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疑问求解 请教一下这种舌头怎么调理

有痰造成的气机阻滞,不应该在舌苔上有厚、腻的症状吗?为何这里看不出来?
腑中(胃腑、肠腑)的痰湿反映在舌苔上,
脏中(心脏、肺脏)的痰湿反映在舌形上。
 
不建议吃中成药,不建议乱吃药,建议找个靠谱大夫拿点中草药吃,可以代煎。不过可能刚上来会走弯路,如果没有大问题,建议自行调理,尽量多通过饮食来调节。
 
后来不用桂附地黄丸的期间我服用过14付大补元煎,也有地黄,但没什么感觉啊?

或许是这个原因吧:国医大师伍炳彩的用药经验:

国医大师伍炳彩服六味地黄汤降血压:地黄丸剂不好消化_3.jpg


国医大师伍炳彩服六味地黄汤降血压:地黄丸剂不好消化_4.jpg


国医大师伍炳彩服六味地黄汤降血压:地黄丸剂不好消化_5.jpg
 
顺应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不宜做剧烈运动,
日落之后适合健步走、八段锦这些低强度有氧运动和拉伸运动。
中高强度的运动宜安排在白天。
人体吸纳阳气在23点,那么我在22点之前应该都是可以的吧?
 
  麦冬是滋心肺津液的药,
  麦味地黄丸不是单用,而是配合[桂龙咳喘灵]滋阴化痰,
  跟[金水六君煎(归地二陈汤)]相似的组方原理。
这个桂龙咳喘灵比较难买到,有其他代替药吗?
 
  麦冬是滋心肺津液的药,
  麦味地黄丸不是单用,而是配合[桂龙咳喘灵]滋阴化痰,
  跟[金水六君煎(归地二陈汤)]相似的组方原理。
苓桂术甘丸、二陈丸、清气化痰丸能不能代替桂龙咳喘灵
 
那么我把药丸嚼碎咽下去会不会好一些?地黄丸好像就是微酸,不算太难吃
我觉得他说的那种现象是地黄剂量大小不同造成的:
中小量地黄对大便次数性状没多大影响,比如5克、10克,药效大部分都会需要人体吸收,又与肠道中原有的痰浊相胶结,自然滋腻。
汤剂中大量的地黄有滑肠通便的作用,比如30克、50克,可以促进湿浊排泄,反而不滋腻了。
 
人体吸纳阳气在23点,那么我在22点之前应该都是可以的吧?
  
  这个观点在哪里看到的,还是自己想象的?


  《黄帝内经》{素问}第三篇〈生气通天论〉: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jpg
 
麦味地黄丸只补阴啊,要不要祛痰后用五子衍宗丸配合麦味地黄丸?

  [麦味地黄丸]不过是在[六味地黄丸]中加了一些麦冬和五味子组成的(见后附资料),而[六味地黄丸]又是[金匮肾气丸]减去肉桂和附子。

  你既然怕附子那就不用附子,在饮食烹饪时多用点桂皮(相当于肉桂)、花椒、干姜、辣椒之类的温里药,跟[麦味地黄丸]搭配起来不就肾阴肾阳并补(即补肾气)了嘛。

  [五子衍宗丸]里面除了泻湿的车前子,只有四味补药,其中五味子在[麦味地黄丸]里面已经有了,枸杞子、覆盆子都属于{食品级别}的,超市、淘宝上敞开在卖,喜欢的话可以买点来当干果吃或者泡代茶饮。
  只有这个菟丝子一般是处方里面才用的,为药力平和阴阳并补之品。



======
  【方名】五子衍宗丸《丹溪心法》
  【分类】补益剂>>补阳
  【组成】枸杞子240 菟丝子240 五味子60 覆盆子120 车前子60(炼蜜为丸,空腹时服15克,睡前服9克,温开水或淡盐汤送下)

======
  【方名】麦味地黄丸(八仙长寿丸)《医级》
  【分类】补益剂>>养阴
  【组成】熟地240 山萸120 山药120 茯苓90 丹皮90 泽泻90 麦冬90 五味子60 (同上)
  【功效】滋阴益气
  【主治】肾虚喘嗽咳血,潮热盗汗滑精等证

======
<< 经典版中药学详解
  (菟丝子)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旋花科草本植物菟丝子的成熟种子。
  【性味与归经】辛、甘,平。入肝、肾经。
  【功效】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临床应用】1.用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耳鸣,小便频数、淋沥及肾虚腰痛,带下等症。
  菟丝子能助阳而益精,故适用于阳痿遗精,小便频数及肾虚腰痛等症,可与枸杞子、潼蒺藜、杜仲等配伍。
  2.用于两目昏糊。
  本品能滋养肝肾,故可用于肝肾不足、两目昏糊等症,可与枸杞子、女贞子、潼蒺藜等同用。
  此外,本品又能助脾以止泻,可用治脾虚久泻,常与白朮、茯苓、山药、莲肉等配伍。
  【处方用名】菟丝子(晒干用)。菟丝饼(煮熟,做成块状)。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按语】1.菟丝子性柔润而多液,不温不燥,补而不腻,功能滋补肝肾,为一味平补阴阳的药物,不论属于肾阳虚或肾阴虚,都可应用。
  2.菟丝子与补骨脂都能补肾助阳,可用于下元虚冷的症候。但菟丝子作用和缓,助阳的功效较弱;补骨脂则助阳的功效较强,但无养肝明目的作用。
  【文献摘录】《本经》:「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汁去面[黑干]。
  《药性本草》:「治男女虚冷,添精益髓。」
  《汤液本草》:「补肝脏风虚。」
  《药品化义》:「用之入肾,善补而不峻,益阴而固阳;……能助脾,久泻,饮食不化,四肢困倦;脾气渐旺,则卫气自冲,肌肉得养矣。」
 
