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难探讨 《黄帝内经》学习

涂医生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21/09/02
帖子
2279
获得点赞
347
声望
83
所在地
江西省南昌市莲塘镇
【原文】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学习理解】

这两句话高度概括了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关系。阴阳是对立的。什么是对立呢,就是你强我就弱,你弱我就强。有你无我,有我无你。水火不容,即敌我矛盾。阴阳之间的矛盾不是敌我矛盾,而是“人民内部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阴阳之间既有此消彼长的关系,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相互依存即谓之统一,此消彼长谓之对立。

阴阳之间如何对立统一的呢?既然对立为什么又会统一呢,这是因为两者之间还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彼此互生的关系。彼此互生,称之为阳生阴长。当阳气很虚弱时,阳气的增长会使阴气随之增长,阴气增长又让阳气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于是阴阳互生,彼此相依而不相离。此谓统一。

但是,阴阳毕竟有对立的关系。阳气增长有一个限度,超过了限度就会消耗阴气,而不是阳生阴长。另一个方面,阳气不能太弱,太弱了火会自灭。阳气太强了,消耗阴气,谓之阳杀阴藏。阳气太弱了,火气自灭,阴阳也会相离,也谓之阳杀阴藏。

阴阳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的复杂的辩证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人体之所以成为人体,之所以能够维持阳生阴长,阴阳互生的关系,是因为人体表示了一个机制,它把阳气控制在合适的强度范围,让火气既不消耗阴精,又不至于太弱而自灭。

阴阳互生的关系,在整个宇宙中并不是普遍存在的,唯有在生物体包括人体才存在这样的关系。譬如银河系,它是阴阳互生的吗,不是。银河系中心的阳气极度微弱,乃至于消亡了。阴气独强,非常非常地强,乃至于形成黑洞。黑洞是银河系的阴极。阴极阳极者,顾名思义,阴阳相离也。银河系有诸多阳极,譬如恒星。恒星的中心也会形成阴极。宇宙会形成阴极和阳极。阳极令物质消散,阴极令物质聚集。一味地聚集,一味地消散,这都是阴阳相离,阴阳不能互生的情况。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敌对的关系,那么人类社会就不是人类社会,而回到了动物世界。

譬如国与国之间应该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而不应该是敌对的关系。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变成了敌我矛盾,有你就没有我,有我就没有你,要么你死,要么我亡。人类社会就退化成了动物世界。在一个国家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免不了存在矛盾的对立性,但是这种对立是对立统一的。在一个人体内部,矛盾双方,阴阳两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只有这样,人体,国家和世界才是阴阳平衡的,才能阳生阴长,而不是阳杀阴藏。
 
【原文】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学习理解】
《黄帝内经》也好,《伤寒论》也好,还是古代其它的医学家,他们说的“热病”,都不是指“发热性疾病”,不是指“感染性疾病”,不是指“急性感染性疾病”,不是指“外感”性疾病,而是特指具有“热证”的疾病。热证与寒证相反。如果明白了什么是寒证,就会明白什么是热证。伤寒,中风都不属于热病。其实伤寒和中风都属于自限性疾病,并不是“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
虽然热病与伤寒是属于不同的疾病,但是两者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原文指出了热病与伤寒的关系。什么是伤寒?很好理解,直接按文字理解就是正确的,才是正确的。寒气侵袭人体造成的疾病,就是伤寒。当然啦,寒气侵袭人体可以造成两种不同的疾病,一种是局部冻伤,这不是伤寒。另一种是寒气造成全身性疾病,这是伤寒。

“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句话说的意思是,虽然热病与伤寒不是同一种疾病,但是热病都是由伤寒引起的。伤寒是因,热病是果,二者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由于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们统称伤寒热病,也可以统称外感性疾病,也可以说得更具体这些,名曰急性感染性性疾病。伤寒是自限性疾病,而热病却不是。这是需要特别指出的。到底什么是伤寒?其实就是今天我们说的风寒感冒,或曰普通感冒。说是风寒感冒,意味着还有风热感冒,风热感冒属于热病。说普通感冒,意味着还有重症感冒,普通感冒是自限性疾病,而重症感冒不是。普通感冒不会死人,而重症感冒会死人的。

