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理探讨 再论有是病用是药

kastin

声名远扬
高级会员
注册
2011/11/09
帖子
1636
获得点赞
519
声望
113
明朝侠医喻嘉言有句比较著名的话就是“有是病,用是药”(当然,前提是“先议病,后议药”,后人多反之),后世施今墨等则提出类似的观点“有是症,用是药”。可惜后世不少学医人不明白此理,坚持认为阳虚者不可用寒药,或者阴虚者不可用温热要等错误观点。论坛跟帖中,常常有人犯此错误,主要还是缺乏实践,只是纸上谈兵所致。而即便是脱离实践,单纯论理,上述名医结论也不能推导得知,主要原因我想了一下,可能是有人先入为主地认为下列想法是对的:

1.人体病证非寒即热,不可能同时出现“整体寒、局部热”,或者“整体热、局部寒”证,故用药当以寒或热为主,不可寒热夹杂,招致药效抵消。

2.人体内部的多余热或寒或水液等,全是代谢废物,多余的就应该排除体外,不可能进行转移利用(例如局部热证转移热量到寒灶,一箭双雕治病)。

3.用药以体质为先,不管什么病都应该坚持体质对药物影响很大,故不得不考虑此因素。

出现上述原因在于,以上想法没有医理支撑,也没有实践佐证,单凭自己想象而臆测,这是学医的大忌。其实如果阅读较多古代名医案例的话,以上三条都可以轻松找到很多治疗案例来反驳。但这里想讨论的是,如果大家认同“有是病,用是药”的观点,那么上述三条情况,该如处治最佳。

比如第一条,有类似的病如怕热但是出汗后又怕风,该如何治疗?再如本论坛有人发帖询问过“体虚寒,局部又因温毒作肿”的情况,当如何治疗?

比如第二条,类似引火归元,或者用药借助身体中多余的热/寒去治疗寒/热病灶,达到减少用药征伐,保全身体正气的最佳治疗方案,是否有合适案例?

比如第三条,体质为先还是五运六气为先?喻嘉言考虑的是外部气候为先。怎么说呢?比如,不管寒体还是热体,在今年夏天如此炎热的情况下,内部火毒必然会蓄势待发,寒体不见得比热体出现情况差。因为第一条观点是错的,意味着身体可以同时出现相反性质的不同局部的症状,寒热可同时存在。问题是,治疗原则当是双管齐下,寒热并治,还是先后主次?或者引火治寒?
 
分清楚伤寒还是温病,这个问题就能解决了。
伤寒基本就是整体寒局部热,其中犹以藏寒腑热的乌梅丸,附子泻心汤等为代表。
温病多是整体热局部寒,多数也并不适用寒热并治。
 
1.人体病证非寒即热,不可能同时出现“整体寒、局部热”,或者“整体热、局部寒”证,故用药当以寒或热为主,不可寒热夹杂,招致药效抵消。
//治过不少寒热夹杂的,比如中焦气阴两虚,下焦阳虚的。

2.人体内部的多余热或寒或水液等,全是代谢废物,多余的就应该排除体外,不可能进行转移利用(例如局部热证转移热量到寒灶,一箭双雕治病)。
//可以进行转移,即升降开阖。

3.用药以体质为先,不管什么病都应该坚持体质对药物影响很大,故不得不考虑此因素。
//体质是优先考虑的,一般我是先分虚实,然后分润燥。
 
分清楚伤寒还是温病,这个问题就能解决了。
伤寒基本就是整体寒局部热,其中犹以藏寒腑热的乌梅丸,附子泻心汤等为代表。
温病多是整体热局部寒,多数也并不适用寒热并治。
对于整体热局部寒,当如何施治呢?
 
1.人体病证非寒即热,不可能同时出现“整体寒、局部热”,或者“整体热、局部寒”证,故用药当以寒或热为主,不可寒热夹杂,招致药效抵消。
//治过不少寒热夹杂的,比如中焦气阴两虚,下焦阳虚的。

2.人体内部的多余热或寒或水液等,全是代谢废物,多余的就应该排除体外,不可能进行转移利用(例如局部热证转移热量到寒灶,一箭双雕治病)。
//可以进行转移,即升降开阖。

3.用药以体质为先,不管什么病都应该坚持体质对药物影响很大,故不得不考虑此因素。
//体质是优先考虑的,一般我是先分虚实,然后分润燥。
请教转移手法是?
 
我从没有感觉到药效损失,反而觉得更平稳。
这个里面还是有门道的,否则现在怎么会有那么多复杂的病去了各大医院中医都看不好?
 
比如肝阳亢,你潜阳下来,阳的能量从上面到了下面,算不算转移?
阳亢是因为阳过多,还只是阴少的表现?我觉得“潜阳”只是个形象说法。好比车在前进,车上人说建筑物都在后退一样。
 
阳亢是因为阳过多,还只是阴少的表现?我觉得“潜阳”只是个形象说法。好比车在前进,车上人说建筑物都在后退一样。
实践中发现,阴少导致肝风,然后肝风把阳升了上去,这种情况多见。
并不是什么形象说法。

曾治一人,右寸数大,但舌毫无热象,症状中只有轻微的肺热,腹泻便溏,右尺很弱。
用了苦杏仁 五味子 等降敛药把寸部的能量往下拉,后来尺脉慢慢就起来了,而寸也不数了。
就是把浮阳拉回到了肾中,俗称引火归原。
这种不是虚,是分布不均,若用补阳法,则上焦就热炸。
 
