘅”和“消阐”两种,分别为“肥胖型”和“消瘦型”。

  “善食而瘦”显然仅仅指的是“消瘅”,和“脾瘅”的终末期,
  这两种情况在如今的2-型糖尿病患者群体中所占的比例很小。
  
  如今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以上超重肥胖,属于“肥胖型”,即“脾瘅”
  
这是因为西医干预造成的。病人打胰岛素,它会阻止病人消瘦。
 
这是因为西医干预造成的。病人打胰岛素,它会阻止病人消瘦。

这是延缓“脾瘅(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转向消瘦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80%患者超重,这个数据的统计时间点,是在发病(确诊为糖尿病)时。

古代没有胰岛素可打,
所以古代糖尿病患者由胖转瘦的年限比现在短。

《黄帝内经》〈奇病论〉对“脾瘅”的描述:
“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逆,转为消渴”
 
谓病多多少少都会导致脾虚。在糖尿病早期胃火是主要问题,脾虚比较轻,也就是病人的体力不明显减弱,也不明显消瘦下来,是糖尿病前期过渡到糖尿病后期的过渡期。前期病人发胖,后期病人消瘦,中间有一个过渡期。糖尿病后期脾虚成为主要问题。
 
这是延缓“脾瘅(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转向消瘦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80%患者超重,这个数据的统计时间点,是在发病(确诊为糖尿病)时。

古代没有胰岛素可打,
所以古代糖尿病患者由胖转瘦的年限比现在短。

《黄帝内经》〈奇病论〉对“脾瘅”的描述:
“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逆,转为消渴”
这里进一步把糖尿病的病理机制和变化情况说清楚了。
 