“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这段话的逻辑是:人体有一个被称为巨阳的层面,它是抵抗邪气的首道防线,寒气侵袭人体,邪气首先必定被巨阳抵抗着。当邪气被巨阳抵抗着不能突破防线时称为伤寒。突破了防线就成为热病。虽然说热病会死人,但是只要不再次遭受寒气侵袭还是不会死人。如果再次遭受邪气侵袭,就“不免于死”。
《黄帝内经》并没有在伤寒之中区分出来一个中风,把中风区分出来的是《伤寒论》。不区分伤寒中风,只要遭受邪气侵袭而患风寒感冒,就是伤寒。风寒感冒会引发热病。这是《黄帝内经》的基本观念和逻辑。

“两感于寒”。什么是两感?可以理解为两次遭受寒气侵袭,遭受寒气侵袭而得伤寒,病没好再次遭受寒气侵袭。也可以理解为持续地遭受邪气侵袭。就是说,短时间遭受寒气侵袭而引起的伤寒也好,继发热病也罢,都是不会死人的。如果再次遭受寒气侵袭,或者持续遭受寒气侵袭,就会死人。所以,原则上说来,一个人得了急性感染性性疾病,不管是什么病,只要及时保暖,注意休息和饮食,医生不要误治或误导,都是可以自然痊愈的。事实确实如此。不要小看两千多年前的华夏古人,他们早就非常准确地认清了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本质。

人体有两套免疫系统。一套是固有免疫,它的免疫效力不是十分强大,但是它可以在第一时间赶到感染现场处理邪气。由于时间可以换得空间,它及时处理是可以有效清除邪气的。前提是不要再次遭受寒气侵袭。为什么呢,因为寒气会削弱免疫力。另一套是获得性免疫,它具有强大的免疫效力,但是它要等到好几天之后才能发挥效力。多少天呢,一到两个星期。所以,就算病人的固有免疫效力不是很强,只要病人注意休息、饮食和保暖,不要误治,就可以让病人拖延到获得性免疫发挥效力。假如病人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受寒气侵袭,不盖好被子,不穿厚衣服,不注意休息,不节制饮食,就会消耗病人的体质,抑制病人的免疫力,不等到获得性免疫发挥效力病人就死了。
 
当然啦,说伤寒和热病只要不再次遭受寒气侵袭就不会死人,这不可以死板理解,还是要看病人的体质的。难道普通感冒不会把耄耋老人病死么?就是不病也会随时死亡呢。
 
“阳化气,阴成形”。

这两句话六个字点出了阴和阳这两个概念的定义。什么是阳。阳就是可以产生更多气的气。就象母鸡下蛋,鸡生蛋,蛋生鸡,生生不息,让鸡和蛋越来越多,从而呈现为爆炸性增长,指数型发展。阳气好比是一堆木材点燃其中的一根,这根木材生出来的火就是阳。火会点燃其它的一根木材,于是两根木材同时燃烧而产生更多的热,更多的热点燃更多的木材,于是火势呈现爆炸性增强,是指数性发展,而不是线性发展。木材燃烧产生的火都是阳吗?不是!等到火势最强盛的时候,则物极必反,火气就会转化为阴气。一堆木材燃烧,前期的火气是阳,后期的火气是阴。后期的火越燃烧,越加快火势熄灭。此时的阳气不能化气,不能化气的阳气就不叫阳气。

人体的阳气也是这样的。人体好比一堆木材,燃烧必须要有一定的火势,火势太弱了不能维持燃烧,太强了就变成了阴气。你给炉子里的一堆木材生火,点燃了一根后必须慢慢地添加木材,添加快了会导致火势熄灭。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火是阳,木材是阴,阴阳是对立的,添加木材太快了就会导致阴气太强而压制阳气,使火势熄灭。同样道理,生命活力是阳,饭是阴。如果一天到晚躺平而不活动,生命活动会自动熄灭。如果一天到晚吃饭太多也会导致火势熄灭,这就是为什么吃多了会导致三高,三高会导致短寿的根本道理。运动员服役时间太长,或者运动锻炼强度过大,这都会导致短寿。就像一堆木材燃烧,火势不能太强,太强了你添加木材的速度跟不上。乃至于阳不能化气。
阳化气,意思是说,阳气产生更多的气包括阳气和阴气,于是阴阳互生而导致气势爆炸性增强。母鸡好比是阳,鸡蛋好比是阴,阳和阴都是气。一个母鸡可以生很多鸡蛋。一个鸡蛋只能生一个鸡,而且这个鸡还未必一定是母鸡,可能是公鸡呢,而公鸡不会生蛋的。阳才能化气,阴不能化气,阴太多了气会熄灭。

