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麻黄汤或辛温发汗,治疗机制是什么

辛味来自于挥发油,含有挥发油的植物太普遍了。薏苡仁含薏苡仁油。
  
  燕麦片有浓郁的辛香味,打粉后更明显,闻起来特别舒服,
  燕麦的油脂含量高达8%,在粮食作物里面大概算最高了,
  薏苡仁的脂肪含量也仅有7%,榨油的玉米脂肪含量才4%。
  
 
如果这么敏感,那大部分植物都有辛味,
原因很简单,辛味来自于挥发油,含有挥发油的植物太普遍了。

薏苡仁含薏苡仁油。
  
那你解释一下仲景的麻杏苡甘汤为何用苡仁而不用茯苓?
 
  
  燕麦片有浓郁的辛香味,打粉后更明显,闻起来特别舒服,
  燕麦的油脂含量高达8%,在粮食作物里面大概算最高了,
  薏苡仁的脂肪含量也仅有7%,榨油的玉米脂肪含量才4%。
  
照理茯苓去湿作用比苡仁强,为何用苡仁?
 
那你解释一下仲景的麻杏苡甘汤为何用苡仁而不用茯苓?
照理茯苓去湿作用比苡仁强,为何用苡仁?

  茯苓和苡仁所主的病位不同,用西医的话来说就是药效的靶点不同:

  茯苓入心脾胃三经,主支饮心下悸,以及脾虚痰饮

  苡仁入脾胃肺三经,主肢体湿热痹,虽也健脾利湿,但又能治溢饮


======以下内容摘自冯世纶胡希恕《张仲景用方解析》和《经方传真》======

  【方名】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方证】麻黄汤证
  【组成】麻黄9克,薏苡仁18克,杏仁6克,炙甘草6克
  【用法】同麻黄汤。
  【标志症状】1、寒热:发热,午后(++); 2、痛烦气:周身关节痛,身重; 3、外在症状:浮肿; 4、其它:表里挟湿,急性风湿关节炎
  【辩证要点】周身关节痛、发热身重或肿者。
  (方歌)风湿身疼日晡时,当风取冷病之基,薏麻半两十枚杏,炙草扶中一两宜。
  【方解】薏苡仁味甘微寒,《神农本草经》谓:“主筋急拘挛,久风湿痹。”此与上方虽均治风湿,但前者偏于治寒,故用性温的白术;而本方偏于治热,故用性寒的薏苡,且去桂枝
  
 
  茯苓和苡仁所主的病位不同,用西医的话来说就是药效的靶点不同:

  茯苓入心脾胃三经,主支饮心下悸,以及脾虚痰饮

  苡仁入脾胃肺三经,主肢体湿热痹,虽也健脾利湿,但又能治溢饮


======以下内容摘自冯世纶胡希恕《张仲景用方解析》和《经方传真》======

  【方名】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方证】麻黄汤证
  【组成】麻黄9克,薏苡仁18克,杏仁6克,炙甘草6克
  【用法】同麻黄汤。
  【标志症状】1、寒热:发热,午后(++); 2、痛烦气:周身关节痛,身重; 3、外在症状:浮肿; 4、其它:表里挟湿,急性风湿关节炎
  【辩证要点】周身关节痛、发热身重或肿者。
  (方歌)风湿身疼日晡时,当风取冷病之基,薏麻半两十枚杏,炙草扶中一两宜。
  【方解】薏苡仁味甘微寒,《神农本草经》谓:“主筋急拘挛,久风湿痹。”此与上方虽均治风湿,但前者偏于治寒,故用性温的白术;而本方偏于治热,故用性寒的薏苡,且去桂枝
  
茯苓入心脾胃,苡仁入脾胃肺。除去相同的脾胃,只剩心,肺的不同。两者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而仲景选苡仁不选茯苓的原因,就是选其不同点,因为这个方子主治风湿身疼,是偏于祛表肌肉之湿,所以选苡仁。
有没发现,伤寒方选药非常的精细?
你例举麻黄汤里的桂枝,你看看是不是辛,甘味,麻杏石甘汤里的生石膏是不是辛甘,葛根汤里的葛根是不是辛甘?是不是走表肌肉?再看麻杏苡甘汤是不是一样道理?
五味之中,辛入肺,辛能宣,能散,能升,能开表,故能祛风,而风能胜湿,故也能除表肌肉之湿。