“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逆,转为消渴”。
~~~~~~
数食甘美,甘主要指淀粉类食物,美主要指肉类食物。数食指多食,即没有节制饮食。淀粉类和肉类都吃多了,从而导致“多肥”,即多数数食甘美的人发胖。发胖会导致人体生热。“甘者令人中满”,吃多了淀粉类食物会导致人体中满,所谓中满,不要理解为腹胀,而是中焦摄入的营养过剩。营养过剩就会“其气上逆,转为消渴”。消是指消瘦,渴是指口渴多饮。所谓其气上逆,指的是气太强盛了,物极必反而产生热证,热证导致消渴。

西医研究明白,多吃淀粉类食物会越吃越能吃,越吃饭量越大,而且不耐饥饿。而吃肉类食物没有这么毛病。就是说,糖尿病主要是多吃淀粉类食物造成的。中国古人虽然并没有发现这个区别,不过还是认识到多吃淀粉类食物是更重要的原因。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524/21/15585030_380578402.shtml

《脾瘅是现代糖尿病的主要类型》

仝小林

  古代消渴只是现代糖尿病在疾病发展中的一个偏后的阶段,现代临床所见初发的糖尿病实际上是消渴病的前一阶段,二者并不等同,这也是照搬古代消渴理论治疗现代糖尿病收效欠佳的根源所在。

  脾瘅不仅包括肥胖型糖尿病的早、中期,也包括了糖尿病前期即IGT阶段。现阶段以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临床仍以脾瘅为主要类型。脾瘅也是由肥胖发展为多种代谢紊乱的中间阶段,是防治多代谢紊乱的关键切入点。

  我们需要在“初病入络”的糖尿病络病隐证阶段就想到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积极地进行干预;药物治疗仅仅是一个方面,饮食、运动、情志等生活方式的调控则是糖尿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更重要的方面。而长期坚持这些方面的治疗,需要依靠病人自身的努力。

  糖尿病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杨文英教授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中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9.7%,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5.5%,而1994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仅2.5%,短短十几年间发病率大大升高。因此,积极防治糖尿病是当前的重要工作。

  近年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虽取得了重要进步,但相比现代医学的发展似乎仍显不足。中医药如何突破瓶颈,在糖尿病防治方面发挥主流作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笔者认为,提高中医药防治糖尿病临床疗效,发挥中医治疗特色,需要辨清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糖尿病不等同于消渴

  现代糖尿病较古代消渴已发生很大变化,不仅临床表现不同,基本病机也有差别。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古代消渴病以“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消瘦)症状为临床特征和诊断依据,而现代糖尿病约80%肥胖,80%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二是古代消渴病以“阴虚燥热”为基本病机,多见虚实夹杂证或虚证,现代临床所见糖尿病则以实证为主,表现出“膏浊痰热壅滞”、“火热内盛”等病机特点。

  造成这差别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古代的检测手段局限,仅能以临床症状作为诊断依据,因此,只有当病人出现“三多一少”时才能被诊断为消渴。由于长时间的火热耗灼,此时已有气阴亏损,病情多已进入糖尿病中晚期,故以虚实夹杂证或虚证为主。

  二是现代糖尿病的诊断则是以血糖检测为依据,绝大多数病人在没有出现“三多一少”症状时即被诊断,使糖尿病的发现大大提前,此时仍属疾病早中期,病机以火热内盛为主,故多见实证。

  三是由于降糖西药的不断优化和广泛应用,使升高的血糖早期即被迅速控制,病情被阻断,导致多数糖尿病始终不出现或仅短暂出现“三多一少”。

  因此,古代消渴只是现代糖尿病在疾病发展中的一个偏后的阶段,现代临床所见初发的糖尿病实际上是消渴病的前一阶段,二者并不等同,这也是照搬古代消渴理论治疗现代糖尿病收效欠佳的根源所在。

  脾瘅是糖尿病的主要类型

  近20年来,国民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从过去以粗粮为主,甚至无法解决温饱问题,到现在以肥甘厚味为主,长期饮食过剩,其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与饮食密切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尤其是糖尿病明显增多。

  现代临床所见糖尿病约80%肥胖,其特征与《黄帝内经》所论“脾瘅……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极为相似。是长期营养过剩,使脾胃负担过重,不能完全将其运化,以致营养堆积,进而化生膏脂痰浊,充溢形体而成,若进一步发展则为传统所见消渴。

  可见,从过食肥甘到最终发展为消渴,中间经历了脾瘅阶段,临床所见肥胖型糖尿病实际属脾瘅范畴。脾瘅不仅包括肥胖型糖尿病的早、中期,也包括了糖尿病前期即IGT阶段。我们曾对5465例社区人群筛查,筛出2型糖尿病1028例,其中肥胖(含超重)747例,占72.7%,非肥胖281例,占27.3%。因此,这种以过食肥甘为始动因素,以肥胖为特征的脾瘅是现代糖尿病的主体,现阶段以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临床仍以脾瘅为主要类型。

  脾瘅是防治多代谢紊乱的关键切入点

  脾瘅也是由肥胖发展为多种代谢紊乱的中间阶段。由过食肥甘厚味所生的膏脂痰浊等病理产物,可以入血而致血脂异常,或蓄积脏腑形成脂肪,或湿浊下注而成高尿酸血症,脾瘅是多代谢紊乱的共同土壤。