但是,阴可以成形。阳气是由有形物体释放出来的,阳气的释放会消耗有形物体。阴气的作用是形成有形物体,以添加消耗的木材。没有阴,阳气会自然熄灭。阳气好比是太阳能,阴气好比是叶绿体。太阳能作为人体生命的活力源泉,必须借助于叶绿体为人体制造生命物体的基本结构材料,才能推动人体的生命活动。人体有相反的两类新陈代谢途径,一类称为合成代谢,另一类称为分解代谢。分解代谢释放ATP,合成代谢消耗ATP。阳气推动人体的分解代谢,分解代谢释放阳气,不仅直接推动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而且推动人体的合成代谢。这是因为合成代谢是消耗ATP的。分解代谢是阳,阳化气。合成代谢是阴,阴成形。叶绿体是阴,线粒体是阳。肝细胞是阴,心肌细胞是阳。阳化气,阴成形。心脏收缩是激发阳气的,肝脏代谢是制造生命物体的。所以心衰一定表现为阳虚,肝硬化一定表现为阴虚。
 
【原文】
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

【学习理解】

“伤寒一日,巨阳受之”。

伤寒,在《黄帝内经》泛指风寒邪气侵袭人体而造成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它包括《伤寒论》中的伤寒和中风。其实外邪有六,风寒暑湿燥火。能够引起伤寒的邪气有寒邪、风邪和湿邪,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可以引起表寒证,故而其病名曰伤寒。无论哪种邪气,起病最初都会发生表寒证。表寒证,在《伤寒论》中阐述得更仔细和全面,在《黄帝内经》阐述得更精简,就六个字:“头项痛,腰脊强”。表寒证,《黄帝内经》称之为“巨阳”受之,《伤寒论》谓之“太阳”受之。巨阳与太阳一个意思,都是指人体抵抗邪气最初期的,强盛的层面。用古人的话说就是阳气最强盛的层面,用今天最通俗的话说就是火力最充足的层面。用今天最时髦并且最确切的话说,就是最“精确打击”的层面。太阳证,它是打击敌人时自己不受打击的病证,也就是精确打击的状态。于是病人仅仅是“头项痛,腰脊强”而已,全身其它方面基本上一切正常,用体温计测量一下可能有发热,而病人自觉有点怕冷。能吃能喝能睡能拉,劳动体力基本上不减弱。头项痛腰脊强是什么原理呢,与骨骼肌僵直性收缩产热有关。邪气被控制在太阳,人体的一切正气完好。不过,病人需要保暖、休息、节制饮食。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维护人体的“巨阳”抵抗邪气,避免邪气突破巨阳侵入阳明。

人体有两套免疫系统: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固有免疫又称为非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又称为特异性免疫。固有免疫之所以称为固有,是因为它是生物进化进程中最原始的免疫方式。原始表现于它打击敌人不够精确。固有免疫好比是常规炸弹,获得性免疫好比是精确制导炸弹。精确制导炸弹可以精确到什么程度呢?它可以专门斩杀一辆小汽车中的某一位斩杀对象,而不杀伤相对无辜的汽车驾驶员。获得性免疫的精确制导可以最大限度地,成本最低地,对自己破坏最小地消灭敌人,最大限度地消灭和震慑最要紧最罪大恶极的少数敌人,避免令敌人的队伍扩大化,打击并且孤立敌人,壮大起来的队伍。所以,获得性免疫又称为特异性免疫。固有免疫虽然不够精确制导,被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但是在邪气侵袭的早起,敌人的队伍还没有得到增长繁殖,趁此时固有免疫会第一时间赶赴战场,那么它实施的打击其实也是蛮精确的。敌人数量少,再不精确也是蛮精确的。敌人多了才需要精确制导。所以,固有免疫第一时间赶赴战场对邪气实施打击,这是太阳证,人体自身的一切生命活动是正常的。