最后编辑:
这个里面还是有门道的,否则现在怎么会有那么多复杂的病去了各大医院中医都看不好?
你看看各大中医院这些医生开的方是什么方吧?一句话,没有中医思维,不知所云的垃圾方。
 
对于整体热局部寒,当如何施治呢?
我在论坛的很多回帖都是围绕着这个问题的这里就不多说了,可以参阅我的主题帖。
温病的局部虚寒实际上不是纯虚寒而是痰瘀阻滞,血液不能通达所致,基本都是痰或/和瘀占据了本应该血液流通的位置,所以用热药大部分会增加热势有的甚至会加重病情,还有的具有迷惑性的是症状短时消失,是因为疾病的病位深入所以浅层的病症就没有了。
温病中只有大量失血导致的短时气随血脱表现为虚寒证的时候是用到了独参汤,附子剂的,也只是中病即止;还有就是湿热病湿重热轻最后向虚寒转化的也可以用,但在没转化之前也只是用方向辛燥化湿,不能大量使用温燥之品;风温、湿热、温热病等类型的温病绝大多数情况都是禁用温燥之药的。
实际上我觉得那些用独参汤和温燥剂得效的也是可以用其它办法替代的。
 
阳亢是因为阳过多,还只是阴少的表现?我觉得“潜阳”只是个形象说法。好比车在前进,车上人说建筑物都在后退一样。
阳过多或阴少都可以导致阳亢,只是亢的程度不同。
而潜阳法使用的情形是另一种,是水湿等阴寒之邪排挤阳热使之不能正常下降的时候才能用潜阳甚至封髓,也就是常说的虚阳外越,阴盛格阳,戴阳证等等,还是属于人体总体阳热不足的伤寒的范畴。
那些把阳亢的实热证或阴虚实热或虚热证当作虚阳外越而使用潜阳法治疗的基本属于辩证不准。
有些人把痰瘀当作阴寒之邪,也是不对的,寒邪凝滞可以导致痰瘀,温热邪气煎灼津液同样也能导致痰瘀,但性质完全不一样,不能因为表现为局部虚寒就认为一概须用温化;痰有寒热之分,瘀也有寒热之分。伤寒论里就已经分了痰瘀的寒温了,比如有治寒痰的小青龙汤,也有治热痰的麻杏石甘汤,还有治燥痰的麦门冬汤;有治寒瘀的抵挡汤/丸、也有治热瘀的下淤血汤(后来的桃核承气汤也是),大黄蛰虫丸等等。
还是属于比较深入一点的中医的基本概念问题吧,概念分得请才能辨得准。
 
比如肝阳亢,你潜阳下来,阳的能量从上面到了下面,算不算转移?
你说的是乾坤大挪移吧,太玄幻了,能不能把瘤子转移到后脚跟,然后切除?
 
实践中发现,阴少导致肝风,然后肝风把阳升了上去,这种情况多见。
并不是什么形象说法。

曾治一人,右寸数大,但舌毫无热象,症状中只有轻微的肺热,腹泻便溏,右尺很弱。
用了苦杏仁 五味子 等降敛药把寸部的能量往下拉,后来尺脉慢慢就起来了,而寸也不数了。
就是把浮阳拉回到了肾中,俗称引火归原。
这种不是虚,是分布不均,若用补阳法,则上焦就热炸。
学习了。但如果不是这种类型,比如是背部有热毒,下焦又寒湿,这种如何做转移治疗呢?
 
你看看各大中医院这些医生开的方是什么方吧?一句话,没有中医思维,不知所云的垃圾方。
这个干扰因素多,那换个例子来说。比如有些方子中存在反佐药,其目的就是制约主药性,防止太过。如果真的是互不影响,那反佐药的说法也就不存在了。这又如何解释呢?
 
阳过多或阴少都可以导致阳亢,只是亢的程度不同。
而潜阳法使用的情形是另一种,是水湿等阴寒之邪排挤阳热使之不能正常下降的时候才能用潜阳甚至封髓,也就是常说的虚阳外越,阴盛格阳,戴阳证等等,还是属于人体总体阳热不足的伤寒的范畴。
那些把阳亢的实热证或阴虚实热或虚热证当作虚阳外越而使用潜阳法治疗的基本属于辩证不准。
有些人把痰瘀当作阴寒之邪,也是不对的,寒邪凝滞可以导致痰瘀,温热邪气煎灼津液同样也能导致痰瘀,但性质完全不一样,不能因为表现为局部虚寒就认为一概须用温化;痰有寒热之分,瘀也有寒热之分。伤寒论里就已经分了痰瘀的寒温了,比如有治寒痰的小青龙汤,也有治热痰的麻杏石甘汤,还有治燥痰的麦门冬汤;有治寒瘀的抵挡汤/丸、也有治热瘀的下淤血汤(后来的桃核承气汤也是),大黄蛰虫丸等等。
还是属于比较深入一点的中医的基本概念问题吧,概念分得请才能辨得准。
把阳亢的实热证或阴虚实热或虚热证当作虚阳外越而使用潜阳法治疗的基本属于辩证不准——那这种情况应当采用何种方法比较合适?我记得好像有不少采用潜阳的办法也有效,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正治法。
 
这个干扰因素多,那换个例子来说。比如有些方子中存在反佐药,其目的就是制约主药性,防止太过。如果真的是互不影响,那反佐药的说法也就不存在了。这又如何解释呢?
影响肯定是百分百存在的,核心因素在于医生如何控制这种影响,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我说的更为平和也是种影响,我们所指的“影响”主要是负面影响。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