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理探讨 医道路途--江湖庸医的成魔之路

胡元溪戊子科举人,三十九岁,始得一子,时嘉靖丁酉年也。辛丑春咳嗽,请医张鹏治之。名医也,用葶苈丸,乍作乍止。至夏转作,又请甘大用治之,吾所教者,用五拗汤不效,或以葶苈,或以五拗,发表攻里,其咳益加,至百十声不止,面青气促,口鼻出血,势急矣。不请予者,予先补县学禀膳,元溪与胡明睿、蔡惟忠等嫉而害之,不敢请也。至是事急矣,不得已而占之,筮得大蹇朋来之辞。于是请予,予以活人为心,不记宿怨,欣然而往,约以调理,两月而安。元溪曰: 何如是之难? 予曰: 自春至秋,病已半年,肺为娇脏,治之不易,请勿怀疑,看予调理。乃立一方,用天麦门冬、知母、贝母、甘蔗、桔梗、苏子、陈皮( 去白) 、黄芩、栀子仁、白茯苓,连进三服,咳止二三十声,口鼻血止。元溪心中不安,又请医万绍至,予心怪之,欲留不可,欲去则误此儿之命。观其立方,以二陈汤加防风、百部、杏仁、紫菀、白桑皮。予谓绍曰: 肺气已逆,升而不降,吾方抑之,其咳稍缓,防风、百部升发之药,似可不用。绍曰: 防风、百部乃咳嗽之圣药也。元溪曰: 各有秘方,可以阻之? 予曰: 吾为尔子,岂阻同辈如昔同辈之嫉吾哉? 乃摩其子之头云: 勿多服药,病再发矣,力辞而归。是日,服其药后,气上逆而咳百十声不止,口鼻出血复来。其子呼曰: 爷爷送我命也。其妻邓娘子且怒且骂,元溪心慌,诣吾妾母谢罪,恳求予治。予笑曰: 各有秘方,予决不敢夺人之功也。待绍术穷,吾自来矣,不必强也。元溪跪而叩头曰: 明书不是,愿勿峻拒。予往其家,邓娘子出拜曰: 奴家丈夫不是,望勿记心,治好吾儿,必重报谢,其子手持白银一锭,约重三两,曰: 权为利市,望救我命。予恐元溪多疑,愿置一部逐日登记病症方药,以为医案,元溪大喜,仍用前方,调理五日而血止。乃取生茅根,捣自然汁,和药服之。血止,只用前方,或加款冬花、杏仁以止其咳,或去黄芩、栀子,加人参、白术以补其脾,或去黄芩、栀子加阿胶以补其肺,调理二十日而安。元溪问曰: 小儿之咳,张甘二医治之不效,万绍治之反甚,先生二十日而愈者,何也? 予曰: 方春之时,多上升之气,肺感风寒,当与发散,葶苈丸乃攻里之剂,肺金本虚而反泻之,此一逆也; 夏天火旺,肺金受克,当用清金泻火之剂,五拗乃发散药也,用热犯热,此二逆也; 一汗之,二下之,肺金太虚,方秋之时,气应降而不降,万绍仅用升发之方,此三逆也。吾用收敛清降之药,以平其浮散之火。火衰于戌,时值九月,故病易已,元溪叹服。

《万密斋医案》
 
1681012066268.png


张志聪
 
痰 郁塞胸膈——胸闷、气短、呼吸不畅;
痰 留于肺中——咳嗽、痰多、喘促;
痰 停于心下——惊悸、不寐、心烦;
痰 滞于胃口——胀满、咯逆、反胃、呕吐;
痰 溢于经络——肢体麻木、形成痰核瘰疬包块息肉;
痰 流于关节——俯仰不利、牵引作痛;
痰 上蒙清窍——眩晕、耳鸣、头昏、神志不清。
 

[阳和汤]各家论述​

1.《成方便读》:
以熟地大补阴血之药为君;恐草木无情,力难充足,又以鹿角胶有形精血之属以赞助之;但既虚且寒,又非平补之性可收速效,再以炮姜之温中散寒、能入血分者引领熟地、鹿胶直入其地,以成其功;白芥子能去皮里膜外之痰;桂枝入营,麻黄达卫,共成解散之勋,以宣熟地、鹿角胶之滞;甘草不特协和诸药,且赖其为九土之精英,百毒遇上则化耳。