  《素问·奇病论》描述了由脾瘅发展为消渴的过程,而《素问·通评虚实论》“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则描述了肥胖-脾瘅-心脑血管病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与代谢综合征的演变极为相似。这对于以多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的防治是一关键切入点。

  现代医学始终未能寻找到一条综合防治代谢综合征的有效途径,治疗上仍将代谢综合征的各组分分割开来,遵从对各疾病的治疗原则。而从脾瘅论治,抓住其“中满内热”的核心病机就相当于抓住了治疗的重点。在消中满、清内热的基础上,可以对肥胖、血脂、血压、血糖的异常状态同时调治,一张处方既能实现多点治疗,有一石多鸟之效,同时可减轻患者的服药负担和一定的经济负担。因此,对于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以及多代谢紊乱疾病的控制,脾瘅是治疗的重点和关键点,需要深入研究。

  防治并发症要早期进行

  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最主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涉及心、脑、肾等多脏器、多系统疾病,主要是大、小血管病变。西医对并发症的防治多着眼于严格控制血糖,而不少临床医生往往在出现并发症后才着手治疗,实际上已为时较晚。

  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单纯性肥胖患者已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这提示我们,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要从发现糖尿病的那天开始。我们的一些实验结果也显示,在不控制血糖的情况下早期单纯活血化瘀通络,可以显著减轻糖尿病大鼠肾脏和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临床中也发现早期使用活血通络药的患者其并发症的进展程度明显比中、后期应用的患者轻微。因此,笔者提出“早期治络”、“全程通络”理念。

  络,指络脉和脉络。络脉包括微血管、皮肤毛细血管、神经末梢等;脉络主要指大血管。早期轻浅阶段,以辛香疏络之品疏通络脉,对于一些糖尿病肾病III期的患者,应用鸡血藤一类疏通肾络之品,甚至可将其III期肾病逆转至正常;中后期则注重活血化瘀通络,对于IV期或V期糖尿病肾病,应用水蛭等活血通络之品可较明显改善肾功能;晚期则重在补虚通络,常用一些血肉有情之品填补络道。因此,糖尿病治疗全程应始终贯穿治“络”的思想。

  “久病入络”已是糖尿病并发症的显证阶段,我们需要在“初病入络”的络病隐证阶段就想到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积极地进行干预,从而有效地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致死率。笔者甚至建议可以把糖尿病改为“糖络病”,意在提醒广大医务工作者注重早期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

  糖尿病病人是疾病治疗的主体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仅仅是一个方面,饮食、运动、情志等生活方式的调控则是糖尿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更重要的方面。而对于这些方面,医生仅能起到指导治疗的作用。长期坚持药物、饮食、运动等各个方面的治疗,需要依靠病人自身的努力。如果把糖尿病比作一架辕车,那么饮食、运动、药物、心理、教育就相当于拉动辕车的五匹马,究竟谁是驾驭辕车的主人?显然是病人自己。只有病人遵照医嘱坚持正确的服药,及时的复诊,坚持饮食运动控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从多方面、多途径控制好糖尿病。

  不仅是糖尿病,其他慢性病亦是如此。对于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慢性疾病,其治疗也是长期的、多方面的过程,而病人就是掌控这个过程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需要转变观念,从以医生为主体转变为以病人为主体的综合治疗,让病人作疾病真正的主人。这就需要我们加大科普力度,普及健康教育,只有病人了解自己的疾病,才能做自己的主人。
  
 
糖尿病的最基本病理机制是内热。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要一看到是热证就盲目使用寒凉药。因为糖尿病的热乃是内热,而不是外热。内热是虚热,属于虚证,补气才是正道,而不是用寒凉药抑制人体的气。治疗糖尿病最基本的原则乃是甘温除热。尤其是在糖尿病后期脾虚很明显,更加要避免使用寒凉药。
 
这是延缓“脾瘅(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转向消瘦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80%患者超重,这个数据的统计时间点,是在发病(确诊为糖尿病)时。

古代没有胰岛素可打,
所以古代糖尿病患者由胖转瘦的年限比现在短。

《黄帝内经》〈奇病论〉对“脾瘅”的描述:
“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逆,转为消渴”
每个人由于先天禀赋不同,有的人可以非常肥胖而不发生糖尿病,有的人并不超重就可以发生糖尿病。

脂肪组织是哺乳动物储存能源物质的器官。每个个体的脂肪组织储存能源物质的容量是不同的,有大有小。不管容量是多少,只要储存脂肪达到了容量限制就会导致脂肪溢出,脂肪溢出表现为血液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而产生脂肪毒性,脂肪毒性导致血脂异常和糖尿病。一旦脂肪容量达到极限就被称为肥胖病,其实也不用管病人是不是按照体重指数达到了肥胖标准。