自然界有很多很多各种细菌病毒,它们对于人类都是曾经的敌人,人类在进化进程中把它们当作敌人,它们一侵犯人体,固有免疫系统就会在第一时间赶赴战场把它们消灭,试图把它们消灭于萌芽状态。如果消灭于萌芽状态,病人就表现为无症状感染者。如果没有消灭于萌芽状态,就会把它们限制于巨阳层面,等待特异性免疫系统(获得性免疫系统)发挥效力,大概需要一周到两周时间。特异性免疫系统一旦发挥效力,就可以最有效地,对自身损伤最小地消灭敌人。所以,当人体感染任何细菌病毒,只要病人挺过了一个多星期,事实上就可以依靠免疫系统有效地消灭致病微生物。

人体的免疫反应与炎症反应总是相伴发生的。什么是免疫反应,什么是炎症反应呢?两者的区别在哪里呢?免疫反应越强(免疫力越强),炎症反应就会越弱,也就是可以打击敌人而不杀伤自己。反过来说,如果病人的炎症反应越强,提示免疫反应不强(免疫力不强)。当细菌病毒得到了相当的增长繁殖,特异性免疫反应还没有建立起来时,由于固有免疫打击不够精确,于是就会引发强大的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对人体自身产生巨大的打击。临床上就表现为强烈的炎症。这种炎症,古人称之为热证,又称为阳明热病。邪气侵入阳明。
 
《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是《伤寒论》的太阳病提纲。对比《黄帝内经》的太阳病提纲,“头项痛腰脊强”。《伤寒论》说的比较详细。“头项强痛”把“头项痛腰脊强”压缩了一下。增加了脉浮和恶寒。《黄帝内经》没有指出太阳病的脉象是什么,《伤寒论》指出太阳病的脉象是浮脉。《黄帝内经》没有指出太阳病有恶寒症状,《伤寒论》指出太阳病有恶寒症状。其实我们还可以增加,譬如增加“发热”。太阳病可以任何症状都不出现,悄悄地得病又悄悄地痊愈,西医称之为无症状感染者。有症状,其症状可以非常轻微,仅仅有一阵恶寒或恶风,然后好了。既然又恶风恶寒,意味着其后必然有发热,也就是体温超过37.2摄氏度。而病人并没有头痛,称不上头项痛腰脊强。既然出现于头项痛腰脊强,那就更加有发热。头项痛腰脊强,其实就是表示明显的恶寒。恶寒再严重则为寒战。脉浮是太阳病特征性的脉象,是病人升高体温的必要身体反应,跟恶寒和头项强痛是一个原理在不同方面的反应。
 
“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

这段话指出阳明病的提纲。太阳是最强的阳气,是人体抵御邪气最强大的防线。没有突破防线表现为太阳病,突破防线就表现为阳明病。太阳是三阳,阳明是二阳,少阳是一阳。人体对邪气的防线是一道比一道减弱的。能突破第一道防线侵入第二道防线,提示病人阳气不足而阴气虚弱。阴气虚弱是根,阳气不足是本,阳明病证是枝叶。太阳病证病人的阴气是充足的,阳气是最强盛的,枝叶是继续繁茂生长的,即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是正常进行着的。而阳明病证则因为阴虚阳弱,枝叶生长被打乱了,临床上表现为热证。热证的临床表现,在这里用了九个字概括:“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伤寒论》的表述则为:“身热,自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可以把两者综合起来再进行重新概括:发热而恶热,出汗而病不缓解,口渴咽干,烦躁不安。

“身热”,在这里和《伤寒论》都没有说清楚。到底是指医生用手触摸或者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显示病人身体有发热呢,还是病人自己觉得身体发热呢,不知道。根据阳明病的病理机制,应该是指病人自己觉得身体发热,也就是“恶热”。但是,如果“身热”是指恶热,好像也不对啊,因为《伤寒论》说的是“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既说身热又重复说反恶热,古人写文章很珍惜笔墨的,不会这样重复的。所以,古人并没有注意把“发热”、“身热”、“恶热”区分开并告诉后人。按照当今的用词习惯,“发热”就是指病人的体温升高了,超过了正常范围,譬如超过37.2摄氏度,不管病人自己是不是感觉身热。它不是一个症状,而是一个体征。“身热”可以理解为一个自觉症状,是病人自己觉得身体发热,可能医生用手触摸或体温计测量,病人体温可能并不升高呢。身热就是恶热。恶热是病人自己的感觉。