再看苡仁主久风湿痹,风湿身疼等。苡仁不但能除湿还能祛风。而茯苓只除湿不能祛风,也就是说,共同点都偏凉,都能除湿,区别就在于苡仁强于入肺走表,茯苓强于入脾走里,这就是两者的差别。
而麻杏苡甘汤既是治风湿身疼,是不是走表?方里加少量麻黄助苡仁开表,这看起来跟麻杏石甘汤的意思是不是很相似,同样用少量麻黄助石膏开表,区别就是一除热一除湿偏重点不同罢了。
你可以多看些历代本草书就知道,同一种药物所记载的药性味,归经有很多不一样,到底谁是正确的,又谁是错误的?
除了按药方来分析之外,那就是亲偿试验。
曾经网上有很多人就说生白芍不会酸,但很多本草就有记载酸味。
二十多年前我有用生白芍泡开水喝过好多次,确实有酸味,但是它的酸味和醋,五味子,山萸肉这些明显不大一样。
也就是说酸味的浓度比那些小多了,而且要量大一点,才有较明显的酸味,小量几乎偿不出,因为味道不浓,所以有的人味觉不敏感的人根本偿不出来,这也是很多本草书记载不同的原因所在,更有的根本没亲自偿过,就直接照抄别人的东西,那就变成以讹传讹了。
 
茯苓入心脾胃,苡仁入脾胃肺。除去相同的脾胃,只剩心,肺的不同。两者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而仲景选苡仁不选茯苓的原因,就是选其不同点,因为这个方子主治风湿身疼,是偏于祛表肌肉之湿,所以选苡仁。
有没发现,伤寒方选药非常的精细?
你例举麻黄汤里的桂枝,你看看是不是辛,甘味,麻杏石甘汤里的生石膏是不是辛甘,葛根汤里的葛根是不是辛甘?是不是走表肌肉?再看麻杏苡甘汤是不是一样道理?
五味之中,辛入肺,辛能宣,能散,能升,能开表,故能祛风,而风能胜湿,故也能除表肌肉之湿。

再看苡仁主久风湿痹,风湿身疼等。苡仁不但能除湿还能祛风。而茯苓只除湿不能祛风,也就是说,共同点都偏凉,都能除湿,区别就在于苡仁强于入肺走表,茯苓强于入脾走里,这就是两者的差别。
而麻杏苡甘汤既是治风湿身疼,是不是走表?方里加少量麻黄助苡仁开表,这看起来跟麻杏石甘汤的意思是不是很相似,同样用少量麻黄助石膏开表,区别就是一除热一除湿偏重点不同罢了。
你可以多看些历代本草书就知道,同一种药物所记载的药性味,归经有很多不一样,到底谁是正确的,又谁是错误的?
除了按药方来分析之外,那就是亲偿试验。
曾经网上有很多人就说生白芍不会酸,但很多本草就有记载酸味。
二十多年前我有用生白芍泡开水喝过好多次,确实有酸味,但是它的酸味和醋,五味子,山萸肉这些明显不大一样。
也就是说酸味的浓度比那些小多了,而且要量大一点,才有较明显的酸味,小量几乎偿不出,因为味道不浓,所以有的人味觉不敏感的人根本偿不出来,这也是很多本草书记载不同的原因所在,更有的根本没亲自偿过,就直接照抄别人的东西,那就变成以讹传讹了。

你说得对,药性的道理是这样的。

我的意思是不要走极端,不是凡有辛味就伤阴,凡有苦味就伤阳…有强弱和剂量差别,需相对/辩证的看。
日常餐桌上大量吃的食物都有寒热五味的偏颇,寒热和五味都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正常运转所必需的。

黄豆芽(大豆黄卷)也能发表除痹、豆豉(淡豆豉)也能宣散郁热,天天吃豆制品是否天天伤阴呢?
小麦(及各种带麸皮的谷物)同样药势升散、益气除热,那是不是来块全麦面包、喝碗燕麦粥也伤阴呢?
天天炒菜、烫火锅用的大量的姜葱韭蒜、椒桂八角……辛味浓烈程度远胜薏苡丹皮石膏这些需要细口才能发觉辛味的药物,大家却少有纠结忌惮。

摄入适量的辛味药食、帮助肝脾肺升散宣发疏泄气机,
不但不伤阴,反而布津生阴,因为阴阳互根互生,独阳不生、孤阴不长。
“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需要这些辛香的食药来相助:

============
《灵枢・决气》
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腠理开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你说得对,药性的道理是这样的。

我的意思是不要走极端,不是凡有辛味就伤阴,凡有苦味就伤阳…有强弱和剂量差别,需相对/辩证的看。
日常餐桌上大量吃的食物都有寒热五味的偏颇,寒热和五味都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正常运转所必需的。