肥胖与肥胖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体重指数达到肥胖标准称为肥胖,脂肪容量达到极限称为肥胖病。要引起糖尿病,前提条件是产生了肥胖病,而不是达到肥胖标准。
 
健康人体是能吃、能消化、耐饥饿的。糖尿病的标志是能吃,能消化而不耐饥饿。

健康人体,进食后三、四个小时胃肠道的食物能够消化吸收的全部都消化吸收了,在这之前的状态称为餐后。餐后状态脂肪组织从血液之中摄入营养物质合成甘油三酯储存起来。肝脏和骨骼肌把葡萄糖合成为糖原和甘油三酯储存起来,从胃肠道摄入的脂肪在小肠合成为乳糜微粒暂时储存于血液之中。胃肠道和血液之中储存的乳糜微粒为全身细胞供应各种营养物质。

过了餐后期即进入空腹期。其实西医并没有把空腹期定义清楚,使用“空腹”这个名词术语是很模糊而不规范的。真正的空腹指的是从餐后四个小时到肝脏把它储存的糖原消耗殆尽了。这个期胃肠道停止向全身细胞供应各种营养物质,代之以肝脏供应。此时在肝脏,餐后期肝细胞合成甘油三酯储存于肝细胞。空腹期肝细胞合成载脂蛋白B,它与甘油三酯结合起来形成极低密度脂蛋白,分泌到血液之中代替餐后期小肠产生的乳糜微粒。同时,餐后期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开始分解而释放葡萄糖,代替小肠供应葡萄糖。
当肝脏里的糖原分解殆尽后进入饥饿期。临床上西医化验所谓的“空腹血糖”,其实是化验的饥饿血糖,而不是空腹血糖。真正的空腹血糖应该是早餐后超过四个小时不吃饭,抽血化验血糖再吃饭,不必等到空腹整个晚上第二天早上抽血化验。饥饿期肝糖原分解殆尽,于是就进行“糖异生”,把蛋白质分解产生的生糖氨基酸、脂肪组织分解产生的甘油、骨骼肌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转化为葡萄糖,持续地向全身细胞供应葡萄糖。同时,脂肪组织分解甘油三酯释放游离脂肪酸供应全身细胞。骨骼肌蛋白质分解释放氨基酸供应肝脏糖异生和全身细胞供应氨基酸。

所以,健康人体是可以忍饥挨饿的,而不是进入空腹期就饿得不行。进入空腹期就饿得不行,这是发生糖尿病的标志。古人称之为胃伏火邪于气分。胃是指全身的肉体。全身的肉体产生了火邪,把营养物质给“烧”掉了,于是饿得不行,必须及时吃饭。
 
每个人由于先天禀赋不同,有的人可以非常肥胖而不发生糖尿病,有的人并不超重就可以发生糖尿病。

脂肪组织是哺乳动物储存能源物质的器官。每个个体的脂肪组织储存能源物质的容量是不同的,有大有小。不管容量是多少,只要储存脂肪达到了容量限制就会导致脂肪溢出,脂肪溢出表现为血液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而产生脂肪毒性,脂肪毒性导致血脂异常和糖尿病。一旦脂肪容量达到极限就被称为肥胖病,其实也不用管病人是不是按照体重指数达到了肥胖标准。

肥胖与肥胖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体重指数达到肥胖标准称为肥胖,脂肪容量达到极限称为肥胖病。要引起糖尿病,前提条件是产生了肥胖病,而不是达到肥胖标准。
  
  新概念:080:,从理论上看,符合中医三因制宜、个体化辨证原则。

  超重肥胖标准只是一条分割线、平均线、患病风险大增的域值。
  对于每个人来说当然不是一样的,但谁是多少,谁又能自知呢?

  当然,每个人的西医指标不可自知,但中医证候可以自知,那就是看这个人是否出现了“痰湿体质、血瘀体质”!
  然而在真实世界中:人的体质偏颇是线性变化的,质变由量变积累而成,当一个人还远未达到[自身脂肪容量极限]时,就已经表现出明显的痰热血瘀体质偏颇,需要“治未病”了


  西医对肥胖的界定可不只有“身高体重指数BMI”一个指标,而是“三联指标”来严格甄别界定:
  一、身体宽高指标:身高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大于24为超重大于28为肥胖;
  二、身体成分指标:体脂率正常值:男性10%到20%;女性18%到28%;
  三、体脂分布指标:腰围臀围比值正常区间:男性小于0.9;女性小于0.8。
  以上三项都必须全部合格才能算非超重肥胖人群,第二个指标超限者称为“隐性肥胖”,第三个指标超限者称为“腹型肥胖”
  
 
西医说的空腹血糖,其实是饥饿血糖。它反映的是肝脏糖异生的强度。饥饿状态下甘细胞财进行糖异生活动,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持续下去向血液释放葡萄糖。糖尿病病人发生肝脏胰岛素抵抗,于是肝脏的糖异生活动不受控制。胰岛在饥饿状态下也应该分泌足够数量的胰岛素,称为基础胰岛素分泌。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就会导致饥饿状态下胰岛素不足,不能控制肝脏糖异生活动,西医称之为肝脏胰岛素抵抗,化验指标表现为饥饿血糖升高(所谓空腹血糖升高)。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这是餐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是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主要表现。

餐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饥饿胰岛素分泌不足,这都是胰岛β细胞衰竭的表现。临床上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和/或饥饿血糖升高。骨骼肌胰岛素抵抗,这主要表现为空腹血糖升高。肝脏胰岛素抵抗,这主要表现为饥饿血糖升高。

就是说,饥饿血糖升高有两个因素可以造成,一个是胰岛β细胞衰竭,另一个是肝脏本身发生了胰岛素抵抗。餐后血糖升高也有两个因素可以造成,一个是胰岛β细胞衰竭,另一个是骨骼肌胰岛素抵抗。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问题很容易解决的,加强运动锻炼立竿见影。
 
我称之为“肥胖与瘦积综合症”。瘦积非虚、是实证;由胖转瘦的会越来越虚。
 
“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逆,转为消渴”。
~~~~~~
数食甘美,甘主要指淀粉类食物,美主要指肉类食物。数食指多食,即没有节制饮食。淀粉类和肉类都吃多了,从而导致“多肥”,即多数数食甘美的人发胖。发胖会导致人体生热。“甘者令人中满”,吃多了淀粉类食物会导致人体中满,所谓中满,不要理解为腹胀,而是中焦摄入的营养过剩。营养过剩就会“其气上逆,转为消渴”。消是指消瘦,渴是指口渴多饮。所谓其气上逆,指的是气太强盛了,物极必反而产生热证,热证导致消渴。