阳明病的重要临床表现还有烦躁不安。其实病人自觉身热就意味着会烦躁不安。这段原文用三个字表述:不得卧。

“目痛鼻干”,四个字表述了阳明病的第三组症状。也可以压缩为两个字:干、痛。为什么会痛呢?《黄帝内经》说热伤气,气伤痛。仅仅可以目痛吗,不可以头痛吗,不可以腹痛吗,不可以其它地方痛吗,都可以的。热病还有干和渴的症状。

阳明病,基本的病理机制是人体的正气被打乱了,邪气非常强盛。邪气对人体的伤害在哪里呢,就是打乱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邪气强盛而正气不足了,于是就被打乱,突出表现为烦躁不安和恶热。还有一边发热一边出汗,汗出而病不缓解。口渴咽干。打乱正气的气,本质上也是阳气,属于邪火或曰邪热。《黄帝内经》说“阴虚生内热”,这里说的热就是热病。热病的病因为人体阴虚。阴不配阳,正常的阳气被打乱了,表现为邪火。人体正常的阴气不足,邪气在人体内滋生表现为邪阴,邪阴产生邪火,邪火扰乱正火。

太阳病和阳明病都会发热(体温升高),太阳伤寒一般只发热不出汗,出汗意味着邪气清除了,一汗而解。太阳中风可以发热与出汗交替出现,出汗未必意味着邪气清除了,但是意味着邪气暂时被压制了,病情缓解下来。过一段时间再次发热。而阳明病则出汗不意味着邪气被压制,汗出而病不缓解。于是汗出热不尽退,体温仍然明显升高。一边出汗一边发热是其特征。
 
【原文】
黄帝问曰: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闻木音而惊何也,愿闻其故。
岐伯对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
帝曰:善。其恶火何也?
岐伯曰:阳明主肉,其脉血气盛,邪客之则热,热甚则恶火。
帝曰:其恶人何也?
岐伯曰: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
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
岐伯曰:厥逆连脏则死,连经则生。
帝曰:善。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
岐伯曰:四支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支实,实则能登高也。
帝曰:其弃衣而走者歌也?
岐伯曰:热盛于身,故弃衣欲走也。
帝曰:其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歌者何也?
歧伯曰: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

【学习理解】
这段原文阐述了阳明病的主要症状和病理机制。主要症状有:恶人,恶火,恶木音,喘,力气异常增强,烦躁,思维混乱。精简地总结一下可以这样表述:兴奋,烦躁,怕热,思维混乱。这十个字又可以提炼为两个字:烦躁。其发病机理是一个字:火。或两个字:邪火。

“阳明主肉,其脉血气盛,邪客之则热,热甚则恶火”。阳明属胃,胃为水谷之海,人体的一切基本营养物质直接来源于胃。邪气突破巨阳防线后,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被打乱了,这种乱,古人用邪火来比喻。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必然消耗胃中的营养物质,邪火则更加消耗胃中的营养物质。为什么呢,因为正常的火气即阳气,阳气是阴阳互生的,而邪火唯独消耗营养物质,不能帮助脾胃摄入和消化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所以阳明病邪火扰乱正常生命活动,首当其冲的是问题是阴阳不能互生,阴气越来越虚弱,邪火越来越增强,阴越不配阳,则邪火之势越强,乃至于烦躁不安,思维混乱。脾胃主肌肉,脾胃正常的阳气支持肌肉的正常协调和合理的力气发挥,而邪火则助长肌肉混乱的力气发挥。所以病人的力气比正常更强大。本来病人是没有力气爬上房顶的,现在反倒可以爬上房顶了。但是病人的一切行动都失去理性,思维也失去理性,一个字就是“乱”。这是邪火扰心的表现。心主神明,神明被打乱了,就表现为行动和思维混乱。人体有正常的火,正常的火产生于心,主宰正常的行动、思维和人体本能的生命活动。阳明病的邪火也是产生于心,它直接扰乱心神而表现为乱字。

