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曼之老师推荐中医学习书目
经典著作:
《注解伤寒论》(成无己)
目前《伤寒论》的版本很多,这里推荐《注解伤寒论》作为阅读教材。本书为《伤寒论》注解方面比较全面的著作,应该作为掌握《伤寒论》基本概念的基本著作进行学习。
《伤寒论讲稿(师授教育丛书)》
关于学习《伤寒论》,再说一点。本书是临床实践的基础,临床上病机辨证的基本概念和用方用药的基本原则都是从此而来。为了避免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包括思维方式的定势倾向,我们今天学习伤寒论时候应该把读白文作为第一个方法。这个方法还可以使得我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理由。学习的方法是先读没有注释的白本,至少十遍以上,不必要求全部读懂,主要是达到熟悉全书结构的目的,然后再读《注解伤寒论》,最后再读《伤寒论讲稿》。
《金匮要略讲义》
本书是中医杂病和妇科的基本著作,统编教材的《金匮要略讲义》是这一套教材里面比较好的课本。
《金匮要略心典》
本书为注释金匮要略的比较好的著作,对于学习金匮要略很有用处。在学习完教材讲义以后,就应该把本书阅读一遍。
《难经集注》
本书是中医经典之一,但目前没有比较好的注释本,这一本集注收集有历代重要医家的注解,其中有一些注解本身就有独立的价值,对于理解中医一些重要概念及其历史源流很有帮助。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王冰)》
读《素问》不可不读王冰注释的这个本子,这是因为王冰学有传承渊源,言必有据,见解深刻,王冰的注释价值不亚于原书。
《黄帝内经素问校释(山东中医学院)》
《黄帝内经灵枢校释(山东中医学院)》
以上这两本书的价值在于其注释详尽,利于入门。
《神农本草经》
《名医别录(陶弘景)》
名医别录是从是神农本草经里面分出来的一部分内容,两者必须合参才能了解两汉时期医家对于药物认识的全貌。
中医各家著作:
《脾胃论》
李东垣是中国传统医学史上的大家,他的著作内容涵盖了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各个方面,对于中医理论的贡献几乎超过了张仲景以后的所有医家。本书是李东垣著作中最为有名的著作,但也是他的著作中读起来最为艰涩的一本书。
《内外伤辨惑论》
《兰室秘藏》
为了能够比较全面的了解李东垣的学术思想和他对于临床实践的发挥,应该把这两本书作为阅读脾胃论时的辅助读物。
《脾胃论讲解(即将出版)》
《薛立斋医案》
本书收集了薛氏的全部著作,薛氏是治疗虚劳疾病的一位重要医家,也是温补学派的一位大家,阅读他的著作对于我们临床技能的掌握具有很大的意义,本书是我们临床师授的重点读物之一。
《慎柔五书》
《慎斋遗书》
《医家秘奥》
以上三本书是慎柔一系温补学派的主要著作,三书之间内容时有重复,其中医家秘奥一书有一部分后世医家的注释几乎毫无价值可言。慎柔学派的特点是临床实践性很强,不落空套,具有很强的实践可行性。对于这三本书,应该反复阅读,置于手边,以熟悉其内容,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这三本书也是我们临床师授的重点读物。
《景岳全书》
慎柔之后的最富盛名的医家当数张景岳,张氏的著作以全面深刻见长,对于一般医书中不甚清楚的问题疑问,从本书中都可以找到答案。系统阅读本书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情况,可以做一个长期安排,慢慢读完。
《张氏医通》
本书内容详尽,篇幅较大,不宜通读,只宜于根据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检索以后精读,经常放到手边,经常翻阅,很有用处。
《四圣心源》
本书的最大优点是说理清楚,文字简练,时有卓见,对于我们学习中医基本理论颇有帮助。缺点是和临床联系不够,作者临床实践经验不多,限制了对于临床的指导作用。另外,作者喜热恶寒的偏颇观点,易于误导初学者,也是一个大缺点。本书的看点主要集中在前面的三卷,后面的证治部分不足观。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集》
本书实在是近代对于中医基本理论阐发最为深刻的中医学著作,尤其是和目前的教材比较起来,本书的深度无与伦比,是学习中医理论和指导临床实践的不可或缺的好书,这两本书也也是重点读物。
《局方发挥》
《格致余论》