黄豆芽(大豆黄卷)也能发表除痹、豆豉(淡豆豉)也能宣散郁热,天天吃豆制品是否天天伤阴呢?
小麦(及各种带麸皮的谷物)同样药势升散、益气除热,那是不是来块全麦面包、喝碗燕麦粥也伤阴呢?
天天炒菜、烫火锅用的大量的姜葱韭蒜、椒桂八角……辛味浓烈程度远胜薏苡丹皮石膏这些需要细口才能发觉辛味的药物,大家却少有纠结忌惮。

摄入适量的辛味药食、帮助肝脾肺升散宣发疏泄气机,
不但不伤阴,反而布津生阴,因为阴阳互根互生,独阳不生、孤阴不长。
“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需要这些辛香的食药来相助:

============
《灵枢・决气》
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腠理开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没错,人吃五谷杂粮,几乎五味皆吃,并没有人天天单吃一味一种,所以互相平衡问题不大,只是有的人对其中一两味有偏重(好)而己。
 
没错,人吃五谷杂粮,几乎五味皆吃,并没有人天天单吃一味一种,所以互相平衡问题不大,只是有的人对其中一两味有偏重(好)而己。
  
  偏好是有原因的,比如孕妇喜酸,因为胚胎发育消耗了肝血,酸味食物可以养肝血。

  同理,为什么现在辛香调料和辛辣食物风靡全国,根本原因是现代人肥甘厚味吃得越来越多了,没有这些辛香料来解油腻化阴食,胃肠和血管还不会堵得更厉害吗,西医研究一天三杯咖啡能降大幅低糖尿病风险,机制是一样的。

  即使饭扫光、香辣酱、尖椒鸡、麻辣火锅底料……这些超级辛辣之品消费量日益增大,仍然无法完全化解人们摄入的更大剂量的肥甘厚味,无法抵消运动量的减小幅度,所以大家的肚子才越来越鼓、体重才越来越大、性发育才越来越早、更年期才来得越来越晚、五高代谢病及心脑血管病和癌症发病率才越来越高!!
  所以处处忌惮“辛散伤阴”与当今时代人体的健康状态背景南辕北辙……

  
  再深挖一下根源:为什么现代人肥甘厚味越吃越多,除了人的天性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外,现代人浮躁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压力需要通过大量的进食高热量的食物来安慰、代偿、平衡,即情志不舒、肝郁嗜食!
  
 
  
  初中语文课中有一篇《孟子》里的文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论述了生死得失的辩证思路,借到中医治法用药上也颇具合理性。

  即使常规剂量的辛温升散的药物或者食物(比如喝杯咖啡),
  也能让人一定程度的心跳加快精神兴奋,一些敏感的人可能会躁动不安,感觉不适。
  但这种兴奋和躁动却加速了血液循环、加快了能量消耗,起到了活血化瘀、祛痰减脂的作用。

  而甘酸滋敛的药物和食物能让人暂时的放松舒坦、镇静安神,
  但是血液循环的减慢、能量消耗的降低,却使更多的脂肪堆积起来,长此以往形成痰阻血瘀。


=========

  {JT叔叔谭杰中}在讲《经方的补虚思路》时对比了{温宣补法/清滋补法}的利弊:
  
  仲景的补药路数最安全也最险:

  虽然虚劳体质多伴隨发热、口渴等症状,后世医家多以清凉滋阴补,这是对病状妥协、好让病患感觉舒服,但仲景不妥协,所以会发现,仲景的补药有时候会有一点危险,以病人的体质用到这么暖的药,可能会產生一些不舒服的后遗症,但相对而言,仲景的选择反而是比较安全的补药,因为吃补药不当可能会导致邪气束在里面,让很多病都治不好,就像熟地黄如果使用不当会把很多邪气黏在里面,像人参、黄耆也会束到人,故从长期来看,仲景补药的路数是比较稳的。例如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可以处理遗精早泄的问题,一般都用固涩的思维处理,但研究经方的学者就会觉得它让身上的营养去到该去的地方。

  一般补药都要兼顾补泻同用,才不会补太过而闷在里面,所以肾气丸用地黄补肾就要用泽泻泻肾,用山茱萸补肝就要用牡丹皮泻肝。这种思维就对后世医家有很多启发之处。但也有推翻这个思维的例如张景岳的左归丸、右归丸,就把泻的药拿掉,看起来比仲景补药更补,但吃久了就觉得有些闷住。
  
 
  
  初中语文课中有一篇《孟子》里的文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论述了生死得失的辩证思路,借到中医治法用药上也颇具合理性。

