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病咨询 新冠好了一个月,这两天突然气虚低烧,请老师们看看怎么回事,谢谢

  
  从现代人体温降低0.4度、体重越来越大、腹围越来越大、饮食越来越肥甘厚腻,就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判断:

  阳虚、气虚、痰湿、血瘀、湿热体质的人群比例越来越高,而阴虚体质的人越来越少,即使主要属于阴虚体质也大多兼有湿性体质。
  
 
  
  我比较赞同仝小林对新冠属于寒湿疫的判断。
  感觉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痰湿体质的人感染之后大多都表现为寒湿。
  出现湿热证的患者,大概率平素体质就是湿热体质,未感染新冠时也是一派湿热之象。

  [藿朴夏苓汤]的组成与[三仁汤]相似,里面也有“三仁”和“夏朴”,
  但[藿朴夏苓汤]芳香化浊的力度更大,而清利湿热的力度稍逊于[三仁汤]。
  对于化热稍轻一点的、湿浊重一点的患者,用[藿朴夏苓汤]可能更为合适。
  
=====
  【方名】藿朴夏苓汤《医原》
  【分类】祛湿剂>>清热利湿
  【组成】藿香6 半夏4.5 赤苓9 杏仁9 生苡仁12 白蔻仁2 猪苓4.5 豆豉9 泽泻4.5 厚朴3
  【功效】宣化畅中 和湿清热
  【主治】湿温病,身热不渴,肢体倦怠,胸闷口腻,舌苔白滑,脉濡缓者


  【方名】三仁汤《温病条辨》
  【分类】祛暑剂>>清暑利湿
  【组成】杏仁15 飞滑石18 白通草6 竹叶6 厚朴6 生苡仁18 半夏15 白蔻仁6
  【功效】宣化畅中 清热利湿
  【主治】湿温初起,或暑热挟湿,午后身热,头痛身重,胸闷,食欲不振,口不渴,舌苔白腻等
分表里,寒湿疫不错,但攻击到人体之后,寒湿主要表现在表,里则不是,至少在江苏这里,里热和里湿热的情况很多,这时候用表里双解。
用温开(荆芥 麻黄)或平开(荆芥 薄荷)治表,里面用清热或清湿热为多。
 
舌头有点歪啊,是拍照姿势和角度不对还是真的是歪的?
 
即使食欲仍好,也需要饮食清淡,勿听信某些网红专家鼓吹的吃高蛋白饮食增强免疫力,因为除了少数节食减肥、慢性失血、吸收障碍的人外,现在大多数人的饮食都不缺乏优质蛋白,过度进补超出机体的运化能力会产生湿热浊毒,反而增加免疫负荷、打击免疫力。
  
  十多年前国人蛋白质脂肪实际平均摄入量高于推荐值了,
  摘自《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一书:

  
封面《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png



十多年前国人蛋白质脂肪实际平均摄入量就高于推荐值了:摘自《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一书.jpg
 
  
  黑龙江省:
  2010年被调查人群膳食中蛋白质、脂肪类和碳水化合物摄入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比重分别为13.4%、37.6%和49.0%。“各类食物的供能比,都不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适宜膳食能量构成。”

黑龙江省:2010年被调查人群膳食中蛋白质、脂肪类和碳水化合物摄入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比重分别为13.4%、37.6%和49.0%。“各类食物的供能比,都不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适宜膳食能...jpg

  
 
  
  我比较赞同仝小林对新冠属于寒湿疫的判断。
  感觉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痰湿体质的人感染之后大多都表现为寒湿。
  出现湿热证的患者,大概率平素体质就是湿热体质,未感染新冠时也是一派湿热之象。

  [藿朴夏苓汤]的组成与[三仁汤]相似,里面也有“三仁”和“夏朴”,
  但[藿朴夏苓汤]芳香化浊的力度更大,而清利湿热的力度稍逊于[三仁汤]。
  对于化热稍轻一点的、湿浊重一点的患者,用[藿朴夏苓汤]可能更为合适。
  
=====
  【方名】藿朴夏苓汤《医原》
  【分类】祛湿剂>>清热利湿
  【组成】藿香6 半夏4.5 赤苓9 杏仁9 生苡仁12 白蔻仁2 猪苓4.5 豆豉9 泽泻4.5 厚朴3
  【功效】宣化畅中 和湿清热
  【主治】湿温病,身热不渴,肢体倦怠,胸闷口腻,舌苔白滑,脉濡缓者


  【方名】三仁汤《温病条辨》
  【分类】祛暑剂>>清暑利湿
  【组成】杏仁15 飞滑石18 白通草6 竹叶6 厚朴6 生苡仁18 半夏15 白蔻仁6
  【功效】宣化畅中 清热利湿
  【主治】湿温初起,或暑热挟湿,午后身热,头痛身重,胸闷,食欲不振,口不渴,舌苔白腻等
要是夏天 就不一定是这样的症状了 难不成就会从寒湿疫变成了湿热,到底是天气变了还是病毒变了
 