2.《中国医学大辞典》:
此方用熟地、姜、桂、鹿角以为温补之品,用麻黄以开腠理,用白芥子以消皮里膜外之痰;且熟地得麻黄则补血不腻膈,麻黄得熟地则通络而不发表,用治诸疽白陷,如日光一照,使寒疑悉解.故有阳和之名。

3.《方剂学》:
方中重用熟地温补营血为主;鹿角胶性温,为血肉有情之品,生精补髓,养血助阳,强壮筋骨为辅;姜炭、肉桂破阴和阳,温经通脉;麻黄、白芥子通阳散滞而消痰结,合用能使血气宣通,且又使熟地、鹿角胶补而不腻,于是补养之用,寓有温通之火,均为佐药;甘草生用者,解脓毒而调诸药。

[陈潮祖阳和汤方论] 宋兴整理​

阳和汤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原为阳虚寒凝,血滞痰阻而设。其所体现的治法为温阳通滞法。王洪绪及其后学以此方治疗一切阴疽、附骨疽、流注、鹤膝风等症,卓有良效。但其作用原理,陈氏之前,却无人勘透。唯陈氏始从药物作用层次入手,由骨髓到血脉,到肌肉,到腠理,到皮毛作了由里达表的透辟分析,从而为本方的现代临床运用铺平了理论认识的道路。

陈氏明确指出,此方为治疗阴疽、流注的主方。并从病理角度分析,阴疽发于筋骨,以患部漫肿无头,皮色不变,也不发热为特征,属于少阴阳虚,寒凝血滞,痰湿内阻机理。少阴心肾,一主血脉,一主水液,阳虚不能温煦血脉,化气行水,若遇邪侵,邪从寒化,着于筋骨、血脉、腠理,遂致血滞痰阻,成为阴证。

治疗阳虚寒凝,血滞痰阻而成的阴疽,法当和阳通滞;此证病理较长,日久不愈,水谷精微多不化生为血而凝结成痰,不仅需要和阳通滞,亦需补血滋阴。故本方重用熟地黄以滋阴补血,填精补髓;鹿角胶补血益精,温肾助阳。二药相伍,则鹿角胶得补阴的熟地黄而有充足的物质基础供其生化;熟地黄得补阳的鹿角胶才有旺盛的阳气使之化育,是阳中求阴,阴中求阳的治疗思想的生动体现,此二味着眼于虚。肉桂擅长温肾助阳,通利血脉,化气行水,血得此而温和流畅,津得此而气化蒸腾,不致血郁津凝则阴疽之病根拔矣!姜炭温运脾阳即所以温煦肌肉,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即所以宣通腠理,麻黄宣通阳气亦即宣通毛窍,如此配伍,从筋骨到血脉,从血脉到肌肉,从肌肉到腠理,从腠理到皮毛,均有温药层层温煦,层层宣通,以化阴凝而布阳和。阳气布护,阴血宣流,水津无阻,则阴疽等证愈矣!此五药着眼于滞。方中鹿角胶、熟地黄得姜、桂、芥、麻之宣通,则补而不滞;麻、芥、姜、桂得熟地、鹿胶之滋补,则宣发而不伤正,温阳而不偏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配伍甘草有解毒而和调诸药之意。方中熟地宜重用,目的在于滋阴养血。鹿角胶亦可改用鹿角霜,既能祛其瘀滞,又能补血补阳。用麻黄的目的不在解表发汗而在通阳,故用量宜轻。肉桂亦可改用桂枝,温阳功力虽然稍逊,但温通血脉的力量较强。

对于本方的临证应用,陈氏不仅全面继承前人经验,将其概括为症见患部不红、不热、漫肿、酸痛、脉细的一切阴疽、附骨疽、流注、鹤膝风等病变,而且还补充了现代运用的发展,指出近代用本方治疗骨结核,腹膜结核,慢性骨髓炎,骨膜炎,慢性淋巴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肌肉深部脓疡等属阴疽者。

本方对于血虚寒盛之慢性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妇女痛经,慢性关节炎,运用恰当,亦有突出疗效。则又多属陈氏数十年发挥运用本方的个人经验之谈。