这段原文阐述的是邪火扰心最典型的表现。当然一般情况下发生得这么典型者并非多数。但是,不管典型还是不够典型,烦躁不安都是必然存在的。只要有烦躁就可以诊断为阳明病。烦躁与恶热的道理是一致的。病人烦躁必然恶热,恶热必然烦躁。阳明病还有一个重要症状这里没有指出的,就是“汗自出”,这个在《伤寒论》指出了。阳明病恶热,既然恶热那就肯定不恶寒。太阳病中风证也可以出汗,病人出汗过后往往多多少少有恶风寒。而阳明病出汗时或出汗后不会恶风寒。一边出汗一边恶热,出汗不足以缓解恶热症状。出汗与恶热相互矛盾,所以《伤寒论》说“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这个反字用得好,指出了出汗与恶热相互矛盾。

《黄帝内经》说: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阳明病的病理机制是阴虚生内热,太阳病的病理机制是阳虚生外寒。病因决然相反,所以阳明病与太阳病的治疗原则决然相反。太阳病应该辛温,阳明病应该辛寒或苦寒。
 
阳明病称为热病。热病在西医称为炎症。什么是炎症呢?炎症好比是乱世的军队,乱世的军队的战斗力一定是不强的,也就是会滥杀无辜的,狂轰滥炸的。之所以狂轰滥炸,乱杀无辜,也是因为战斗力不强。战斗力之所以不强,是因为不能精确打击。所以,炎症的本质是邪气强盛而正气不足。滥杀无辜当然是邪气,与敌人坑泄一气。所以让人们无法区分到底谁是人民的敌人。不要错误地认为“我军”就一定不是敌人。滥杀无辜的“我军”也是人民的敌人。所以,中医医生治疗热病需要使用辛寒清气药,西医医生治疗严重的炎症需要使用激素等消炎药。这些药物都是给敌我双方泼冷水,让双方军队打不起来。

人体发生严重的炎症,根本原因在于我军不能精确打击敌人,也就是获得性免疫系统还来不及调动起来,尚处于调动过程中。正确的治疗原则是“泼冷水”。当然这里是一个比喻,而不是真的给病人泼冷水,物理降温。物理降温一定是绝对错误的,不可取的。因为真正泼冷水会阻止获得性免疫系统的活动,并且直接抑制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绝对不可取。所以《黄帝内经》不是强调说了么,“热虽甚不死,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需要相信一点:每个人都有特异性免疫力,只是暂时还没有调动到位而已。当发生一种新的传染病时,刚感染的时候人体对该细菌病毒没有产生特异性免疫,但是一旦接触该细菌病毒,就会开始产生特异性免疫,只是过程需要一两个星期而已。对于过去曾经接触过的细菌病毒,人体已经有特异性免疫系统在随时等着它。一旦再次遭受它攻击,人体的特异性免疫系统会与固有免疫系统几乎同时被调动起来。于是这样的疾病一般会表现为轻症,甚至多半表现为无症状感染者。
这就是为什么新冠肺炎在武汉首次发生时病死率特别高,然后病死率越来越降低的道理。病毒从首次被感染的张三传到李四,张三是第一代病毒感染,李四是第二代病毒感染,第二代病毒感染的病死率会大大低于第一代病毒感染率。然后传给王二,王二第三代病毒感染的病死率进一步降低。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病毒在一个群体内大肆传播时,群体内所有频繁活动者都会或多或少接触该病毒,只是接触病毒的多少而已,接触后人体阳气是不是维护得很好的问题。接触病毒少,阳气维护得很好者呈现为无症状感染,然后就产生了特异性免疫力。再次遭受感染而发病了,医生误认为他是首次感染,其实是再次感染。因此看起来好像是首次感染而病死率降低了。新冠肺炎在武汉病死率非常高,在湖北其它地方病死率就大大降低了。同时,病毒本身也会变异,这种变异表现为进化,进化表现为与人体共存。于是,病毒变异一次又一次,而病死率越来越降低,症状越来越轻微,最后会演变为普通感冒。病人不再会出现严重的炎症反应。
 
【原文】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学习理解】
太阴病的主要症状是“腹满而嗌干”。少阴病的主要症状是“口燥舌干而渴”。厥阴病的主要症状是“烦满而囊缩”。