  即使常规剂量的辛温升散的药物或者食物(比如喝杯咖啡),
  也能让人一定程度的心跳加快精神兴奋,一些敏感的人可能会躁动不安,感觉不适。
  但这种兴奋和躁动却加速了血液循环、加快了能量消耗,起到了活血化瘀、祛痰减脂的作用。

  而甘酸滋敛的药物和食物能让人暂时的放松舒坦、镇静安神,
  但是血液循环的减慢、能量消耗的降低,却使更多的脂肪堆积起来,长此以往形成痰阻血瘀。


=========

  {JT叔叔谭杰中}在讲《经方的补虚思路》时对比了{温宣补法/清滋补法}的利弊:
  
  仲景的补药路数最安全也最险:

  虽然虚劳体质多伴隨发热、口渴等症状,后世医家多以清凉滋阴补,这是对病状妥协、好让病患感觉舒服,但仲景不妥协,所以会发现,仲景的补药有时候会有一点危险,以病人的体质用到这么暖的药,可能会產生一些不舒服的后遗症,但相对而言,仲景的选择反而是比较安全的补药,因为吃补药不当可能会导致邪气束在里面,让很多病都治不好,就像熟地黄如果使用不当会把很多邪气黏在里面,像人参、黄耆也会束到人,故从长期来看,仲景补药的路数是比较稳的。例如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可以处理遗精早泄的问题,一般都用固涩的思维处理,但研究经方的学者就会觉得它让身上的营养去到该去的地方。

  一般补药都要兼顾补泻同用,才不会补太过而闷在里面,所以肾气丸用地黄补肾就要用泽泻泻肾,用山茱萸补肝就要用牡丹皮泻肝。这种思维就对后世医家有很多启发之处。但也有推翻这个思维的例如张景岳的左归丸、右归丸,就把泻的药拿掉,看起来比仲景补药更补,但吃久了就觉得有些闷住。
  
猪肉就属酸甘味,猪肉也是大众最常吃的肉类。现代人不止大吃肥甘厚腻之物,而且大部分缺少运动,消耗运化不完吃进去的甘肥厚物,造成油脂在体内堆积,于是气滞血瘀是必然的。
当然,偏好口味除了你说的那些,也有可能是先天体质造成的。
 
发热是增强阳气,无汗是可以增强阳气,有出汗而邪气不除是不可以增强阳气。之所以发热是因为邪气未除。之所以不可以增强阳气,必定是因为阴气不足。阳气好比是木材燃烧,阴气好比是木材。木材充足就可以增强燃烧,木材不足则必须控制火势。道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想清楚了道理,就可以根据发热、出汗、无汗等不同组合情况判断病人的邪气和正气是什么情况。

麻黄汤,它适用于邪气强盛而阴气充足的情况。
桂枝汤,它适用于邪气强盛而阴气略不足的情况。
白虎汤,它适用于邪气强盛而阴气很不足的情况。
小柴胡汤,它适用于邪气强盛而正邪相争,成拉锯战态势。
表气为荣卫二气,荣主疏泄,卫主收敛。脉浮紧,项背强,身疼痛是表明病人受寒伤到荣气,荣气受伤且卫气感外界寒气偏盛,卫气盛则郁,卫气郁就会出现这一系列表实的症状。既然是表实那就需要发表,发表就需要辛味的阳药(麻黄),因为卫气郁阻所以体表的津液停止运动不能透发所以会出现身体疼痛的症状,这种情况就需要解肌(桂枝),麻黄加上桂枝就可以完成解表和发汗的目的,但是这样会伤到肺里面的津液,所以需要去补充肺里面的津液(杏仁),最后的炙甘草补中气强心阳是为了防止病人虚弱不受发表之力。这是我对麻黄汤治症的一点理解
 
发热是增强阳气,无汗是可以增强阳气,有出汗而邪气不除是不可以增强阳气。之所以发热是因为邪气未除。之所以不可以增强阳气,必定是因为阴气不足。阳气好比是木材燃烧,阴气好比是木材。木材充足就可以增强燃烧,木材不足则必须控制火势。道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想清楚了道理,就可以根据发热、出汗、无汗等不同组合情况判断病人的邪气和正气是什么情况。