  [麦味地黄丸]不过是在[六味地黄丸]中加了一些麦冬和五味子组成的(见后附资料),而[六味地黄丸]又是[金匮肾气丸]减去肉桂和附子。

  你既然怕附子那就不用附子,在饮食烹饪时多用点桂皮(相当于肉桂)、花椒、干姜、辣椒之类的温里药,跟[麦味地黄丸]搭配起来不就肾阴肾阳并补(即补肾气)了嘛。

  [五子衍宗丸]里面除了泻湿的车前子,只有四味补药,其中五味子在[麦味地黄丸]里面已经有了,枸杞子、覆盆子都属于{食品级别}的,超市、淘宝上敞开在卖,喜欢的话可以买点来当干果吃或者泡代茶饮。
  只有这个菟丝子一般是处方里面才用的,为药力平和阴阳并补之品。



======
  【方名】五子衍宗丸《丹溪心法》
  【分类】补益剂>>补阳
  【组成】枸杞子240 菟丝子240 五味子60 覆盆子120 车前子60(炼蜜为丸,空腹时服15克,睡前服9克,温开水或淡盐汤送下)

======
  【方名】麦味地黄丸(八仙长寿丸)《医级》
  【分类】补益剂>>养阴
  【组成】熟地240 山萸120 山药120 茯苓90 丹皮90 泽泻90 麦冬90 五味子60 (同上)
  【功效】滋阴益气
  【主治】肾虚喘嗽咳血,潮热盗汗滑精等证

======
<< 经典版中药学详解
  (菟丝子)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旋花科草本植物菟丝子的成熟种子。
  【性味与归经】辛、甘,平。入肝、肾经。
  【功效】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临床应用】1.用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耳鸣,小便频数、淋沥及肾虚腰痛,带下等症。
  菟丝子能助阳而益精,故适用于阳痿遗精,小便频数及肾虚腰痛等症,可与枸杞子、潼蒺藜、杜仲等配伍。
  2.用于两目昏糊。
  本品能滋养肝肾,故可用于肝肾不足、两目昏糊等症,可与枸杞子、女贞子、潼蒺藜等同用。
  此外,本品又能助脾以止泻,可用治脾虚久泻,常与白朮、茯苓、山药、莲肉等配伍。
  【处方用名】菟丝子(晒干用)。菟丝饼(煮熟,做成块状)。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按语】1.菟丝子性柔润而多液,不温不燥,补而不腻,功能滋补肝肾,为一味平补阴阳的药物,不论属于肾阳虚或肾阴虚,都可应用。
  2.菟丝子与补骨脂都能补肾助阳,可用于下元虚冷的症候。但菟丝子作用和缓,助阳的功效较弱;补骨脂则助阳的功效较强,但无养肝明目的作用。
  【文献摘录】《本经》:「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汁去面[黑干]。
  《药性本草》:「治男女虚冷,添精益髓。」
  《汤液本草》:「补肝脏风虚。」
  《药品化义》:「用之入肾,善补而不峻,益阴而固阳;……能助脾,久泻,饮食不化,四肢困倦;脾气渐旺,则卫气自冲,肌肉得养矣。」
刚刚跑了三家店,都没有“麦味地黄丸”,我现在是“杞菊地黄丸”+“二陈丸”,应该也行吧?
 
刚刚跑了三家店,都没有“麦味地黄丸”,我现在是“杞菊地黄丸”+“二陈丸”,应该也行吧?
  
  地黄丸家族的中成药颇多,可能现在这个药不好卖,以前我买到了麦味地黄丸的。

  那先将就试试吧。
 
齿痕不明显,舌右侧(你自身的左右)中后部有一点。
前面呈W形,是两边肺区膨胀所致,表明肺上有痰积。

请教老师,我的舌苔也是前面呈W形,舌苔薄腻,有人说舌尖分叉是心阳不足,请教是不是也是肺上有痰积造成?之前吃过温中健脾祛痰的汤药,效果不明显。不知是痰湿还是寒湿影响中药效果?
 

附件

  • 微信图片_20230221110146.jpg
    微信图片_20230221110146.jpg
    480.1 KB · 查看: 94
最后编辑:
大便偏溏,喝水多则小便色淡,喝水少则偏黄
 
请教老师,我的舌苔也是前面呈W形,舌苔薄腻,有人说舌尖分叉是心阳不足,请教是不是也是肺上有痰积造成?之前吃过温中健脾祛痰的汤药,效果不明显。不知是痰湿还是寒湿影响中药效果?
大便偏溏,喝水多则小便色淡,喝水少则偏黄

舌前部不仅肿胀,而且有暗红色的瘀斑,
肺上已经是痰瘀互结了,估计有节结吧?

长期痰瘀阻滞,化热会损伤心阴,日久会损伤心阳。
没有显著的热象(比如舌质红)也没有显著的寒象(比如水滑),说明已经阴阳两虚。

上唇尖也和舌尖一样,有明显的红暗的瘀肿,
提示结直肠痰浊瘀滞,与大便偏溏的症状相吻合。
  
治宜扶正祛邪相结合,温中健脾的同时重视清理肺和大肠的痰瘀,
或可试试[血府逐瘀胶囊]合[香砂六君丸]。
根苔还是微微有点偏黄,可酌情加一点[葛根芩连片]。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