太阴病:
腹满,消化不良的症状,显示脾胃虚寒。“嗌干”,咽喉干燥,津液不足,显示阴虚。所以太阴病的基本病理机制是阴阳俱虚弱。太阴病从三阳传变而来,阳明病时病人已经发生了阴虚,这里当然仍然阴虚,故咽喉干燥。腹满为太阴病的定位症状。

少阴病:
口燥舌干而渴,比太阴病进一步阴虚,不仅干燥而且口渴。请注意,病人在阳明病阶段本来已经出现了咽干口渴症状,而进入太阴病阶段则口渴症状会消失。为什么,因为太阴病的本质是脾阳虚,病人的消化系统功能严重减弱,于是病人虽然津液不足而不出现口渴症状。口渴就意味着病人会喝水,而病人不能耐受喝水,于是病人口渴症状消失,这是病人的自我调节机能在发挥作用。到少阴病阶段,病人的脾阳有所恢复,于是又出现口渴症状。所以,太阴病时病人的阳气最虚弱,到少阴阶段病人的阳气是有所恢复的,而不是进一步加重。

厥阴病:
烦满而囊缩。烦,即心烦,这是阳明病阶段已经出现的症状,到太阴和少阴病阶段心烦消失了,这是因为病人的阳气很虚弱了。心烦需要一定的阳气支持,阳虚者不会心烦,而是昏昏欲睡。到厥阴病阶段病人的阳气进一步恢复,故而出现心烦。烦满,即烦闷,心烦而且心窝部胀闷,消化不良的症状,这是因为脾阳没有完全恢复。囊缩,阴囊收缩。这也是病人阳气恢复到一定程度的表现。

总而言之,病人在太阳病阶段时阴阳俱阳盛,而邪气亦强盛,人体一切生命活动正常。阳明病阶段则病人的阳气有所损伤,而代之以邪火。邪火扰心,打乱人体的生命活动,而且消耗阴气。经过少阳病过渡时期,突然病人的阳气衰弱到极限而表现为太阴病,然后病人的阳气和阴气气逐渐恢复,变为少阴病和厥阴病。最后病人恢复健康。这是伤寒热病的自然病程演变规律。
 
由此可见,《黄帝内经》已经创立了六经辨证,只是张仲景把六经辨证进一步完善和仔细化了,并且指出了具体的药物治疗办法。
 
“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徽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

“其不两感于寒者”:病人患伤寒热病时不再暴露于寒气。无论伤寒热病,只要不再暴露于寒气,就会自然痊愈,并且这个痊愈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反过来说,如果病人再次暴露于寒气,则“不免于死”。

按照《黄帝内经》的时间划定,伤寒热病一天传一经,最后痊愈需要十二天。时间上肯定不会这么确定,但是演变过程的规律是可以确定的。

太阳病病人的阳气和阴气都不虚弱,阳明病病人的阴气虚弱到极限,阳气虚弱了而阴气虚弱为主,故而发生内热,即邪火。邪火进一步加重阴虚。导致病人的物质基础受到动摇。经过少阳病过渡时期,病人的阳气因为失去物质基础而突然极度衰弱。然后阳气恢复,阳生阴长而阴气跟着恢复。最后阴阳俱恢复正常,邪气被彻底消灭。
 
在整个疾病过程中,保存阳气是疾病恢复健康最要紧的。在太阳病阶段,邪气最强盛而病人的正气也很强盛,治疗的关键是激发阳气而不要抑制阳气。这里的激发阳气是激发表阳为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辛温解表。病人的正气是完好的,即里气是阴阳平衡的,于是不宜激发里气,因为激发里气会激起邪火。邪火被激发了,就促使病期进入阳明病。在阳明病阶段,邪气强盛,病人的正气虚弱下来了,病人阴阳俱虚弱而以阴虚为主,邪火内生。这种邪火虽然也会损伤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也会消灭邪气。就像两军打仗用火攻,火会烧到自己更会烧死敌人。所以经过阳明病阶段,邪气无论如何都会被大大地消灭,此时的关键在于恢复正气。治疗原则是“灭火”。不要再烧了,敌人已经烧死了,再烧唯独烧死自己人了。很多病人从阳明病直接进入恢复期,并不经历少阳、太阴等疾病阶段。

