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气五味,合共有九样功效。窃以为草药是以味,色,地域,形状,等等来入药的,而非寒热温凉。
所谓[外热],即是発燒,至於原因,暂且不论,但说阳气有餘则外热。《黄帝内经》说:“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
所谓外热,即体温升高。阳气强盛就会体温升高,体温超过37.3摄氏度。
所谓内热,即病人自觉很热。阴气不足就会出现内热,病人自觉很热。
外热未必都是热证或热病,内热一定是热病。热病则需要清热。实热者辛寒清气,虚热者甘寒滋阴。
所谓[外热],即是発燒,至於原因,暂且不论,但说阳气有餘则外热。
此原因,则完全无益於医道。
是故先生所谓的阴气不足则[内热],同样是无益於医道的妄论而已。
且内热者,依先生之言,乃病患之自觉,这就更是近乎廃话,试问医工能有何方法來得出此诊断的呢?
问诊?
~~~~~
而光憑[外热]一项,就妄下方药,这对错之间,就只能是五五之数,審矣!
~~~~~
至於将[内热]再分虚实,请问先生又是如何运作的呢?
而[外热]又能否分出虚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