这两本书是朱丹溪的仅有的传世作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值得熟读。
《丹溪心法》
本书虽然不是朱丹溪的亲笔著作,但作为系统的叙述丹溪的辩证施治方法的入门书,大体上还是反映了朱氏原意的,因此可以作为经常翻检参考的一本书。
《医门法律》
本书是俞嘉言的名著之一,具有学术的严谨性,值得一读。
《阴证略例》
《医垒元戎》
《此事难知》
《汤液本草》
王好古从学于张元素和李东垣,尽得二人之学,为金元著名医家,也是温热证治即今天所谓的“火神派”的鼻祖,这三本书是他的主要著作,读王氏书对于了解张元素和李东垣的学术理论有不小的帮助。
《张元素医学全书》
浏览本书对于了解李东垣王好古朱丹溪等人的学术渊源有一定的价值。
《伤寒明理论(成无己)》
本书是今天传世不多的解释《伤寒论》一书基本概念的好书。
《周学海医学全书》
《读医随笔(周学海)》
周学海是晚清一位具有独立思想但也受到近代科学思潮影响的中医大家。本书所收录的《脉学四种》,《脉义简摩》8卷,《脉简朴义》2卷,《诊家直诀》2卷,《辨脉平脉章句》2卷,《形色外诊简摩》2卷,《读医随笔》6卷均为值得一读的重要著作,其中,《读医随笔》属于札记形式,读之灼见迭出,对于中医经典著作时有发明,足以启迪思路。周氏长于脉诊和望诊,以上所收各书均值得一读。
《望诊遵经(汪宏)》
本书收集中医经典有关望诊论述然后予以评述,应和周学海有关著作互参。
《赤水玄珠(孙一奎)》
作者为明代著名医家,以临床辨证论治功力见长,全书最为可读的是医案部分。
温病学:
温病是一门大学问,温病走的是张元素李东垣以来的五运六气路线,“补泻在味,随时换气”带来了对于药物性味的深入理解和精微细致的运用,这些都是要通过深入学习温病学家们的著作和医案才能得到的知识。以下是学习温病的必读著作。
《温病条辨》
本书是温病学方面的基本著作,特点是条理性强,处方精当,学习时最好根据本书各病的门类和证治,制作一个流程表,以便于记忆。
《时病论》
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分类和各论证治简明扼要,方剂更是简洁精当,是学习温病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医门棒喝》
《温热经纬》
《瘟疫论》
以上三本书是温病发展史上的重要著作,应该涉猎,以广见闻。
医案:
医案学习是我们这个师授教育的重点内容,是能不能熟练掌握临床实践技能的关键环节,学习各家医案,熟悉前人辩证施治的具体过程,掌握各家的特长和经验,是我们学习医案的根本目的。
《朱丹溪医案评析(师授教育丛书)》
《寓意草讲稿(师授教育丛书,即将出版)》
《谢映庐医案评析(师授教育丛书)》
《叶天士医案评析(师授教育丛书)》
《内科摘要讲稿(师授教育丛书)》
以上五种医案是必须重点阅读的读物(内科摘要是薛立斋医案的一部分),一定要认真阅读,反复阅读,其中有一些医学史上有名的医案更要烂熟于心,有了这几种医案作为基础,临床实践就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同时以后学习其他各家医案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古今医案按》
《汪石山医案》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王孟英医案》
《吴鞠通医案》
《王九峰医案》
《丁甘仁医案》
《赵绍琴医案》
《洄溪医案》
《诊余集》
《三家医案合刻》
《孙文垣医案》
《王旭高临证医案》
以上这些医案是扩充知识的读物,其中,吴鞠通医案应该与温病条辨参看,对于学习温病条辨有很重要的帮助。丁甘仁医案是温病学最后的集大成者,阅读本书可以对于温病的发展和归宿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前面五种医案一定要在一两年内阅读数遍,后面这些医案可以在此以后陆续阅读。
妇科类
《妇人大全良方》
《傅青主女科》
《济阴纲目》
《沈氏女科辑要》
《陈素庵妇科补解》
《女科要旨(陈修园)》
儿科类
《小儿药证直诀(宋·钱乙)》
《幼幼集成(清·陈复正)》
《医宗金鉴·儿科心法》
《王鹏飞儿科临床经验》
《幼幼新书(南宋刘昉等辑撰)》
方剂药物类
《本草发挥(本书为《薛立斋医案》的附录)》
《时方歌括(陈修园)》
《时方妙用(陈修园)》
《成方切用(吴仪洛)》
《本草备要(汪昂)》
楼主:这些要求很高啊!初学中医的人有多少能读50%呢?冒昧地问一下:楼主读完了吗?一下子把要求提的这么高,没准就把想要学习的人吓跑了!孙曼之老师推荐中医学习书目
经典著作:
《注解伤寒论》(成无己)