西医研究明白,多吃淀粉类食物会越吃越能吃,越吃饭量越大,而且不耐饥饿。而吃肉类食物没有这么毛病。就是说,糖尿病主要是多吃淀粉类食物造成的。中国古人虽然并没有发现这个区别,不过还是认识到多吃淀粉类食物是更重要的原因。
淀粉消化快,最刺激食欲。高蛋白食物反而不会。
其实我主张吃红枣、葡萄干、饴糖,糖类以最低的代价获得最高的饱腹感。又能怡心安神,心宁则小肠不会亢奋,就不容易饿了。
 
淀粉消化快,最刺激食欲。高蛋白食物反而不会。
其实我主张吃红枣、葡萄干、饴糖,糖类以最低的代价获得最高的饱腹感。又能怡心安神,心宁则小肠不会亢奋,就不容易饿了。

  有道理,这些是富含各种营养的天然糖源,糖分高的食物升糖快补气速。
  西医说低血糖会导致饥强烈的饿感,与中医说的气满不思食,相互印证。

  我觉得西医说的蛋白质饱腹感强,要在餐前基础血糖偏高的前提下,才会有这个效果。
  用中医的原理来说,虚则补之,缺什么补什么效果最好:
  基础血糖高时最缺蛋白,所以补蛋白容易感觉饱,
  基础血糖低的时候最缺糖,所以补糖容易感觉饱。

  
  胃的排空是由小肠决定的,胃泌素由小肠上端分泌,下游控制上游。
  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又为脾土之母,用甘甜之品养心安神,心火不亢则脾土不亢。
  
 
我觉得西医说的蛋白质饱腹感强,要在餐前基础血糖偏高的前提下,才会有这个效果。
  用中医的原理来说,虚则补之,缺什么补什么效果最好:
  基础血糖高时最缺蛋白,所以补蛋白容易感觉饱,
  基础血糖低的时候最缺糖,所以补糖容易感觉饱。
  
  打个比方:
  一个人穷得揭不开锅了,最缺的是钱而不是爱情,
  此时要想让他获得最大的满足感就是给他(她)钱解决生活问题,而不是给他(他)爱情。

  若是此时有一个同样穷的人爱上了他(她),会不会给他(他)带来满足感呢,
  当然也会的,但不会是最大最强烈的,因为这种“补”不是“正补”,而是“找补”,属于“代偿”。
  
 
糖尿病的最基本病理机制是内热。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要一看到是热证就盲目使用寒凉药。因为糖尿病的热乃是内热,而不是外热。内热是虚热,属于虚证,补气才是正道,而不是用寒凉药抑制人体的气。治疗糖尿病最基本的原则乃是甘温除热。尤其是在糖尿病后期脾虚很明显,更加要避免使用寒凉药。
我说说我的看法,其实糖尿病,不单指是脾的问题,应该还有肾的问题,肾虚,食物微精不被约束,随尿排除。久而久之。人就变虚了。用药需要凉热并用,一边清热,一边补脾肾。因为是虚热,不能用苦寒,用润凉,如生石膏之类。
 
  有道理,这些是富含各种营养的天然糖源,糖分高的食物升糖快补气速。
  西医说低血糖会导致饥强烈的饿感,与中医说的气满不思食,相互印证。

  我觉得西医说的蛋白质饱腹感强,要在餐前基础血糖偏高的前提下,才会有这个效果。
  用中医的原理来说,虚则补之,缺什么补什么效果最好:
  基础血糖高时最缺蛋白,所以补蛋白容易感觉饱,
  基础血糖低的时候最缺糖,所以补糖容易感觉饱。

  
  胃的排空是由小肠决定的,胃泌素由小肠上端分泌,下游控制上游。
  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又为脾土之母,用甘甜之品养心安神,心火不亢则脾土不亢。
  
不光是蛋白质饱腹感强,脂肪饱腹感更强。其实西医对此早就研究清楚了道理。最直接的原理在于胰岛素。碳水化合物会刺激胰岛素分泌,胰岛素不仅合成代谢,故而营养物质被快速地充分地储藏起来了,葡萄糖被充分地合成为糖原也储存起来了,低血糖而产生饥饿感。再加上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得也快。如果吃蛋白质和脂肪,一方面它们消化吸收得缓慢,在胃肠道慢慢消化吸收,长时间向血液释放营养物质。如果吃碳水化合物,很快就消化吸收了,并且储存起来了。这是吃碳水化合物易饥的原理。

吃碳水化合物越吃饭量越大,一餐等不得一餐。这是得糖尿病的主要道理。而吃蛋白质和脂肪其实是不容易得糖尿病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