麻黄汤,它适用于邪气强盛而阴气充足的情况。
桂枝汤,它适用于邪气强盛而阴气略不足的情况。
白虎汤,它适用于邪气强盛而阴气很不足的情况。
小柴胡汤,它适用于邪气强盛而正邪相争,成拉锯战态势。
而桂枝汤证正好相反,太阳中风,表气伤于风,则是卫气受伤而荣气感风而盛,荣气盛则表虚疏泄,表现为脉浮,发热,汗出。这种情况下需要将过于疏泄的表气收敛回来,所以使用酸苦的(芍药)来进行收敛,而因为表虚汗出体表的津液受损,所以需要用(桂枝)将体表的津液补回来,但是这种情况下会损耗脾胃的津液,所以要使用(大枣生姜和炙甘草)补充脾胃的津yang液补足中气防止病人中气受损。
至于白虎汤证,已经不是太阳病了,此为传经入了阳明腑,阳明经热症,但热不寒,所以使用白虎汤滋阴养液泄火
而小柴胡汤证也不属于太阳病,此为太阳病传经入少阳
所以我感觉这几个方剂不能一概而论,特别是之前看到有人发帖说见到寒热往来就使用小柴胡汤,这就是不对的,太阳病也存在寒热往来的症状,所以有桂枝麻黄各半汤方。如果仍然是太阳病却误用小柴胡汤很有可能导致表邪里陷转为阴脏病,所以一定要区分小柴胡汤证与桂枝麻黄各半汤证,应该在寒热往来的基础上询问病人是否有胁肋疼和口苦等症状,如果有则为小柴胡汤证,如果没有则为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而桂枝汤证正好相反,太阳中风,表气伤于风,则是卫气受伤而荣气感风而盛,荣气盛则表虚疏泄,表现为脉浮,发热,汗出。这种情况下需要将过于疏泄的表气收敛回来,所以使用酸苦的(芍药)来进行收敛,而因为表虚汗出体表的津液受损,所以需要用(桂枝)将体表的津液补回来,但是这种情况下会损耗脾胃的津液,所以要使用(大枣生姜和炙甘草)补充脾胃的津yang液补足中气防止病人中气受损。
至于白虎汤证,已经不是太阳病了,此为传经入了阳明腑,阳明经热症,但热不寒,所以使用白虎汤滋阴养液泄火
而小柴胡汤证也不属于太阳病,此为太阳病传经入少阳
所以我感觉这几个方剂不能一概而论,特别是之前看到有人发帖说见到寒热往来就使用小柴胡汤,这就是不对的,太阳病也存在寒热往来的症状,所以有桂枝麻黄各半汤方。如果仍然是太阳病却误用小柴胡汤很有可能导致表邪里陷转为阴脏病,所以一定要区分小柴胡汤证与桂枝麻黄各半汤证,应该在寒热往来的基础上询问病人是否有胁肋疼和口苦等症状,如果有则为小柴胡汤证,如果没有则为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伤寒论》说: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这三个症状都是里热证,只是说没有达到白虎汤证的里热程度,介于表寒证与里热证之间的程度。麻黄汤证是纯表寒证,也就是说阴气充足。桂枝汤证是在表寒基础上出现了表热(不是里热),也就是说阴气稍不足。阴气更不足就变成小柴胡汤证,最不足就变成白虎汤证。桂枝汤证仍有表寒,故用桂枝和生姜;已经出现了表热(所谓表热,就是荣气虚弱;所谓表寒,就是卫气虚弱),于是就需要使用白芍。而小柴胡汤证,它是表寒证与里热证交替出现。柴胡与黄芩清里热,生姜除表寒。
 
《伤寒论》说: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这三个症状都是里热证,只是说没有达到白虎汤证的里热程度,介于表寒证与里热证之间的程度。麻黄汤证是纯表寒证,也就是说阴气充足。桂枝汤证是在表寒基础上出现了表热(不是里热),也就是说阴气稍不足。阴气更不足就变成小柴胡汤证,最不足就变成白虎汤证。桂枝汤证仍有表寒,故用桂枝和生姜;已经出现了表热(所谓表热,就是荣气虚弱;所谓表寒,就是卫气虚弱),于是就需要使用白芍。而小柴胡汤证,它是表寒证与里热证交替出现。柴胡与黄芩清里热,生姜除表寒。
涂医生对于阴阳的见解很有深度!之前倒是没有从阴气的角度考虑病情的发展,按照涂医生的观点也就是邪从热化,伤寒病进的过程是阴退阳进的一个过程,在表先为寒,再出现表热症,然后是表寒里热证,最后是里纯热证。不过,阳明无死证,如果是邪从热化最后演变为阳明腑热症那其实也是一种好的发展,但如果是邪从寒化,阴进阳退,转化为阴藏病那就麻烦了,尤其是厥阴病多死症。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