伤寒热病能不能自然痊愈,取决于阳明病阶段病人阴阳受损程度,尤其是阴气虚弱程度。阴气代表有形之物,伤寒热病破坏人体的有形之物物,尤其是各种精被消耗破坏了。有道是有形之物不能速生。精破坏了不可能一两天之内恢复过来,而如果破坏得太厉害了就会导致病人的生命摇摇欲坠,大厦倒还是不倒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听天由命了。这里最关键的要看太阴病和少阴病阶段疾病的严重程度。
 
所以,《黄帝内经》说:“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从第七日开始恢复,能不能一步一步恢复此时可以提现出来。
 
【原文】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学习理解】
这两段原文是逻辑连贯的。前段原文阐述天地及其云雨产生的道理,后段原文阐述人体上下之窍物质出入的道理。
在宇宙,即天地,天是阳气产生的,地是阴气形成的。阳气令物质分散,于是物体越来越细微而上升产生天。譬如云就是这样产生的。水在阳气作用下物质分散产生非常细微的水粒并上升,这是云。云在阴气作用下又聚集形成水下降形成雨。就是说,阳气使物质分散向上走,阴气使物质聚集而向下走。由于天地与人是一样的道理,那么人体的阳气使物质分散而向上走,阴气使物质聚集而向下走。
清与浊相对。清指非常细微的物体,浊指粗大的物体。阳气产生非常细微的物体从上窍出,阴气产生粗大的物体从下窍出。当然啦,粗大的物体才能看得见,非常细微的物体是看不见的。所以,上窍五官进出的东西是看不见的,而下窍进出的东西都是看得见的。五官属于上窍,其实皮毛也有出气孔的,也属于上窍。这种出气孔经过腠理。清阳从腠理经上窍发泄出来,浊阴则向下沉降进入五藏六府。就是说,人体的浊阴有两条去路,一条是从下窍排出,另一条是沉降到五藏六府之中。被排出的当然是废物或多余的东西,而有用的物体则归于五藏啦。同样道理,清阳也有两天去路,一条是从五官和皮毛排出,另一条是充实四肢和全身其它器官,发挥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

所以,这两段原文高度简炼地概述了人体阴阳运行的基本规则。
 
那么,什么是腠理呢。张仲景说清楚了。“腠者,是三焦通汇元真之处。理者,是皮肤藏府之纹理也”。古人没有显微镜,固然无法直接看清到底腠理长什么样,但是可以用脑子思考琢磨。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把腠理区分阴阳。三焦通汇元真之处,这是气运行的通道,应该是非常非常细微的管道,属于阳。皮肤藏府之纹理,当然是比较粗大的管道,属于阴。所以腠与里相对而言,腠为阳,理为阴,都是气血津液和废物运行的通道,都是运行通道而已。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学习理解】
味厚味薄,指的是具有味道的物质的浓度高低。气厚气薄,是指物质的阴性阳性的强弱。食物和药物都有浓度高低的问题。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浓度太高了就具有阴性,浓度低就具有阳性。这是浓度与阴阳的关系。但是,物质本身都是阴性的,物质的功能是阳性的。这是物质及其功能的阴阳关系。气,指物质的功能。
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物质的功能很强,那么它就会表现为阳性。物质的功能不强,它就具有阴性。
味厚则泄,薄则通:物质浓度很高,它就会具有泄下作用。我们常说“发泄”,其实发指物质向上窍丢失,泄指物质从下窍丢失。任何药物,如果浓度太高都会导致腹泻或尿多。只有浓度适当才能具有通调作用。
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物质的功能适当才有发泄作用,功能太强了就不是发泄而是引起发热。这里说的发热,千万不要理解为今天我们说的体温升高,而是引起热病的意思。
所以,这段原文告诉我们的是,治病用药不要用量过大,过大了要么引起腹泻、尿多、汗多,要么引起热病。只有用量适当才能疏通人体的气机而治愈疾病。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阴与阳一定是相对而言的,就是说,指定了什么是阴,才能确定什么是与其相对的阳。不可以脱离阴而言阳,脱离阳而言阴。当我们把水看做是阴的时候,可以把火看做是阳。如果我们把金看做是阴,那么还可以把水看做是阳呢。水与火比较,水是阴,火是阳。
那么什么是阳呢?答曰:阳为气。什么是气?答曰:物质的功能是气。
什么是阴呢?答曰:阴为味。什么是味呢?答曰:物质是味。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