要是夏天 就不一定是这样的症状了 难不成就会从寒湿疫变成了湿热,到底是天气变了还是病毒变了
  
  寒湿还是湿热跟季节确实有较大的关系。

  这次北方发热高症状重、南方发热稍轻症状也稍轻,
  南北气温差异是一个不可否认重要的原因,张伯礼院士也持这个观点。

  回顾2021年夏天的德尔塔疫情,那次就是暑湿疫。
  
 
分表里,寒湿疫不错,但攻击到人体之后,寒湿主要表现在表,里则不是,至少在江苏这里,里热和里湿热的情况很多,这时候用表里双解。
用温开(荆芥 麻黄)或平开(荆芥 薄荷)治表,里面用清热或清湿热为多。
  
  印象当中似乎有这样一个规律:同样是应对外寒内热导致的高烧,以宋元为分界线:
  其以前的医家、典籍、名方、医案,大多以麻桂姜辛散寒退热为主,膏知清里为辅,
  其以后的医家、典籍、名方、医案,大多以银翘膏知清里泻热为主,荆防发表为辅。
  
 
  
  或许{金元四大家}可以看成中医用药风格从{温补升散为主}向{清泻降敛为主}的分水岭。

  四大家中只有补土派李东垣用药风格为温补升散,其余三家(寒凉派/攻邪派/滋阴派)都不同程度的偏于清泻降敛,其中寒凉派是明清温病派的前身,攻邪派用药也是寒凉通降为主的。
  不过朱丹溪作为金元四大家中的最后一位,也是集大成者,虽然顶着滋阴派开山鼻祖的头衔,但其滋阴敛降时并不忘扶阳升散,治疗产后失血发热用[四物汤]时不去川芎反而还要加干姜。
  朱丹溪用药寒热升降接近于平衡的风格,适合内伤杂病的治疗,故后世有[杂病用丹溪]的说法。
  
 
年龄:26 身高182,体重77。

阳康已有一月,阳的时候吃过布洛芬和连花清瘟,转阴后一直咳嗽,近期仍有偶尔咳嗽,感觉有一点点痰。生病过程一直能吃能喝,有力气。每天早上会练八部金刚功(已有五月)

前几天咳嗽有点变多,吃了几天头孢,最近没吃药了。1.5日做的ct,血常规都正常。昨天上午起来感觉虚弱无力,体温37度低烧,今天醒来仍然感觉虚弱,体温37,低烧后咳嗽几乎没了。

之前只有咳嗽,想着后遗症也没在意,突然感觉气虚无力,有点害怕。线下的中医别人介绍的说周末没看诊的,只能等下周看看能不能约上去看看。麻烦大家看看怎么回事,谢谢!

或者大家有知道洛阳市区比较厉害的中医请介绍一下,谢谢!
谢谢老师们给的建议,今晚去看了一个中医,也是说我湿气重,给开了药调理。后面不让吃肉和辛辣油腻的
 

附件

咳嗽没有了说明病邪去表入深了,虚弱无力一般是病在半表半里的状态,你可以找找柴胡证,如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往来寒热,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脉一般是弦。如果有(柴胡证不必悉具,但见一症即可)哪就用小柴胡汤,买现成的小柴胡颗粒也行
谢谢老师的建议!今天找了一个中医,也是说我湿气太重,开了药调理几天看看
 

附件

  
  生病后脏腑机能、气血津精都遭受了损耗。

  即使有力气,也要悠着点,适当降低锻炼强度,以舒展肢体、疏通经络为目的即可。

  即使食欲仍好,也需要饮食清淡,勿听信某些网红专家鼓吹的吃高蛋白饮食增强免疫力,因为除了少数节食减肥、慢性失血、吸收障碍的人外,现在大多数人的饮食都不缺乏优质蛋白,过度进补超出机体的运化能力会产生湿热浊毒,反而增加免疫负荷、打击免疫力。
谢谢!之前好了觉得自己大病一场,就经常吃肉补补。今天看了中医说我湿气太重,开了药调理几天
 

附件

谢谢!之前好了觉得自己大病一场,就经常吃肉补补。今天看了中医说我湿气太重,开了药调理几天

从照片上看,处方中可能有这几种药:

通草、苡仁、苍术、茵陈、紫苏、白芷、连翘、黄芩、草果、干姜、党参……
 
谢谢!之前好了觉得自己大病一场,就经常吃肉补补。今天看了中医说我湿气太重,开了药调理几天

网上有医生也是这么说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