阳和汤各家应用​

潘德孚医案​

阳和成汤加味治疗“老慢支”,近代中医泰斗秦伯未氏已先得我心。秦氏谓:“我常用外科的阳和汤治疗顽固的痰饮咳嗽,效果胜于小青龙汤。理由很简单。小青龙汤是治疗风寒引起的痰饮咳喘,阳和汤却与痰饮的发病原因和病理相吻合,且能结合到痰多的症状”(《谦斋医学讲稿》第231页)这里所指的痰饮咳喘证,实则包括了大部分肾阳虚的“老慢支”患者。本人认为阳和汤治疗痰饮咳喘效果满意,除秦氏列举上述二点原因外,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方中以大剂量的熟地为君,故有此奇效。

[例]某男,56岁,咳喘十余年,遇寒则发,以冬为甚,原为一年一发,愈发愈频,甚者一月数发。此次发作已逾月余,经多种抗生素与止咳平喘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证见咳痰稀白,量多。动辄喘咳不止,不能平卧,畏寒祛冷,眼睑浮肿,小便频清,舌淡边暗,脉迟弱,宿有慢支,肺气肿病史。治宜温阳补肾,化痰平喘,宗阳和汤加味:炙麻黄5克、大熟地30克、鹿角胶10克、干姜5克、紫油桂1.5克、炙甘草6克,白芥子10克,杏仁10克,炙苏子10克,三剂。
药后咳嗽均减,夜能平卧,胃纳不馨,合四君子加味,续服五剂而愈。

[按]阳和汤为清王绪洪《外科证治全生集》所创,原“主骨槽风流注、阴疽、脱骨疽、鹤膝风、乳癌、结核、石疽、贴骨疽及漫肿无头平塌白陷一切阴凝等症”。王氏认为“麻黄得熟地不发表,熟地得麻黄不凝滞,神用在此”。扩大此方来治疗“老慢支”,补肾药与平喘化痰药配伍应用,切中痰饮咳喘的病机外,还有一个更显著特点是温补肾阳之法从峻补肾阴中去求取。滋阴药熟地用量是补肾阳药鹿角胶的三倍多,温命火肉桂的二十倍,符合中医“少火生气,壮火食气,(《内经》)”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温病条辨》)原则,实得张氏“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源泉不竭”之真髓。对于“老慢支”偏于肾阳虚者,效验昭彰。

先师顾伯棠回忆顾先生 潘群整理​

先父用阳和汤,熟地只用三、四钱,麻黄只取二、三分,人每怪以先父不敢用王氏法,数月之后,质之病家,便叹其神也。先父尝云,阳和汤乃久服之剂,少则半载,多则逾年,人苟受之。麻黄伤气,熟地碍脾,必难耐久,惟小其制,缓缓与之,积微而渐功。先父如此用阳和汤多效。”由是余始悟“方贵平淡,大医善守”之说果不谬。

颜亦鲁先生医术述要​

阳和汤是《外科证治全生集》方,由鹿角胶、熟地、白芥子、炮姜、麻黄、肉桂、甘草等七味药物组成。王洪绪氏诋手术及腐蚀等外科法为刽徒,因而创用此方。此方寓开于补,治疗阴疽确有良效。颜氏曾用治李某,女,33岁,患腰椎结核,投阳和汤8个月后,经X光片证实腰椎椎体硬化而痊愈。此外,颜氏发挥阳和汤和解阴凝之功,灵活运用,异病同治,曾以此治痹症风寒湿偏胜者、寒性哮喘、冠心病心律迟缓等,皆有效果。如曾治张某,女,38岁,四肢关节疼痛数年,天冷则作,发作时全身怕冷犹以下肢形寒明显,予服阳和汤14剂而见愈。又如刘某,支气管哮喘,每年冬季皆发作,咳喘、痰稀量多、舌淡苔白、脉弦滑,经用此方20余帖,年余未作。
 
2.《中国医学大辞典》:
此方用熟地、姜、桂、鹿角以为温补之品,用麻黄以开腠理,用白芥子以消皮里膜外之痰;且熟地得麻黄则补血不腻膈,麻黄得熟地则通络而不发表,用治诸疽白陷,如日光一照,使寒疑悉解.故有阳和之名。
  
  我始终觉得阳和之名有文史渊源。
  
  东汉蔡文姬被曹操赎回之后写了一首古乐府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

  东风应律兮暖气多,知是汉家天子兮布阳和。羌胡蹈舞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忽遇汉使兮称近诏,遗千金兮赎妾身。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稚子兮会无因。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

  不知道还有没有更早的“阳和”一词的出处。
  
 
后退
顶部