目前《伤寒论》的版本很多,这里推荐《注解伤寒论》作为阅读教材。本书为《伤寒论》注解方面比较全面的著作,应该作为掌握《伤寒论》基本概念的基本著作进行学习。
《伤寒论讲稿(师授教育丛书)》
关于学习《伤寒论》,再说一点。本书是临床实践的基础,临床上病机辨证的基本概念和用方用药的基本原则都是从此而来。为了避免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性,包括思维方式的定势倾向,我们今天学习伤寒论时候应该把读白文作为第一个方法。这个方法还可以使得我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理由。学习的方法是先读没有注释的白本,至少十遍以上,不必要求全部读懂,主要是达到熟悉全书结构的目的,然后再读《注解伤寒论》,最后再读《伤寒论讲稿》。
《金匮要略讲义》
本书是中医杂病和妇科的基本著作,统编教材的《金匮要略讲义》是这一套教材里面比较好的课本。
《金匮要略心典》
本书为注释金匮要略的比较好的著作,对于学习金匮要略很有用处。在学习完教材讲义以后,就应该把本书阅读一遍。
《难经集注》
本书是中医经典之一,但目前没有比较好的注释本,这一本集注收集有历代重要医家的注解,其中有一些注解本身就有独立的价值,对于理解中医一些重要概念及其历史源流很有帮助。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王冰)》
读《素问》不可不读王冰注释的这个本子,这是因为王冰学有传承渊源,言必有据,见解深刻,王冰的注释价值不亚于原书。
《黄帝内经素问校释(山东中医学院)》
《黄帝内经灵枢校释(山东中医学院)》
以上这两本书的价值在于其注释详尽,利于入门。
《神农本草经》
《名医别录(陶弘景)》
名医别录是从是神农本草经里面分出来的一部分内容,两者必须合参才能了解两汉时期医家对于药物认识的全貌。
中医各家著作:
《脾胃论》
李东垣是中国传统医学史上的大家,他的著作内容涵盖了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各个方面,对于中医理论的贡献几乎超过了张仲景以后的所有医家。本书是李东垣著作中最为有名的著作,但也是他的著作中读起来最为艰涩的一本书。
《内外伤辨惑论》
《兰室秘藏》
为了能够比较全面的了解李东垣的学术思想和他对于临床实践的发挥,应该把这两本书作为阅读脾胃论时的辅助读物。
《脾胃论讲解(即将出版)》
《薛立斋医案》
本书收集了薛氏的全部著作,薛氏是治疗虚劳疾病的一位重要医家,也是温补学派的一位大家,阅读他的著作对于我们临床技能的掌握具有很大的意义,本书是我们临床师授的重点读物之一。
《慎柔五书》
《慎斋遗书》
《医家秘奥》
以上三本书是慎柔一系温补学派的主要著作,三书之间内容时有重复,其中医家秘奥一书有一部分后世医家的注释几乎毫无价值可言。慎柔学派的特点是临床实践性很强,不落空套,具有很强的实践可行性。对于这三本书,应该反复阅读,置于手边,以熟悉其内容,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这三本书也是我们临床师授的重点读物。
《景岳全书》
慎柔之后的最富盛名的医家当数张景岳,张氏的著作以全面深刻见长,对于一般医书中不甚清楚的问题疑问,从本书中都可以找到答案。系统阅读本书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情况,可以做一个长期安排,慢慢读完。
《张氏医通》
本书内容详尽,篇幅较大,不宜通读,只宜于根据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检索以后精读,经常放到手边,经常翻阅,很有用处。
《四圣心源》
本书的最大优点是说理清楚,文字简练,时有卓见,对于我们学习中医基本理论颇有帮助。缺点是和临床联系不够,作者临床实践经验不多,限制了对于临床的指导作用。另外,作者喜热恶寒的偏颇观点,易于误导初学者,也是一个大缺点。本书的看点主要集中在前面的三卷,后面的证治部分不足观。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续集》
本书实在是近代对于中医基本理论阐发最为深刻的中医学著作,尤其是和目前的教材比较起来,本书的深度无与伦比,是学习中医理论和指导临床实践的不可或缺的好书,这两本书也也是重点读物。
《局方发挥》
《格致余论》
这两本书是朱丹溪的仅有的传世作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值得熟读。
《丹溪心法》
本书虽然不是朱丹溪的亲笔著作,但作为系统的叙述丹溪的辩证施治方法的入门书,大体上还是反映了朱氏原意的,因此可以作为经常翻检参考的一本书。
《医门法律》
本书是俞嘉言的名著之一,具有学术的严谨性,值得一读。
《阴证略例》
《医垒元戎》
《此事难知》
《汤液本草》
王好古从学于张元素和李东垣,尽得二人之学,为金元著名医家,也是温热证治即今天所谓的“火神派”的鼻祖,这三本书是他的主要著作,读王氏书对于了解张元素和李东垣的学术理论有不小的帮助。
《张元素医学全书》
浏览本书对于了解李东垣王好古朱丹溪等人的学术渊源有一定的价值。
《伤寒明理论(成无己)》
本书是今天传世不多的解释《伤寒论》一书基本概念的好书。
《周学海医学全书》
《读医随笔(周学海)》
周学海是晚清一位具有独立思想但也受到近代科学思潮影响的中医大家。本书所收录的《脉学四种》,《脉义简摩》8卷,《脉简朴义》2卷,《诊家直诀》2卷,《辨脉平脉章句》2卷,《形色外诊简摩》2卷,《读医随笔》6卷均为值得一读的重要著作,其中,《读医随笔》属于札记形式,读之灼见迭出,对于中医经典著作时有发明,足以启迪思路。周氏长于脉诊和望诊,以上所收各书均值得一读。
《望诊遵经(汪宏)》
本书收集中医经典有关望诊论述然后予以评述,应和周学海有关著作互参。
《赤水玄珠(孙一奎)》
作者为明代著名医家,以临床辨证论治功力见长,全书最为可读的是医案部分。
温病学:
温病是一门大学问,温病走的是张元素李东垣以来的五运六气路线,“补泻在味,随时换气”带来了对于药物性味的深入理解和精微细致的运用,这些都是要通过深入学习温病学家们的著作和医案才能得到的知识。以下是学习温病的必读著作。
《温病条辨》
本书是温病学方面的基本著作,特点是条理性强,处方精当,学习时最好根据本书各病的门类和证治,制作一个流程表,以便于记忆。
《时病论》
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分类和各论证治简明扼要,方剂更是简洁精当,是学习温病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医门棒喝》
《温热经纬》
《瘟疫论》
以上三本书是温病发展史上的重要著作,应该涉猎,以广见闻。
医案:
医案学习是我们这个师授教育的重点内容,是能不能熟练掌握临床实践技能的关键环节,学习各家医案,熟悉前人辩证施治的具体过程,掌握各家的特长和经验,是我们学习医案的根本目的。
《朱丹溪医案评析(师授教育丛书)》
《寓意草讲稿(师授教育丛书,即将出版)》
《谢映庐医案评析(师授教育丛书)》
《叶天士医案评析(师授教育丛书)》
《内科摘要讲稿(师授教育丛书)》
以上五种医案是必须重点阅读的读物(内科摘要是薛立斋医案的一部分),一定要认真阅读,反复阅读,其中有一些医学史上有名的医案更要烂熟于心,有了这几种医案作为基础,临床实践就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同时以后学习其他各家医案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古今医案按》
《汪石山医案》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王孟英医案》
《吴鞠通医案》
《王九峰医案》
《丁甘仁医案》
《赵绍琴医案》
《洄溪医案》
《诊余集》
《三家医案合刻》
《孙文垣医案》
《王旭高临证医案》
以上这些医案是扩充知识的读物,其中,吴鞠通医案应该与温病条辨参看,对于学习温病条辨有很重要的帮助。丁甘仁医案是温病学最后的集大成者,阅读本书可以对于温病的发展和归宿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前面五种医案一定要在一两年内阅读数遍,后面这些医案可以在此以后陆续阅读。
妇科类
《妇人大全良方》
《傅青主女科》
《济阴纲目》
《沈氏女科辑要》
《陈素庵妇科补解》
《女科要旨(陈修园)》
儿科类
《小儿药证直诀(宋·钱乙)》
《幼幼集成(清·陈复正)》
《医宗金鉴·儿科心法》
《王鹏飞儿科临床经验》
《幼幼新书(南宋刘昉等辑撰)》
方剂药物类
《本草发挥(本书为《薛立斋医案》的附录)》
《时方歌括(陈修园)》
《时方妙用(陈修园)》
《成方切用(吴仪洛)》
《本草备要(汪昂)》
没有,这只是孙老师推荐,并不是我推荐的啊。楼主:这些要求很高啊!初学中医的人有多少能读50%呢?冒昧地问一下:楼主读完了吗?一下子把要求提的这么高,没准就把想要学习的人吓跑了!
对 但是古人书,纸贵墨贵梓印贵,字字都是珠子,今人书 厚是厚了,废话反而多了其实我感觉古人读的书没我们多,只是记得熟,悟得透,反复精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